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娟:北京市少年宮 書法高級教師
北京市書法家協會 會員
究竟該給孩子怎樣的「書法」教育
若有啟發,歡迎轉發
「我特別希望我的學生能夠做到『內有涵養,外有修養』,能夠擁有這種幸福的能力。因為一個人他在成長過程當中首先他要寬泛,他只有寬泛他才能接納各種各樣的,不光是知識、還有人。
在目前這種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中,我們如何能定住自己的內心不被別人幹擾,這實際上是一種修行。
學習書法我覺得第一個它具有這種長期性,它不分男女老少,只要你堅持勤學苦練,只要不停下來,還是能達到這個效果的。」
——周洪娟
01
我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習書法
就在前兩周,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秦鹹陽城遺址保護區以西發掘出大量隋唐時期墓葬。
令人興奮的是,考古人員研究發現,其中羅婉順墓誌的書寫者,竟是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這是目前唯一經過考古發掘出土的顏真卿早期書跡真品!
考古發掘出土的羅婉順墓誌局部
據悉,顏真卿現存世書跡以傳世碑刻為主,以現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多寶塔碑》等為代表共十餘件,多以其風格成熟期作品為主,而本次發現為其早期書跡真品,尚帶有模仿前朝書家的痕跡。
考古發掘出土的羅婉順墓誌局部
新聞一出,頓時勾起不少網友小時候練書法的記憶:
「我買的第一本毛筆字帖就是顏真卿!」
「這字真是有筋骨也有鋒芒,期待影印版,可以拿來練字!」
「有幸目睹真跡!這顏體讓我想起學書法的小時光。」
……
書法,作為一種看似「無用」的專業,實際上從小便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
我們常說「字如其人」,聽上去好像沒什麼依據,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和事卻又驗證了這一句話,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感慨:真的是,字如其人啊!
但書法究竟是什麼?僅僅是把字寫好這麼簡單嗎?
我們讓孩子學習書法的同時,自己真的了解書法嗎?
到底,我們為什麼要讓孩子學習書法呢?
第一,學習書法有助於知識的內化與遷徙
視頻中,周老師提到了她的學生——翟錕。他是2012年進入到少年宮開始學習的,那麼從開始零基礎學習書法,到現在他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成果已經呈現了。
比如本是仿寫對聯的簡單任務,他呈現出的成果卻出人意料。他不僅臨寫了東四幾條胡同的對聯,還有了自己的創作,有了不同的感覺。
與此同時,他還對京味文化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認識,這不就是知識內化和遷移的一種體現嗎?
學生翟錕 仿寫作品
就好像我們在看古代名家名帖時,除了欣賞外,還能了解很多文字、文學、文史知識,包括美學的、歷史的這種綜合性學科的融合,從而讓自己的知識層面不斷疊加!
孩子掌握了很多的技能,那麼實際上即使他不能成為書法專業的人,但他有了這種文化的積澱,有了這種文化的遷移,這對於他來說都是具有綜合性意義的。
第二,學習書法使人內心安靜
在周老師看來,學習書法相對於其他學科而言更安靜,它更能讓心安靜下來。
因為如果不安靜下來的話他沒法去書寫,尤其是想寫好的作品,環境安靜,內心安靜是必須的。
周老師帶孩子在金秋中品味傳統文化
第三,學習書法具有長期性
學習書法具有長期性,它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什麼時期,實用性非常高,適用面比較廣。
只要堅持,勤學苦練,還是能達到這個效果的。
第四,學習書法實際上是內修的過程
翟錕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談到了他對於京味文化的感受。那實際上,京味文化不就是傳統文化當中的一部分嗎?他以京味文化為豪,這不就是一種愛國情懷的體現嗎。
我們常把愛國掛在嘴邊,但實際上文化是要滲透在每一個行為當中,點點滴滴當中的,這不就是一種內修嗎?
學習書法實際上是一個內修的過程,它對提高人的內在修養、品質、心性等有促進作用。
《論書滕語》中提到:
「作字如人,然筋骨血肉,精神氣脈,八者備而後可為人,闋其一行屍耳。」
周老師特別希望每一個學習書法的孩子都能做到「內有涵養,外有教養」,能夠擁有幸福的能力。
那幸福是什麼?
大家都覺得自己是幸福的,這可能有深層的和淺層之別,那比如說像馮友蘭先生的人生四重境界,它體現在不同的方向上。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要引導孩子有不同的認知,讓孩子在快節奏的生活中,能夠定住自己的內心不被別人幹擾,實際上這就是一種修行。
如何做呢?
