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中國,奮進的上海|黨課讓家國情懷在師生心中內化升華

2020-11-29 澎湃新聞

藝術黨課、音樂黨課……近日,多所高校通過各種形式開展黨課,讓家國情懷在師生心中內化升華,讓理想信念入耳入心。

華東師大音樂學院師生獻唱。

華東師範大學 供圖

華東師大:在音樂黨課中共同追尋初心使命

「我和我的祖國」華東師範大學主題黨日活動暨音樂黨課9月28日舉行首演。師生們用歌聲致敬偉大祖國。

長達100分鐘的黨課讓師生們沉浸在感人故事和紅色經典旋律中,成為校領導班子與學校黨員、幹部、師生一起進行集體學習、共同追尋初心使命的生動課堂。

「教育強國,牢記使命」篇章在《馬蘭謠》的親切旋律中展開。主講人校長錢旭紅院士上了一堂精彩的「兩彈一星精神」黨課。

錢旭紅講述了華東師大終身教授、兩彈功臣喬登江院士等老一輩科學家響應黨的號召,甘當無名英雄的偉大情懷和中國工程院首任院長朱光亞院士在艱苦卓絕的環境和條件下創造偉大功績的故事。

特邀分享人的講述同樣讓活動現場不斷掀起高潮。兩位共和國的同齡人、華東師大原校長王建磐和校黨委原副書記杜公卓作為特邀分享人走上舞臺,引起了全場長時間的熱烈掌聲。

從新中國最年輕的博士到一校之長,王建磐深情回憶了他與共和國共成長的青春歲月。杜公卓與王建磐一樣,她是恢復高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她與現場師生們憶往追昔,分享了珍貴的師大往事,她表示,個人命運與祖國命運緊緊相連,一定要把人生理想同國家民族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

擔綱本場活動音樂鑑賞部分演出的是華東師大音樂學院的師生們。

該校音樂學院黨委書記楊海燕表示:「節目編排以歌頌祖國為主線,精選12部經典音樂作品與專家講述教育報國的故事融為一體,將思政教育與美育、德育深度融合,打造出了這堂愛國主義主題的音樂黨課。」

在參加完這場主題黨日活動後,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2018級碩士李琳怡說:「作為一名心理學子,生命影響生命的理念一直是我心頭那束跳動的火焰。在這次黨日活動中,師長們的親歷故事是鼓舞也是激勵,更加堅定了我從事生命教育的初心。崢嶸七十載,與祖國同夢,師大教育理想的薪火由我們師大學子傳承。」

華東理工大學請老字號代表人來講藝術黨課。華東理工大學 供圖

華東理工:老字號在「藝術黨課」上講述祖國情民族魂

9月27日,上海制皂、邵萬生、大白兔、鮮得來等4家平均歷史超過90年的上海老字號齊聚華東理工大學,老字號代表人在「藝術黨課」上為200餘名黨員和學生講述了老字號品牌的祖國情、民族魂。

「老字號不僅僅在超市等這些傳統的渠道可以看到,現在老字號也會積極地參與新零售與各種活動。我們所有的變化,最終要達到這樣一個目的,就是讓消費者能夠看得到、聽得到,最後也要能夠買得到。」上海制皂(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歐陽倚玲說。

上海邵萬生食品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汪偉傑提及了「春意盎然吃鮑魚,夏日炎炎食糟魚,秋風蕭瑟吃醉蝦,冬雲漫天品醉蟹」的場景,反映了人們在「吃」的方面不斷創新,該公司從口味創新、漫畫包裝設計等方面挖掘品牌文化,以適應年輕一代消費群體的傳承。

上海鮮得來排骨年糕餐飲有限公司經理余杰說:「所有的創新都離不開紮實的基礎,老字號每一次創新都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每一個人心中都隱藏著對老字號的期待。以產品為中心,小而美的時代應該開始了。」

大白兔奶糖作為老字號品牌,近年來,積極求變,主動出擊,堅持創新和跨界,通過和美加淨、太平洋咖啡等品牌聯合打造跨界產品。

藝術黨課讓同學們收穫頗豐。「如何挖掘品牌文化,讓優質的傳統文化代代傳承、生生不息,是我們作為設計專業學生,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問題。」周漪婷同學說道。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教授周小理講述她的人生「攀登」歷程。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供圖

上應大:觀看電影《攀登者》,請「攀登者」講課

9月30日,上海應用技術大學270名學生黨員齊聚上海影城,共同觀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大片《攀登者》,這是一堂特殊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課。

