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布局海外,「借船」傳播中國形象

2020-12-04 澎湃新聞

美國維吉尼亞州勞登縣(Loudoun County)靠近華盛頓杜勒斯國際機場附近有一座高195英尺(約合60米)的廣播塔。這座廣播塔每天發射5萬瓦功率的信號,使其所在電臺的節目內容得以傳遍首都華盛頓的每個角落,包括來自美國國會山和白宮的聽眾。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家名為WCRW的電臺與遠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RI)有著深厚的淵源。據英國路透社報導,WCRW是全球範圍內越來越多的與中國有關聯的電臺之一,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布局海外,傳播中國國家形象打造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環節。

路透社調查發現,在全球四大洲,至少有來自14個國家的33家電臺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正在打造的「全球電臺網絡」的一部分。路透社表示,國營的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通過實際擁有電臺所有權或租賃播出時間段主導了這33家電臺的節目內容,播放有關中國的新聞和節目,傳遞中國的聲音。這些電臺大多不接受廣告投放,因而少有商業利益的驅動。

「借船」打造「軟實力」

據路透社調查,來自全球四大洲14個國家的至少33家電臺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CRI)關係密切,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打造的「全球電臺網絡」中的重要環節。中國正積極布局海外媒體,傳遞中國聲音,提升國家形象,打造國家「軟實力」。

路透社稱,當前世界秩序由美國及其盟國所主導,而中國已經意識到必須努力讓國際社會聽到中國的聲音。

2014年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央外事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國要廣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夥伴關係網絡。「要提升我國軟實力,講好中國故事,做好對外宣傳。」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臺長王庚年則將中國政府當下的宣傳努力喻為「借船」戰略——利用現有的國外媒體來宣傳中國。

路透社近日調查發現的33家與中國有所關聯的外國廣播電臺,分別由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境內的3家代理公司進行運作。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子公司分別持有這3家代理公司60%的股份,通過購買電臺或租賃播出時間段在各國傳播中國製作的節目內容。這一電臺網絡遍布全球,從芬蘭到尼泊爾再到澳大利亞,從美國的費城到舊金山。

這些電臺的節目一般使用英語、中文或當地語言,為當地聽眾提供時事新聞、流行音樂,或是文化類節目。

在這些節目中,大多會突出中國積極發展的形象,例如中國正在探索宇宙空間的項目,或是強調中國對國際人道主義事業的貢獻,如去年尼泊爾地震後中國對其進行人道主義援助的故事。

一名了解中國正打造的世界電臺網絡的知情人士向路透社表示,

「西方對中國的報導太負面。我們只是想要提高中國的國際形象,這是一種自我保護。」

路透社稱,節目中的許多環節和美國主流電臺節目相似,但另一些則是由帶有明顯中國口音的人在主持。這些廣播節目一般針對三類不同的聽眾群體:缺乏英語語言能力的第一代中國移民、對中國好奇的第二代中國移民,以及中國想要影響感染的非華人聽眾。

美國社區電臺「最後的希望」

美國維吉尼亞州勞登縣的WCRW電臺每天向包括美國國會山、白宮在內的華盛頓所有地區播放與中國相關的廣播節目。

據路透社報導,自2010年以來,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在美國的代理公司美國環球東方有限公司(G&E Studio)一直致力於挽救處於困境中的社區廣播電臺。G&E環球東方或是將它們徹底買下,或是每月支付數萬美元以租賃所有播出時間段。後者便是G&E與前文提到的WCRW電臺的合作方式。

這家靠近華盛頓的電臺原名WAGE,原本只有基礎的設施以播報本地新聞和談話類節目,5千瓦的發射功率使電臺節目的信號並不能廣泛傳播。

2005年,美國「波多馬克廣播」公司(Potomac Radio LLC)收購了這家電臺,並加入了全國新聞等內容。據總裁艾倫•彭德爾頓(Alan Pendleton)向路透社透露,該公司原本就有租賃節目時間段給其他族群的歷史,公司旗下的另一家電臺就每天租賃一小時給中國國際廣播電臺。

