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少吃肉類和奶製品,而支持穀物、豆類和堅果中的植物性蛋白質,可以使進入大氣的二氧化碳量產生巨大差異。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紐約大學、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合作者發表在《自然可持續性》上的研究結果,詳細說明了用於生產動物源性食品的農業土地如何擠壓森林和其他適合吸收CO2的原生植物。
植物蛋白食品提供了重要的營養,同時又需要少量的農場和牧場來生產動物產品,如牛肉、豬肉和牛奶。
通過光合作用,樹木和其他植被從陽光、水和二氧化碳中產生能量,在此過程中以木材和樹葉的形式存儲一些碳並釋放氧氣。
滿足當前全球對肉類和奶製品的需求所需的土地佔地球農業面積的80%以上。
如果將生產轉移到對土地更友好的食物,則可以打開能夠消除多年氣候變化的化石燃料排放的本土植被的大門。
科學家們繪製了地圖並進行了分析,在這些地區大量生產動物源性食品可能會抑制森林和其他原生植被,他們確定了總面積超過700萬平方公裡(大約相當於俄羅斯的面積)的區域,條件是如果消除農業壓力,森林將自行恢復生長。
自工業時代開始以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了40%,對地球變暖做出了巨大貢獻,根據美國國家大氣和海洋管理局的數據,2018年全球平均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為百萬分之407.4,比至少80萬年來的任何時候都高。
諸如煤炭和石油之類的化石燃料所含的碳,是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從大氣中抽出數百萬年而來的,現在,由於化石燃料被燃燒成能源,這種碳現在要在數百年的時間內返回大氣。
根據NOAA的數據,在過去的六十年中,大氣中CO 2的年增長率幾乎是自然原因導致的增長速度的100倍,自然原因是由於自然原因導致的,例如上一次冰河時代之後的一萬多年前。
與佔大部分大氣的氧氣或氮氣不同,溫室氣體吸收熱量並隨時間逐漸釋放熱量,如果沒有這些溫室氣體,地球的年平均溫度將低於冰點,而不是華氏60度左右,但是溫室氣體含量過高會導致地球的能源預算變得不平衡。
有利於氣候的森林再生的最大潛力是在相對富裕的國家,研究人員說,在這些國家,削減肉類和奶製品的生產量將對糧食安全產生相對溫和的影響,同時在很大程度上協助將氣候變化的上限控制在比2016年《巴黎協定》所要求的工業化年齡水平高1.5攝氏度的水平。
大多數氣候科學家都同意將升溫限制在1.5度之內將維持相當大比例的生態系統,同時也有利於人類健康和經濟。
人們可以考慮將飲食習慣轉向對土地友好的飲食,以補充發展綠色能源,而不是替代能源,恢復原生森林可以為各國提供一些急需的時間,以將其能源網格過渡到可再生,無化石的基礎設施。
科研人員強調,他們的發現旨在幫助尋求制定緩解氣候變化計劃的地方官員,科學家們承認,基於動物的農業在全球許多地區在經濟和文化上都很重要。
雖然恢復生態系統的潛力是巨大的,但廣泛的動物農業在世界上許多地區在文化和經濟上都很重要,最終,他們的發現可以幫助確定恢復生態系統和停止正在進行的森林砍伐具有最大碳效益的地方。
減少肉類生產還將有助於水質和數量,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和生物多樣性,其中包括促進生態系統健康,從而有助於阻止動物源的大流行性疾病,如COVID-19。
完整的、有效的生態系統和保存的野生動植物棲息地,有助於降低大流行的風險,研究表明,隨著飲食的改變,人們有機會將大片土地退還給自然界和野生動植物,而對糧食安全的影響相對較小,生態系統的恢復和牲畜數量的減少可以減少人畜共患疾病從野生生物向雞或豬的傳播,並最終傳播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