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為何不吃羅非魚?刺少、好吃還便宜的羅非魚,真的不髒!

2020-12-05 樂哈養生

羅非魚也叫福壽魚、非洲鯽魚等,是一種常見的淡水魚,但是聽說廣東人不吃羅非魚,這是為什麼呢?

廣東人為何不吃羅非魚

只是部分廣東人不吃羅非魚而已,並不是所有的廣東人不吃羅非魚。

正規養殖的羅非魚在廣東、港澳等地區也是非常受歡迎的,而且廣東茂名養殖的羅非魚在也是非常有名的。

那為什麼會有「廣東人不吃羅非魚」的說法呢?這點主要是針對一些生活在汙水中的野生羅非魚。

廣東的製造業很發達,很多地方的小河汙染比較嚴重,加上羅非魚其實是一種適應能力和繁殖能力都很強的魚類,即便是在被汙染的小河裡面也能生長,而在汙水中長大的羅非魚味道不好,帶有濃重的土腥味,甚至被稱為「垃圾魚」,所以不受歡迎。

羅非魚為什麼那麼便宜

市場決定價格。

羅非魚是一種非常好養活的淡水魚,它的產卵周期短,還能夠口腔孵育幼魚,因此繁殖力也很強,不僅產量高,養殖成本也低,價格自然就便宜了。

其實羅非魚的營養價值也很高的,富含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不比其他的淡水魚差,加上價格便宜,真的是物美價廉啊。

羅非魚是不是很髒

正規養殖的羅非魚並不髒,髒的其實是生活在汙水中的一些野生羅非魚。

現在養殖羅非魚也是非常普遍了,也是需要科學養殖技術的,所以羅非魚的生存環境也是比較乾淨的,而且還要做好池水消毒、防病措施,因此正規養殖出來的羅非魚並不髒。

但是生活在汙水中的野生羅非魚,內臟中可能有很多髒東西、寄生蟲等,而且味道也不好,不建議吃這種羅非魚。

羅非魚怎麼做好吃

一、香辣羅非魚

食材:羅非魚2條,油菜苔1把,綠豆芽1把,泡椒、油、鹽、雞精、姜、蒜、豆瓣醬、小蔥、白糖、胡椒粉、香菜適量。

做法步驟:

1.先將魚處理乾淨,用料酒、鹽和薑片醃製1個小時左右。

2.白菜和豆芽洗淨瀝乾水分。

3.冷鍋熱油,爆香姜蒜絲,將魚滑入。

4.將魚的兩面煎至半數,舀入一勺豆瓣醬。

5.加點熱水或高湯煮至豆瓣醬融化。

6.放入泡椒,加點鹽,蓋上鍋蓋,用小火慢慢熬。

7.另外起鍋,鍋中加水,鹽和香油,將白菜和豆芽燙熟。

8.將稍好的魚和熬出的湯汁一起蓋在盛有青菜的大碗中即可。

二、清蒸羅非魚

食材:羅非魚1條(約500克),大蒜、生薑、蔥白、蒸魚豉油、料酒、白糖適量。

做法步驟:

1.把羅非魚殺好洗淨,肚子裡的黑膜一定要清洗乾淨。然後在魚的身子兩面劃成菱形刀口並把魚的身子兩面均勻的撒上少許鹽,醃5分鐘。放在魚盤內待用。

2.把生薑刮去皮切成細絲,蒜瓣拍碎切成小粒,大蔥選蔥白的一段長約5至6公分豎著切開後再切成豎的細絲備用。

3.把備好的薑絲和蒜丁放在碗內倒入料酒和一丁點的白糖攪勻泡1分鐘讓姜和蒜味出到汁裡。

4.把姜蒜汁用小勺分別澆入魚的腮裡、肚子裡、身上和身下。

5.蒸鍋置火上燒開後放進盤子和魚蒸10分鐘(較大的魚蒸12分鐘)。然後關火,迅速把備好的蔥絲均勻的灑在魚身上蓋鍋半分鐘後打開鍋蓋,把魚端出。盤裡的湯倒掉三分之二,再圍繞魚的一圈澆上少許蒸魚豉油,即可。

