-
施一公:為什麼極其優秀的中國學生到國外脫穎而出的非常少?
從1995年,一直到現在,我從事相對比較獨立的科學研究,整整22年。這是最讓我內心得到平靜和滿足的一份職業,我會在自己空閒的時候,給我的爸爸寫幾句話,告訴他我在學術上取得了什麼成就,我的成就將來有可能有什麼樣的應用,對社會產生什麼樣的價值。做學術讓我內心重新得到寧靜,得到很多滿足。為什麼極其優秀的中國學生到國外脫穎而出的非常少?
-
86%清華學子留美不歸,真是因為金錢原因?施一公解釋切中要害!
,紮根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很多,但真正能做出非凡成就的卻少之又少。 有人計算過清華大學出國留學的學生,每年有86%的學生選擇留在美國發展。雖然這些學生曾經是國內的高考狀元或者超級學霸,可到了國外之後卻往往籍籍無名。並不是因為這些人不優秀,而是在外國人眼裡,他們只能給自己打工。 施一公校長就舉過這樣的例子,曾經他去一個美國工廠參觀的時候,發現那些普通的打工仔都是曾經的名校留學生,甚至於這些人的學歷比老闆都要高,可是他們卻很少有混到管理級別的。
-
留學生定居國外,學生們為什麼而學?聽了施一公的講話後,我服了
在感嘆國家投入巨大的教育經費培養出幾個背棄祖國敗類的同時,有些人也在質疑為什麼我們國家每年會有那麼多學生去海外留學後選擇在國外發展,是國外好就業?還是給的薪水高?難不成國外的月亮比我們的圓?當我聽了施一公的講話後,我服了。「我35歲,拿到分子生物學的終身正教授,普林斯頓大學我是它最年輕的終身教授,你們有誰能做到我這樣的,多驕傲啊!
-
施一公:從迷茫的研究生到優秀的科學家
一名優秀的研究生應該有「脾氣」26日上午,城關校區西區大學生活動中心禮堂裡座無虛席,掌聲頻起,不少師生站著聽完了講座。施一公以《從迷茫的研究生到優秀的科學家》為題,與在場師生交流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和體會。
-
81%的清華留學生不回國,施一公說出實情:中國留學生「太安逸」
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如今也是人才強國的階段,能否培養出人才對一個國家來說非常重要,對家庭來說也是非常重要,一些受到良好教育的人更容易成功,學子們寒窗苦讀就是為了金榜題名,考上名校也是為了將來可以更好的就業。
-
施一公有三位優秀女弟子,他的男弟子表現如何,同樣非常優秀
顏寧現在已經成為其領域的領軍人物,水平已不在其導師施一公之下。顏寧出國後,接棒顏寧的是清華大學醫學院2013級直博生萬蕊雪,她成為施一公弟子中又一顆非常耀眼的學術新星。2014年,剛進入施一公團隊不久,萬蕊雪就接觸到了世界性的難題,開始從事剪接體的三維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
-
施一公:曾放狠話,打造西湖大學,5年超過清華,結局怎樣
它們作為中國的頂尖學府,甚至在世界上排名也很靠前,很多的學生都想考入這兩座學府,把他們作為學習的動力和目標。施一公曾擔任清華的副校長職位,在他辭去副校長職位後,便立下豪言要5年內建起超過清華大學的西湖大學,並且還得到了商業家200億的投資,到現在過了很多年,施一公的豪言是否實現了呢。
-
爺爺是名牌大學校長,妻子是高考狀元,施一公家庭為何如此優秀?
說起施一公教授相信大家都不太陌生,他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在業界有著良好的口碑,在教育界屬於大師級別的人物,施一公教授為何如此優秀?大家一起來看一看施一公教授的背景和事跡。施一公教授任過兩個名牌大學的校長,是許多學子優秀的學習榜樣。
-
八成清華留學生定居國外,不願回國,施一公:他們因傾向知足常樂
傳統思維慣性的影響,總是認為國外的一切都是好的我們認為很多留學生不願意回國,這個原因佔到多數。其實,留學生們在國外的處境並不是特別好,他們的生活狀態也並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好,甚至可以說很大一部分的留學生過得非常一般。但是他們依然不願意回國祖國。
-
她是施一公的「女徒弟」,曾入選「未來女科學家計劃」!請悉知!
1967年出生的他畢業於清華大學,並在出國留學獲得美國約翰霍普斯金大學博士學位後,並沒有留戀國外的世界,而是為了我國的生物學做出貢獻而毅然決定回國!在生物學方面的造詣也是非常高!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等眾多榮譽稱號!
