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鴨魚豬牛羊……冬季進補適合吃的原來是它!如何選購有提醒

2021-01-16 網易

  

  又到了時令進補的時節,雞肉、鴨肉、魚肉、豬肉、牛肉、羊肉......選擇這麼多,冬季吃什麼更好?又要怎麼挑?趕緊來看看。

  豬肉:含鐵量豐富

  優點:作為最常見的肉類之一,豬肉中含鐵量豐富,其含有的血紅素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是改善缺鐵性貧血的物質,同時也是B族維生素(尤其是Vb12)的優質來源。

  

  缺點:豬肉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含量較高,即使是瘦肉中也有約29%脂肪,超重人群以及代謝性疾病患者不宜多吃,可選用裡脊肉(脂肪含量7.9%)。

  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肌氨酸含量豐富

  優點:牛肉瘦肉蛋白質含量高,胺基酸評分以及生物價僅次於雞蛋,肌氨酸含量高於其它肉類。這使它對增長肌肉、增強力量很有效果。

  

  缺點:牛肉的肌肉纖維較粗糙不易消化,所以老人、幼兒及消化力弱的人不宜多吃,如有需要,可適當吃些嫩牛肉,或採用燉煮的方式烹調。

  羊肉:最滋補的肉

  優點:古時稱羊肉為羖肉。認為它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有治療和補益效果。現代營養學也證實,羊肉營養豐富,且鈣、鐵、維生素D的含量相對豬肉和牛肉更多。

  

  缺點:因羊肉溫補的特性,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咳吐黃痰等上火症狀者不宜食用;肝病、高血壓、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發熱期間不宜食用。

  雞肉:脂肪含量低(去皮)

  優點:雞肉蛋白質含量較高,消化率高同時脂肪含量較低,且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

  

  缺點:雞肉皮脂肪含量高,特別雞翅部位,建議選用雞胸肉或者去皮食用。

  鴨肉:蛋白質高

  優點:鴨肉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同時,鴨肉還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鴨肉蛋白質含量比畜肉含量高得多,而且脂肪含量適中且分布較均勻。

  

  缺點:對於體質虛寒,患有慢性腸炎的人群來說,鴨皮的脂肪含量高,因儘量避免食用過多。

  魚肉:易於吸收

  優點:具有高蛋白、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特別是n-3多不飽和脂肪酸,大名鼎鼎的DHA)、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豐富,口味好、易於消化吸收的優點。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日應吃50-100g魚蝦類食物,佔每日蛋白質攝入總量的二分之一。魚肉不僅適合老人孩子吃,肝腎疾病患者也可在醫生指導下食用以補充蛋白質。

  

  點:魚死亡後腐敗速度快,避免食用不新鮮的魚,減少食物中毒發生可能性;應徹底熟食;部分海洋魚類可能重金屬含量超標,如金槍魚、鱈魚等。應選用食物鏈底層的魚,如鯡魚、沙丁魚、三文魚等

  建議肉類攝入的順序:"沒有腿>兩條腿>四條腿"同時各種肉類交替食用,這樣才能均衡營養。

  秋冬季適合吃什麼肉?

  答案就是——羊肉:作為冬季禦寒和進補的佳品,具有暖中補腎虛、開胃健脾、禦寒去溼之功效。

  羊肉+生薑,溫經活絡,養護關節。秋冬季節是關節炎高發、加重的季節,適當進補,增強體質,可以多吃些羊肉,燉煮的時候多放些生薑,能夠幫助暖身驅寒、保護關節。

  

  材料:取羊肉60克,豆腐兩塊,生薑15克,將羊肉煮至八成熟時,加入生薑、豆腐,煮熟後調味食用即可。

  做法:羊肉洗淨,放入滾水中氽燙一下後馬上撈出,再次衝洗乾淨備用。

  熱鍋倒入油小火燒熱,放入薑片小火爆香至顏色變深且捲曲,放入羊肉續炒約2分鐘,依序倒入米酒和水改中火煮至滾後再改回小火,加蓋燉煮約50分鐘,熄火續燜約10分鐘,最後加入調味料拌勻即可。

  消費提醒

  冬季,羊肉消費進入高峰時期,可能產品假冒偽劣現象有所抬頭。為保障公眾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市市場監管局提醒大家:

  要儘量到正規商場、超市或管理制度比較健全的農貿市場、進貨渠道可靠的店鋪、攤點選購。

  購買時,要全面觀察了解羊肉狀況。

  購買生羊肉的,要注意查看羊肉上是否有加蓋檢驗檢疫合格標誌或其他合格證明;

  購買羊肉卷的,要注意查看羊肉紋理、緊密度及顏色,選擇紋理細膩明顯、肥瘦肉緊密相連、顏色過渡自然的產品;

  

