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一果農草莓地裡改種藍莓 種出致富新希望

2021-01-11 農視網

 

十幾年前,濰坊坊子區解家村家家戶戶種草莓,曾經全村600畝的草莓地如今只剩下20畝,今年草莓的收購價格跌到了5毛錢每斤。四年前,村民張樹華將自家的草莓地鐘上了藍莓苗,經過悉心栽培,如今藍莓已經豐收,賣出了200元每公斤的高價。

藍莓已成熟 每公斤賣到200元

6月18日,記者來到了坊子區坊城街辦解家村,在白浪河水庫內的南岸就是村民張樹華的藍莓園。進入藍莓園,露天的田地裡整齊的種植著一排排藍黴樹,樹上還架著防護網。「這些防護網是為了防止鳥捉果實的。」說著,張樹華便把緊著引進了藍莓園。

記者走進藍莓樹看到,一穗穗藍莓枝葉上結出了藍紫色和青色的果實,交相輝映甚是好看,成熟的藍莓直徑能達到兩公分,在藍莓樹下還散布著松樹皮和牛糞,張樹華摘了幾顆讓記者直接品嘗:「我種植的藍莓都是有機的,用黃豆、鵪鶉糞、牛糞、花生餅做肥料,就連樹上的青蟲、毛蟲都是用手除,摘下來可以直接吃。」記者嘗了一顆,果肉酸甜可口。

在藍莓園的另一邊,張樹華的母親和姐姐正在拿著塑料桶摘藍莓,她們告訴記者,從一大早開始摘,已經2個小時了,每人只摘了三四斤,摘好了馬上就給客戶送去。

張樹華告訴記者,解家村依託白浪河水庫和近城區的優勢,以前家家戶戶種草莓,最多的時候村裡草莓種植面積達到了600多畝,但近些年來,草莓收購市場並不穩定,去年還能賣到2塊多錢一斤,今年就跌到了四五毛錢。而張樹華種植的藍莓,目前開園價格賣到了每公斤200元。

 

市民慕名而來 邊摘邊吃還帶回家

「現在藍莓剛開始成熟,就有客戶打電話過來要帶著家人來採摘了。」張樹華正說著,手中的電話就響了,有客戶已經到了村口,詢問張樹華是否在家,要來藍莓園裡摘藍莓。

打電話來的是高新區的趙女士。趙女士告訴記者,前些天她看到好友發的微信朋友圈,得知張樹華這裡可以摘藍莓,就拉上了好友找到了這裡,也想體驗一把摘藍莓的樂趣。「第一次見藍莓樹,原來是長成這樣的。」說著,趙女士迫不及待的摘了一顆放進嘴裡,不由感嘆:「真的太好吃了!」

趙女士和好友拿著小桶,開始精心挑選著每一顆成熟的藍莓,她告訴記者,以前她從超市中買的藍莓個頭偏小,口感有些酸澀,遠沒有這裡的好吃。「現在在藍莓園中自己動手採摘,這是另外一種體驗。等摘完了,我會給家人同事再帶回去些,和他們共同分享。」趙女士說。

張樹華告訴記者,像趙女士這樣慕名而來的市民很多,有的市民在節假日會帶著孩子一起來採摘,藍莓園外停滿了車。「但藍莓成熟的季節天氣比較炎熱,一些採摘的市民受不了採摘的辛勞,摘不了太多的藍莓,又想帶一些回家,我和家人會提前摘好一些現成的,放在塑料盒中稱好,方便他們帶走。」

偶然機會決定種藍莓 遭到家人強烈反對

為什麼要在草莓地上改種藍莓呢?張樹華告訴記者,2010年他在新聞上看到,藍莓每斤都能賣到400元,而自己的草莓價格卻越來越不景氣,「藍莓這麼高的價格,看著別人能種,我為什麼不能種!」帶著這種想法,張樹華開始查看書籍,到網上搜索資料,並積極地向外地藍莓種植戶們請教。

2010年10月,張樹華拿著2000元錢來到了濟南一家苗木公司,買了120株如手擀麵粗細的藍莓苗。「看這些樹苗,我心裡也在打鼓,我當時就想先做實驗嘗試一下,看它們能不能成活。」為了讓藍莓苗平安過冬,張樹華用土將它們全部埋了起來,直到2011年3月天氣逐漸變暖才把樹苗全部挖出,種在地裡。當年6月,120棵藍莓苗成活,但是沒有開花也沒有結果。

