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東:美企正感受「泛政治化」寒風

2020-12-02 環球網

最近一段時間,美國企業在營商環境方面,最想吐槽的恐怕恰恰是美國自身。不久前,高科技企業谷歌公司只是在中國設立了一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就被美國軍方認定是「谷歌幫助中國軍方削弱美國軍隊科技優勢」。如今,美國保守派政治勢力和軍方越來越多地對美知名公司商業活動做出軍事化、安全化解讀,逼後者「站隊」表態。對這種有趣的現象該怎麼看?

首先,美國企業此時更能感受到,在對華關係的處理上,美國一些政治人士已處於「心理失衡」的狀態。

40年中美關係互動歷程,帶來的是一個更富朝氣與活力、自信的中國。相比之下,美國則因其內外政策反覆極端化和不當調整,一些人處於一種焦躁不安、暴戾之氣瀰漫氛圍中。美國相當數量的政策精英群體依然固守「國際秩序規則制定者」的心態,但美國國內政治、社會、身份認同等的深刻分裂,導致其對美國當下與未來國際角色認知的混亂。其選擇擺脫自身困局的方式缺乏創新性,還是那種以樹立敵人來化解內部分裂的老套路。

美國這些政治人士對中國任何內外政策變化都異常敏感和警覺,在中美經濟與人文相互依存背景下,他們這種老套「敘事」對民眾缺乏吸引力。只能靠抬出國家安全利益,對美國企業在中國商業活動進行過分解讀,從而要求後者服從於他們的政策。

其次,對中美科技企業可能的商業合作,不管是否存在、合作的內容是什麼,都做出不可接受的姿態,讓美國企業深深感受到夾縫中的滋味。

長期以來,美國挾其科技優勢而一直居全球產業鏈布局分工的頂端,享盡全球化紅利。隨著全球經貿格局重新調整,美國的位置不可能永遠不受影響。如果就商業領域內的科技創新與應用展開公平競爭和合作,中美未嘗不會建立起高質量互惠經貿關係。在這方面,身處一線的企業自然是最靈敏的「感知者」。

然而,美方一些政治人士的「猙獰面孔」讓美國一些企業可以選擇的空間大幅縮小。諸如谷歌等與華開展技術和商業往來的美國公司,現在也面臨美國政府對其行動解讀和對待的「政治化」傾向。

第三,美國科技企業海外業務拓展,是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在高科技領域軍用與民用功能界限日益模糊的當下,美方反覆強調其科技私營企業業務的軍事功能,這最終帶來的將是企業自身定位的混亂。這也造成了,「在商卻不能言商」。企業本身既難以承受由此帶來的利潤巨大損失,同時也會因科技更新之快速及自身發展受限制,而喪失深入創新與及時應用的時機。

明智的科技企業會按照市場規則銷售其產品,相信谷歌等美企也不會例外。當各國普遍強調自由市場的重要性之時,人們會有趣地發現,自詡為私營經濟成功典範的美國卻在搞「雙重標準」,其對美國科技企業經營強調「忠誠度」。

政治與商業分別有自己遵循的規則,商業行為的政治化會窒息企業,政治行為的商業化會毒化政治。美國一些政治人士混淆了兩者間的界限,最終的結果不可能是美國毫髮無損地置身事外。(作者是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

