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生命功能、表現生命特徵的主要物質是蛋白質分子

2020-12-05 世界雜燴說

執行生命功能、表現生命特徵的主要物質是蛋白質分子。DNA貯存著決定生物特徵的遺傳信息,只有通過蛋白質才能表達出它的生命意義,直接決定蛋白質合成及蛋白質特徵的不是RNA而是DNA,因而人們確定DNA是遺傳信息貯存者後就推測DNA是通過RNA去決定蛋白質合成的。50年代末RNA聚合酶的發現開始證實了這一推測。

以DNA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稱為轉錄(transcription)。轉錄是生物界RNA合成的主要方式,是遺傳信息朋DNA向RNA傳遞過程,也是基因表達的開始(圖17-1)。轉錄也是一種酶促的核苷酸聚合過程,所需的酶叫做依賴DNA的RNA聚合酶(DNA-dependentRNA polynerase ,DDRP)。轉錄產生初級轉錄物為RNA前體(RNa precursor),它們必須經過加工過程變為成熟的RNA,才能表現其生物活性。

RNA的轉錄合成從化學角度來講類似於DNA的複製,多核苷酸鏈的合成都是以5』→3』的方向,在3』-OH末端與加入的核苷酸磷酸二酯鍵,但是,由於複製和轉錄的目的不同,轉錄又具有其特點:(1)對於一個基因組來說,轉錄只發生在一部分基因,而且每個基因的轉錄都受到相對獨立的控制(圖17-2);(2)轉錄是不對稱的。(3)轉錄時不需要引物,而且RNA鏈的合成是連續的。

真核和原核細胞內都存在有DDRP,迄今發現的DDRP的有以下特點:

①以DNA為模板;在DNA的兩條多苷酸鏈中只有其中一條鏈作為模板,這條鏈叫做模板鏈(templatestrand),又叫做無意義鏈。DNA雙鏈中另一條不做為模板的鏈叫做編碼鏈,又叫做有意義鏈,編碼鏈的的序列與轉錄本RNA的序列相同,只是在編碼鏈上的T在轉錄本RNA為U,由於RNA的轉錄合成是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而進行的,所以這種轉錄方式又叫做不對稱轉錄。

②都以四種三磷酸核苷的底物,原料;