當張樹華想繼續擴大種植面積,開始他的藍莓事業時,卻遭到了父母的反對,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與繼續與山東各地的藍莓種植戶們聯繫,向他們取經。為了讓父母放心,張樹華還駕車帶著父母來到泰安一家藍莓種植園中參觀,看著藍莓賣出的高價,又聽說每畝藍莓的產量能達到2000斤,老人這才放心讓張樹華繼續做。

 

草莓地裡種藍莓 收益成倍提高

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張樹華用自己平日裡積攢的1萬多元錢,又買了700棵苗,並把種植了十幾年的草莓地裡刨了,重新種上了藍莓,開始精心培育。

據張樹華介紹,藍莓種植中很難管理,現在種植了4年多,還是有樹苗會不斷死掉,需要一直補苗。「我看書上說,藍莓可以摘一百年,六七年就要剪一次樹枝,重新長出新枝後才能不斷結果。」張樹華說,藍莓有機種植成本比較高,每畝的肥料就要3000多元,4年的藍莓樹,一棵樹一年要餵四鍁牛糞、三斤鵪鶉糞、還要加上黃豆、花生餅等,三畝藍莓前三年就投入了16萬元。

高投入也為張樹華帶來了高收益。「以前種草莓的收益是以千元計算,而藍莓的收益是以萬元計算的,即時我今年把藍莓賣到50元一斤,銷售1500斤,也能賺個四五萬元。「張樹華說,有機藍莓並不愁賣,他現在又開發了3畝藍莓地。

去年,張樹華開始學習培育藍莓苗,由於沒有好技術,他育苗8000株現在僅成活了2000株,村裡的兩戶村民見他種藍莓賺錢,把樹苗買去大半。「剩下的苗子,我要培育成盆景,把他們賣到城裡觀賞去。」張樹華說。

