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清華學子留美不歸,真是因為金錢原因?施一公解釋切中要害!

2021-01-21 網易

2020-12-19 23:28:20 來源: 胡侃教育

舉報

  大多數人覺得能夠出國的都是人才,甚至稱得上是國內的天之驕子,可清華前副校長施一公院士卻認為,紮根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很多,但真正能做出非凡成就的卻少之又少。前一陣子那個跳樓結束生命的留學生,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嗎?

  也許有人很難理解這樣的行為,既然在國外混得不好,為什麼不選擇回國?

  

  有人計算過清華大學出國留學的學生,每年有86%的學生選擇留在美國發展。雖然這些學生曾經是國內的高考狀元或者超級學霸,可到了國外之後卻往往籍籍無名。並不是因為這些人不優秀,而是在外國人眼裡,他們只能給自己打工。

  施一公校長就舉過這樣的例子,曾經他去一個美國工廠參觀的時候,發現那些普通的打工仔都是曾經的名校留學生,甚至於這些人的學歷比老闆都要高,可是他們卻很少有混到管理級別的。

  

  而且很多美國的科研工作組當中,超過一半的研究人員都是華人,可是擔任項目組長的人,往往卻是白人甚至可以是黑人或者印度人,就是沒有華人,哪怕這個華人再怎麼優秀,也絕對不會有出頭的機會。

  最初留學生願意留在國外的確是因為待遇問題,畢竟那個時候國外各方面都很發達,所以留在國外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家庭都是一種很好的選擇。然而隨著中國的高速發展,我們給人才開出的待遇與國外的差距越來越小,可為什麼這些留學生還是寧願留在國外也不願意回國?

  

  首先就是國內的工作節奏太快,很多大型高科技企業都是996工作制,這樣的緊張節奏令回國的留學生們喘不過氣來,畢竟在國外的工作簡直太悠閒了。哪怕只是在餐館端盤子的人,他們每天每月的工作時間也是有嚴格控制的。

  還有的留學生不願意回國就是為了賺錢,這些留學生曾經為了出國,幾乎掏盡了整個家庭的老底兒。他們迫切希望用最短的時間,賺取最多的金錢來回報自己的父母,更何況回國之後一切都是未知數,不如留在國外安於現狀。

  

  最後一種人就是為了所謂的面子,明明自己在國外混得還不如國內的同學,可是他們卻為了「自尊」不願意告訴任何人。這些留學生咬緊牙根堅持在國外工作,就是害怕別人說自己是在國外混不下去才回國的。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些留學生所接受的愛國主義教育太少,沒有人告訴他什麼才是學以致用,所以才會讓留學生不願意回國的現象屢屢發生。甚至有些網友經常在網上鼓吹「科學無國界」,他們卻不知道,科學家是有國界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這兩所高校的學生被禁用Matlab軟體難道還不能讓他們清醒嗎?

  