  購買預包裝羊肉製品的,要仔細查看商品信息,特別要查看品名、配料表等關鍵信息,注意辨別產品本身屬於純羊肉製品還是屬於混合肉製品。

  銷售價格明顯低於普通市場價格的,要謹慎購買,避免上當受騙。

  最後,特別提示廣大消費者,一旦在市場上發現或購買到問題肉類商品,請撥打電話12345進行投訴舉報。

  來源 / 杭州發布

  編輯 / 梁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科普】冬季進補有三句口訣五道菜
    (健時)俗語「冬季進補,上山打虎」,但是也不能盲補。如何進補?中醫專家和營養專家給了三句進補口訣和五道營養菜。三句口訣: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人有男女老幼之別,體(體質)有虛實寒熱之辨,中醫養生原則,應該是:少年重養,中年重調,老年重保。
  • 靈芝適合哪些人群吃?靈芝對身體好處多,尤其適合3類人吃
    導語:什麼樣的人適合吃靈芝?靈芝對人體好處多多,尤其適合3類人吃現在已經是冬季,北方各地區已經陸續降雪,這讓很多南方人羨慕不已,恨不得立刻飛過去玩雪、打雪仗。不過呢,這幾天南方各地也陸續進入降溫模式,很多身體虛弱、怕冷的人開始裹上了羽絨服,尋思著食療進補身體了。
  • 農村老話「橫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順切魚」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橫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順切魚」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曾經吃不飽飯的時代,很多人都夢想著能每天過上大魚大肉的日子,在哪個時代,能天天有肉吃是一種很幸福的生活。可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對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這食材比雞鴨魚肉有點小貴,就其增強體質不怕冷功效來講,貴也值
    所以小雪後不僅要做好保暖的準備,進補也是必不可少的,給身體囤積能量,來抵禦寒潮的寒冷天氣。在不同地區深冬氣候變化也大不一樣,也有不同的飲食習慣,比起各種雞鴨魚肉,就北方氣候而言更喜歡在深冬季節吃羊肉進補。羊肉的價格比起雞鴨肉要貴上很多,是冬季特別受歡迎的肉菜食材之一,貴是貴了點,但羊肉的味道鮮美,營養價值豐富,是冬季進補的首選之一。
  • 一九一隻雞,進補吃公雞還是母雞?專業建議值得一聽
    一九一隻雞,進補吃公雞還是母雞?冬至大如年,多地百姓有「一九一隻雞」的滋補養生傳統,認為冬至開始每逢九天需進補一隻雞,來年就有好身體。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侯茜主治醫師提醒,冬至進補,選擇公雞還是母雞,需根據體質分而辨之。冬至時陽氣開始復生,要適當進補,精心調養。《內經》提出雞肉有「溫中補虛」的作用,適合羸弱之人、病後體虛、產後不足、老衰之軀,可食養調補。
  • 冬天進補,這野生魚一定別錯過,刺少肉多,營養鮮嫩,常吃特滋補
    導讀:冬天進補,這野生魚一定別錯過,刺少肉多,營養鮮嫩,常吃特滋補俗話說「冬季補一補,來年打老虎」,冬天是適合進補的季節,只有滋補的足夠全面,才能舒服過冬。說起冬季進補,魚肉一定不能少。魚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且脂肪含量低,常吃對身體特別好。魚肉分為淡水魚和海水魚,條件便利的,建議多吃海水魚。
  • 歐洲的牛跟我國的豬有什麼關係?
    豬跟牛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還跟遠在對岸的歐洲又有什麼地方關係呢?那為什麼歐美人一牛肉為主餐食?你真的覺得中國人最喜歡吃豬肉嗎?其實我們從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吃牛肉,但是並不是普遍,因為在古代牛一直是勞動生產力,是一種很重要的生產資源,當時的朝廷還會專門禁止無辜殺牛吃肉還鼓勵養牛的農戶。
  • 老人說:冬季進補,春天打虎,冬天給娃進補這4類食物要謹慎
    老人說「冬季進補,春季打虎」,寒冷的冬季確實是進補的最佳時刻,很多家長為了增強孩子的體質,會在入冬以後會給孩子準備大量的補品,但是凡事都要有個度,補身體也不例外。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寶,但凡對身體好的東西,家長自然不會放過。小張的孩子從小免疫力就弱,一年四季不是在病中就是在生病或者痊癒的路上,所以她經常給孩子吃各種補品,還專門讓人從東北帶來上好的山參、鹿茸。
  • 男人壯陽不當或「火上澆油」 辨清體質對症進補