上海市委第十二巡迴指導組組長張超美及指導組組員、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黨委書記劉宇陸表示,攀登精神無處不在。組織學生黨員觀看《攀登者》,就是要學習攀登者精神。而他們請來學校的全國優秀教師結合觀看《攀登者》講黨課,也是讓學生向自己的師長看齊,學習師長堅定的信仰、堅強的毅力、無私的奉獻以及在科學研究和教書育人事業上的攀登精神。

「人生就是無數次的攀登。」全國優秀教師、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教授周小理從1977年考上大學開始講述了她的人生「攀登」歷程。她講述了為了幫助山西的國家貧困縣脫貧致富,開展技術開發研究,整整花費了5年時間的經歷。

周小理說,在科學研究的無數次攀登道路上,她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有一個心願一直未了,她一直想用自己所學去培養更多的學生,讓學生們去做更多這樣的事情,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美味食品的嚮往,這是她一直縈繞於懷的初心,「於是在我40歲的那年開始了人生轉折道路的又一次『攀登』,我要做一名教師。」

大二學生梁豔楠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山需要我們去攀登,這就離不開可貴的攀登精神。擺在我們大學生面前的山峰就是如何更好地學習科學技術知識,為中國夢去攀登。目前我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切實解決面臨的各種問題和挑戰,為將來的各種攀登積蓄力量。」

