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效應:1969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提出了馬太效應,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越多,少的越少的一種現象。
學會讓自己的收益增值,假如你手裡有一張足夠大的白紙。請你把它摺疊51次,想像一下它會有多高。一米?兩米?其實這個厚度超過了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財富與之類似,不用心去投資,他不過是將51張白紙簡單疊放在一起而已,但是如果我們用心去投資規劃,他就像被不斷摺疊51次的那張白紙,越積越高,高到超乎我們的想像。
其實,根據馬太效應,我們的收益是具有倍增效應的,你的收益越高,就有機會獲得更高的收益。
有一位著名的成功學講師應邀去某培訓中心演講,雙方商定講師的酬金是300美元,在那個時候這筆數目並不算少,這是一場規模盛大的演講會。參加的人員很多,這位講師的演講非常成功,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同時,他也因此結交了更多的成功人士,感覺受益匪淺,演講結束後,他謝絕了培訓中心給他的報酬,高興地說:「在這幾天中,我受益,我的受益絕不是這幾百美元所能買到的,我得到的東西早已超遠遠超過了報酬的價值」。培訓中心的領導很受感動,把這個講師拒收酬金的事,告訴了培訓中心的所有學員。他說:「這個講師能夠深深的體會到他在其他方面的收穫遠遠大於他的酬金,這說明他對成功學的研究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像他這樣的講師,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學大師。因為他已經深刻領會到了成功的要素和成功的意義,那麼它宣傳的成功學一定很有實用性,也是可行的,閱讀。他的著作的成功書籍一定會得到真實的成功啟迪」。
於是,培訓中心的學員紛紛購買了講師所著的成功學書籍和錄像帶產品。後來,培訓中心又把這個講師拒收酬金的事寫成了勵志短文兒,掛在了培訓中心的閱覽室裡,參加培訓的各期學員也都紛紛購買他的書籍和產品,使他的書籍在版了好幾次,總數超過了百萬冊,這樣僅再售書方面,講師的收入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通過這個小故事,我們不難發現,領悟了馬太效應,對於我們的我們收益更高,對於我們獲得更高的收益非常重要。
現實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自己富裕起來,那麼我們不能只是看眼前的利益。應該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看到馬太效應的增值效果,讓眼前的收益不斷增加,這就好比前面將一張紙摺疊51次,那樣通過不斷積累,你的收益會越來越多。
【圖片引至於網絡,如有版權方請聯繫刪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