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以每年1.5釐米,正悄悄遠離太陽,地球環境會發生巨變嗎?

2021-01-20 考拉科學圈

地球以每年1.5釐米,正悄悄遠離太陽,地球環境會發生巨變嗎?

業界流傳著一句名言,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當時很多人並不理解它的深層含義,始終摸不著頭緒,直到後來對太陽、地球有了一定了解後,才發覺這句話完全適用於它們。

在偌大的太陽系中,太陽是一個中心體,除了八大衛星圍繞著太陽運動之外,地球也不例外,它無時無刻都在圍繞太陽穩定運行。不過地球與太陽間的距離並非一成不變,只是人類的能力有限,無法觀測到罷了。其實我們所處的地球正在悄悄地遠離太陽,差不多每年有1.5釐米,這一距離看似很短,日積月累地球離太陽會越來越遠,那我們是怎麼知道地球正在遠離太陽呢?地球以每年1.5釐米,正悄悄遠離太陽,地球環境會發生巨變嗎?

「信使號」探測器的主要任務

這得多虧了「信使號」探測器傳回的數據,它於2004年8月3日首次發射升空,承載著很重的任務,主要是探索距太陽最近的水星,到2011年時,它成功進入到水星的軌道,並在之後的4年裡傳回大量關於水星的數據。通過這些數據分析,科學家發現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在這4年內,太陽的日心引力常數一直在減少,從而導致水星的運行軌道正在向外移動。不僅水星會出現這種現象,其他星體也是這樣。太陽越遠的同時,遠離太陽的速度就更快,根據了解到的信息,科學家利用相關的數值計算出地球與太陽間的距離。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相當於一個天文單位,於是得出一個答案,地球正以每年1.5釐米的速度離開太陽,那麼這所有的一切都是誰導致的呢?

日心引力常數是什麼?

首先得搞清楚什麼是日心引力常數,它是指太陽的質量與引力常數的比例,常數並不會改變,造成這種現象的可能是太陽的質量。自從太陽誕生後,便源源不斷向外發光發熱,它的所有能量全部來自於核聚變反應,在這種高溫高壓的環境中,氫原子和不斷聚變成氦原子核,在這一過程中會釋放出大量的能量。

在愛因斯坦生前曾說過,能量與質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存在固定的當量關係,因此可以得出太陽在釋放能量的同時,也會損失相應的質量。以智能方程式可以推算出太陽每秒鐘會損失約426萬噸的質量,質量減少引力也會隨之縮減。所以地球離太陽越來越遠了,這就是背後的原因。

太陽質量減少會對地球有影響嗎?

既然太陽的質量正在減少,引起不少科學家的擔心,會不會地球離太陽越遠的同時,接收到的能量也越來越少了。地球因有了太陽提供的光和熱,才保持著穩定的環境,如果它遠離地球會越變越冷嗎?其實這一問題無需擔心。太陽每秒都在損失質量,引力也隨之縮減,對太陽而言,這點損失根本不算什麼。

在已過去的46億年裡,太陽也只損失總質量的0.03%。預計在50年後,它會膨脹成一顆紅巨星,悄悄抵達地球軌道附近,最終將地球吞噬,所以我們根本無需考慮太陽質量的損失,會不會給地球帶來什麼影響?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太陽核聚變的同時,會生成氦元素。長期堆積起來,會使核反應殼層不斷擴大,釋放的能量也會越來越多。

換而言之,未來的地球並不會越來越冷,而會繼續熱下去,人類無法改變這種情況。因為太陽無時無刻的釋放能量,地球的表面溫度也會隨之上升,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如今全球氣候變暖,太陽散發的能量越來越多,倘若未來有一天地球的溫度升高至50攝氏度,所有的液態水可能被蒸發殆盡,地球也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了。你們認為太陽與地球間還存在著什麼關係呢?可以留言互動。

