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bulin活細胞成像工具相關研究

2020-09-15 每日生物評論

1.Tubulin聚合檢測試劑盒:

可用於分析細胞內微管聚合的動態變化,tubulin聚合分析有兩種形式:1.光散射(也稱為吸光度或濁度);2.基於DAPI螢光團的螢光形式。兩種方法都對聚合反應的抑制劑和增強劑敏感。

標準的Tubulin聚合曲線:I(成核期),II(生長期),III(穩態期)

2.微管結合蛋白分析試劑盒:

微管結合蛋白分析試劑盒和生物素標記的Tubulin可用於識別和量化測試物質(如MAP蛋白)與微管的相互作用,分析微管結合蛋白的功能。

3.Tubulin活細胞成像工具:

4.Tubulin蛋白,微管單體/聚合體分析試劑盒及抗體:

Tubulin蛋白包括癌細胞來源的Tubulin、原核細胞來源的Tubulin、哺乳動物來源的Tubulin、帶螢光標記的Tubulin(可進行顯微注射標記微管)、以及微管前體蛋白。

文章來源:每日生物評論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每日生物評論,或Bio-review

用最專業的精神,開放性的思維,與你一起探索行業走向,快速了解這個領域!

相關焦點

  • 瑞士SpiroChrome新型活細胞螢光染劑
    在沒有轉染、沒有光毒性、沒有繁瑣的洗滌流程(手冊)和沒有非特異性背景染色的情況下,對活細胞中的生物結構進行成像?
  • 北大研究團隊開發活細胞成像新技術
    該研究開發了一種全新的活細胞成像技術,利用炔基標記手段並巧妙地應用了受激拉曼顯微成像技術,成功實現了對活細胞的脂類、核酸、蛋白質和糖類等關鍵生物分子的特異性、低幹擾的三維成像,突破了成像標記基團的尺寸極限。
  • Tubulin幾款試劑盒了解一下
    1.Tubulin聚合檢測試劑盒:可用於分析細胞內微管聚合的動態變化,tubulin聚合分析有兩種形式:1.光散射(也稱為吸光度或濁度);2.基於DAPI螢光團的螢光形式。兩種方法都對聚合反應的抑制劑和增強劑敏感。
  • F-actin染色試劑盒-閃耀的活細胞成像
    細胞染色和示蹤試劑是跟蹤複雜環境中細胞的重要工具,廣泛應用於細胞遷移、創傷癒合及幹細胞分化研究。細胞運動和定位研究需要專門的探針染料,必須要對活細胞無毒性,還要同時具有多種螢光顏色可供選擇,以便與不同的儀器雷射波長和濾光片匹配,並能與抗體標記或其他細胞分析標記探針共染色。
  • 科學家首次實現活細胞RNA標記與無背景成像
    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楊弋、朱麟勇等教授歷經7年合作研究,在螢光RNA及活細胞RNA成像領域獲突破性進展。他們原創的系列高性能螢光RNA,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不同種類RNA在動物細胞內的螢光標記與無背景成像。11月5日,該成果以封面論文形式發表於《自然—生物技術》。螢光蛋白標記技術是蛋白質研究的巨大助力,其研究在2008年曾獲得諾貝爾獎。
  • API高分辨活細胞成像系統
    利用活細胞成像工作站進行細胞和基因的功能研究,是生物醫學研究的最新趨勢。固定細胞觀察僅能提供固定瞬間細胞的靜態信息,無法反映細胞在正常生理生化條件下的狀態活細胞觀察,對處於正常生理狀況下的細胞進行全程掃描和記錄,獲得其連續、全面、動態過程。
  • 2019年全球活細胞成像市場將達54.5億美元
    預計到2019年,全球活細胞成像市場將達54.5億美元, 2014年該市場規模為35.7億美元, 2014年到2019年之間的複合年增長率為8.8%。   市場的主要貢獻來自於北美,其次為歐洲、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在此期間預計亞洲增長速度最快。
  • 三維成像顯微鏡可觀察活細胞
    迄今為止,人們通過對研究樣本逐層掃描,然後用計算機合成三維圖形的方法來了解物體結構。但逐層掃描過程要求被掃描對象必須在整個過程保持靜止,該局限性表明它不可能用於觀察活細胞。而標準光學顯微鏡由於存在透鏡衍射極限,也具有局限性。
  • 我國學者在活細胞超分辨成像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國家實驗室生物醫學光子學功能實驗室張玉慧教授研究團隊通過對細胞穿膜肽的研究,利用其運載能力將不能透膜的螢光染料及特異性識別基團攜帶進入活細胞,突破以往光激活螢光化學探針中螢光染料及識別基團本身需要透膜的限制,為活細胞超分辨成像化學探針的構建提供了一種新策略。
  • 三維平行RESOLFT顯微鏡實現活細胞體積成像
    三維平行RESOLFT顯微鏡實現活細胞體積成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4 15:33:11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的kIlaria Testa團隊使用三維平行RESOLFT顯微鏡實現活細胞體積成像