相關焦點

  • 「地評線」紫金e評:在清明「雲祭掃」中升華家國情懷
    緬懷英烈,就是要把英烈的精神發揚光大,汲取追夢的磅礴力量,共同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實現中國夢奮鬥不止。在「雲追思」中庚續紅色血脈。共和國是紅色的,沒有英烈的拋頭顱灑熱血,就沒有如今國家的昌盛、人民的幸福。我們在「雲端」追思英烈,就是要讓紅色基因滲進血液、融入血脈。
  • 涵養家國情懷 做好結合文章
    【主題教育之大學篇】 2019年12月16日,新一代清潔化工及新能源技術領軍人物,挪威工程院、挪威皇家科學院院士陳德受聘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新能源研究院院長。這項優化調整學科布局、服務國家能源戰略的舉措,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推動改革發展、促進「雙一流」建設的一個縮影。
  • 開學第一課 做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人
    從各種形式演繹《我和我的祖國》,以相片為媒回顧國家發展,到了解《祭侄文稿》的故事,成都孩子們2019年的第一課要學習:做一個有家國情懷的人。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如何提高「身」的修為,就談到了教育。作為教育者,立德樹人是天職,家國情懷是責任,要盡全力讓學生成為最好的自己。這需要正其根、立其魂、長其志,要把家國情懷種在孩子心裡。  這課怎麼上?
  • 人氣值突破3500,雲藝術黨課走進中國工業設計博物館
    3月29日電 (王晶瑜)3月27日,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的第十期藝術黨課走進了中國工業設計博物館,邀請到中國工業設計博物館科普管理員、展覽設計師——陳天呈老師,以黨課+直播的新形式開啟「雲黨課」和「雲觀展」,讓廣大師生黨員在家就能共同探索工業設計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 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前十均為國產片 「家國情懷」引發共情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月1日電 題: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前十均為國產片 「家國情懷」引發共情新華社記者白瀛、王鵬、魏婧宇國家電影局1日發布數據,2020年中國電影總票房達204.17億元,其中國產電影票房為170.93億元,佔總票房的83.72%,全年票房前10名影片均為國產影片。
  • 2020年清華大學「青春報家國,奮進正當時」主題學生社會實踐報告會...
    清華新聞網11月4日電 (通訊員 釗夢輝 周康林 攝影 旦增德炯)10月30日晚,2020年清華大學「青春報家國,奮進正當時」主題學生社會實踐報告會在清華大學法律圖書館報告廳舉行。校黨委副書記過勇出席報告會並作總結講話。
  • 長春理工大學舉辦線上線下特殊黨課 向建黨99周年獻禮
    99周年之際,長春理工大學黨委採用現場教學和官方微博同步直播的方式開展了一次「理工黨旗紅,母校伴我行」特殊黨課活動,引導廣大教師和學生傳承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理工精神、抗疫精神,激勵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投身民族復興偉大徵程,將個人夢融入理工夢、中國夢,再創美好未來。
  • 家國情懷是知識分子的高貴品質
    在構成知識分子的公共精神之中,家國情懷是維繫知識分子職業標識和價值實現的重要內容。為此,當代中國知識分子必須要形成以愛國之心、報國之情、強國之志為核心的家國情懷,擔負起職業職責和時代賦予的使命。  家國情懷已經積澱為中國知識分子的內在品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精煉地概括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精神追求。
  • 影視作品要有家國情懷和輸送正能量
    並且在作品創作中家國文化概念從樸素真摯信仰到思想理論體系日臻完善成熟。「舍小家為大家」家國情懷,是一種愛國愛家並擁有報國熱情的態度與行為,是影視作品進行展現與表現的正向精神能量,會積極引領社會大眾真善美愛國情懷。向凱理解自己的愛國題材作品為「以文報國」。他鄭重強調,嶽飛在背後刺了四個字「精忠報國」,他要在胸口刻四個字「國之重任」。
  • 「地評線」在弘揚端午文化中升華愛國情懷
    在每一個國人心中,那刻滿記憶的符號裡,注滿了深深的家國情懷。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有著一段難忘的歷史。回溯至戰國時期,汨羅江傾訴的是無盡的愛國之情,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將歷史定格在那縱身一跳的悲壯瞬間。從此,端午節的由來,與屈原投江的故事緊緊聯繫在一起。
  • 紅黃藍「三原色」 點亮阿拉善公安的家國情懷
    紅黃藍「三原色」 點亮阿拉善公安的家國情懷 2020-10-01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講堂」「五四」青年節專題講座《西工大「水娃」的家國情懷...
    2020年5月4日晚,研究生教育「雲講堂」系列講座第九期邀請了中科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西工大校友張仁勇副研究員,他為西工大師生們帶來題為《西工大「水娃」的家國情懷》的專題講座。
  • 周向宇院士:弘揚家國情懷 矢志知新創新
    向師生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分享自己對科學家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我認為對科學的定義,可以用《易經》等上的十二字來描述:『探賾索隱,鉤深致遠』、『格物致知』。也就是說,科學就是探索深奧隱藏的東西,從已知研究未知以獲取新知。所以科學家精神首先要有一種勇敢的探索、創新精神,既要學習已有的知識,也要思考未知的領域。這樣才能客觀地看待問題,正確地解決問題。」
  • 溫州肯恩大學校長王立:國際化和家國情懷都要兼顧
    「家國情懷」不能忽視  《中國科學報》:展望後疫情時代,您覺得此次疫情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王立: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明確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雖然現階段困難重重,但國際化依然註定是世界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 閎中肆外 國爾忘家——毛澤東詩詞中的家國情懷
    編者的話:■毛澤東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而且是傑出的詩人。他一生共創作了100多首詩詞,詩詞中所呈現出的豪氣、正氣、大氣等,氣韻生動,獨具藝術魅力。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欣賞毛澤東詩詞,感悟毛澤東的家國情懷。
  • 全國語文試題評析:涉及五四運動、黃大年精神,家國情懷濃
    一、堅持立德樹人導向,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19高考語文命題立足高考評價體系,堅持立德樹人價值導向,結合語文學科特點,通過科學設計命題,厚植家國情懷,倡導品德修養,講述奮鬥故事,引導考生傳承愛國精神,接續時代奮鬥,譜寫新時代中國青年的奮進之歌。
  • 感悟黃大年的「家國情懷」
    修齊治平、兼濟天下,共產黨人歷來有著濃厚的「家國情懷」,這是一種自家而國、一脈相承、渾然一體的心靈感觸與人生追求。黃大年的「家國情懷」為我們樹立了價值航標和光輝榜樣。 在黃大年短暫的58年生命歷程中,始終澎湃著「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愛國之情,始終踐行著「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報國之志。「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著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歷史向前發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這是他在入黨志願書中寫到的內容,既是人生夙願,也是真實寫照。
  • 天下士人的家國情懷
    天下士人的家國情懷什麼是「士」?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士,事也。」意為善於做事情有能力的人。班固在《白虎通·爵》中解釋為:「通古今,辯然不,謂之士。」班固在《漢書·食貨志》中又解釋為:「學以居位曰士。」範曄《後漢書·仲長統傳》中解釋為:「以才智用者謂之士。」
  • 電視劇《奮進的旋律》:讓你又一次知道什麼叫家國情懷
    央視一臺開播的 電視劇《奮進的旋律》雖然只開播了四集,然而劇中湧現的一大批有理想、有韌勁的青年科學家和有文化、有擔當的新型企業家,他們堅持自主研發,走全民創業、萬眾創新的企業發展和科技發展之路的奮鬥精神讓人感動。
  • 愛國奮鬥 科學報國 | 曲周典型事跡在師生中引起熱烈反響(1)
    尤其是和辛德惠院士近距離接觸的那些日子裡,深切感受到老先生的家國情懷,一輩子都在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這點深深感染和影響了我,讓我更加堅定得做好一名傳承和踐行曲周精神的農大教師。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系教授陳東瓊表示,46年默默奉獻,46年風雨兼程。46年前,一批農大師生懷揣愛國情、奮鬥志,把知識和熱血灑在曲周大地上,譜寫了一曲戰天鬥地、科技興農的校地合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