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宇宙在膨脹,地球也棄太陽獨自流浪。放心這不是天馬行空時的精神紊亂,這是有科學數據證實的,但我們完全不用苦惱,和企鵝肩並肩還要經歷許多磨難。
地球自轉的同時仍在繞著太陽公轉,宇宙中大多星體可以說都是繞著各自母體轉動,長期它們形成了有規律的封閉性的橢圓軌道,每個周期軌道只產生微小的變化,實際上我們如果可以站在太陽系外或者足夠高的視野,我們會發現,不僅地球,太陽系其他行星都在離太陽而去,是什麼原因產生的呢?
地月系中,月球也在逃離地球,科學家計算每年是3.8釐米,這個距離是科學家通過放置在月球上的儀器測得的;但想要測太陽遠離地球的距離,科技未達到,我們想要到達太陽表面太困難,無論距離還是高溫。但科學家是如何知道太陽離我們而去的呢?
無外乎2種因素,其一日地距離真正發生了變化,日地像兩個小球一樣被上帝之手向遠處在拉扯,其二日地二者其體積變小了,體積小了也可以說成是質量小了;顯然上帝之手我們無法證實其存在,所有解決其二就是證明地球和太陽質量在減少。
處於無限大的地球中,我們在內部很難感受其質量的變化,就像魚兒感覺不到水存在一樣。地球分為大氣和內部的巖石,我們人類繁衍生息增加的質量可以忽略不計,太外的隕石算作是增加,風乾的大氣算作是減少,但這些都幾近平衡。所以我們就只能把緣由歸咎於太陽了。
太陽內部構造複雜,通常我們的印象是無時無刻做著核聚變散發光和熱的大火球。但我們不知道的是太陽只有球心至半徑的四分之一處,才發生核聚變,每秒會吧接近6億噸氫變為5.96億噸氦,消失的其他會轉化為熱量,驅散寒冷的太陽系遼闊的空間。這些能量3.846×10^26焦耳,正因能量貢獻太陽質量因此會減少,每年大約會損失135億噸物質。
由萬有引力定律,2物體間引力和質量成正比。太陽質量減少,太陽引力也在減小,地球也就每年逃離太陽一些距離,科學家大概計算出這個距離每年約1.5釐米。其他太陽系行星也類似,其他星系中,或者整個宇宙中恆星系統均符合此規律。
你可能在想,我們認為的日出東方落於西方,卻不曾想它每天都在離我們遠去,人世間,萬般留戀還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呢?愛情麼?那麼太陽遠去我們會和企鵝做鄰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