  • 合肥研究院實現活細胞及線蟲體內DNA和RNA的同步螢光成像
    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化學期刊《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上。這是繼該團隊兩個月前在該雜誌發表細胞及生物體多通道螢光影像分析研究成果後的又一進展。但是,由於目前的成像探針存在生物膜穿透能力弱、無法同步區分DNA和RNA、自身光穩定性差等局限性,實時原位監測活細胞及生物體內DNA和RNA的分離、聚集和裂解等結構動態變化仍然面臨很大的挑戰。
  • 我國科學家合成高性能螢光RNA實現活細胞RNA成像
    該論文報導他們利用系列高性能螢光RNA,實現不同種類RNA在動物細胞內活體的螢光標記與無背景成像。迄今為止,在自然界尚未發現天然存在的螢光RNA。目前人工合成的少數幾種螢光RNA螢光強度弱,性能不穩定,難以實用。
  • 做了10 年的活細胞成像實驗,我總結出了這些經驗
    近年來,活細胞成像活躍於生物學的各個領域。在它的加持下,研究者們可以實時或者在一段時間內觀察細胞內部結構和細胞生理過程,從而加深對細胞運作過程的認識。但在各種實驗操作和成像條件下,想要成功做好活細胞成像實驗並不容易。
  • 活細胞螢光成像新技術問世
    近日來自法國讓·皮埃爾·埃貝爾結構生物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報告稱他們設計出了一種新型的螢光蛋白分子。
  • 化學所在細胞信號轉導相關蛋白的單分子實時成像和表徵研究方面...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分子納米結構與納米技術實驗室研究人員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科技部納米科學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和中科院等相關項目的支持下,長期致力於活細胞體系單分子原位、實時成像和表徵方法的研究,建立了可用於細胞信號通路相關膜蛋白受體激活、內吞和配受體結合等研究的活細胞單分子螢光成像和單分子力譜法(J. Phys. Chem.
  • Nature Methods:看清活細胞內任何活動的新型成像技術
    生物谷報導: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今天宣布說,運用類似X光CT掃描的方法,他們開發出一種新型成像技術,可在不用螢光標記或其他外加對比試劑的情況下展現活細胞內的任何活動。該技術使人類首次能夠對活體細胞在自然狀態下的各種功能加以研究。
  • 一種可用於超高分辨顯微成像的新型螢光蛋白
    2015年3月3日訊 /生物谷BIOON/--最近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徐平勇課題組在著名期刊ACS NANO上發表了題為Development of a Reversibly Switchable Fluorescent Protein for Super-Resolution Optical Fluctuation Imaging (SOFI)的文章,報告了一種可用作高速活細胞超解析度顯微成像的新型反覆光激活綠色螢光蛋白
  • ...組研製新型可逆光激活螢光蛋白實現長時間超高解析度活細胞成像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孫育傑課題組近日成功研製新型可逆光激活螢光蛋白GMars-Q,從而實現了基於並行RESOLFT原理的長時間活細胞超高解析度成像。該項工作近日在國際著名期刊ACS NANO以封面文章發表。
  • 活細胞超分辨PAINT成像揭示皮牛級別細胞牽引力
    活細胞超分辨PAINT成像揭示皮牛級別細胞牽引力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7 16:00:43 埃默裡大學Khalid Salaita研究小組取得一項新突破。
  • 中國科大等揭示α-tubulin末端去酪氨酸酶的催化機制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許超課題組、南方科技大學教授黃鴻達課題組及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教授Marin Barisic課題組合作,解析了α-tubulin末端去酪氨酸酶複合物SVBP/Vasohibin-1以及該異二聚體分別與α-tubulin羧基端模擬多肽、抑制劑分子epoY的高分辨複合物晶體結構,通過研究其功能突變體的體外/體內酶活確定了SVBP/Vasohi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