-
三位科學家受施一公邀約毅然回國,加入西湖大學任教
施一公畢業於清華大學,之後,又去霍普金斯大學深造,並於2008年婉拒美國聘請,毅然回國在清華大學全職任教,又於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如果說有那麼些中國學子在國外學業有成,卻又心繫祖國發展,放棄國外更加豐厚的報酬和更加完善的科研條件而回國效力,那施一公便是這些人中的典型代表。
-
施一公認為:他們知足享樂
就在2005年,已是耄耋之年的錢學森面對來訪的總理之時,錢老又一次提出了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關於這個問題,在當時也引發了我國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一大批有著優秀學習、科研能力的學子,在出國留學之後卻往往會選擇「出國不歸」。
-
施一公教授家庭背景不簡單,妻子是高考狀元,爺爺是985大學校長
文 | 專聊教育君(文章原創,版權歸本文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施一公教授是教育君學習和崇拜的榜樣,他才高八鬥,學識淵博,是大師級的人物,也是我國傑出的科學家。今天讓我們來了解施一公教授相關的背景和事跡,看看人家為何這麼的優秀。
-
為什麼留學生不願意回國,問其原因,施一公和徐晨陽解釋截然不同
中國的教育發展時間很長,但是現代教育對於西方國家來說還是不夠,例如我們國家最為頂尖的兩所高校,清華和北大,在世界上的排名也並不高,所以很多的人選擇了出國留學,希望能學到更多的知識,這本來也無可厚非的,但是有一件事情,知道之後讓我們非常的遺憾。
-
施一公師徒兩人落選後,顏寧卻加入美國院士,師父辭去清華副校長
院士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科研人員所追求的,幾乎所有的科研人員都會去競爭院士頭銜,院士頭銜不僅僅是物質的豐富更是在地位以及自己的研究受認可的標誌。在國內很多科研人員都以院士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但是在中國這樣的一個人口大國,優秀的人也非常多,可想而知院士能當上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
-
施一公師徒兩人落選後,顏寧卻加入美國院士,師父辭去清華副校長
院士一直以來都是中國的科研人員所追求的,幾乎所有的科研人員都會去競爭院士頭銜,院士頭銜不僅僅是物質的豐富更是在地位以及自己的研究受認可的標誌。在國內很多科研人員都以院士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但是在中國這樣的一個人口大國,優秀的人也非常多,可想而知院士能當上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而且院士的名額也不多,很多優秀的研究人員都削尖腦袋想被選中。
-
施一公讓清華大學生科院處於世界頂級,2018年生科院傑青數量最多
讓中國學子不用遠渡重洋去留學 施一公青年的夢想已經實現放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職位回到清華的施一公,他當時是帶著自己青年的夢想回國,當初自己遠渡重洋,花費巨資,辛苦打工患病,被搶劫差點喪命的經歷,讓他心中燃氣一個願望,那就是爭取以後中國的學子不用遠渡重洋在國內也可以享受到優秀的高等教育,他通過十幾年的努力,已經把清華的生科院帶入了世界頂級實驗室的水準,為清華培養了一大批青年科研學者,甚至做到了中國培養的頂尖人才達到飽和可以向國外輸送!
-
施一公: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博士生?
近日,研究生新生已開始陸續開學,很多同學問: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博士生?對這個問題,施一公院士曾進行深入的思考,他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專門寫了兩篇長篇博文進行總結,樸實精闢,流傳甚廣,得到很多導師及學長學姐們的極力推薦,以下為完整版,分享給大家。
-
施一公教授的「得意門生」,世界最具潛力的女科學家!請悉知!
92出生的白蕊是一個地地道道的「90後」,從小白蕊就對於學習非常感興趣,在班級裡的成績一直都非常優秀,而對於生物學真正感興趣的時候,要數在高二的那年,由於白蕊對於生物老師口中所授的母代基因、子代基因非常感興趣,以至於她經常請教生物老師一些刁鑽的問題,這也讓生物老師感到非常「頭疼」!可能是出於對生物學非常喜愛,白蕊在學習上也是非常努力!
-
施一公:中國最好大學不遜色美國頂尖大學
施一公:前幾天,我姐姐將這幾個專業用簡訊發給了我。我認為,對於優秀的學生來說,不需要計較這個問題。 對於勉強能上本科的學生要思量一下。不過,情況總是在變化的,2000年前計算機專業特別好找工作,但2001年時,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就特別難找工作,大環境會決定找工作的難易。對紅黃牌專業,學生也不要一窩蜂地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