相關焦點

  • 明報:泛政治化的臺灣,好事也成了鬧劇!
    中新網5月10日電 香港《明報》10日刊出臺灣資深政論家南方朔的文章《泛政治化的臺灣,好事也成了鬧劇!》。文章說,臺灣社會「泛政治化」,當這已成根深蒂固習慣,除政治立場永不休止鬥爭外,無法形成客觀公正標準。「泛政治化」的社會會膚淺化,每件事都在一陣口水戰後,又轉到另一個口水問題上。
  • 香港高校必須摒棄「泛政治化」
    攬炒派千方百計阻撓任命,實際上是將「泛政治化」帶入校園,是對學術自由、校務自主的最大傷害。 連日來與美國和臺灣勢力勾聯的媒體和組織對有關提名展開瘋狂抹黑,聲稱若二人擔任副校長將扼殺本地人才的升遷機會;「黃媒」甚至稱,若校委會通過任命,「到時港大恐將進一步失去學術自主、百年名聲將一朝喪盡」云云,妄圖逼迫港大校委會否決提名。
  • 防止科學泛政治化如何可能? | 來論
    撰文 | 賈鶴鵬(康奈爾大學傳播學系博士研究生)  最近,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伍民友教授在《知識分子》發表了文章《荒謬的邏輯:對學科評估泛政治化的批評》。伍教授指出這些指責毫無道理,學者用英文發表論文代表的是學術共同體的認可和為了學術交流的便捷,這些指責把學術期刊評估問題泛政治化,把學術問題政治化,體現了一種荒謬的邏輯。  伍教授說得很有道理,發表英文論文確實是科學共同體的認可而不是「學術領域的自我殖民化」,這種認可在很大程度上是獨立於政治的。但為什麼科學共同體會刻意與政治拉開距離?為何科學共同體又有底氣主張反對學術的泛政治化?
  • 別動不動用泛政治化眼光看社會現象,凡事上綱上線要不得!
    另外,最近河南一個小縣城打記者一事鬧得紛紛揚揚,輿情發生後,疑似當地安排網絡水軍攪渾輿論,給媒體記者正常的輿論監督扣帽子,打黑棍上綱上線,說這些記者咋不到美國、日本做輿論監督,做輿論監督就是揭露家醜,就是給美帝遞刀片?這些五毛水軍言之鑿鑿,帶偏輿論企圖把水攪混。
  • 荒謬的邏輯:對學科評估泛政治化的批評 | 來論
    必須警惕在這種批評中出現泛政治化的現象,即把學術期刊評估問題泛政治化,把學術問題政治化  撰文 | 伍民友(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教授、網格計算中心首席科學家)  責編 | 李曉明  對於學科評估的指標,程序有爭議,或者提出批評意見,都是屬於正常範疇的,但是,我們必須警惕在這種批評中出現泛政治化的現象,即把學術期刊評估問題泛政治化,把學術問題政治化。這種將學術問題泛政治化的思路危害甚大,後果嚴重必須給予澄清,回擊。對於其他領域的,我可能沒有發言權,但是作為數十年工作在計算機學科一線的教育和科研工作者,對於計算機領域,發言權還是有的。
  • 為什麼阿里容易遭遇泛政治化批判?
    二、阿里為什麼容易遭遇泛政治化批判?除了上面提到了網際網路企業、企業家越來越像是思想家,它們讓原本掌握思潮力的群體失去存在感,引發攻訐外,阿里遭遇泛政治化批判,早已其來有自。早期跟它的商業模式、競爭風格甚至馬雲個人言論有關,許多批判從行業競爭面延伸到泛政治層面。
  • 華為:網絡安全問題不應「泛政治化」
    【財新網】(記者 侯奇江)針對英國電信集團(BT Group)將把華為設備從現有3G、4G網絡核心網中移出等消息,華為方面12月6日對財新回應,網絡安全問題不應該被「泛政治化」,更不該由於廠商所在國而被區別對待。在現今ICT供應鏈高度全球化的時代,禁止某一個廠家,並不能有效識別和解決網絡安全問題。
  • 「和解」關鍵要聚焦發展去除「泛政治化」
    聚焦經濟與民生問題,務實理性討論與協商,避免凡事「泛政治化」才是最為迫切的。因此,即使此次「特赦和解」建議無法實現,但推動「和解」不應就此停步,「泛民」應當拿出更真的誠意、更可行的辦法,回應市民訴求和推動香港各項事業的發展。  胡志偉接受《明報》訪問拋出這一建議,其核心是要求特首運用基本法第四十八條賦予的權力,特赦非法「佔中」中所有參與者,同時赦免「七警」和退休警司朱經緯。
  • 大工數學學院首度開展赴美名校名企交流實踐
    大工數學學院首度開展赴美名校名企交流實踐 2019-12-21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寒風中的人
    2、理解寒風中仍在工作的人的辛苦,萌發對他們的崇敬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有對寒冷天氣的較為深刻的體驗。  2、邀請具有特殊職業的家長來班級做客。  3、紅花若干,冬日街( 道的視頻若干。  4、幼兒學習資源6第6-7頁。  5、教師教學資源:寒風中的人。