③都遵循DNA與RNA之間的鹼基配對原由,A=U,T=A,C=G,合成與模板DNA序列互補的RNA鏈。

④RNA鏈的延長方向是5』→3』的連續合成。

⑤需要Mg2+或Mn2+離子。

⑥並不需要引物。RNA聚合酶缺乏3』→5』外切酶活性,所以沒有校正功能。

相關焦點

  • 生命的本質特徵與新課標生命觀念
    生命的本質特徵有很多,主要有七個生物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尤其是蛋白質和核酸生物有共同的結構基礎,絕大多數含有細胞結構,病毒無細胞結構但也離不開細胞生物有共同的自我更新機制,也就是新陳代謝,包括物質變化和能量轉化,都以ATP作為直接能源物質生物有有共同的自我複製能力,分子複製,細胞分裂
  • 生命的十大特徵 Ⅱ
    六、生命現象是高度有序的,生物體通過與外界發生物質和能量交換表現出逆熱力學第二定律現象即熵減少的特徵。熱力學第二定律指出在孤立系統中所有物系的自發過程都朝著物系內部的混亂度( randomness)增加,即物系的熵值( entropy)增大的方向進行。
  • 生命守護神——蛋白質
    蛋白質是一切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機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組織更新和修補的主要原料。人體的每個組織:毛髮、皮膚、肌肉、骨骼、內臟、大腦、血液、神經、內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質組成,蛋白質佔人體重量的16%~20%,即一個60kg重的成年人其體內約有蛋白質9.6~12kg。
  • 《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說課稿
    本課包含胺基酸及其種類、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蛋白質的功能等內容,側重讓學生了解蛋白質的組成、結構和功能的多樣性,及其能夠成為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的原因。教科書沒有直接給出胺基酸的結構通式,而是讓學生觀察4種胺基酸的結構,通過思考與討論,找出胺基酸結構的共同特點,加深對胺基酸結構的理解。這種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究得出結論的呈現方式,落實了探究性學習課程理念。
  • 生命的物質和功能基礎——蛋白質和胺基酸,營養學【中】篇
    蛋白質和胺基酸在我們人體中佔據怎樣的地位呢?帶著問題一起和小樂了解一下吧! 蛋白質是一種含氮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它存在於一切生物體中,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 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
    一、蛋白質的概念與生物學意義 蛋白質是由胺基酸組成的不分支的長鏈生物大分子。蛋白質的種類繁多,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成分,佔細胞乾重的 50%。蛋白質是生命過程的執行者,表現出豐富的功能。 蛋白質在生物體的生命活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已知的生物功能沒有一個是離開蛋白質而實現的,生物個體間表現出的差異是由於其體內蛋白質的貢獻。 二、胺基酸1.胺基酸的基本結構和性質專業 A胺基酸的結構: 20 種蛋白質胺基酸的分子結構特點(略)。
  • 蛋白質分子結構和功能之間的關係
    另實驗證明,若切除了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或胰島素A鏈N端的部分胺基酸,它們的生物活性也會降低或喪失,可見關鍵部分胺基酸殘基對蛋白質和多肽功能的重要作用。所謂「分子病」,首先是蛋白質一級結構的改變,從而引起其功能的異常或喪失所造成的疾病。可見蛋白質關鍵部位甚至僅一個胺基酸殘基的異常,對蛋白質理化性質和生理功能均會有明顯的影響。
  • 蛋白質兼具可塑與穩定性?從進化視角揭示生命複雜系統的內在平衡
    我們將生物體內各種生理功能的主要執行者——蛋白質分子——作為我們關注的系統。蛋白質在發揮功能的時候,常常對於外界的擾動和噪聲有高度的敏感性,甚至表現出類似於「臨界態」的高敏感性(susceptibility)特徵[3],並能根據外界環境中的擾動做出相應的構象變化,我們將蛋白質分子在功能動力學(functional dynamics)中,針對外界擾動所體現出來的敏感性叫做「功能敏感性
  • 高中生物《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說課稿
    一、說教材《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是選自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與細胞第2章第2節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前面第一節學習過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後,系統地學習的第一個化合物,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機化合物。從課題上就能夠看出蛋白質在功能上的重要性,而且也是為後續學習《遺傳與進化》和《穩態與環境》打基礎。
  • ...所有生命都是細菌後代|細胞|生命起源|自然界|有機分子_網易科技
    DNA可以告訴你細胞如何製造蛋白質,這種分子可以執行許多必要任務。沒有蛋白質,你就無法消化食物,你的心臟會停止跳動,你也無法呼吸。但是利用DNA製造蛋白質的過程是非常複雜的。對任何想要解釋生命起源的人來說,這都是個大問題,因為很難想像有什麼東西一開始就這麼複雜。
  • 為什麼有觀點認為「病毒不是生命」?
    蛋白質是由胺基酸分子構成的,而遺傳物質則是由核苷酸分子構成的。脫離了活體細胞,病毒便不再表現出任何生命活動跡象,完全是沒有生命特徵的有機物。對於病毒來說,破壞其化學結構,就能「殺死」它。並且,病毒「活」著的唯一目標,就是不斷的繁殖,沒有任何應激反應。病毒的生存方式是被動的,它不能主動入侵,也沒有能力主動入侵,完全就是靠天吃飯。
  • [2012高考生物知識點]生命的物質基礎
    2、生物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是指組成生物體的各種元素和化合物。3、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的重要作用:①C、H、O、N、P、S6種元素是組成原生質的主要元素,大約佔原生質的97%。②.有的參與生物體的組成。③有的微量元素能影響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如:B能夠促進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的伸長。當植物體內缺B時,花葯和花絲萎縮,花粉發育不良,影響受精過程。)
  • 作為生命活動的功能執行體 蛋白質成為最具研究價值的「香餑餑」
    近年來,隨著單細胞測序技術的迅速發展,單維度基因檢測的單細胞研究已經難以滿足對生命功能的深入探索。蛋白質作為生命活動的功能執行體,其研究價值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將蛋白組學和基因組學研究結合在一起多維度解讀單細胞信息,不僅能夠更仔細地觀察細胞之間的異質性,同時也能夠更清楚地識別特定細胞及其功能,因此成為單細胞多組學研究的新熱點, 對於研究疾病機制、預警、進展、診斷和治療方法均具有重要意義。
  • 現代量子生命的三要素
    量子似乎是生命與物質的分界線,量子是一種從物質到生命的中間狀態,在宇宙演化中,從量子開始,一方面向物質演化,一方面向生命演化。 蛋白質病毒是一種奇怪的病毒,因為傳統上認為基因DNA或者RNA才是遺傳物質,而蛋白質病毒能夠複製、繁殖。我們會提出疑問,蛋白質在細胞與生物體中的作用是傳統的定義嗎?
  •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1課後習題及答案2.4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承擔者
    第二章 組成細胞的分子第4節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練習與應用(P32)一、概念檢測饅頭 D.米飯3.下列物質中,屬於構成蛋白質的胺基酸的是( )4.下列物質中,不屬於蛋白質的是( )A.胰島素 B.膽固醇 C.胃蛋白酶 D.抗體
  • 蛋白質分子的元素組成特點是 蛋白質元素組成特點如何
    特點是一切蛋白質都含氮元素,且各種蛋白質的含氮量很接近,平均為16%。由於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次序不同,所以導致肽鏈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因此蛋白質分子的結構是極其多樣的。
  • 了解細胞就是了解生命
    細胞是生命的最小單位,細胞生物學是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領域。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陳正軍表示,細胞在地球上的物質形態演化過程同時也是地球生命演化的過程,「了解了細胞,我們就能了解生命」。
  • 病毒算是生命嗎?
    病毒是不是生命,這要看病毒處在什麼狀態,如果病毒在外界,那麼它只是一個由DNA或者是RNA以及蛋白質外殼組成的化學物質,如果病毒在宿主細胞中,病毒就會利用宿主細胞的能量進行自我複製,產生第二代病毒,此時病毒可以看成是一種非細胞的生命形態。
  • 肽重要:蛋白質進入肽時代,補肽=補生命
    蛋白質的發現,是人類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成就。研究證實,人體中最重要的營養素是蛋白質,影響著身體方方面面的機能。而食物是人體獲得蛋白質的唯一途徑,從而開啟了人類對食物蛋白質的研究。人們開始提純高蛋白物質,試圖打造一款最佳補充人體蛋白質的營養品,真正能夠為人體的健康分憂的營養品。
  • 太陽系外發現生命的基本特徵
    據外媒報導,近日美國國家射電天文臺(NRAO)的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在星際空間發現與生命起源相關的「手性分子」。手性分子是化學中結構上鏡像對稱而又不能完全重合的分子,通常只在胺基酸、蛋白質和酶中出現。這項發現將幫助研究人員破解手性分子及生命在宇宙中的最初起源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