相關焦點

  • 羅非魚被中國列為入侵物種,為什麼有些吃貨們卻不吃羅非魚?
    咱們先說兩個事情啊,其一「羅非魚」並不是一個類似「草魚」、「鯽魚」這樣的準確描述,而是麗鯛科的麗鯛屬Oreochromis和非洲鯽魚屬Tilapia等多種被引入國內養殖魚類的一個統稱。其二提問的這個邏輯關係有點不通順,一種魚是不是被列為入侵物種,跟吃貨們吃不吃它之間並沒有直接關係啊,入侵物種的治理也不是全靠「吃」完成的啊。
  • 羅非魚在我國泛濫成災,中國人卻都不吃,只能出口到日本了
    羅非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中國南方地區,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魚,在野外的一些流域甚至出現了泛濫成災的情況,但是中國人卻不太愛吃這種魚,很多人認為它有一種土腥味,不如本土魚好吃,因此羅非魚在中國的銷量並不是特別好,這也是它能在野外地區泛濫成災的原因,但即便如此,中國的羅非魚養殖業依舊進如火如荼。
  • 中美貿易戰,廣西人能做啥?多吃羅非魚!
    美國人既然辣麼喜歡吃羅非魚為什麼還要給羅非魚徵高額關稅?近幾年在海南倒閉的羅非魚加工廠不下十家貿易戰更是成了壓垮行業的最後一根稻草難道我們就真的束手無策了嗎?再好吃的魚有刺就會讓人望而卻步羅非魚無肌間刺最適合孩子老人食用大口吃魚,無刺無憂羅非魚排
  • 野外泛濫的羅非魚,是最好吃的淡水魚之一,老少皆宜
    最髒的應該是鯰魚,該吃照樣吃關於羅非魚是否可以食用這一點,我們未必就要全部去否認,如果是野外釣取的羅非魚,它們的生活水質到底如何?其實我們應該是一清二楚的,如果汙染過重的話,誰也不會去吃的。但是,如果要論攝食垃圾過多的魚類,最髒的,我認為反而應該是:鯰魚。我們這裡有一道名菜,叫做:鯰魚茄子,當地也有專賣鯰魚茄子的小飯館,還是有很多人會去吃的。
  • 羅非魚太髒不能吃?科學家:荒謬!比三文魚還搶手
    有很多人對羅非魚存在很大偏見,覺得羅非魚髒,今天就要給羅非魚正名,其實不管是什麼魚髒不髒,更多的還是看水質。為什麼會說羅非魚髒?羅非魚為雜食性魚類,水生植物、樹木的落葉、小魚小蝦、水生昆蟲等,都是它們的食物。其實雜食性魚類有很多,比如:鯽魚、鯉魚等都屬於雜食性,這些魚類碰到什麼吃什麼不挑食。3、耐低氧、耐高溫。羅非魚耐低氧能力強,在一些其他魚類無法生存的環境下也能生存,甚至在一些汙染嚴重的水域內能夠生存的很好。羅非魚在35°高溫環境下也能生存,這是其他魚類比不了的。
  • 最愛吃魚的廣東人,為什麼搞不定泛濫成災的羅非魚?
    羅非魚營養價值高,疾病少,生長速度快,更關鍵的是它們的刺非常少,因此廣受歐美等國的人們喜歡。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時,我國引入羅非魚。然而,由於管理不善,導致有一些羅非魚從養殖場裡逃脫到自然水系,由於羅非魚食性非常雜,從水生植物,到河水中的小魚小蝦都是它們的食物。
  • 羅非魚到底能吃不?為什麼吃貨不吃羅非魚呢?看完你就明白了
    羅非魚是生活中常見的魚類,平時很喜歡吃,最近小夥伴說讓我不要吃羅非魚,說是不好,羅非魚到底能吃不?羅非魚到底能吃不檢疫合格的羅非魚是可以吃的。羅非魚是一種蛋白質含量非常高的魚類食物,還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是營養豐富的魚肉,被譽為未來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經過檢疫合格售出的羅非魚是可以放心食用的。野生羅非魚能吃嗎看生長的環境。
  • 羅非魚泛濫成災?中國人不愛吃卻是美國人的最愛,靠出口大賺一筆
    羅非魚引進中國多年,中國人卻不愛吃羅非魚的原產地是非洲,它卻有著非常高的商業價值,因此被各個國家所引進,羅非魚具有生成快、產量高、食性雜、疾病少、繁殖力強等特點。好養殖,產量還高,味道也十分不錯,肉質鮮美,刺也非常少,蛋白質含量也高,因此在很多地區都非常受歡迎,有著「白肉三文魚」、「21世紀之魚」之稱。
  • 有哪些魚既好吃又常見,刺少最好還不貴?我說幾種你們補充
    要是太忙的話,培育成刺兒也能吃的品種也行~我們吃貨很好打法噠~桌兒先來盤一下我感覺自己身邊那些好吃、常見、刺少、不(太)貴的品種吧。羅非魚(非洲鯽魚)有人不太愛吃,因為肉質較粗,但它只有主刺沒有小刺啊。我自己超級愛吃,因為確實便宜還好做!但需要注意的是,羅非魚肉質粗,不適宜煮湯,適合紅燒和烤。
  • 廣東釣友釣到8斤重羅非魚,體長近50公分