如今,張樹華34歲,他告訴記者,自己要繼續在土地上創業,把種植藍莓種出新希望,並帶上村民一起致富。

相關焦點

  • 草莓地裡種出「勞模」來——看白兔如何做大草莓品牌效應
    白兔草莓如此受到青睞,勞模的示範帶動作用功不可沒。20棵草莓苗「闖」出大產業走在S122省道上,走幾步就有一個紅色的簡易棚子,桌上放著幾盒紅彤彤的草莓,不時有小車停下前來購買草莓。馬路兩邊農田裡分布著白色大棚,上面掛著「草莓採摘」等字樣。透過縫隙還能看見綠色。「我要20箱草莓」「不好意思,沒有這麼多,你可以多跑幾家混著買點。」
  • 藍莓和草莓有哪些營養價值?藍莓和草莓的養生功效是什麼?[圖]
    草莓與藍莓是我們生活中特別常見的水果,它們雖然長得不太像但是營養價值卻都是極高的,藍莓所含的花青素是比維生素還有強大的營養物質
  • ...藍莓|史軍|胡元駿|野果子|桃金孃|黑加侖|樹莓|草莓|張洋|甜品
    隨著種植技術、物流系統和電商平臺的發展成熟,我們不僅能吃到最新鮮的荔枝和地球另一面的車釐子,還能在大冬天吃上西瓜和草莓,蘋果、李子、桃子和各種柑橘早已成了日常水果。如今,我們已經不再滿足於這些「常規」水果,對滋味、口感和營養的多重需求成為水果市場發展的新動力、新挑戰,藍莓、樹莓、黑莓和蔓越莓這樣的小漿果成為水果界的新寵。但是,目前栽培的品種都是從歐美引進的。
  • 從草莓、藍莓到樹莓,有關「三莓」的科學常識,你知道多少?
    草莓、藍莓、樹莓,是水果界的三大「莓」。作為「莓」類的代表,無論是從營養價值上,還是外觀和風味上,這三大莓都各不相同。但有一點兒,這三大莓同時都做到了。這一點兒就是「貴」!草莓、藍莓、樹莓的價格都不菲,在我國可以說是高檔水果了。那麼,草莓、藍莓、樹莓之間除了名字裡都帶個「莓」字外,還有什麼關係麼?
  • 草莓地裡種出「勞模」來
    20棵草莓苗「闖」出大產業 走在S122上,走幾步就有一個紅色的簡易棚子,桌上放著幾盒紅彤彤的草莓,不時有小車停下前來購買草莓。馬路兩邊農田裡分布著不少白色大棚,上面掛著「草莓採摘」等字樣。透過縫隙還能看見綠色。「我要20箱草莓。」「不好意思,沒有這麼多,你可以多跑幾家混著買點。」供不應求的情況顯示著白兔草莓市場銷售的火爆。
  • 草莓與藍莓的一生上熱搜?來看看世界上最著名的「草莓」導演與愛人...
    中國小康網訊 近日,網友曬出了草莓與藍莓的一生美圖,引發熱議。有評論說,草莓與藍莓的一生,一隻熟透了是大紅,一隻熟透了是深藍,相同的是它們都很甜,自古紅藍出cp,希望草莓與藍莓的一生都是幸福的一生。相關新聞微博截圖草莓是愛情裡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無論它的顏色還是味道,都是可愛與甜蜜的象徵。
  • 不能種水稻就改種花生玉米
    目前武漢市累計已投入人力約50萬,資金2.4億元,引調水資源近4億方,受益農田138.59萬畝,搶種(栽)早稻70萬畝、搶栽中稻28.3萬畝,搶育中稻秧8.6萬畝,改種中稻2萬畝,幫助組織購銷農產品800萬公斤。據氣象部門預測,後期武漢還將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冬春連旱已經發生,若出現冬、春、伏3旱相連,將會直接影響到農民增收目標的實現。
  • 如何記憶草莓、西瓜、荔枝、櫻桃、藍莓英語單詞
    常吃的水果有蘋果、雪梨、香蕉、草莓、荔枝、火龍果、西瓜、櫻桃、藍莓、龍眼等等,那麼你知道它們的對應單詞是什麼嗎? 接下來老師給大家介紹幾個比較複雜的單詞記憶,它們就是草莓、西瓜、櫻桃、荔枝、火龍果、藍莓,請往下看:
  • 兩兜雷竹苗 25年「繁衍」成上千畝「致富竹」
    誰會想到,經過多年的發展,雷竹不但讓廖龍堂致富,還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承載著村民們增收致富的夢想。不種莊稼改種「致富竹」三建鄉綠春壩村是全市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90%的土地是丘陵,當地一直靠種水稻、玉米、土豆為生。如今,當地村民大多不種莊稼,改種竹子了。
  • 全球「最貴」的4種藍色水果,除了藍莓,其它3種很多人見都沒見過
    全球「最貴」的4種藍色水果,除了藍莓,其它3種很多人見都沒見過!我們平日裡吃的水果也是各種各樣的顏色都有,說起藍色的水果,大家都吃過哪種呢?全球「最貴」的4種藍色水果,除了藍莓,其它3種很多人見都沒見過!第1種藍色的草莓,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草莓應該是紅色的,那樣看起來才會讓人更加的有食慾,其實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藍色的草莓,這藍色的草莓一看就很顯高貴,就知道價格肯定是不便宜的。這種藍色的草莓,你是不是沒有見過啊?
  • 大場鎮"吊袋西瓜"身價高 "桌球葡萄"成致富果