相關焦點

  • 地球正在遠離太陽,每年1.5釐米,從地球誕生已經5萬公裡
    距今45億年前,地球誕生。從那個時候開始,地球就圍繞著太陽以一個橢圓形的軌道運行,似乎亙古不變。然而NASA的研究人員已經發現,現在的地球相比46億年前,已經和太陽拉開了5萬公裡的距離。這又是為什麼呢?
  • 每年1.5釐米,地球正在悄悄地離開太陽,未來會越來越冷嗎?
    著名作家斯賓塞.詹森(Spencer Johnson)曾經說過一句名言:「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這句話同樣也適用於太陽和地球,雖然地球似乎一直在圍繞著太陽穩定地運行,但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平均距離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事實上,地球正在悄悄地離開太陽,遠離速度為每年1.5釐米。
  • 太陽正以每秒400萬噸的速度損失質量,地球會因此而遠離太陽嗎?
    現在問題就來了,太陽正以每秒400萬噸的速度損失質量,地球會因此而遠離太陽嗎? 大家都知道,太陽是以其強大的引力束縛著地球繞其公轉,而引力的大小又與質量成正比,因此可以推測出,由於太陽質量的持續損失,其引力也會隨之減弱,地球肯定會因此而遠離太陽。然而從理論上來講這種推測是成立的,實際上的情況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 地球每年遠離太陽1釐米,為何10億年後會因為太熱而不適宜生存?
    我們都知道太陽燃燒的原理和氫彈的原理有點類似,都是核聚變反應。而核聚變反應前後,會損失一部分質量,這部分質量會以能量的形式釋放出來。那麼問題就來了,按照這個想法來看,太陽每天燃燒都會損失質量,所以引力就會變小,那地球就應該會越來越遠離太陽。
  • 地球正一步步遠離太陽,最終會脫離太陽系,成為流浪行星嗎?
    你知道嗎?不僅地球每年都在遠離太陽,太陽系的其他行星也一步步地遠離太陽,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裡面包含著兩個重要的物理學知識:核聚變,質能方程。我們來分析一下!不過,地球大概每年遠離太陽1.5cm左右,這個距離對於日地距離的1.5億公裡而言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此不會對人類造成什麼影響。地球遠離太陽,對地球是好事嗎?其實,地球遠離太陽,無論經過多少年,對地球環境都沒有較大的影響。這是由太陽的壽命以及日地距離決定的。
  • 科學家發現地球正遠離太陽,是什麼原因導致?或許和你也有關
    眾所周知,在美麗的太陽系中,地球作為唯一已知存在生命跡象的星球,是那麼的特殊,又是那麼的巧合。因為太陽的存在,地球才誕生了人類文明。然而,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在不斷的增大,意味著地球正逐漸遠離太陽,離開這個我們賴以生存的太陽,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箇中原因。
  • 地球為什麼會以螺旋狀遠離太陽?
    在過去的45億年裡,地球以橢圓的軌道繞著太陽運行,就像銀河系和宇宙中所有其他成熟的恆星系中所有圍繞恆星運行的行星一樣。但沒有想到的是:地球的軌道軌跡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保持不變,而是呈螺旋狀向外運動。2019年,我們的近日點比去年遠了1.5釐米,比前年更遠。
  • 太陽燃燒會損耗質量,所以地球會遠離太陽,那地球會越來越冷嗎?
    在太陽的引力束縛之下,行星、矮行星、衛星和小行星在各自的軌道上有序運行,而太陽引力下降就代表著太陽對於太陽系中所有天體的束縛能力下降,那麼這些天體也就必然會逐漸遠離太陽,其中自然也就包括我們的地球。地球在逐步遠離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理論問題,人類通過對水星的探測研究,早已發現了水星軌道的細微變化,並以此計算得出了太陽的引力常數的確處於減小的過程中。
  • 地球遠離或者靠近太陽20釐米,它會變成冰球,或是火球嗎?
    離太陽越近的話溫度自然會越高,離太陽越遠的話溫度自然就會越低,這是一個非常常識性的溫度,很多人都知道,因為絕大部分星球的溫度都是來自於太陽的輻射,太陽的輻射強度會隨著距離的增長而削弱,因此離太陽遠近決定著這個星球的溫度,或許有的人會說金星的平均溫度要高於水星,可是水星才是離太陽最近的星球,其實這都是因為金星的溫室效應太嚴重了,而且平均溫度也比水星高處不了多少,並且金星的最高溫度才485
  • 地球正遠離太陽而去?和每秒鐘消失的426萬噸物質有關
    地球自轉的同時仍在繞著太陽公轉,宇宙中大多星體可以說都是繞著各自母體轉動,長期它們形成了有規律的封閉性的橢圓軌道,每個周期軌道只產生微小的變化,實際上我們如果可以站在太陽系外或者足夠高的視野,我們會發現,不僅地球,太陽系其他行星都在離太陽而去,是什麼原因產生的呢?
  • 地球正以每年1.5cm的速度遠離太陽系
