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非瘟的豬圈,可不可以恢復養豬,你覺得呢

2020-11-27 騰訊網

對於一些發生過非瘟的地區,消毒幾十天之後就會被部門驗收,在未來的幾周如果沒有發生,其他的情況下就可以解封,而且這並不能代表病毒就完全消除了,而且解封之後一定要空欄半年,病毒是非常小的,而且有很多病毒都是要通過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的,人的肉眼是看不到這些病毒的,而且也摸不到,我們給豬圈消毒並進行大掃除的時候。

並不能做到徹底消滅這些病毒,把病毒毒死,在我們平常掃地的時候,地上有很多灰,我們是可以看到的,但是我們只是能把表面的一些灰給掃乾淨,但不能做到一塵不染,更何況像有一些病毒是我們看不見的東西,非瘟這種病毒只要感染上傳播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致死率是100%,它比較怕熱怕高溫,但是比較抗寒冷而且耐低溫。

溫度越高它存活的時間越短,也就是說在0度或者0度以下在這種冷凍的豬肉裡,病毒是可以存活好幾年的,在100度的情況下,加熱20分鐘就可以把這些病毒全部消滅掉,在很多非洲的豬圈裡,病毒是很多的,而且有些受到影響的牆壁以及角落衣服和器具都有病毒存在,但是並不能保證每一個道具和角落的病毒都能消滅掉,在有瘟疫的這種情況下,豬還可以再一次養殖嗎?而且現在的豬苗每30斤就要1000多塊錢。

每50斤就要2000多塊錢,所以豬苗的投資也是很大的,而且飼料和人工物價也一直在漲,豬圈的投資和風險係數都是很高的,行業人士都覺得如果要想再一次養的話,等三年之後再說,不過最好別再養了,但是耗了那麼多投資,把一個豬圈給建好,這樣不就白白浪費了嗎?養殖其實也可以養很多其他的東西,根據當地的消費以及習慣,比如說有些地方喜歡吃鵝,鵝的行情也比較穩定,利潤也比較高,所以有些地區就開始養殖鵝來代替豬