    王光金說,這種「桌球葡萄」不僅個頭大而且特別甜,在他的帶動下,不少村民也開始種植葡萄,畝產達到5000多斤,而且銷售的價格比普通葡萄品種高出好幾倍,「桌球葡萄」成為當地村民的致富果,現在他們大部分是在本地售賣,下一步將做好品牌效應,打響大場葡萄,吸引更多外地客商前來採購。  「吊袋西瓜」身價高   大場鎮不僅種植的草莓、葡萄遠近聞名,掛在樹上的西瓜也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 敖學安:帶領群眾種白芨 產業興農共致富
    「我們家得到了敖學安免費給我們的白芨苗,他還到地裡指導我們種植、管理,我們有空閒時,還可以去他的種植基地打點零工,幫補家用。」正在種植基地打零工的建檔立卡戶楊維美樂呵呵的與記者聊著。敖學安不僅給她家免費白芨種苗,還讓她們來地裡打零工,每人每天100元。「我們種植基地需要找零工時,都是優先考慮建檔立卡戶!」敖學安一直堅持把打工的機會優先留給他們。
  • 廣西有種長在樹上的「草莓」,1顆能頂8顆藍莓,你們那裡有嗎
    草莓,一直都是比較受人們喜歡的水果之一。現在在市面上的草莓雖然售賣的價錢不便宜,但是因為草莓那種特有的香甜氣味,加上它的口感也很鮮甜,所以很多人都是喜歡吃的。而且除了能生吃外,還能製作成蛋糕,果汁之類的特色美食。
  • 阿木爾 北極藍莓小鎮初露崢嶸
    早春4月的興安大地仍寒氣襲人,而大興安嶺阿木爾林業局藍莓園溫室大棚裡,翠綠的藍莓樹上,一簇簇、一排排形似小燈籠的乳白色藍莓花兒正在競相開放,滿園的花香,滿園的希望。  藍莓園主人田福和是阿木爾林業局藍莓產業發展的帶頭人,創造了種植藍莓鮮果上市、溫室藍莓扦插育苗、藍莓觀光旅遊、多品種藍莓栽培試驗成功等多個大興安嶺地區第一。
  • 孫秀梅:當好村民致富的服務員
    依託網際網路優勢,利用電商平臺幫助貧困戶銷售農產品,建立全縣電商服務點和服務隊,直接幫助全縣1000多戶貧困戶脫貧;推動藍莓扶貧產業規模不斷擴大,覆蓋全縣8個鄉鎮、20個村,建設藍莓基地2000畝,暖棚60棟,帶動5000人脫貧增收。孫秀梅帶領團隊圍繞「一縣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提出品味寬甸山水、品味寬甸滿族文化、品味寬甸特色特產的理念,打造出《品味寬甸》區域公共扶貧品牌。
  • 多彩貴州 奔向新未來
    擰開水龍頭,望著噴湧而出的水柱,田全和洗了把臉,順勢衝洗院落……告別「吃水難」,還要解決「出行難」!由於「地無三尺平」,平原地區修3公裡路的費用,在貴州只能修1公裡,橋隧比超九成的不在少數。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誓教天塹變通途!「十三五」期間,貴州交通投資8873億元,是「十二五」的1.4倍,2020年底高速公路總裡程突破7600公裡。
  • 草莓種植邁向"高大上" "喝奶"" 吃魚""定期體檢"
    「看這長勢,我們今年這草莓收成肯定會迎來開門紅!」草莓園的總經理楊軍高興地說。  據了解,歐C草莓公園由遷安市佳農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佔地505畝,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項目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佔地205畝,計劃投資2000萬元,建設大棚120個及附屬設施;二期佔地300畝,計劃投資3000萬元,建設溫室大棚150個。
  • 「蕉」出群眾致富花——中國聯通貴州省分公司產業扶貧的冊亨實踐
    這是一場脫貧攻堅的生動實踐——幹部掛幫、項目落地……在綠水青山間,中國聯通貴州省分公司(以下簡稱貴州聯通)用產業扶貧與冊亨共同書寫致富篇章。  自幫扶冊亨縣以來,貴州聯通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貴州省委省政府、中國聯通集團黨組脫貧攻堅工作部署,因地制宜,創新路徑,聚焦產業扶貧精準施策,打造出冊亨縣香蕉全產業鏈,開創了冊亨縣高質量脫貧的新模式。
  • 四川布拖縣:貧寒之地日子暖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撂荒地裡結藍莓有了「主心骨」,還得念好「致富經」。走進初秋的拖覺鎮石咀村,3600畝高原藍莓已經完成集中連片種植。群山懷抱中,成片的藍莓秧苗長勢喜人。幾個村民正在田間忙碌,不時傳來的彝族山歌,在山谷裡久久迴蕩。一年多前,眼前的景象可大不相同。
  • 除了草莓,還有什麼水果叫做Berry?
    後來,一家法國實驗室通過將4種不同的品種的草莓雜交,培育出了新的品種瑪拉波斯草莓(Mara de Bois Strawberry),這種草莓具有「林生草莓」的香氣和普通草莓的硬實感。(蔓越莓)除了草莓,我們熟悉的叫做Berry水果,還有蔓越莓Cranberry,蔓越莓是美國感恩節火雞大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論在舊世界還是新世界,都可以看到這種帶有酸味的紅色小漿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