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回歸到個體

2021-01-10 CSDN技術社區

百度、360搜索、搜狗搜索紛紛開啟了「個體」模式,搜尋引擎不再是純搜尋引擎,「個體」的作用在被放大、被重視,用戶至上的原則,再一次在搜尋引擎身上應驗。

什麼叫搜索回歸到個體?

何為搜尋引擎回歸到個體呢?在早期的搜尋引擎產品線上,用戶和搜尋引擎之間是脫離的,用戶是用戶,搜尋引擎是搜尋引擎,即使搜尋引擎說以「用戶為王」,也是群體性的動作。而「個體」,是基於以單個用戶為主體的模式,每個用戶都有不一樣的用戶體驗,這個就需要開通獨立的ID體系來對應每個用戶了。

百度在早期就設有專門的ID體系來讓用戶登錄,但是早期基於單個個體的搜索行為並沒有得到重視,或者說用戶粘性不高,用戶即使登錄,也很難有較大的用戶體驗的提升。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百度整個的產品線非常長,用戶通過登錄百度的個人ID,可以體會到非常多的服務,首先是基於搜索行為的,用戶可以記錄自己一段時間內的搜索記錄,雖然這個需求並不大,但是肯定還是有用戶想要知道自己近期內的搜索行為的。

其次,基於百度其他產品線上的,比如百度貼吧、百度知道、百度文庫、百度經驗、百度空間等,一個ID可以通用百度所有產品線上的產品。

另外,基於百度提供的周邊服務,比如百度地圖、百度團購、百度理財等,在生活服務上,用戶也可以一鍵登錄。

最後,用戶自己的個人利益保障。搜尋引擎推出用戶的保障服務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但是卻始終未能奏效,原因在於,用戶並不會記錄自己的搜索行為。登錄後,用戶通過搜索記錄,就可以查詢到自己是在哪個搜索的環節中上當受騙的,這樣,當用戶因為搜索行為上當受騙後,和搜尋引擎之間的勾兌就容易的多。搜狗、360搜索也推出了相關的個人登錄,但是在用戶個體的粘性上,還需要有所提升。

搜索回歸到個體,對搜尋引擎有什麼好處?

上面說的是針對用戶個體自身的好處,那麼對於搜尋引擎來說又有哪些好處呢?

百度大數據自2014年春節期間推出大遷徙產品後,推出了百度預測等產品,基於海量用戶的搜索行為,再對相關搜索進行相關預測,其中包括五一、世界盃等節日期間的預測。搜索回歸到個體後,搜尋引擎能夠更加精確的了解到每個用戶的搜索行為,從而在大數據預測上能夠更精確。

另外,產品線之間能夠形成串聯,而不是斷裂。用戶使用百度文庫有百度文庫的帳號,使用搜索有搜索的帳號,使用百度糯米有百度糯米的帳號,多個產品線之間相互重疊交錯、甚至斷裂,當A和B產品之間相互關聯的時候,能夠形成「統一戰線」。

PC端的搜索比移動端要更多元化,用戶使用搜索的需求也各不相同,這個時候是很考驗搜尋引擎的產業線的。用戶使用搜尋引擎,是希望通過搜尋引擎能夠很快的找到想要的資料,用戶希望能越快離開搜尋引擎最好。但是,如果搜尋引擎自身能夠提供相關的服務,讓用戶可以「不離開」搜尋引擎,整個需求都是圍繞搜尋引擎自身的產品線而存在,能夠有讓用戶不離開的需求,用戶是不會離開搜尋引擎的。

當然,用戶「不離開」搜尋引擎是一個理想狀態,搜尋引擎不可能滿足用戶所有的需求,肯定會離開搜尋引擎的。但是我們現在看百度的個人中心頁,其中就包括了工具、社區、生活、娛樂、誠信幾個版面,用戶完全可以通過一個ID來使用這個幾個大需求的,只要需求點不特殊。個體的作用在這裡得到了最大的展現,圍繞一個ID,用戶可以進入百度的多個產品線,簡單方便。360搜索、搜狗也在這方面做出了相應的創新。