相關焦點

  • 養豬喜憂參半?「中招」非瘟的豬場有3個共通點?看完就明白了
    前些天,有養豬人跟筆者聊到了他自己的近況:「我覺得我現在像是一隻驚弓之鳥,原先國內還沒有「非瘟」的時候,豬有病也不擔心,病個三五天都很正常。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豬一天不進食,就感覺背後發涼,兩天不吃食就如臨大敵,三天不食料內心都快崩潰了。
  • 支持農戶養豬了,非瘟感染過的豬圈能繼續養豬嗎?過多久才能養?
    要求各地要取消生豬禁養,支持農戶養豬,而且還鼓勵養殖戶規模化養豬。現在生豬禁養取消,各地也支持農戶養豬了,那被非瘟感染過的豬圈還能養豬嗎?過多久才能養呢?當前的豬肉價格高,生豬的均價就達到了26.6元以上,這是在近幾十年以來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情。因此不少的養豬人還是比較心動的,但是在心中卻有一個疑問,那就是之前被感染過的豬場還能不能養豬。
  • 發生非瘟後,不甘心放棄養豬,得空欄多久復養好?確切消息來了
    自去年8月3日至今,養豬行業經歷了一年多的非瘟肆虐,從北方到南方,發生非瘟豬場的養豬人損失慘重,截止2019年10月25日,全國有32個省市均發生過非瘟疫情,一共播報有159起疫情,包含3起野豬疫情,撲殺數百萬頭豬,直接損失經濟數百億元,間接損失不可估量。
  • 豬料全線上漲,非瘟還沒完,一大批養豬人下崗了!產能如何恢復?
    其實,進入2020年之後,非洲豬瘟疫情有短暫的「偃旗息鼓」之勢頭,但3月開始頻繁爆發,不幸的是4月延續了這種緊張的態勢。非瘟疫情儼然已經此起彼伏,養豬人不由得擔心疫情會再次進入集中爆發期!2020年往期非洲豬瘟疫情回顧:(7)4月1日,四川省樂山市在查獲的外省違規調運仔豬中查出非瘟。(6)3月30日,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從外省違規調入仔豬中查出非瘟。
  • 豬大面積死亡就是非瘟?別緊張,有這幾個症狀時再懷疑也不遲!
    除此之外養殖戶還可以通過非洲豬瘟幾個典型的臨床症狀進行鑑別診斷: 1、病豬高燒,一般情況下遇到高燒病豬肌注退燒藥後病豬的體溫就會恢復,雖然後期會有反彈,但是再次肌注藥物會再次恢復,而非洲豬瘟則不同,只有第一次可以恢復,後面退燒效果很差甚至沒有效果。
  • 非瘟後死剩下的肥豬留作種用,非洲豬瘟是否可以在中國實現淨化?
    在我們成功精準清除非洲豬瘟以後,我們該做的疫苗免疫應該恢復正常免疫程序和其他一系列的操作工作。非洲豬瘟發生、流行、防控,如果只有一個最要緊的原因,可以是什麼?現在豬價高,種豬價格更高,我們想把非瘟後死剩下的肥豬留作種用,您看這樣可以嗎?如果可以,要注意哪些問題?(小米)目前帶毒生產不可行。留種種豬必須是非洲豬瘟病毒的抗原、抗體檢測都是陰性的,否則不建議留種。
  • 62個國家感染非瘟,只有13個根除,如何做到非洲豬瘟不再發生?
    非瘟從2018年8月3日在我國首次發現,到現在已經有了22個月的時間,從最早感染到全國各省上報首例,只用了8個月的時間,傳播之快令人咋舌,但是國內恢復速度較其他國家也比較快,1年半的時間,大部分地區非瘟防控壓力降低,目前國內復產、擴繁的豬場較多,集團化豬場在全國批地、建場,中小規模散養戶也都在不斷引種,相比於去年和前年的養豬景象,現在已大有不同
  • 發生非瘟的豬場還能繼續養豬嗎?復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非洲豬瘟進入我國已經有2年多的時間了,與前兩年相比,現在豬場發生非瘟的概率大降低,環境中病毒載量也相應減少。豬場得過非洲豬瘟,附近完全可以養豬,只要做好生物安全就可以。在工作期間,就曾幫助很多豬場復產,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幫助成功復產兩次,第一次復產後半年沒有任何問題,後來當地出現二次疫情爆發,感染後清場,後期又復產成本。
  • 扛過非瘟的豬有抵抗力嗎?
    答:湖北襄陽是一個養豬大市,如果想新建這麼大規模的豬場,確實審批不太方便。如果有資金的話,建議可以換個地方養豬。 問題2:用三元母豬做母豬,用什麼豬配種的生產效益會更高一些? 答:如果你是杜長大三元的話,那麼肯定不適合用杜洛克公豬,選擇大白或長白更好。
  • 被非洲豬瘟感染的豬場,還能養豬嗎,要過多久才可以復產?
    看著生豬價格一路「漲勢如潮」,有一些養殖戶也開始心動了,逐漸產生了復養的打算。那被非洲豬瘟感染的豬場,還能養豬嗎,要過多久才可以復產?非洲豬瘟病毒是非常「厲害」的,一旦被感染,基本上是無藥可治,死亡率可以說是100%。也是因為其如此的厲害,還沒有特效藥。在過去的這一年中,國內已經撲殺生豬數百萬頭之多。