然而,被收購的WAGE業績依然持續下降,到2009年已難以為繼。「這是一次非常非常痛苦的經歷,」艾倫說,「一年下來,我們往往會損失數萬美元。」

為了復興電臺,波多馬克廣播公司在維吉尼亞勞登縣增建了3座發射塔,使電臺的信號發射功率達到5萬瓦,得以覆蓋整個華盛頓地區。

在公司看來,新的發射塔是「為保留當地唯一電臺的最後希望」。

此後不久,波多馬克廣播公司便將電臺更名為WCRW,煥然一新的WCRW電臺開始大量播放G&E及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製作的節目內容。

原來,在勞登縣當地政府批准增建發射塔幾個月後,G&E環球東方便開始與艾倫的波多馬克廣播公司接觸洽談,隨後租賃了該電臺幾乎所有的播出時間段。艾倫表示,雖然他並不清楚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旗下子公司佔有環球東方有限公司60%股權一事,但他認為G&E對電臺播出時段的租賃完全符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法律。

據悉,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所遵照的美國法律規定,禁止外國政府或其代表獲取美國廣播電臺的執照。美國《通訊法》允許外國個人、政府和企業最多直接持有美國電臺20%的所有權,或持有電臺所屬母公司不超過25%的股份。

但事實上,中國國際廣播公司本身並不持有美國電臺的股份,只是通過其子公司,負責WCRW及另一家費城電臺的廣播節目內容。

「無論如何,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目標是很明確的,他們希望有個窗口來展現中國文化,並闡述中國對國際事務的觀點和態度。

」艾倫向路透社表示,「如果是別的國家的國營媒體,也許會很陰險,但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完全不像是那樣的。」

關於電臺的新名字WCRW,艾倫解釋稱這是「中國華盛頓廣播電臺(China Radio Washington)」的英文首字母縮寫,這來自他本人的創意,而非源於G&E公司或中方要求。

三家公司代理全球電臺網絡

美國環球東方有限公司(G&E Studio)總裁兼首席行政官蘇彥韜在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上。

據路透社調查發現,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打造的全球電臺網絡業務主要由3家代理公司負責,分別是:

位於芬蘭西南部城市坦佩雷(Tampere)的

環球時代傳媒公司(GBTimes)

,擁有或負責歐洲地區9家廣播電臺的播出內容;

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的

澳大利亞環球凱歌國際傳媒集團(CAMG)

,擁有或負責亞太地區8家廣播電臺的播出內容;

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附近的

美國環球東方有限公司(G&E Studio)

,其廣播節目在至少15個電臺全天候播出。加拿大溫哥華的一家電臺也播出G&E環球東方的節目內容。除了播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製作的節目外,G&E也在美國加州製作原創節目。

路透社稱,上述3家代理公司所在國家的公司記錄文件顯示,他們都有著相似的股權分配結構,即公司60%的股份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旗下的國廣世紀傳媒諮詢公司所持有。

據悉,國廣世紀傳媒諮詢公司是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旗下的子公司全資持有,該公司的網站上顯示,國廣世紀傳媒諮詢專攻「海外廣播業務」。

9月16日,G&E環球東方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行政官蘇彥韜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承認國廣世紀傳媒諮詢公司擁有G&E公司的大多數股份。

蘇彥韜表示,他的公司所布局的電臺業務符合美國法律,G&E環球東方並不實際擁有美國電臺,而是租賃當地電臺的播出時間。「這就像一家管理公司對共有財產進行管理一樣。」

蘇彥韜表示,他是一個商人。「我們美國的聽眾和公眾是有選擇權的,」蘇彥韜說,「他們可以選擇聽或不聽。我想這符合美國的價值觀。」

蘇彥韜本是一名較為成功的媒體企業家,而在2009年創建G&E環球東方後,他的財富得以快速增長。

路透社稱,44歲的蘇彥韜目前擁有總價值超過1500萬美元(約合9500萬元人民幣)的財產,他旗下經營的項目包括至少15個中英文廣播電臺、雜誌、報紙、電影節、4幢公寓大樓、拉斯維加斯川普國際酒店內的固定房間,以及一個慈善基金會。該基金會去年向中國孤兒院捐助了23萬美元(約合146萬元人民幣)的物資。

