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一種植物,要多方面、多角度地進行觀察,對植物有全面地了解,為它做個觀察記錄卡。把它的樣子、顏色、氣味等寫清楚是寫好作文的前提條件。
那麼,怎樣把它的樣子、顏色、氣味等寫清楚呢。首先你們如何理解「朋友」這兩個字?朋友是人際關係中尤為重要的交際對象。人類的朋友有植物、動物。
其次,欣賞觀察記錄卡。出示教材中的觀察記錄卡,讓學生觀察記錄卡上的內容。名稱、樣子、顏色、氣味、其他。隨機出示學生的觀察記錄卡,讓學生就自己的觀察記錄卡做介紹。讓同桌之間互相交流觀察記錄卡。
再次、觀看語段,感知寫法
例如:1、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清香」寫出植物的氣味。)2、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運用比喻的手法寫出植物的外形。)3、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詳細描寫荷花的形態及顏色。)
最後讓學生對照觀察記錄卡和《荷花》中一些描寫植物的方法,完成習作。在習作中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課件出示好的段落以及作者的名字)請作者大聲讀給全班聽,其他同學發表評論。
例如:像這樣的精彩之筆在你們的習作中還有很多,你覺得自己的習作中哪些地方寫得特別具體,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大聲地讀出來與同學分享。一個同學讀的時候,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然後給他點評一下。老師要贈獎品給這些小作家!獎品寄託著期望,希望你們閱讀更多的書,寫出更好的文章!
沒獎勵的同學也不要氣餒,在你們的文章中,可能也有寫得不夠具體、不夠真實感人的地方,也許是一個片段,也許是一個句子。老師相信你們能找出來,自己修改,還可以同桌互改。當然你們習作中的一個好的句子、一個好的詞語、甚至一個運用恰當的標點,都傳遞著你們內心的真情實感,老師在批改文章的時候整理出一些精彩的句段,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方法指導:自行修改習作
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魯迅。老師把這句話送給你們,希望你們不斷修改習作,讓自己的習作更具體,更真實,更感人,老師期待你們修改後的作品!本次習作教學,我引導學生完善自己的觀察記錄卡,再讓學生學習《荷花》的寫作方法,讓學生在充分感悟的基礎上開始創作。而在講評課中,「榜上有名」「最具潛質」「我有閃光點」三個環節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隨後在修改習作的過程中,讓學生知道自己習作中的不足之處。接著給出一篇例文,讓學生欣賞優秀習作,從而取長補短。
佳作賞析
我的植物朋友——蒲公英
我喜歡蒲公英,雖然蒲公英不像桂花那樣香飄十裡,但是它也有其可愛和有趣之處。
它的莖碧綠碧綠的,特別直挺,就像一位士兵。葉子是深綠色的,呈倒披針形。花金黃金黃的。蒲公英開出的花其實不是一朵,而是由很多朵組成一朵,很多花形成一個花絮,每一朵花下面都隱藏著一個很小的果,蒲公英的每一個果上,都長著很密很長的冠毛,這些帶冠毛的小果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毛茸茸的圓球。這個圓球就是蒲公英的種子。每當風吹來,蒲公英的種子就被風吹起,落在地上,等到第二年春天,它又會發芽長大。
蒲公英花的顏色也變化多端。早上,花是綠色的,中午,花是金色的,到了晚上,花又變成綠色的了。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花朵張開時,花是金色的,花朵合攏時,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花就變成綠色的了。
每次看到蒲公英,我就覺得我仿佛也是一朵蒲公英,穿著金黃的衣裳,站在陽光中,一陣微風吹來,我的種子就隨風起舞,「飛」到其他的地方生根發芽。
我喜歡蒲公英,因為它有頑強的生命力,不管飛到哪裡,只要有土,它就可以在那裡生長。
點評:小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向大家介紹了自己的植物朋友——蒲公英。描寫了蒲公英的莖、花、果,還寫了蒲公英花朵顏色的變化,生動形象。更難得的是,小作者還加入了自己的想像,富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