回歸到個體,還能促進PC搜索和移動端對接

移動端是所有人都覬覦的一個戰場,百度、360搜索、搜狗紛紛推出獨立的搜索APP,其實這是一個和手機瀏覽器競爭的玩意兒。移動搜索為了不受瀏覽器的限制,推出獨立的搜索產品,現在來看,兩者差別不大,當然,手機瀏覽器比移動搜索APP產品「重」的多,移動搜索APP要「輕」一些,產品的體量有差別是正常的,但是在用戶需求上,兩者的重疊非常大,基於此,UC瀏覽器推出了神馬搜索。

移動搜索APP逆襲手機瀏覽器,這是一個很好的翻身仗,至少不用再完全受到手機瀏覽器的壓制了。

PC端的個體,到了移動端同樣受用,甚至隱隱然也是「必備品」。想要增加用戶粘性,想要針對用戶打造相應的活動,都必須有ID來對應,PC端的ID體系,是一個很好的渠道。而且,PC端的ID體系,還可以和移動端實現數據互通,用戶完全不用擔心PC端和移動端出現斷裂的狀況。

移動搜索APP借PC端的個體體系,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生活服務。用戶使用移動搜索中,生活服務的需求增加,這個時候,會涉及到一定的支付,比如電影院、團購等,移動搜索若能夠通過自身的APP就可以實現為用戶提供服務,根本就沒必要跳轉到第三方平臺。

手機百度、搜狗APP,都有「我」的個人專區,專門打造用戶的專屬陣地,這個在PC端必須得跟上,才能和移動端進行實時對接。

搜索終於還是回到個體了,畢竟每個用戶的需求都是不同的,針對每個用戶進行單獨的「私人定製」,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兩方面都需要。關於用戶個體的頁面,明顯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有趣、有用,更大的用戶粘性,都是未來成長的大空間。

