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Geoscience主編Heike Langenberg博士訪問大氣所

2020-11-28 中國科學院

4月11日,Nature Geoscience主編Heike Langenberg博士和自然出版集團(NPG)大中華區廣告服務部經理Gloria女士訪問大氣物理研究所。Langenberg博士做了題為How to get published at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and Nature Geoscience, specifically)的報告,報告主要就Nature Geoscience所涉及的研究領域、期刊發表內容、文章發表程序等做了詳細介紹。作為科學研究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媒介之一,此次報告吸引了來自國家氣象局、國家海洋局、北京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及學生參加。

報告結束後,IAP所長助理、戰略發展處浦一芬處長和LASG主任陸日宇研究員就IAP及LASG的發展概況分別向Langenberg和Gloria進行了介紹。同時,Gloria 女士向同來參加座談會的LAGEO學術委員會主任呂達仁院士、LAPC主任王自發研究員以及LASG副主任謝正輝研究員就NPG最新的科研推廣項目「Nature Web Focus:Environmental Science in China」為大家進行了細緻講解並希望此項目的合作能夠成為IAP創建全球科學發展平臺的良好契機。

此次Langenberg博士來訪,除了希望將Nature Geoscience 以一種更直觀、更具科學說服力的方式介紹給中國科學家以外,更期待了解中國在「Global Change in China」的研究活動和進展。前中國科技部部長、現「973項目」科學顧問組組長徐冠華院士和前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現「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杜祥琬院士應邀出席座談會。座談會由吳國雄院士主持並圍繞「中國大陸地區的全球變化研究」、「自然氣候狀況」、「生態持續性發展」以及「城市化新道路」四個方面對全球變化在中國的發展進行了介紹。杜祥琬院士也就中國的能源問題和低碳經濟發展進行介紹。Langenberg博士認真聽取了徐院士、杜院士和吳院士所做的報告和介紹並對中國科學家在全球變化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表示了高度的讚賞與肯定。另一方面,她也就我們目前存在的問題以及日後的研究重點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並對合作事項寄予期待。

最後,吳國雄院士代表大氣所科學家對Heike Langenberg博士及Gloria女士的來訪表達了衷心的感謝,並真誠的希望能夠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科研人員在Nature Geoscience 上發表文章並與全球同仁相互交流。

Langenberg博士和Gloria女士此次訪問也增進了大氣所科學家與Nautre Geoscience 的接觸,有利於拓展大氣所科學家國際合作視野,以及更有效利用國際資源促進我國大氣科學的研究。