蘇彥韜名下有兩家主要公司:美國環球東方有限公司和美國鷹龍傳媒公司(EDI)。

環球東方名下的電臺遍布美國鹽湖城、亞特蘭大、費城、休斯敦、火奴魯魯、俄勒岡、波特蘭等地,以中文和英語進行廣播。而其鷹龍傳媒的網站上則寫著,該公司「本著促進中美兩國交流與溝通,推進中美關係穩定發展為宗旨,在美國積極拓展傳媒事業……成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亞裔傳媒公司。」

蘇彥韜並沒有向路透社透露過多有關他商業生涯的細節。但路透社發現蘇彥韜曾在2003年做過一場精彩的演講,在演講中,他探討了一家企業如何能夠兼顧自身的盈利和幫助中國在美國進行信息傳遞。他說,這一事業既要符合美國的法律,又需要對中國的意識形態非常認同。

在蘇彥韜看來,

「在國外,中國人的歸屬感和對中國現行政策的認同感每天都在增加。」

2008年,蘇彥韜在另一場演講中批評美國媒體過於關注中國的人權等議題。他表示,美國媒體會「誤導美國民眾了解中國,甚至對中國產生敵對情緒。」

蘇彥韜說,他旗下的電臺向美國民眾提供關於中國文化和政治的另一種觀點。

歐洲環球時代傳媒公司(GBTimes)執行長趙亦農2011年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視網絡臺成立儀式現場接受採訪。

GBTimes環球時代傳媒公司的CEO趙亦農在北京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是他公司的大客戶,每年會向他支付數百萬歐元的製作費用,這筆資金佔環球時代傳媒公司年營收的一半還多一些。

路透社稱,位於芬蘭的GBTimes環球時代通常代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在歐洲播放與中國相關的節目,但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不僅僅是GBTimes的客戶,公司文件顯示,其60%的股份也是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旗下的一家子公司持有。

趙亦農表示,環球時代傳媒公司在歐洲的芬蘭、匈牙利和義大利等國家運營著14個廣播電臺。路透社查閱了公司文件並對廣播電臺工作人員進行採訪後證實,GBTimes擁有其中至少9個廣播電臺或是向其提供節目內容。匈牙利Klasszik Radio在其Facebook頁面上稱,該電臺的使命是「談論中國的優缺點、豐富的文化、有趣的習俗以及中國並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麼不同」。

趙亦農稱,環球時代傳媒公司旗下負責運營的廣播電臺都符合所在國的監管要求。

當被問及中國為何使用私人傳媒公司在海外進行運營時,趙亦農稱最初的原因是缺乏人才和資金,對海外媒體市場的了解也不夠。他認為,隨著中國的發展和強大,中國將獨立在海外擴大媒體傳播。

趙亦農說,他「沒有興趣打造一個虛構的中國」,並且也「毫無隱藏」。他還表示,願意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在美國和亞太地區的合作夥伴開展更多的合作項目。

澳大利亞首都領地首席部長的代表、多元文化辦公室高級主管斯坎德雷特女士(左一)、澳大利亞環球凱歌國際傳媒集團總裁、Canberra FM 88廣播電臺臺長姜兆慶(左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臺長王庚年(右二)、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章均賽(右一)共同啟動Canberra FM 88項目。

CAMG環球凱歌國際傳媒集團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在亞太地區的主要代理商,其旗下的「Canberra FM 88(坎培拉FM88)」廣播電臺於2009年5月成立時,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章均賽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臺長王庚年都出席了成立儀式。

據路透社稱,當時,中國中央電視臺在其官網的報導中表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在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正式開播。

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網站(CRI Online)國際在線頻道的報導則指出,「Canberra FM 88」已是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在海外開辦的第21家整頻率電臺,也是國際臺節目首次在澳大利亞首都坎培拉實現落地播出。

據悉,CAMG環球凱歌負責在澳大利亞的珀斯、坎培拉和奧克蘭等地的英語廣播電臺中播放與中國相關的節目。CAMG旗下廣播電臺的一些員工向路透社透露,曾接受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培訓。尼泊爾加德滿都「Capital FM 92.4」電臺的一名工作人員也對路透社表示,該電臺的一些工作人員曾在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北京總部尼泊爾語部門工作過。