文/郭靜,國內最大的自媒體聯盟WeMedia聯盟成員,微信公眾號:郭靜的網際網路圈

相關焦點

  • 線性回歸方程的顯著性驗證,總體驗證的F檢驗與個體驗證的t檢驗
    許栩原創專欄《從入門到高手:線性回歸分析詳解》第8章,顯著性驗證,總體驗證的F檢驗與個體驗證的t檢驗。上一章,我講述了回歸方程的精度,在回歸分析中,我們求出回歸方程後,除了確認回歸方程的精度外,我們要需要對回歸方程進行顯著性驗證,以確認回歸方程的有效性。本章,我同樣分如下三個小節對顯著性驗證進行講解,歡迎閱讀與探討。我的《線性回歸分析》專欄總目錄見下圖。1、什麼是顯著性驗證?
  •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在中國誕生;馬雲在達沃斯變魔術丨鈦午報
    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於2017年11月27日在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的非人靈長類平臺誕生。一周後的12月5日,第二個體細胞克隆猴「華華」誕生。——雷軍更多播報:1商業新華社:停牌九個多月的樂視回歸 失信的承諾誰來兌現停牌九個多月的樂視24日回歸A股。截至收盤,樂視網收報13.8元,成交額3351.47萬元。目前市值約551億元。樂視網在23日舉行了投資者說明會,對公司經營情況、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公司債務事項等重大問題向投資者作了說明。
  • 調參到脫髮?自動超參搜索帶著免費算力資源拯救你!_發現頻道_中國...
    BML提供的搜索算法有:  隨機搜索  顧名思義是在參數變量的變化區間中隨機採樣參數組合成候選集,應用候選集進行訓練和效果對比。隨機搜索是普適的效率較高的搜索方法,通常作為基線標準,適用於對效率要求較高的情況,但不能保證一定能搜索到最佳的超參。
  • 行為經濟學對個體異質行為的研究與啟示
    行為經濟學突破了主流經濟學主張共性的理論迷思,回歸於個體行為的異質性本質,從而在本質上拓展了主流經濟學理論的解釋能力西方主流經濟學所基於的理性人假定偏重對個體的共性描述,這不利於對日趨複雜的經濟行為進行概括。行為經濟學突破了這種主張共性的理論迷思,回歸於個體行為的異質性本質,並巧妙地把「同質理性人」容納為「異質行為人」的極端特例,從而在本質上超越了主流理論的解釋能力。
  • 極速秒開、搜索直達、精準結果、AI對話……夸克加速搜索智能化
    極速秒開、搜索直達、精準結果、AI對話……夸克加速搜索智能化 2019年04月28日 13:0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一款搜索產品的響應速度能快到什麼程度
  • 人工智慧之遺傳算法(GA),搜索最優解的方法
    GA),就會聯想到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遺傳算法(GA)是一類借鑑生物界的進化規律演化而來的隨機化搜索方法。 今天我們重點探討一下遺傳算法(GA)。^_^ 人們一提到遺傳算法(GA),就會聯想到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遺傳算法(GA)是一類借鑑生物界的進化規律演化而來的隨機化搜索方法。它是由美國的J.Holland教授1975年首先提出。目前,遺傳算法(GA)已成為進化計算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
  • CVPR 2019 神經網絡架構搜索進展綜述
    RENAS:強化進化神經網絡架構搜索RENAS的主要思路在於:使用可微的強化學習控制器來增強錦標賽選擇法的變異機制。錦標賽選擇法首先會初始化一個由神經架構(即進化算法中的個體,individual)組成的種群(population)。每個神經架構個體被訓練之後,通過在驗證集上進行評估來確定它們的適應度(fitness)。
  • 簡單線性回歸(一)
    回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是研究一個變量如何隨另一些變量變化的方法。例如,學習成績會受努力的時間,方法,個人的智慧,教育資源等因素影響;疾病的發生與生活環境,方式,遺傳因素,自身體質等影響。常見的回歸分析有 線性回歸、非線性回歸、多重線性回歸、Logistic回歸等等。
  • 百度搜索大數據:影院升溫顯著電影票預訂搜索熱度恢復至去年同期73%
    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電影院」的搜索熱度在通知發出的一小時內飆升了1011%。電影院復工通知發出後,「電影票」相關內容的搜索量迅速攀升至近半年內的峰值,此外近七天,百度 「電影票預訂」相關內容的搜索熱度環比上漲675%,恢復至去年同期的73%,電影市場顯著回暖。
  • 我的搜索年終盤點是什麼哪裡看? 百度答案2020搜索帳單入口一覽
