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編 | 皮卡魚
作者 | 大冉
研究資料已經收集、整理好了(見護理研究——質性研究<4>資料整理(2)),咋進行深入分析呢?怎麼從大量的資料中提煉出來研究的主題呢?不同的研究方法,使用什麼分析方法呢?
資料的分析方法與質性研究方法不同。質性研究方法中現象學研究方法、紮根理論、人種學研究等好比是指導思想,而分析方法就是行動步驟,所以他們是對應關係。千萬不要出現錯亂使用。
不少老師對質性內容分析法 的概念理解不清,常將其與 Colaizzi 七步法 相混淆。如有作者在摘要中指出使用內容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正文中卻提到採用Colaizzi 七步分析法作為分析策略,顯然是將這兩種方法混為一談[1]。
1
內容分析法
是在描述性質性研究中使用的資料分析方法,描述性質性研究是用來直接描述某一體驗或事件( 描述體驗或事件),用日常語言描述參與者的體驗。
舉例[2]:查倩倩, 鈕美娥, 汪茜雅, 等. 腸息肉切除術後患者未按時複查腸鏡行為意向的質性研究[J]. 中國護理管理, 2018,18(12):1626-1629.
內容分析法[2]具體步驟如下:
1. 反覆仔細閱讀訪談轉錄文本直至有整體感;
2. 拆散資料,逐行分析,找出有重要意義的陳述,並對它們進行編碼;
3. 對反覆出現的陳述、事物、現象進行編碼、歸類,產生主題;
4. 尋找主題之間的關聯,形成主題群;
5. 如此循環直至飽和,即不再有新的主題和亞主題呈現。
整體過程主要是:
2
Colaizzi 七步法
是在現象學質性研究中使用的資料分析方法,現象學研究方法是針對某種特定的現象,分析該現象中的內在成分和外在成分,把其中的重要要素提煉出來,並探討各要素之間及各要素與周圍情景之間關係的一種質性研究方法。
舉例[5]:胡露紅, 席新學, 熊沫, 等. 住院患者參與用藥安全核查認知及態度的質性研究[J]. 護理學雜誌, 2019,34(13):11-14.
Colaizzi [6, 7]七步法具體步驟如下:
1.仔細閱讀所有訪談資料,對研究對象的描述形成大致的理解;
2.摘錄出與研究問題相吻合的、有意義的陳述;
3.歸納和提煉有意義的陳述並進行編碼;
4.將編碼後的觀點匯總,尋找共同的概念或特性,形成主題、主題群、範疇;
5.將主題聯繫到研究對象進行詳盡的敘述;
6.陳述構成該現象的本質性結構;
7.將最終的分析結果返回研究對象處,求證內容的真實性。
整體過程主要是:
儘管Colaizzi 七步法與質性內容分析法有部分相似之處,如資料整理,編碼,歸類,提煉主題等,但Colaizzi 七步法一般用於現象學研究方法,現象學適用於對某類體驗進行描述或詮釋(例如:某患者的某種心理體驗的現狀和影響因素,一般要研究者深入理解現象背後的含義);而質性內容分析法適用於對某一體或事件進行直接描述或低推斷性詮釋(例如:某疾病的臨床症狀描述,一般是只對現象/體驗等進行描述,常用於需求評估、方案修訂、發展幹預手段、量表發展時的概念澄清等);兩者適用範圍不同,不宜混用。
參考文獻:
[1] 朱丹玲, 周雲仙. 護理文獻中質性內容分析法的應用誤區探討[J]. 護理學雜誌, 2018,33(21):97-99.
[2] 查倩倩, 鈕美娥, 汪茜雅, 等. 腸息肉切除術後患者未按時複查腸鏡行為意向的質性研究[J]. 中國護理管理, 2018,18(12):1626-1629.
[3] 楊愛玲. 老年骨質疏鬆症患者骨折風險認知及其防範依從性的質性研究[D]. 浙江中醫藥大學, 2016.
[4] Sandelowski M. Whatever happened to qualitative description?[J].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 2000,23(4):334.
[5] 胡露紅, 席新學, 熊沫, 等. 住院患者參與用藥安全核查認知及態度的質性研究[J]. 護理學雜誌, 2019,34(13):11-14.
[6] 劉延迪. 14例糖尿病患者病恥感現狀的質性研究[D]. 吉林大學, 2018.
[7] 護理學研究方法[M]. 2012.
聲明
本文所用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小編刪除
原創內容,歡迎轉載
(σ)σ..:*☆哎喲不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