  • 養豬的農戶為何那麼害怕非瘟?有特效藥嗎?怎樣加快生豬出欄?
    還是在2018年的時候,「非瘟」就是一個高頻率出現的名詞。這是一種豬類疫病,具有很高的傳播性,並且當時生豬得了非瘟以後的死亡率是100%,這樣的情況下各地大力的捕殺和銷毀病豬。非瘟直接導致了生豬存欄量大幅度降低,給豬肉市場造成了相當大的衝擊。
  • 連豬和豬圈都沒有,怎麼就領了養豬扶貧補貼——「借豬騙補」
    連豬圈都沒有  怎麼養豬?  連豬都沒有  怎麼就領了  養豬扶貧補貼?  近日,在井研縣紀委監委調查組的調查下,該縣石桅村村支書宋正與貧困戶合謀「借豬騙補」案浮出水面。  一、貧困戶養了5頭豬從小到大都拍了照片  2017年10月,井研縣群眾向當地紀委信訪室舉報:四合鄉石桅村七組精準貧困戶田祥家從沒養過豬,卻領了養豬扶貧補貼。  「扶貧資料顯示,田祥家養了5頭豬,獲利1900元,政府補助了2100元。」
  • 二元母豬漲至2400元/頭,非瘟下做好這兩方面賺錢的就是你
    非瘟導致行業產能嚴重下降,是災難,但又何嘗不是一次機遇?非瘟的侵襲,其實也是對行業進行一次優勝劣汰的選擇。外防非瘟,內抓成績!防控非瘟的同時有效管理後備母豬、提高母豬產能,在產能下降的情況下,能正常出欄的豬場,賺得盆滿缽滿只是時間問題。
  • 非瘟之後,想要復養,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個養豬戶豬場經歷非瘟以後再次復養的過程,以下內容是他的自述:去年6月中旬我在帖子裡近乎哀嚎說自己被非瘟包圍了,看見周圍被人推了的慘狀,我知道自己要完蛋了,一切防範措施都是徒勞無功,6.21-6.23開啟全速清欄模式,然後按照靜默不動原則在夏季高溫中乾燥豬場
  • 豬場非瘟後復產反覆失敗?歸咎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不良表現!
    曾經有一種病毒來到我的豬場,我沒有在意,等我的豬場全軍覆沒的時候,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假如上天能夠給我再來一次復產的機會,我會對「非瘟」說三個字:我……怕……你!如果非要在這個「怕」字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 非瘟後再受重創!59%豬轉禽的人虧得一塌塗地
    這不禁讓人想到當初豬轉禽的人,因非瘟轉養禽、又遇上虧損行情。 現在,那批豬轉禽的人怎麼樣了呢? 一組不堪入目的數據,不禁讓人想到一群命途多舛的人。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月廣東肉雞養殖利潤率為-13%,平均虧損3.6元/只。
  • 經受非瘟的養豬人怎樣才能擺脫困境,東山再起?
    很多人都有很多很偉大的想法,可是最大的苦惱就是因為沒錢投入,所以成了空想。當然,現在國家政策越來越好,努力在減少養豬戶的損失,比如,一頭育肥豬如果因為非瘟而被無害化處理,一頭豬是可以賠800-1200 的,加上保險800元,一頭育肥豬可以賠到1600-2000元。雖然比不上現在的豬價,但是,多少也減少了一點損失,對吧?
  • 施亮:防非保豬活下去,不建議把非洲豬瘟疫苗當作救命稻草
    揚翔「鐵桶」樓房養豬模式高效穩定運行兩年多,100%承受住了非洲豬瘟的考驗,並且生產成績良好。通過該結構化生物安全防控原理延伸出的「鐵桶」模式,正在幫助廣大養殖戶做好復產防非工作,為養豬人探索出可以在非瘟下養豬的方法。 本期農財寶典《新年問大咖》欄目專訪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施亮先生,請他回顧2019,展望2020。
  • 非瘟下,如何完善豬場缺失的功能?豬價和疫苗可期待但不能等待!
    前言2018年8月初,非洲豬瘟從北到南席捲我國養豬業,生豬產能急劇下降,生豬行業動蕩不已,防非抗瘟儼然成為了養豬關鍵點,以豬場生物安全為重點升級的豬場數見不鮮,但我們要用實踐說話,這一點揚翔頗有發言權。非瘟之下,養豬人應有借他人之法鑑己身的思想觀念,學習先進經驗,拓寬防控思路。
  • 非瘟時期,豬場拔牙,拔的是什麼?
    首先,大家應該相信非瘟是可防可控的,這也是行業內專家一致的觀點,但是,非瘟是有腿的病毒,它可不是老老實實在原地待著的,如果條件允許,它可以隨波逐流,不斷地攻城略地,所以,現階段非瘟疫情仍有零星散發,值得注意的是:不是非瘟病毒減弱了,而是生豬整體存貨少了,豬群密度低了,讓外人看上去疫情形勢基本穩定,但是處於行業內的朋友知道,這只是所謂的掩眼法,各地區的生豬存欄、豬價就是各種問題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