    【我的搜索年終盤點】近日,一則「我的搜索年終盤點」消息引網上關注。據悉,百度2020沸點個人搜索年終盤點(又名答案2020)正式發布。我的搜索年終盤點據悉,與冷冰冰的大數據不同,答案2020完全基於網民自己的搜索數據:每一次搜索的背後都承載著一份好奇,網友既是在看帳單,也是在喚醒2020年的搜索記憶。
  • 谷歌回歸中國,中國市場將如何自處
    闊別中國市場8年,谷歌回歸的消息也傳了將近8年。隨著《人民日報》官方推特的公開表態,如今的谷歌終於迎來「高光時刻」,谷歌回到中國似乎也板上釘釘,但谷歌會以何種形式回歸,而倘若現在回歸,谷歌又會給中國網際網路場帶來哪些影響,這些仍然是不小的疑問。
  • 《人民日報》點讚夸克搜索創新:「框+AI工具」圈出搜索新領地
    近兩年,伴隨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的持續加碼,國內搜尋引擎市場越來越生機勃勃。7月1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文《網際網路企業角逐搜索市場》,梳理時下網際網路企業藉助多項新技術、細分市場後展開的「搜索工具+業務生態」新布局,同時分析了搜尋引擎在內容生態、算法推薦和視頻搜索等技術發展的新趨勢。
  • 【從入門到高手:回歸分析】多元回歸分析:如何求解多元回歸方程
    許栩原創專欄《從入門到高手:線性回歸分析詳解》第五章,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如何求解多元回歸方程
  • 2016.12:基於網絡搜索數據的霧霾經濟與CPI相關性研究(董倩)
    基於網絡搜索數據的霧霾經濟與CPI相關性研究 董 倩   內容摘要:本文以北京為例,基於網絡搜索數據,採用3折交叉驗證技術,運用支持向量機和線性回歸的方法研究和分析霧霾經濟消費對CPI的實際影響。如最早由Ginsberg et al(2009)利用Google搜索數據成功預測美國流感疾病趨勢,編制了健康行為指標,並用來監測美國各地區每周的流感活動趨勢。這一預測方法被迅速引入到失業率指標的預測中,由Askitas et al(2009)發現,基於某些網絡關鍵詞的搜索量進行預測比官方數據能更早顯示失業趨勢變化。
  • 導航地圖:從搜索位置到搜索生活
    製圖:宋 嵩   如今,人們想去一個陌生地方,通過手機導航地圖就可以獲得精準定位;初到一地   截止到2013年底,中國手機地圖導航用戶數已累計達到11.6億。   生活服務、三維實景、「零」流量,導航地圖在升級   手機導航地圖不僅能幫助用戶高效快捷出行,而且開始提供各類生活服務,逐步從出行工具向生活搜索服務平臺升級。   劉金大學畢業後到北京工作,初來乍到的他覺得,北京城真大,但有手機導航地圖,出行變得特別方便。
  • 從「孫大聖拔毫毛」到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
    從「孫大聖拔毫毛」到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  【解說】  從「孫大聖拔毫毛」到世界首個體細胞克隆猴  【解說】  「孫悟空拔一把毫毛,丟在口中嚼碎,望空噴去,叫一聲:『變!』即變做三二百個小猴」。
  • Stata: 拉索回歸和嶺回歸 (Ridge, Lasso) 簡介
    ., 2004)來演示 Ridge 回歸和 Lasso 回歸,這個數據集包括血液化驗等指標(Source:http://CRAN.R-project.org/package=lars)。考慮到作為收縮估計量的 Lasso 存在偏差(bias),上表右邊第 2 列匯報了 「Post Lasso」 估計量的結果,即僅使用 Lasso 進行變量篩選,然後扔掉 Lasso 的回歸係數,再對篩選出來的變量進行 OLS 回歸。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已經掌握了如何使用 Stata 進行 Ridge 回歸和 Lasso 回歸,這是經典的解決高度共線性、篩選變量的方法。
  • 管理心理學之統計(22)回歸分析與多元回歸
    回歸方程的顯著性測驗:回歸分析回歸方程假設檢驗的虛無假設陳述了兩個變量總體間不存在關係,具體表述為:方程沒有對Y值的變異做出有顯著性的貢獻和解釋。或者說回歸方程中算出的b值不能代表任何X和Y之間的真正關係,只是由隨機或者樣本誤差造成的,總體真正的b為零。
  • 個體與社會:一周城市生活
    在消費文化日益豐富的今天,人們不得不開始去思考蘊含在社會與個體之間的複雜脈絡與聯繫。本周我們將回顧有關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的歷史文獻展,在烏中路街區的一次城市行走活動,以及費那奇北京動畫周的精彩瞬間。而在主題推薦單元,我們也關注到了最近的一系列有關性別和身份認知的活動。
  • 如何回歸到生命的本源
    就像這位同修所說的,到了禪堂之後你就什麼都不是了,這是一個非常高的境界。當你用一個法門修到某個階段,例如修到第九十九步,你就什麼都不是了,你身上所有的標籤都撕掉了,因為你無我了。只有當你無我了,什麼都不是的時候,才可能成為什麼,才可能隨時成為上帝、真主、安拉、佛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