目前,CAMG環球凱歌國際傳媒集團總裁、Canberra FM 88廣播電臺臺長姜兆慶未能接受路透社採訪,並拒絕發表評論。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穩步提升中國軍隊海外形象的國際認可度
    《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中國形象的國際認可度正在穩步提升,海外民眾看好中國未來發展形勢。中國軍隊的海外形象也會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上升,樹立與之相稱適應的良好形象。隨著我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心,我軍越來越受到國際關注,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一舉一動都處在媒體的閃光燈下。
  • 2019中國廣州國際投資年會·城市形象國際傳播推介會
    尊敬的朱小燚部長,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新老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非常榮幸有機會來到廣州,與大家相聚,一起探討如何對外講好中國故事,講好廣州的故事。大會給我的命題是讓我說說對國際傳播的體會以及對《中國3分鐘》,下面直接進入主題。
  • 習近平國際傳播論述的傳播要素分析
    領導人的外交活動具有雙重屬性,既是人際間的國際政治傳播,也是極具政治性的跨國人際傳播。正確把握政治性與人際性,善於通過外交活動表明國家觀點、展現國家形象,對於推進國際傳播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率先垂範,身體力行傳遞中國聲音。
  • 《論語》英譯海外傳播多元化策略
    《論語》英譯海外傳播多元化策略 2018年10月22日 16:15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陶友蘭 字號 內容摘要: 1809年以來,《論語》的英譯本(包括全譯本和節譯本
  • 2019全國廣播電臺和頻率調研報告:短音頻、廣播手機節目等打開廣播...
    12月18日,《中國廣播影視》雜誌公眾號「廣電獨家」發布《2019全國廣播電臺和頻率調研報告》。報告指出,隨著5G時代的到來,面向5G的移動交互廣播電視網建設進程不斷推進,智慧廣電融媒體建設已經進入全面深化、全面布局新階段,而短音頻、廣播手機節目等內容形態的創新正在打開廣播新的發展空間。
  • 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向海外受眾祝賀新年
    2021年1月1日,中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臺長慎海雄通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和網際網路,向海外受眾發表新年致辭。全文如下:親愛的朋友:令人憧憬的2021年正撲面而來。新的一年也是中國農曆牛年。牛,是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在農耕文明中功績赫赫。
  • 國家形象調查報告:超半數海外消費者接受中國品牌
    和平、中立、強勢、進取四大特徵最為顯著———中國的海外形象如何?國人留給海外民眾的印象是什麼?昨日,中國國家形象調查報告出爐。超過1/3的海外受訪者表示中國在他們的印象是一個很「有魅力的」國家。儘管超過70%的海外受訪者表示對中國有所了解,整體來講,海外民眾對中國的印象依然是神秘多於熟悉。在外交形象方面,中國「和平」「中立」的形象在發展中國家民眾中的接受度更高。在美、英、澳三個國家,部分受訪者對中國對未來世界和平的影響和作用持審慎和觀望態度。
  • 《中餐廳》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與國家形象的建構
    一、《中餐廳》的主題功能《中餐廳》節目第一季旨在弘揚中國美食文化,第二季打出「歡迎品嘗東方味道」的口號。其主題存在兩個共同點:第一,弘揚飲食文化;第二,推動對外傳播。本節圍繞上述兩點,對節目的主題功能進行剖析。(一)弘揚飲食文化,強化文化認同據《2016—2017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中餐成為海外受訪者眼中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元素。
  • 英國廣播公司指責中國幹擾其電臺短波
    繼美國人指責中國「網絡戰」之後,英國也插上一腳。英國廣播公司(BBC)25日發表聲明,指責中國幹擾其電臺短波。據報導,英國廣播公司周一發布聲明表示,旗下在中國播出的英語短波節目收到蓄意幹擾。英國廣播公司說,這種惡意幹擾始於2012年年底,到今年2月情況更為嚴重。雖然聲明沒有明確指出誰是「兇手」,卻強調說,對短波節目所進行的幹擾顯得非常有組織且覆蓋範圍廣。
  •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為上海解放70周年發出「電波強音」