  • 從臺軍空難被泛政治化,看臺灣選舉的險惡
    從臺軍空難被泛政治化,看臺灣選舉的險惡 2020年01月06日 10:3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大選的險惡從臺軍空難被泛政治化展露無遺,民進黨、國民黨、親民黨、新黨等各自從中尋找利基,卻沒有凸顯真正問題核心。蔡英文要讓外界看到她對軍人的重視,喚起軍魂,但臺灣的「國軍」應效忠的是臺灣「憲法」上的「中華民國」,而不是民進黨口中的「中華民國臺灣」。軍人很重要的是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 工商界:"泛政治化"誤港 望"泛民"與中央增互信
    工商界人士深表贊同,認為社會不應該「泛政治化」,特區政府應該集中精力搞好經濟,推動經濟發展。香港亦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尋找適合香港的商機。  行政會議成員、商界(第一)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表示,習主席對香港的經濟、民生及政治情況亦非常熟悉。他十分認同習近平所言,香港不能「泛政治化」:「香港人對政治紛爭已感到煩厭,特區政府在未來幾年應集中精力,推動經濟發展。
  • 溫暖又明媚的黃色系漢服,衝淡冬日的寒風,感受陽光的氣息
    在冬天,如果穿膩了千篇一律的深色系冬衣的話,可以嘗試一下黃色系的衣服,幫助你衝淡冬日的寒風,更好的感受陽光的氣息。接下來我們就來分享幾套黃色系的漢服,看看黃色和漢服融合在一起,到底有多溫暖。在冬天最常見的就是明制漢服了,在明制漢服所有的款式中,琵琶袖交領上襖和馬面裙是最基礎的搭配,也是很多人首選的套裝。
  • 24位中國院士聯合出手,華為、小米也表明態度:不能讓美企得逞
    美企開始行動在網際網路時代發展到巔峰之後,下一個時代的核心就是物聯網,因為構建萬物互聯的世界是每個科技公司或國家的夢想。目前,全球很多知名的科技巨頭都在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其中美國和我們國內都取得了一些突破,處於領先的地位。
  • 將文化活動泛政治化,只會升高兩岸衝突風險
    但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下,很多文化活動也出現「泛政治化」,被拿來當做議題討論被拿來當作議題討論,升高了兩岸民眾之間的對立情緒。近期歐陽娜娜、張韶涵參加央視晚會演唱《我的祖國》引起的風波,即是其中的一個典型縮影。在當前兩岸關係複雜嚴峻的態勢下,一方面,臺民進黨執政當局和一些島內「臺獨」勢力不斷通過各種方式,不遺餘力地繼續推動「去中國化」,推行「漸進臺獨」行動。
  • 高考作文去掉了泛政治化 正在逐步走向多元化
    對於今年高考作文,一個顯著的變化是,高考作文去掉了泛政治化,正在逐步走向多元化,這應該是個不小的進步。高考要變革,高考作文也要變革。山東省從今年開始,將高考成績作為個人隱私予以保護,高考作文命題也當以此為鑑,讓作文返回到文字之美、思想之根,當是高考作文的應有之義。
  • 武漢臺胞包機返臺,沒想到卻被泛政治化炒作
    協助武漢臺胞返臺原本是好事,如今卻被泛政治化的炒作,例如有人爆料說飛機上有數十名陸配,試圖要導引風向,讓第一批返臺者受到攻擊。夫妻、家人本就是一體,難道搭包機返臺還分配偶的籍貫,陸籍配偶就不能上機要單獨留在大陸嗎?這樣是否也太不人道。 來源:中評網
  • 國臺辦:個別媒體對運動員衝突泛政治化解讀不利兩岸增進感情
    他指出,任何體育賽事,包括場上運動員和現場觀眾都應該展現良好的風貌,不應該出現有違體育精神的情況,而個別媒體對其進行泛政治化的解讀和評論更不利於兩岸同胞增進感情。
  • 泛政治化:壓力型體制的缺陷
    政府責任實現機制的「泛政治化」誘使一些政府部門和官員採取各種方式來逃避責任。在「泛政治化」的責任實現機制中,要使下級部門和官員完成任務依靠的是行政命令和政治覺悟。但是,行政命令的監督成本很高,政治覺悟又是一種「軟約束」。
  • 美修改「禁令」 允許美企與華為聯手參與5G標準制定
    來源:參考消息網原標題:美修改「禁令」 允許美企與華為聯手參與5G標準制定參考消息網6月17日報導 據路透社華盛頓6月15日報導,美國當地時間周一證實了路透社的一篇報導,即美國將修改對與中國華為公司做生意的美國公司的禁令,允許它們與華為聯手為5G網絡制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