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加快「融灣」步伐 「虹吸效應」凸顯
金羊網 2019-09-23
河源加快「融灣」步伐,正成為投資窪地、價值高地和重量級企業落子布局的戰略首選地,河源「朋友圈」越來越大。
河源投資興業的氛圍濃厚 記者 周巍 攝
金羊網記者 陳驍鵬 通訊員 陳殷
去年,河源與一大批央企、知名民企籤訂總額超過1.3萬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引發外界關注。今年,河源再掀招商引資新熱潮,1月—7月新籤約了148個項目,合同投資總額約1436.53億元,其中125個項目來自粵港澳大灣區、投資總額約1316.21億元。如今的河源,開放引領的熱潮愈加高漲,投資興業的氛圍日漸濃厚。
產業興則城市興,產業強則城市強。當前,河源加快「融灣」步伐,「虹吸效應」日益凸顯,正成為投資窪地、價值高地和重量級企業落子布局的戰略首選地,河源「朋友圈」越來越大。
「河源速度」: 去年底投產,今年產值預計8000萬
近年來,河源搶抓深莞模具產業外溢發展機遇,引進了一批模具企業落戶河源高新區。作為首批進駐河源深圳國際模具城的企業之一,河源市興達源模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達源」)是一家專業從事汽車模具開發、設計、加工、製造的高新技術企業,是豐田、本田、廣汽、吉利等國內外大型汽車品牌的供應商之一。該公司目前申請應用的專利,已有10餘項。
看中河源發展潛力,興達源公司第一時間選擇落地,並將東莞生產基地全部轉移至此。去年12月份全面投產後,今年預計產值約8000萬元,「明年將實現翻一番,」該公司管理部經理陳玲介紹。
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河源優質高效的營商環境,「不管大小事情,都有專人對接,讓企業無後顧之憂,」陳玲介紹,興達源模具項目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籤約落戶和廠房主體建設,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國土辦證、廠房報建、廠房圖紙審批等環節。整個過程中,政府派專人負責服務,解析政策,簡化手續。至今,該項目已獲得省市各級政府約500萬元補貼。高效的政務服務更加堅定了興達源企業紮根河源發展的信心。
搶抓機遇,帶來的更是整個產業鏈的遷入,實現產業集群。據介紹,當時首批調研河源的模具企業中,約有10家上下遊企業在河源落地投產,更多有意願的企業正在對接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河源正朝著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目標衝鋒 記者 周巍 攝
營商環境:高效精準的服務引來「鳳凰」棲「梧桐」
模具產業鏈的整體遷入是河源招商引資熱潮的縮影之一。在去年與一大批央企、知名民企籤訂總額超過1.3萬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的基礎上,今年河源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積極承接大灣區產業延伸和功能拓展,開啟了全球招商新格局,計劃在境內外共舉行31場全球路演活動,推介河源、招商引資。今年1月—7月,河源就新籤約了148個項目,合同投資總額約1436.53億元,其中125個項目來自粵港澳大灣區、投資總額約1316.21億元。
這得益於河源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形成的「虹吸效應」。按照省委賦予河源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範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的使命定位,當前,河源朝著全域全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目標衝鋒。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如此多的重量級企業青睞河源、搶灘河源,秘訣就在河源致力於打造高水平的營商環境。近年來,河源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實商事制度和「五證合一」等登記制度改革,推行「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方式,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環境,實現一個門、一張網辦事。當前,河源新開辦企業申領營業執照「當天辦結率」達98.40%,開辦企業時間壓縮為4個工作日。同時,加快推動「數字政府」市縣一體化建設,高水平建設「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體系,37個部門359項許可事項已全部進駐網上統一申辦受理平臺。河源正對標一流服務,力爭到2020年打造成與珠三角同等水平的營商環境。
正是高效精準的「河源服務」,造就了項目落地的「河源速度」。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企業對一個地方營商環境的好壞是最敏感的。不少企業都感受到:河源正走出一條生態河源、現代河源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而且還擁有政策、區位、交通、生態和產業等多方面發展優勢,讓前來投資的企業充滿信心。
【專家點評】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
做好生態排頭兵 加快「融灣」步伐
河源在招商引資時,要有針對性有所側重地吸引項目入駐,發展有自身特色的領域。當前,河源正努力建設成為全省綠色發展的示範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生態排頭兵。對河源來說,現代生態農業可以成為一個重要亮點。「現在已經擁有很成熟的農業技術了,關鍵在於河源要進行產業組織、體制機制的創新,在全省起到一定的示範作用。」
現如今,河源正加快「融灣」步伐。可以發揮河源人遍布全省的人脈資源和雄厚的資金作為突破口,「全面融灣,人口的融合也是其中一種重要的融合。」在產業方面,河源要發揮鄰近珠三角的地緣優勢,特別是深圳正面臨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巨大歷史機遇,河源可深度參與深圳都市圈的建設,尤其可以往補充深汕特別合作區的短板產業方向去努力。
【數說成就】
●今年上半年河源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3%;進出口總額增長7.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
河源切實加快中心城區總投資410億元、99個城建項目和總投資642億元117個產業項目建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建設廣河高端裝備製造應用創新經濟帶、數據產業園、數據集聚區,打造若干個百億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培育發展成為河源新的增長極;重點對接大灣區新興信息技術產業資源,依託中興通訊等龍頭企業,打造高新區電子信息等幹億級產業集群。
編輯:寶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