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智人通過第一次認知革命(約70,000年前)發展起來以來,就已經有多種邏輯定義。由於我們的祖先對這個潛在的過程沒有太多的認識,他們在迅速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時,毫無疑問地表現出了理性的跡象——最終定居在早期地球的各個角落。
縱觀歷史,關於思考的思考一直吸引著我們。思考一個人的思想及其伴隨的過程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好奇心,這種好奇心被灌輸到每個人身上,世代相傳。幾個世紀以來,我們在系統地描述方面沒有取得任何進展,更不用說分析了,我們推理的方式。幸運的是,不久的將來,一連串的文明和幾代人都為現代邏輯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亞里斯多德的到來
就在亞里斯多德誕生前的幾十年,也就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發生了一場知識分子的起義。在米利都的泰勒斯的帶領下,一群人開始質疑統治他們那個時代的傳統神話和宗教主張。他們不再是隨意地屈從於權威的宗教教條,而是轉向了早期版本的客觀推理。這第一批自稱為哲學家的人(在古希臘字面上翻譯為「智慧的愛好者」),決定通過提出理論和支持他們的理論的書面形式的證據來進行推理。隨著理性理論第一次被用於批判性評論和理性論述的傳播,隨之而來的是激烈的辯論。
因此,正如歷史上大多數打破傳統的人所經歷的那樣,亞里斯多德也一定經歷過:知識分子的世界現在已經完全準備好迎接邏輯上的另一次大飛躍。年輕的亞里斯多德繼承了一個成熟的時代和地方,進入了柏拉圖學院。在他的整個教育過程中,毫無疑問,他接觸了當時開創性的、但無組織的邏輯學;這些都是即興辯論和觀察推理的早期形式。建立在理性推理基礎上的理論是那個時代的萌芽——那麼我們年輕的主人公是如何知道許多推理理論中哪些是正確的呢?他怎麼能客觀地權衡一個主張對另一個主張的證據呢?
亞里斯多德沒有提出自己的理論,而是退一步,為半生不熟的理論的過度做出了貢獻。他欣賞理性推理的全局性,並問他自己,如果我著手建立一門獨立的學科,它不是研究個別的理論,而是研究理性本身的普遍標準,那會怎麼樣?
亞里斯多德被歷史授予「邏輯學奠基人」的稱號是當之無愧的,因為他所提出的「思想工具」是非常詳細、徹底和及時的集體工作。
數學家的融合
19世紀是邏輯史上另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邏輯學不再是一個主要由知識分子擁護的無組織的、有趣的學科,在這段時間裡,邏輯學獲得了一群全新的採用者,他們將徹底改變邏輯學作為一門學科的面貌:數學家。
這一時期的四個名字在邏輯史冊上仍然是關鍵人物:伯特蘭·羅素、喬治·布爾、朱塞佩·皮亞諾和戈特洛布·弗雷格。正是在這段時間裡,隨著他們的許多貢獻達到頂峰,這門學科發展成為一門嚴謹而正式的學科,它以數學中使用的確切的證明方法為範例。這一時期現代「符號邏輯」或「數學邏輯」的發展,是邏輯學兩千年歷史上最重要的發展之一。
要澄清的是,我們到目前為止所接觸到的邏輯,在歷史上一直被歸類為哲學的一個分支。直到19世紀數學家聯盟的出現,「邏輯」一詞才開始在全球數學界和大學中出現。在這段時間裡,在邏輯世界裡發生了兩場值得注意的獨立運動,值得一提的是:
所有的邏輯學家(哲學家或數學家一樣)改變了他們的框架與採用現代符號邏輯語法&分析數學家們開始聚集、適應並最終將整個邏輯領域引入到今天普遍熟知的數學邏輯中——數學邏輯本身大致細分為集合理論、模型理論、遞歸理論和證明理論。現在,我們的《邏輯簡史》已經介紹了這段時間,我們已經準備好從歷史模式切換到應用模式。我們將不深入討論數學或哲學的任何一個角落,而是在涉及基於符號的邏輯的基礎知識時取得一個平衡,這就是我所說的邏輯理論。
本系列的重點是揭示驅動所有現代邏輯應用程式的關鍵。無論是作為哲學分支的基本邏輯,還是作為數學分支的數學邏輯,都存在著一套通過符號的廣泛使用來構造和分析論證的核心語法和規則集。本系列的目的是涵蓋這些基本原則,是所有類型的現代理論和應用邏輯的核心。具體來說,我們將涵蓋主要和複合前提,訪問連接詞和標準符號,演練推理工具,如真值表,並最終與最重要的邏輯:證明一起結束。
在今天的現代世界中,邏輯的應用是無處不在的。它的起源語法主要以語言語法的形式出現。它是正在進行的技術革命(機器學習)的核心原則。在激烈的法律辯論中,它的精神一如既往地活躍。
無論你是一個回歸的數學愛好者或是哲學愛好者,歡迎來到一個特別的系列。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問題,因為深入理解基本的證明是解開數學高級分支的關鍵。在高級課程中,證明是一種很常見的語言形式,所以在接下來的閱讀中,核心理解會有很長的路要走。一個論證包含一個或多個被稱為前提的特殊陳述,作為相信另一個被稱為結論的陳述是正確的理由。
敬請期待本系列的下一篇文章:基本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