  當今教科書中,歌頌集體榮譽感的文章越來越少,魯迅先生在高中課本中的文章甚至直接從7篇刪減至3篇,就連《阿Q正傳》也被無情刪除。與此相對,周杰倫、趙麗穎等流量明星的身影卻頻頻走入教材,胡侃君衷心希望教育部門能加強對留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讓他們明白學習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留學生寧願跳樓,都不願回國發展!真是金錢原因?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為何81%的清華學生留美後都不回國?施一公認為:他們知足享樂
    一大批有著優秀學習、科研能力的學子,在出國留學之後卻往往會選擇「出國不歸」。在清華大學自己發布的2018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之中,留美的留學生之中更是有著高達81%的人選擇了留在美國。 那麼,又是何種原因讓這些留學生都選擇不回國呢?這一點上,作為著名的學者、科學家施一公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接受教育的目的 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 施一公:清華學子在美國碌碌無為卻很滿足,許晨陽3句話揭示原因
    原清華大學副校長、中科院院士、現在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曾經也證實了這種說法,在他畢業那一年,清華有2251位本科生,那一年和之後那一年,估計有1600或者1700人左右到了美國,現在大部分還在美國。施一公:多數清華大學生在美國碌碌無為卻不回國,是因為這一個原因在施一公看來,多數留在美國的留學生,混得並不好,他們的能力,遠遠超過他們的僱主,但是他們的僱主,都是白人,這讓他非常不平衡,所以他要回國。而那些留在美國的清華大學生則感覺非常」滿意「,因為他們知足常樂!
  • 清華大學「最美」教授顏寧,並非負氣出走清華,真正的原因很直接
    顏寧教授在清華大學任教長達10年之久,對於她選擇離開清華,令許多人感到不解,在清華大學辛苦從教多年,並且在生物科研領域取得顯著成果的顏寧,如果能繼續留在清華大學發展,也能有非常不錯的前途。在網上曾有人說「清華大學是為國外培養人才的一所大學」,人才流失率高,清華學子畢業出國留學,學有所成而不歸,對於這樣的現象,確實讓人感到可惜,辛辛苦苦培養出來的人才,最終卻沒有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 為什麼留學生不願意回國,問其原因,施一公和徐晨陽解釋截然不同
    中國的教育發展時間很長,但是現代教育對於西方國家來說還是不夠,例如我們國家最為頂尖的兩所高校,清華和北大,在世界上的排名也並不高,所以很多的人選擇了出國留學,希望能學到更多的知識,這本來也無可厚非的,但是有一件事情,知道之後讓我們非常的遺憾。
  • 清華留學生81%都不回國,中國為何留不住人才?施一公有話說
    清華留學生81%都留在了美國,中國為何留不住人才?施一公這樣說。相信所有人都曾有過一個夢想,那就是考入清華大學,從小家長和老師也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將來考入名校,而清華北大則是我們的目標,從小老師也向我們灌輸這樣的思想,考入清華將來報效祖國,但是當我們長大以後才發現,原來清華大學的學生有很多都會選擇出國留學,而且出國的學生有81%將會留在發達國家繼續工作,而不會選擇回國,那麼每年有這麼多的人才選擇留在了國外,我國人才流失為何會如此嚴重呢
  • 清華留學生為何80%留在美國工作?施一公:中國學生太知足常樂
    就在今年一月份的時候,清華大學對外發了一個報告,上面寫的就是關於2018年的清華畢業生就業的情況,這個報告出來後,網友們就展開討論了,對於清華大學生留美的話題討論越來越熱烈,據說沒有證實的統計結果是這樣的,在去美國留學的那些清華大學生,有百分之八十的都選擇留在美國繼續學習,但也有的去了其他發達國家
  • 清華副校長施一公的妻子有多牛?86年高考狀元、上市公司大股東
    提起來清華副校長施一公,想必大家不會陌生,施一公當年放棄國外優越的條件,全職回到清華工作,僅這一點就贏得了無數人的欽佩,在清華大學任教期間,他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幾年時間就從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升到了清華大學副校長,所以他的學術能力、管理能力由此可見並不一般。
  • 81%清華出國留學生不回來了?施一公:我們的學生很現實
    2020年年初,代表我國教育最高水平的清華大學發布了一則關於學生未來就業發展的報告,報告中顯示,從清華走出的留學生中,有81%的人在去往美國或者是其他發達國家之後,便選擇留在了那裡不再回來。而之後有人通過查閱相關數據發現,這並不是特例,早在很久以前,清華北大等高等學府就呈現出這樣的狀況了。
  • 清華留學生81%都留在了美國?中國為何留不住人才,施一公這樣說
    > 清華大學發布的2018年就業質量報告數據 以前的我們都有過清北夢,大家期待著能過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清華可現實是,等到自己真正進入清華之後,你會恍然大悟。原來,現實中的清華大學每年有眾多同學都會選擇出國留學啊!出國之後,竟然有81%的同學會繼續選擇留在美國或者其他的國家工作。為什麼我國每年都有如此多的人才選擇出國呢?人才流失為何如此嚴重?施一公就此指出了我國大部分留學生都普遍存在的一個原因?
  • 顏寧離開清華大學,施一公辭去清華副校長,師徒2人都曾落選院士