Heike Langenberg博士        

徐冠華院士與杜祥琬院士

座談會現場

相關焦點

  • 挪威大氣研究所Knut Breivik博士訪問廣州地化所
    應副所長張幹邀請,挪威大氣研究所(Norwegian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Research,NILU)高級研究員Knut Breivik博士於6月13日至15日訪問了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Jim Ray博士訪問測地所
    5月20日上午,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Jim Ray博士訪問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並作了題為Surface Pressure Loading Effects Observed By GNSS的學術報告。該報告介紹了地表流體質量變化對地球自轉參數,重力場,參考框架和地表位移的影響,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繫與區別。
  • 世界頂級期刊《Joule》主編團隊訪問中大、華工
    世界頂級期刊《Joule》主編團隊訪問中大、華工 2018-06-14 20:06: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同行評審的演變和編輯的角色:來自Nature Communications主編的...
  • 法國南庇里牛斯天文臺Jeroen Sonke博士訪問地化所
    Sonke博士訪問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並作了題為「汞穩定同位素的北極調查研究」的學術報告。報告會上,Jeroen E. Sonke先簡單介紹了北極研究的歷史,隨後對汞研究進行講解,從哺乳動物中的汞含量、汞含量的歷史變化、汞虧損問題、汞通過大氣進入北極等方面介紹了汞研究的進展。
  • 美國夏威夷大學虞左俊博士訪問南海海洋所
    2月25日至28日,應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LTO)的邀請,美國夏威夷大學國際太平洋研究中心(IPRC)虞左俊博士對南海海洋所進行了為期4天的學術交流與訪問。訪問期間,虞左俊作了題為Oxygen minimum zone in the northern Indian Ocean的學術報告,並聆聽了LTO科研人員和研究生的交流匯報,對共同感興趣的問題進行了積極討論和交流,耐心細緻地指導了研究生。
  • Nature Geoscience:由金星大氣-內部演化推測金星經歷了「幹」的後期增生
    考慮到金星沒有生物圈、積水和全球板塊運動,其大氣經歷的揮發份循環比地球要少很多,因此可以從現在金星的大氣成分來推測原始金星的大氣成分(Lammer et al., 2018)。-大氣耦合模式相結合,模擬了在巖漿洋固化後的揮發物演化(圖1),通過對比不同的後期增生模型,將模擬結果與現今金星大氣對比,獲得了最佳的後期增生模型(圖2)。
  •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Tatsuki Ohji博士訪問金屬所
    應中科院金屬研究所邀請,2010年度李薰材料科學講座系列講座獎獲得者、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高級研究員Tatsuki Ohji博士於9月13日至15日到金屬所訪問講學。來訪期間,金屬所常務副所長成會明會見了Ohji博士,並為其頒發了李薰講座獎獎牌。
  •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Liz Dunn主編訪問能量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
    6月26日,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主編Liz Dunn博士應邀訪問中科院能量轉換材料實驗室,並給相關老師及研究生做「RSC Publish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的報告。實驗室主任陸亞林教授對Liz Dunn博士來訪表示熱烈歡迎,並簡要介紹了Liz Dunn博士的工作經歷。
  •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訪問理化所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訪問理化所 2018-03-12 理化技術研究所 【字體: 語音播報   應理化「未來論壇」、中國科學院仿生材料與界面科學院重點實驗室邀請,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崔屹於3月8日下午來理化所交流訪問
  • Science,Nature的學術大牛/期刊主編解析論文「結果」和「討論」
    首先撒花慶祝學術大牛兼期刊主編 Gareth Dyke (中文名:代明睿) 加入投必得的科研培訓部門,接下來將由Dr. Dyke 給大家帶來一系列線上,線下培訓,包括論文寫作,投稿,發表,學術會議的報告,牆報等等各個方面!那麼,Dr. Dyke 到底是何許人也?
  • 歡迎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新任主編Julie B. Zimmerman博士
    Zimmerman博士為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的新任主編。                               Credit: Courtesy of Julie ZimmermanZimmerman博士曾就環境科學與技術主題發表大量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水處理、納米技術的環境影響及應用等。
  • 德國圖賓根大學Michael Weiss博士訪問昆明植物所
    8月24日至25日,德國圖賓根大學生物學系Michael Weiss博士應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楊祝良研究員邀請,來該所訪問交流,並就Methods of Phylogenetic Inference為相關科研人員和研究生進行了深入講解和答疑,結合具體研究數據,對有關方法進行了演示和評述。
  • 美國緬因州立大學教授柴扉博士訪問南海海洋所
    1月10日,美國緬因州立大學教授、著名海洋生態動力學專家柴扉博士到南海海洋所訪問。柴教授近年來致力發展新一代海洋生態動力學數值模型,在海洋生態系統評估、分析和模擬方面取得了令人關注的進展,在Science、JGR、Deep Sea Research等重要刊物上發表了一系列與海洋生態系統有關的學術成果。
  • 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Albert Galy博士訪問青藏所
    劍橋大學地球科學系高級講師Albert Galy博士於10月11日至29日訪問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訪問期間,Albert Galy博士作了關於從全球和區域角度定量考察青藏高原構造-風化-氣候相互關係和變化的系列報告,從元素地球化學和Sr、Os、Mg和Ca等常規和非常規穩定同位素的角度討論了許多科學前沿問題,詳細介紹了這些同位素的原理、應用、取樣、儀器和目前存在的問題等。
  • 新加坡國立大學袁永明博士訪問南海海洋所
    9月6日,應中國科學院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LMB)主任秦啟偉研究員邀請,新加坡國立大學袁永明博士訪問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並為師生作題為「高壓冷凍法製備青鱂魚樣品的校正關聯顯微觀察」的學術報告。
  • Nature Geoscience雜誌報導北大在對流層OH自由基化學方面的最新...
    對對流層大氣氧化能力普遍規律的認識,是理解區域臭氧和灰霾汙染以及全球碳氮循環和輻射收支等重大環境問題的理論基礎。OH自由基化學作為對流層大氣氧化能力的主要構成部分,其反應機理研究一直是國際大氣化學研究的熱點與前沿。
  • 歡迎Nano Letters新任主編Teri W. Odom博士
    Odom博士為Nano Letters的新任主編。該期刊主要發表納米科學與納米技術的理論及實踐所有分支中的基礎研究。Odom博士是美國西北大學Charles E. and Emma H. Morrison化學教授和化學系主任,同時也是材料科學與工程教授。
  • JACS迎來新主編Erick Carreira | 侯召民當選執行主編|還有一位...
    美國化學會出版社近日宣布Erick Carreira教授將從2021年起擔任其旗艦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的主編
  • ...Bart Wacek訪問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編輯部
    5月19日上午,Elsevier出版社遺傳學科出版負責人Bart Wacek博士及中國區期刊合作負責人周靈妮女士一行2人來到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訪問了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