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車邦
商用汽車全產業鏈信息服務平臺。
「按標準拉貨200千克,還沒有一輛三輪摩託車拉得多。」所以,輕卡自重和總質量之間只有200千克本身就是一種怪事。
近日,針對藍牌輕卡超載之風愈發嚴重這一現象,商車邦先後發布了《輕卡不輕,藍牌載貨車市場亂象如何根治》、《超載、上路被罰,誰該為輕卡駕駛員買單?》報導,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
輕卡如何更科學地進行定義?藍牌黃牌界限應該如何劃分更為合理?商車邦實際調查了黃牌和藍牌輕卡車主以及兩類車主對於上述報導的評論,大家對此紛紛表達了各自的看法。
▎不拉貨都超載一位來自山東的孫師傅對商車邦表示:「我的車自重(滿油)重量為5噸,如果按4.5噸的總質量標準進行管理,即使是空車,那我只能在晚上交警下班的時候跑。」在接下來的輕卡車主的採訪中,每輛車身上標明總質量為4495千克的藍牌輕卡車主都在強調這個問題:輕卡自重已經是4.3噸,「按標準拉貨200千克,還沒有一輛三輪摩託車拉得多。」所以,輕卡自重和總質量之間只有200千克本身就是一種怪事。
就如同這位孫師傅表述的一樣:十多萬買的車拉貨200千克,油錢都掙不回來。當然,輕卡應該都是按照正規的流程才能完成總質量認定,行駛證的整備質量和實際車輛出廠的整備質量差距這麼大,到底是誰的責任?
拉200千克貨物顯然不太現實,所以很多輕卡車主必須要超載才能保證不會虧本,他們上路都存在著僥倖心理,並抱著「反正都超載了」的心態,輕卡拉多拉少就全憑駕駛員處置,而這位年輕氣盛的孫師傅也表示,「我這車,拉10噸都不成問題。但是,如果交警一查,那就是一查一個準,沒跑。」
所以,這又造成了拉10噸的藍牌輕卡搶了黃牌輕卡的貨源,那麼輕卡應該拉貨多少更合理呢?正在卸貨的黃牌輕卡車主劉師傅停下手中的活計和我們談到,4.2米的輕卡拉貨5噸以下是合理的,5噸以上的貨其實可以交給黃牌車輛,黃牌車的載重5-8噸比較合理。
隨著輕卡重載化時代的到來,藍牌輕卡承載能力幾乎與黃牌不相上下,加上今年藍牌輕卡「雙證」取消,不論是從對駕駛證的要求,或是從高速收費標準,限行狀況等多方面因素來說,藍牌輕卡優勢明顯。
黃牌車主認為藍牌輕卡的合理範圍應該是載貨5噸左右,這一看法也獲得同是藍牌冷藏車主陳師傅的贊同:「拉貨5噸左右才應該是藍牌輕卡的合理範圍。」在我們後續採訪中,幾位藍牌輕卡駕駛員對這一標準也都大致所認可。輕卡車貨總質量多少合適?不少網友在評論中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大三輪拉一噸貨,麵包車也拉一噸貨,微卡後雙輪拉貨三噸,輕卡拉1.7噸本身就沒有生存空間。六軸載貨是五軸的幾倍係數?五軸又是四軸的幾倍係數?以此類推,同樣是兩軸,黃牌車則是藍牌車載貨量的幾倍。
如果按核載規定裝貨,4.2米藍牌車的生存空間在哪裡?現在車越做越大,實際載貨能力也就越多,不是藍牌車搶了誰的飯碗,而是藍牌車已經沒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間,希望政府能根據4.2米藍牌車實際承載能力放寬到總質量不超過10噸,減少兩軸黃牌與藍牌之間的實際載貨係數差。」
高配置輕卡卻規定低載貨能力,這位網友從輕卡的生存情況著手,希望能夠將輕卡的實際載貨能力放寬。同樣支持輕卡的總質量能夠提高,這位網友表述到:「同樣是4.2米的車,掛藍牌載1.4噸,掛黃牌載5噸,藍牌超載,黃牌限行,總是有矛盾。原先單橋有9米6,現在單橋平板最長6米8,為什麼藍牌4米2就不能把載貨重量往大的加一加?4米2載重標準是三十年前的標準了,應該改一改,要不然純粹4米2改黃牌載重10噸。」
▎但是,圍剿已經開始「To be or not to be」現在,矛盾的藍牌輕卡就似哈姆雷特一般,找不到自我,又被矛盾所縛。現實中,藍牌輕卡基本全是超載運營,這是無疑的。但是比起自我定位的缺失,外部治理環境正逐步倒逼輕卡市場規範化。
2019年2月20日,北京15處38條車道公路不停車治超檢測設施正式投入使用,根據《北京市公路貨車超限不停車檢測系統布局規劃》(2018-2020年),北京將利用三年時間,圍繞貨運源頭、關鍵節點、重要貨運通道,在市界至六環間範圍安裝68個點位的非現場檢測技術設備。
預計到2020年,不停車治超覆蓋面在150個車道左右。若超載,則進京難。以後,不停車治超將不只是在北京實施,這將會成為全國範圍對超載輕卡的圍剿,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源頭治理 堵不如疏藍牌輕卡超載嚴重、搶佔黃牌貨運資源只是導致最近爆發的輕卡亂象的一條導火索。堵不如疏,輕卡之所以是輕卡就在於其輕載與短途的特徵,對此,一個規範、合理、科學的標準必不可少。就如同網友評論所言,出廠質量、行駛證上的質量、實際輕卡的整備質量都不一樣。
待駕駛員開著輕卡上路,有些重量已經達到4.3噸,而4495千克的總質量已經屬於自欺欺人。如果堅持4495千克的總質量,應該從源頭對整備質量進行治理。廠家必須將輕卡的實際自重降低,從而提高有效載荷,恢復輕卡定位的本色。
現在很多藍牌輕卡的實際總質量已經大大超出4495千克,如果整備質量增加無法避免,根據廣大輕卡用戶的呼聲,提高藍牌輕卡的車貨總質量也不失為一種方法。將總質量標準提升至合理範圍內,滿足輕卡的載貨運輸的實際需求,在標準提高的同時再進一步治理輕卡超載行為,才能實現標本兼治。(文/卡車之家特約作者:商車邦)
商車邦——有觀點、有態度、有深度、有廣度,記錄並影響商用汽車行業前行腳步。關注商車邦,可直接在微信上搜索「商車邦」,或者掃描以下二維碼。
本文出自商車邦,點擊這裡進入商車邦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