    廣東一釣友釣到8斤重的羅非魚,魚頭快比手掌大,體長近50公分!文/釣魚七天樂羅非魚,在釣魚人的印象中,是一種非常貪吃,但體型又很小的魚。因此,釣友們對其是又愛又恨。恨的是它們經常像餓狼一樣搶食,讓人無法安心作釣;愛的是如果實在沒魚可釣,去拉拉羅非也算一件愜意的事情。
  • 最「委屈」的魚,2元1斤沒人買,其實它比鯽魚營養,比黑魚好吃
    今天小編來跟大家分享最「委屈」的魚,2元1斤沒人買,其實它比鯽魚營養,比黑魚好吃。說起魚肉那可是非常有營養的,小編最愛吃的就是酸菜魚。今天要講的不是小編最愛吃的酸菜魚,而是最「委屈」的魚,這種魚叫做羅非魚。我們可以看一下圖片,這就是羅非魚。為什麼說它很委屈呢,因為羅非魚一直在被人們誤解。
  • 我叫羅非魚,出生在非洲,現在我很後悔「偷渡」到中國!
    很多家庭都喜歡吃魚,而羅非魚便宜,8塊錢一斤,所以在菜市場上,羅非魚是很熱賣的。羅非魚並不是中國特有的魚種,原產地在非洲,屬於熱帶性魚種,由於羅非魚疾病少、繁殖快、產量高、肉質鮮美,所以就被引到中國,成為人們稱讚的餐桌美食。
  • 從來不吃亞洲鯉魚的美國人,為何吃起了非洲鯽魚?新冠疫情鬧得?
    但羅非魚沒有那麼多刺,除了背鰭到中間脊椎骨部分的刺以外,其他部位刺非常少,所以它可以被做成魚片,在日本經常被做成壽司!美國人一般會將魚切成半片,去骨後的魚肉比例為30%至37%,然後去皮食用,因為美國人覺得羅非魚的魚皮有點偏苦味!
  • 廣州釣魚人河道釣起「7斤巨型羅非魚」,稱:溜魚時心砰砰直跳
    羅非魚,是廣東、廣西等地釣魚愛好者最熟悉的野生魚之一。羅非魚數量太多、貪吃無比,但個頭太小、硬刺太多,釣起來也食之無味,硬刺不少釣魚愛好者對它們「頭疼不已」。……廣州的河道裡,雖然早就是羅非魚、清道夫這些外來物種的天下,但這麼大的羅非魚確實罕見,這位釣魚人的運氣也是令人驚嘆和羨慕……這麼大的羅非魚能吃嗎?對於一些喜歡釣魚的朋友來說,將好不容易釣獲的河鮮帶回去「享用」,也是垂釣體驗的一個重要部分。
  • 淡水魚介紹系列之(十)羅非魚
    羅非魚原產於非洲的坦噶尼喀湖,外形類似鯽魚,鰭條多棘,形似鱖魚。福壽魚屬廣鹽性魚類,在海水、淡水中均可生存。對低氧環境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有著優良的適應能力及強大的繁殖力。由於肉多刺少,生長迅速等優點,我國於上世紀80年代引進推廣大量養殖,現主要分布於我國的南方地區。我國現有的羅非魚主要分為兩類,其中一類是原始鯛科羅非魚,也稱野非或太陽非。
  • 冬天多吃魚肉好,這6種魚,肉嫩刺少,味道好營養高,遇到別手軟
    而無論你是去市場還是去超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魚,有的人只看價格,認為貴的一定好,但是每個人的經濟狀況不同,其實有一些魚,不僅營養高,而且經濟實惠,關鍵是肉嫩刺少,吃起來非常方便。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6種,遇到別錯過,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清江魚喜歡吃烤魚的朋友相信都不會陌生,如果你讓服務員幫你推薦,一般都會讓你選清江魚,主要特點就是清江魚肉多刺少。
  • 國產羅非魚的困局:蠶食美國70%的市場,為何國內卻屢屢受挫?
    難道這上百萬噸的羅非魚全靠出口嗎?現實情況還真是如此,羅非魚進入我國多年,始終無法打開市場。文化的差異,在國內相當部分消費者眼中這種外形怪異的「外來魚」,屬於髒亂差的代表,難上餐桌。即便是做成酸菜魚、沸騰魚,也不怎麼考慮,大多只以紅燒的形式出現。所以指望國內市場,無疑將會把羅非魚養殖帶入絕境。
  • 繼貴州之後,廣西河道羅非魚也成群凍死,羅非魚真要滅絕了?
    去河邊釣魚卻變成「撿魚」廣西欽州的網友(@xx沒有憂傷°)去當地郊外的野河釣魚,沒想到魚還沒開始釣,就「撿了好幾斤魚」......原來,他走到河邊一看,河邊的緩慢流淌的水面竟然飄著不少羅非魚、水底也有不少羅非魚——這些羅非魚大都在三四兩左右,是河裡常見的野生羅非魚個體,但此時顯然都已凍暈、凍死。
  • 廣東河道現進化版羅非魚,越來越鮮嫩,它們還能繼續泛濫嗎?
    泛濫成災的羅非魚,已經成了廣東許多河道裡的特色,它們在密密麻麻河裡成群結隊,烏泱泱如害蟲一般四處遊蕩...... 並且,每過一段時間就有「新型羅非魚」出現,比如近兩年,一種「斑點羅非魚」正在廣東的河道裡強勢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