02
一字一世界,一畫一乾坤
漢字之美,音美如歌,字美如畫,意美如詩。
它的美體現在歷史的傳承上,那麼就像周洪娟老師所說:
「一字一世界,一畫一乾坤。」
王羲之《蘭亭集序》
書法作為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它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符號,是一種技能,是文化,更是中國的國粹,是每個人都應該了解的。
在周老師看來,學習書法不應急於求成,應根據不同孩子的不同特點,遵循以下幾個原則來進行,即: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因人而異、不離不棄。
因為在學習書法的過程當中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家長給孩子報班,孩子不喜歡,而是家長喜歡。
還有一種就是孩子年齡太小,他的生理、心理年齡還沒發育完全,不適合學習書法。
那針對這些問題,周老師建議家長要理性對待書法學習。
2016年周洪娟老師在國際夏令營中與學生們交流示範
首先,尊重孩子 給予孩子選擇權
家長在給孩子報書法班的過程中,有很多都不是出於孩子的心願,多數家長可能都沒有考慮過孩子此時的接受能力,只是想讓孩子來學。
但實際上,有些低齡化的孩子是不適合學習書法的。因為一般情況下他不識字,他就沒法寫字。
再有,低年級的孩子也不適合練習軟筆,因為軟筆它的書寫工具不一樣了,實際上它增加難度了,孩子可能無法掌握。
作為家長,我們不要急功近利,還是要尊重孩子整體的發展規律、生長規律的。
比如,在低年級時,我們先進行硬筆書法學習。一個是體現在它有實用性,孩子上了學,或者在學齡前後就能夠識字,能夠把漢字寫的非常漂亮。
在這個基礎上,二、三年級我們再學習軟筆書法,慢慢由興趣培養成愛好和技能。
但如果孩子真的不喜歡,周老師建議家長們還是要尊重孩子個體的發展,也許他在別的地方有自己的興趣點、閃光點。
孩子在金秋中品味文化芬芳
其次,幫助孩子系統專業的開始學習
視頻中,周老師以楷書為例,告訴我們想要幫助孩子系統、專業的開始學習書法,我們需要這樣做:
區分同一字體的不同表現形式
如楷書以時代發展劃分為魏晉楷書、南北朝楷書、唐代楷書;以字形大小劃分呢,分為大楷、小楷、中楷。
掌握正確的書寫方式
如懸肘、枕腕,掌握正確的五指執筆法(擫、押、鉤、格、抵)。
講究漢字的結構方式
比如在漢字書寫的過程中,我們要講究結構,結構分為獨體和複合體。
那麼在複合體中,又分為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半包圍結構。在左右結構當中,我們又把它細分為左右相等、左右不等(即左寬右窄、左窄右寬、左高右低等)。
選擇正確的入門字體
從入門的角度講,以楷書為例,孩子學習書法首先要從《顏真卿勤禮碑》這個體入門。
因為這相對而言掌握起來比較容易,孩子在書寫的過程當中,能夠把運筆充分的去體現,同時保證結構的端正、端莊,這樣才能把最基本的規律通過字體來掌握住。
圖為《顏真卿勤禮碑》
重點!注重教育賦值
為什麼說是賦值呢?
因為強制孩子學習,有時候就是事倍功半。他不具備這方面的條件,他也不具備這方面的潛能。這不是說他不聰明,而是說他在這個領域當中,沒有顯示出他的特質來。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家長,我們應該非常客觀地去關注自己孩子的優勢和特長。然後結合這一點,去給他報相應的興趣班,這樣才有助於孩子技能和特長的有效發展。
王獻之小楷《玉版十三行》
記住:教育是靜待花開,要耐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的薰陶非常的重要,這決定了孩子的性格。
不同的孩子他的性格特徵都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粘液型的、多質型的,所以我們要特別注重個體的發展,不要急於求成,急於把孩子塑造成流水線上的產物。
以書法為例,有的孩子活潑、豪放,那他適合寫大字。有的孩子內向,那他寫字可能就比較拘謹。
那在下筆的過程當中,就能夠看到孩子的狀態,因為它是一瞬間心智的體現。
那麼根據不同的孩子,可能我們要選擇不同的內容和不同的書體,讓他們去感知,讓他們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上大放異彩,而不是逼迫他必須要學會哪種技能。
本欄目特別鳴謝:
周洪娟北京市少年宮 書法高級教師
北京市書法家協會 會員
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 會員
北京市(專家指導型)校外教育兼職教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