    顏寧教授和施一公教授是生物醫學領域的拔尖人才,顏寧是施一公門下學子,師徒2人都曾就讀於清華大學,這2位科學家也曾入選院士的候選名單,但是都在首次入選卻落實院士的評比。但是在教育君看來,顏寧教授落選院士與她選擇離開清華大學,這2件事沒有存在必然的聯繫,顏寧教授自己選擇離開清華大學,是因為自己已經在清華任教10年了,她知道了在清華大學當教授是什麼樣的感覺,曾自己還年輕,她也想去感受在普林斯頓大學當教授是何種感覺。
  • 81%不回國?清華留學生散落海外,施一公:中國學生有一個通病
    但有一篇研究表明,以清華大學這種在中國頂尖的高級學府為例,每年都會送走大批的留學生,但這些留學生最後有81%都選擇留在了國外。要知道,國家鼓勵留學的目的是為中國自己培養人才,而不是為他國輸送人才的。81%不回國?
  • 施一公:清華學生留學後大多都不回國,在美國碌碌無為卻很滿足
    據網上的數據調查,清華學生選擇回國的比例為19%!清華大學原副校長、著名教育學者施一公坦言,在其從清華大學畢業後幾年間,有一千多名的清華學生留學外國,其中大部分都留在了美國。施一公:多數清華大學生在美國碌碌無為卻不回國施一公也曾留學美國,因此對留學問題有較深的感觸。
  • 美少女14歲上清華,解釋留美原因,被喊話:「胡海嵐發展怎樣?」
    ,因為她是華盛頓大學神經科學博士。2000年的高考,何碧玉以750分奪得河南省高考狀元,這並不是她出名的原因,她之所以特別引人注目,是因為高考時只有14歲的美少女,這才是她的神奇之處。現在應該是33歲的美女何碧玉還留在美國。據說在大婚時應對媒體詢問為何沒有回國,她是這樣解釋的:美國的科研條件好,更有利於自己的發展。對於這樣的解釋,一些網友表示理解,她說的是事實。但也有不少網友認為回國一樣可以得到很好的發展。特別是近期,浙大美女教授胡海嵐獲得腦研究大獎(IBRO-Kemali國際獎),成為亞洲第一人。人們又想起了何碧玉,她也是研究腦科學的。
  • 面對「留學不歸」的質疑,北大、清華為何沉默不語?這2點很關鍵
    而作為我國最高學府的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每年也有眾多的本科畢業生選擇出國留學,但是大部分的留學生學成後選擇留在國外工作和生活,因此公眾紛紛指責這些留學生,為何學成之後不回來建設我們的國家。 清華、北大又是我國的最高學府,裡面的學生都是每個省份最優秀的人才,而且師資力量、科研環境也是我國最頂尖的存在,因此當清華、北大的學生在國外留學不歸時,大家的反應才會這麼強烈。面對這種質疑,顯然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都沒有公開回應,既沒有承認也沒辯解,這是有原因的。
  • 耗資200億的西湖大學,揚言5年超過清華,如今施一公做到了嗎?
    因為在一個完好的教育場所,我們可以接收到系統,正規,而且前沿的教育,並且,一個良好的教育氛圍也是非常重要的。而羅列我國比較知名的教育場所,首當其衝的就是清華和北大。這是很多學子夢寐以求的,還記得幾年前,施一公曾言說,耗資200億的西湖大學有望在5年之內超過清華。那麼5年過去了,我們看看結果究竟如何?
  • 施一公的高徒顏寧,離開清華赴美國任教,無懼爭議
    以前世人不知道的秘密,被顏寧窺探到了。一位集智慧與美貌於一身的女子,從小學習成績優異,師從著名生命科學領域專家施一公,不到30歲就成為清華大學教授、博導,甚至有著「清華最美女教授」之稱,她就是顏寧。然而實際上,顏寧的所作所為,確實也正如她說的那般,「不欠任何人解釋」。顏寧,對得起自己的祖國!
  • 清華當教授年薪僅10萬?顏寧透漏自己「棄華留美」的真實原因
    很多同學把清華作為自己的目標,想要在高考的時候考入這所學校。當然也有很多老師把清華大學作為自己的目標,想要進清華大學任教。相信有很多同學都非常想知道,能在清華大學教書,年薪能拿多少呢?說起顏寧,相信不少同學都非常熟悉,因為她已經就是清華大學的學生,甚至還在清華當過教授,曾被譽為清華最年輕貌美的女教授。
  • 清華當教授年薪僅10萬?顏寧透露自己「棄華留美」真實原因
    那個「棄華赴美」的清華女教授終於吐露原因!網友:不願原諒。有人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作為清華大學的教學者,作為領頭羊,會有什麼樣待遇呢?或許她可以給我們答案,曾被稱為清華最年輕的美女教授-顏寧。談起顏寧,也是在大眾視野出入次數比較多的。他出生於山東章丘,中國結構生物學家,200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2007年-至今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為何81%清華留學生都不回國?施一公:中國的學生有個「通病」
    面對如今的國家發展,除了科技力量提升之外,人才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可是為何81%的清華留學生,都不願意回國呢?施一公表示,中國的學生有一個通病。根據我們國家的統計報告,從2016年到2019年,我們國家的出國留學生人數,高達251.8萬,在這裡面還有不少北大清華的才子。每個人的選擇和意願都是自由的,我們不能夠束縛,而且出國留學,也並不是一件壞事,畢竟能夠全面了解世界市場,學習更多的知識,對於每個學子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誘惑。可是現在問題也隨之而來的,這些選擇出國留學的學生們,又有多少選擇回來呢?
  • 施一公:曾放狠話,打造西湖大學,5年超過清華,結局怎樣
    施一公曾擔任清華的副校長職位,在他辭去副校長職位後,便立下豪言要5年內建起超過清華大學的西湖大學,並且還得到了商業家200億的投資,到現在過了很多年,施一公的豪言是否實現了呢。清華副校長施一公清華大學的誕生和清代有著莫大的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