    人類在地球上所存在的時間對地球來說都不過是曇花一現的一瞬間而已。人類對地球的認識都還不夠,對地球之外的東西所知道的就更少了。不過現在,根據科學家們的觀察,地球正在不斷地遠離太陽而去。太陽是地球上最大的熱量來源。在人類還沒有誕生的時候,太陽就一直普照著大地上的萬事萬物。對於人類來說,人類的生存生活都離不開太陽。如果某一天太陽消失了,那人類就會因為嚴寒也從地球上消失。不僅是人類,地球上的任何生命都會消失。此後,或許過不了多久,地球就會變成與火星木星一樣,成為一顆沒有生命的星球。那為什麼會出現地球離太陽遠去的現象呢?
  • 地球跟太陽之間的距離正在不斷的擴大,每年增加15釐米
    但是大家知道嗎?其實地球跟太陽之間的距離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雖然地球不斷的在圍繞著太陽做公轉運動,但是地球其實每年都在逐步的遠離著它所圍繞的這顆恆星運轉,而且有科學家探測到地球跟太陽之間的距離,每年最起碼要增加15釐米,雖然不知道科學家是如何精確的計算出這個距離,但是真的非常擔心地球是不是有一天真的會遠離太陽,成為宇宙之中一顆飄忽不定的行星呢?那麼到那個時候,或許我們人類就無法在地球上生活了,也許最終會走向滅絕吧。
  • 月球以每年3.82釐米的速度不斷遠離地球,會對地球產生什麼影響?
    正常情況之下,月球的質量和體積是不會發生太大改變的,這基本是一個非常穩定的值。如果是這樣,那月球在未來對於地球的影響就會非常小,可是事情往往會出人意料,月球的質量和體積的確不會輕易發生改變,可是月球和地球之間的距離卻在不斷發生著變化,這是怎麼回事?
  • 太陽每秒損失400萬噸質量,根據萬有引力,地球會遠離太陽嗎?
    太陽每秒損失400萬噸質量,根據萬有引力,地球會遠離太陽嗎?然而,太陽不斷的進行核聚變從而輻射出大量的光和熱,本身就會消耗掉大量的物質,而根據測量得到太陽每秒輻射出來的總能量,再根據質能方程,科學家們最終得出太陽每一秒損失的質量達到了400萬噸,而根據萬有引力的定律,質量的減少,勢必影響引力的大小,而太陽引力的減弱,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太陽對於地球束縛減弱,而地球就會遠離太陽!
  • 什麼原因導致的地球正在遠離太陽?
    在轉圈的過程中,據科學家核算,地球大約以每年15釐米的速度遠離太陽。 那麼到那個時候,或許我們人類就無法在地球上生活了,也許最終會走向滅絕吧。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所生活的地球表面,之所以能保持現在比較適宜各種動植物生活的溫度,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來自於太陽光的影響,如果地球跟太陽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那麼地球表面的溫度勢必也就會越來越低,而這個時候,我們人類所生存的環境肯定就會變得越來越冷,當冷到一定的程度的話,地球上就會發生可怕的變化。
  • 每年遠離地球3.8cm!如果月球脫離地球,未來人類會怎樣?
    眾所周知,月球是地球自古以來唯一的一顆行星,它從形成開始就一直「陪伴」在地球身邊。然而科學家早前發現,月球正在遠離地球,經過計算之後確定月球的遠離速度是每年3.8釐米。據古籍記載,古時候的月亮要比現在月亮大得多,這是因為古時候的地月距離比現在的地月距離還要近,由此也可以證明月球自古就在不斷地遠離地球。
  • 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如果變化20釐米,會有影響嗎?
    我們所在的地球每時每刻都在圍繞太陽作周期性的公轉,地球和太陽之間始終維持著一個相對穩定的距離,而地球公轉軌道是一個近似圓形的橢圓,說是近似圓形,是因為軌道偏心率非常低,僅有0.016722,正是這個偏心率的存在,使得在地球和太陽的距離上存在著一個近日點和一個遠日點。那麼,如果地球向太陽方向靠近20釐米,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 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如果變化20釐米,會有影響嗎?
    那麼,如果地球向太陽方向靠近20釐米,會出現什麼情況呢?地球靠近太陽20釐米有什麼影響從日地平均距離約14960萬公裡來看,移動的這20釐米,僅佔到地球和太陽距離的1.3*10^(-12)這個級別,即使與近日點和遠日點的差值500萬公裡進行對比,也僅佔到4*10^(-10),這個距離的變化,無論是從能量傳輸中的損耗、太陽入射角的變化來看,其影響都是微乎其微的,並不會對地球的溫度產生任何可以感知的影響
  • 月球每年以4釐米的速度遠離地球,對人類生活有哪些影響?
    據科學家計算,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目前正以每年4釐米的速度逐漸離地球遠去,這意味著多年之後,我們的子孫後代或許將再也看不見月亮,對於古詩文中那些描繪月亮的詩詞,他們將再也不會有設身處地的感受,就如同我們現代的人看《山海經》一樣,月球對未來人來說,或已經是現實中不存在的古老傳說
  • 當月球慢慢遠離地球時,會出現最後一次日全食嗎?
    由於地球和月球之間的潮汐相互作用,月球目前正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遠離地球。這一速率的直線外推法表明,在大約5億年內都不太可能發生日全食,因為那時月球將比天空中的太陽顯得更小。但正如其他人所指出的,事情並非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