    同一天,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的呼號第一次從原大西路7號發出,向全市人民廣播。此後的70年間,與新中國同齡,與新上海同日誕生的上海人民廣播電臺走過了充滿榮耀的奮鬥歲月,始終以傳播向上的力量為己任。在上海解放70周年之際,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推出一系列紀念活動與特別直播,為這座城市留駐聲音記憶,獻上「同齡人」的祝福。
  • 港澳臺及海外傳媒綜合大事記
    ●4月21日至6月10日,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播電影電視局、香港鳳凰衛視聯合舉辦,涉及10個東協國家的35個城市,持續50天,行程兩萬公裡的「中國——東協合作之旅」大型廣播電視聯合採訪活動4月21日啟程。
  • 劉瑋接受洛杉磯AM1300中文廣播電臺《王牌駕到》欄目採訪
    她常常奔赴世界各國為傳播中國文化奉獻自身力量,搭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王牌駕到》欄目的主持人對於劉瑋的切身經歷與優秀成果驚嘆連連。AM 1300中文廣播電臺是美國歷史悠久的電臺,是全美第一家24小時播出的中文廣播電臺,在當今科技不斷高速發展的現今,AM1300中文廣播電臺也在網絡與手機APP上24小時同步直播,將節目送往世界各地每一個角落。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題片《非凡的領航》被海外千家媒體傳播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專題片《非凡的領航》被海外千家媒體傳播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2021-01-10 總臺通過44種語言融媒體編譯播發《非凡的領航》,引發國際主流媒體高度關注和積極反響。
  • 全媒體時代的廣播活動營銷
    廣播活動一般出於兩種考慮,一是拓展新市場,提高知名度和收聽率;二是吸引廣告客戶的參與。由於廣播的公益屬性,商業活動不能偏重經濟利益而淡化了媒體的公正、客觀與權威性,活動大多「借力打力」,在維護自身形象和品牌的同時,兼顧營收。
  • 165家華文媒體齊聚杭州 傳播新時代華媒正能量
    人民日報海外版發布了《新時代中國形象與中國理念海外傳播影響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全球媒體關注度、海外華人認知度認可度等方面,立體展現新時代中國形象與中國理念海外傳播影響力情況。   報告顯示,習近平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形象與中國理念海外傳播中最具代表意義的中國符號。
  • 浙江電視臺英語傳播窗口ZTV NEWS精彩開播
    12月31日下午,浙江電視臺英語傳播窗口開播儀式在浙江廣播電視集團隆重舉行。由此,浙江唯一省級電視英語傳播窗口——浙江新聞頻道ZTV NEWS全新啟程。ZTV NEWS將與2006年8月正式開播並落地海外,目前已覆蓋歐洲、美洲、亞洲、非洲及大洋洲的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浙江國際頻道一體兩翼,形成浙江廣播電視集團對外傳播新格局;中國藍新聞客戶端英文頻道NEWS與中國藍國際融媒矩陣內聯外通
  • AM FM差別在哪裡,從傳播原理到廣播電臺,一次搞懂廣播冷知識
    一、你了解廣播嗎當然還是花一點篇幅介紹廣播的歷史囉,以下討論的都是電臺廣播。電臺廣播靠的是無線電波來傳遞聲音,而無線電的技術最早是在1896年由義大利物理學家古列爾莫馬可尼所發明,但當時的無線電只能拿來傳電報,還沒有聲音。
  • 【走基層】探訪茂名海洋氣象廣播電臺-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記者史一卓 通訊員 賴建明  「今晚22時,颱風『韋森特』中心位於北緯21.2度,東經114.1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3級,風速達到3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55百帕,八級大風範圍半徑約
  • 關於頒布2009年度廣播電視論文獎、報刊獎及廣播文藝、廣播劇獎...
    >  1、廣播節目主持人形象塑造及內外包裝  作者:許雁                         山東人民廣播電臺  2、如何塑造對農廣播主持人的可信度和親和力  作者:張曉東 田園 李芳妍           山東人民廣播電臺  3、淺議播音主持的個性化展現             山東人民廣播電臺  作者:付榮 李琳
  • 「你好,中國黑龍江」新聞發布會在京成功舉辦
    藉助2013俄羅斯「中國旅遊年」有利契機,積極推介我省特色旅遊和對俄經貿發展情況,對外展示「富強、文明、和諧、大美、幸福」龍江新形象,8月28日,由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在京共同主辦了「你好,中國黑龍江」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