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美麗的太陽系中,地球作為唯一已知存在生命跡象的星球,是那麼的特殊,又是那麼的巧合。因為太陽的存在,地球才誕生了人類文明。然而,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在不斷的增大,意味著地球正逐漸遠離太陽,離開這個我們賴以生存的太陽,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箇中原因。
眾所周知,太陽是太陽系的老大,它位於太陽系的中心,是一個質量佔到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99.86%的恆星,正是因為太陽的質量如此之大,它強大的引力才能夠束縛八大行星圍繞它運行,同時也帶給了太陽系安全穩定的環境。正常情況下,只要太陽沒有什麼太大的變故,太陽系就不會有大事發生,地球也會安然無恙。
然而,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正在以每年大約1.5~3.5釐米的距離遠離太陽,雖然這個遠離幅度很小,但是若經過漫長歲月的遠離,這個遠離幅度也將是一個比較大的數字。當然,一說到地球正遠離太陽,小夥伴們也不必馬上就「驚慌」,我們先一起來分析分析箇中原因。
科學家在研究探索太陽及各行星情況的時候發現,地球遠離太陽跟太陽質量不斷損失有關。
我們都知道太陽內部進行的是氫氦聚變,當兩個氫原子聚合成一個氦原子的過程中就會有一部分質量損失掉。科學家經過計算後發現,太陽每秒鐘大概會損失400萬噸的質量。對於我們來說,每秒鐘損失400萬噸是一個龐大的數字,然而,對於擁有龐大身軀的太陽來說,這一點質量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但是,如果太陽質量長期這麼損失下去的話,日積月累,最終會影響它的引力。(我們都知道引力的大小跟質量是成正比關係,質量不斷減少引力也會不斷減小。)
科學家據此推算出太陽在過去46億年的歲月裡,通過核聚變損失的質量相當於46個地球的質量。科學家通過探測器,在長達4年左右的探測過程中發現,水星的運行軌道隨著每年太陽質量不斷的減少,速度也會逐漸增加,這說明水星也在一點點遠離太陽,地球和其他行星同樣也是如此。不過,地球遠離太陽的幅度似乎比其他行星要大一些。
地球遠離太陽跟太陽質量有關外,還跟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以及人類的活動有關。
地球是一顆誕生生命的星球,生命的生存和發展都會消耗能量和資源,尤其是人類誕生之後,對地球資源的消耗更是巨大,所以地球上的物質也在不斷消耗,失去。除了生命的消耗和人類對資源的消耗外,還有長期的風化侵蝕,隕石撞擊等都會一步步帶走地球物質,因此地球的質量其實也在一點點變小,地球質量變小之後,它的引力自然也會減弱,這種情況之下,日地系統的整體引力系統就會不斷變弱減少,地球自然就會一步步遠離太陽。
看到這裡,小夥伴們弄明白了嗎?地球遠離太陽,除了跟太陽的質量有關外,還和地球本身的質量有直接的關係。
當然,小夥伴們也無需為地球遠離太陽而擔心,因為以現在地球遠離太陽的速度,要想擺脫太陽的束縛,指不定是多少萬年以後了,以那時的人類科技水平來看,說不定早已遨遊世界,尋找到了新的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目前,我們能做的,就是要好好愛護好我們人類共同的家園——地球,勿等到失去後才後悔莫及。
好了,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如果喜歡的話,歡迎在文章下方點讚 評論和轉發,同時點擊關注,咱們下期再見。
關於地球正遠離太陽,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呢?請在文章下方的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