    然而,中醫認為,壯陽之品未必適合所有男性,不問體質是陽虛還是陰虛,亂補一氣,結果可能會導致「火上添油」,不但達不到「壯陽」的目的,往往還更傷身,沒陽痿變成陽痿。  補腎壯陽先分清自己的體質  狗肉、鹿鞭、海參……但凡民間流傳的壯陽補腎之品,皆為男性們趨之若鶩、孜孜以求,以為吃這些食物便可提高性功能,變成床上「超人」。
  • 回族不吃豬,藏族不吃魚,那漢族不吃啥?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嗎?
    這五十六個民族的人民各有各的生活習慣,哪怕是長相上也會有一些差異。不過,緣分讓我們成為了「自家人」,也是緣分給予了我們相親相愛的機會。我們相互尊重,相互扶持,才有了今天的繁榮昌盛。我們今天要說的話題就是,各民族在「吃」這件事上的差異。或許有的小可愛有所耳聞,藏族人不吃魚,回族人不吃豬肉,那麼,大家知道漢族人不吃啥嗎?小可愛們真的了解你們自己嗎?
  • 初冬進補 醫生推薦養生「乾貨」
    所以,在大雪節氣即將到來之際,如何順應時節進補又避免上火,這是初冬時節科學養生的關鍵。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岐黃學者」、嶺南名中醫、省名中醫王小雲教授表示,根據廣東的氣候特點,初冬進補以清補甘溫之味為宜。  進補宜清補甘溫  立冬後,市民可適當食用一些熱量較高的食品,但也不宜燥熱。
  • 醫生提醒:這種魚冬季必吃,防癌補腦、降血脂!尤其適合中老年人~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如何進行疾病、秘方查詢? (按住圖片左右滑動)
  • 冬季進補不要再聽信這些傳言 單一型複合型怎麼選?
    冬季進補  不要再聽信這些傳言了  如今,養生、保健很盛行。人們正常飲食之餘,總想找個途徑補充一下人體欠缺及損失的營養成分。那麼營養產品該如何選擇?怎樣「進補」才不是「瞎補」?公眾又對營養品存在著哪些誤區?
  • 冬天吃魚,專挑4種魚,應季而食營養高味道好,買的都是聰明人!
    導讀:冬天吃魚,專挑4種魚,應季而食營養高味道好,買的都是聰明人!冬季是進補的好時節,在冬季進補,肉類食材是不能少的,雞肉、豬肉、牛羊肉還有魚肉等肉類都是很不錯的選擇。1、帶魚帶魚是很常見的一種海水魚,它的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物質,是一種理想的滋補食材。另外,帶魚身上刺很少,肉質細嫩鮮香,沒有泥腥味,口感非常好。帶魚上市的時間一般就是冬季,所以這個時候的帶魚是最肥美的,味道特別好,一定不要錯過。帶魚的做法有很多,常見的就是油炸和紅燒。
  • 冬季是匿藏精氣時節 如何養生讓你來年更健康
    中醫認為,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如果在冬季懂得養生,通過正確的飲食和藥膳、湯水等手段,即可達到保養精氣、強身健體的目的,也可以為來年打下好的身體基礎,那我們該如何做呢?且聽專家如何支招。   吃 飲食減鹹增苦,喝粥巧養脾胃   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肝病科教授池曉玲認為,冬季是匿藏精氣的季節,此時腎氣當令,飲食宜減鹹增苦,可多食牛肉、羊肉、豬瘦肉、雞肉等溫熱鬆軟食物補腎,同時也食用一些味道偏苦的食物,比如芹菜、萵筍、生菜、苦菊等以養心氣。
  • 女性冬季養生需適量進補 這四款湯可常喝
    原標題:女性冬季養生需適量進補 這四款湯可常喝   多數女性都是怕冷的,到了冬天手冰腳冰的,這與女性的生理特徵有關。所以,在冬季女性一定要注意養生,避免受寒。那麼,冬季女性該如何養生才面色好,不做冬美人呢?   女性冬季如何養生?
  • 醫生提醒:這種魚冬季必吃,防病補腦、降血脂!尤其適合中老年人~
    俗話說:吃四條腿的不如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沒有腿的。這「沒有腿的」就是魚了,哪些魚適合在冬季食用呢? 3、銀魚 是「魚中人參」 跟其他魚不一樣,吃銀魚時不用去鰭去骨,屬於整體性食物,100%都可以食用,被稱為「魚中人參」。 銀魚雖小,但營養豐富。
  • 冬季進補有3大禁忌,其中一個傷肝奪命!別再亂補了,命最重要
    每年這時候,最熱門的養生話題當屬——進補!《黃帝內經》中說到:「故藏於精者,春不病溫」,也就是說,冬季進補能使「精氣」貯存於體內,到春天就不容易生病了。不過,進補可不是吃補品那麼簡單,如果盲目亂補,不誇張地說,不僅會傷身,甚至危及生命!
  • 豬捕魚、雞吃「土」、魚嗜辣,看它們如何各顯神通!
    這豬會捕魚,小編也是第一次見識到。而養豬戶闞緒良養的這群豬,也不是普通的豬,它們是安徽當地著名的淮豬品種——定遠黑豬。那吃魚的好處又是什麼呢?吃魚的好處就是,可以增加豬的肌纖維和它的瘦肉率。而且闞緒良養的豬除了逮魚捉蝦吃,還會在山裡找一種野草吃。令人吃驚的是,定遠黑豬會根據自己體內的需要,它有選擇性採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