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書房」揭牌啦!市民家門口的公共閱讀空間帶來比西瓜更甜的...

2020-11-27 東方財富網

一本書可以溫暖一個人,一間書房可以溫暖一座城。

8月17日下午,新華書店攜手鍊家打造的「城市書房」在上海書展揭牌啟動,新聞晨報周到「社區之家」同時宣布入駐,為市民的品質生活提供近在家門口的入口。

這是一次令人驚豔的文化跨界,也是踐行總書記「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生動實踐。

市民家門口「小而美」的公共閱讀空間

「城市書房」是物流配送體系完善、門店布局資源豐富的新華書店,與在上海擁有超過1000家門店的鏈家,優勢互補的產物,旨在打造市民家門口的「小而美」的公共閱讀空間。

《新聞晨報》作為主流都市媒體,為上海市民提供優質的衣、食、住、行等生活資訊,並通過其官方客戶端《周到上海》,積極下沉社區,提供健康、教育、出行等一系列覆蓋生活方方面面的服務。今年,《周到上海》進一步將生活服務下沉到各區、街道、社區,並開設「社區之家」,為市民提供便捷、實用、優質的到家服務。此次,新聞晨報周到「社區之家」同步入駐「城市書房」。

新聞報社黨委書記、社長黃瓊說,今年正好是新聞晨報創刊20周年,20年來,在一紙風行的新聞晨報時代,我們努力把最鮮活最實用的新聞傳遞給上海的讀者;而在這兩年媒體深度融合之際,新聞晨報周到在繼續傳遞新聞資訊的同時,我們又提出「服務到家」的口號,今天「社區之家」的掛牌,正是我們媒體下沉、服務下沉的行動落地。

為讓市民更好地在「城市書房」享受閱讀生活,新華傳媒與上海鏈家還將開發微信小程序。通過這個小程序,市民只需支付一定押金或憑「微信信用」免押金,就能成為「城市書房」會員,14天內免費借閱鏈家門店專設的「共享書架」上由新華書店精心挑選的優質圖書。

打通公共圖書服務靠近社區的「最後100米」

「城市書房就在家門口,我們隨時可以去借閱,太方便啦!」剛走出鏈家門店的市民王先生驚喜地說。之前他都是坐地鐵到圖書館,或者一些公共的讀書場所,現在有了鏈家門店內的「城市書房」,對像王先生一樣的市民來說,是一種「福利」。

「孩子喜歡讀書,沒事的時候就帶他來鏈家這裡看看書,氛圍特別好,也很安靜。還能喝喝咖啡,享受一下午的親子時光。」市民趙女士表示。

鏈家COO王擁群表示,鏈家致力於成為「社區好鄰居」,不僅將門店變身為「城市補給站」,免費為居民提供打複印、飲水、便民雨具等九種服務,還持續改造門店,在有限空間內創造更多體驗。

「城市書房」和「社區之家」的落地,將有效打通公共圖書服務靠近社區的「最後100米」,讓全民閱讀融入居民生活。作為公共圖書館的社區延伸,開辦在鏈家門店內的「城市書房」不僅在借閱購買書籍方面成為公共圖書館的有效補充,還將通過開展讀書沙龍等文化公益活動,帶動市民的文化消費升級。

圖書與閱讀是比西瓜更甜的精神食糧

熱播劇《安家》裡有這樣的情節,孫儷飾演的王牌中介房似錦爬了28層樓給客戶送西瓜。這是一個接地氣的情節設計,炎炎夏日,解暑的西瓜是人與人之間拉近距離、傳遞情誼的道具。 「城市書房」開張後,圖書與閱讀,會成為比西瓜更甜的精神食糧,成為社區中溫馨而又有品質的人人喜歡、人人參與的紐帶。

上海報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副社長,上海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啟偉介紹,近年來,上海報業集團一直致力於集合旗下媒體資源,助力全民閱讀,豐富市民生活,推出了「市民文化客廳」等文化品牌。「城市書房」是一個新嘗試,同樣打出資源組合拳。新聞晨報周到「社區之家」也將入駐鏈家門店,為市民提供健康、教育、出行等覆蓋生活方方面面的便捷、實用、優質的到家服務。希望「城市書房」能夠成為市民朋友身邊有智慧、有溫度的好鄰居,助力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與閱讀、與美好生活不期而遇。

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表示,今年上海書展圍繞「安全」「出彩」兩個關鍵詞,破圈、跨界,進商圈、進社區,「城市書房」是閱讀破圈進社區的實踐,為上海全民閱讀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案例。

據悉,目前已有20家鏈家門店內的「城市書房」陸續開放,預計年底前可完成50家,並舉辦200場公益文化活動。

(文章來源:周到上海)

相關焦點

  • 城市書房:讓閱讀成為習慣 讓文化走進生活
    泰順新聞網訊(記者 蘇程)隨著社會經濟和城市的發展,人們對公共閱讀的服務和要求也越來越高。隨之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城市書房」是當前公共圖書館資源服務均等化與促進全民閱讀活動的一項重要舉措,一經推出就讓不少市民感受到它的高效和便捷,今年我縣也迎來了第三家城市書房「天空之城」的開放。那麼城市書房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和特色?它又在我們的日常文化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城市書房的魅力。
  • 科技賦能城市書房2.0建設 餘杭塘栖構建立體閱讀空間
    ,拿出手機掃了掃牆上「繪本故事」書籍對應的二維碼,選了幾本有聲書加入書架,然後往家趕。如何為老百姓提供更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是該鎮不斷探索的課題。「之前,我們推進城市書房建設,打造了塘栖書苑這一24小時圖書館。今年以來,我們結合美麗城鎮建設等工作,以塘栖書苑為品牌,著力打造城市書房的2.0版本,也就是立體閱讀空間。」該鎮宣傳幹事孫曉雲告訴記者,有聲圖書館的引入是構建立體閱讀空間的重要一環。
  • 城市書房到底有什麼「魔力」?
    古樸典雅的球狀吊燈、乾淨整潔的實木書架、從窗戶投入的細碎光影……在環翠區城市書房鯨園二館,市民正在安靜地享受閱讀時光。截至目前,威海市共建成城市書房27個,年底前還將有9個城市書房投入使用。城市書房建設作為威海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重要任務之一,按照「統一審核、統一標識、統一配置、統一監管」的要求,致力於打造城市精神文化地標,為廣大市民點亮一盞「閱讀之燈」。小書房充滿「大磁力」清晨的街道漸漸喧鬧起來,城市書房環翠樓分館管理員林向榮正擦拭著書桌。不同於城市的快節奏,書房內靜謐祥和,溫柔的燈光流淌在屋內每個角落,散發著醇厚書香。
  • 徐州市鼓樓區:「城市書房」正在「催生」人人閱讀
    文化是滋養靈魂的土壤,閱讀是產生思想的源泉。有人把閱讀當做追尋人生價值的思考方式;有人把經典閱讀當做豐富自身、完善自我的最好方式。在鼓樓區,隨著全民閱讀工作的深入展開,各種圖書館、書店等新形態,催生出隨時隨地隨心的閱讀文化和閱讀方式,人人閱讀的生活方式正在形成。
  • 讓閱讀快樂圍繞在身邊
    提起市圖書館和長春萬科聯合打造的和順裡閱書房,家住萬科藍山小區的陳洋讚不絕口。自去年6月起和順裡閱書房正式開放,他們一家三口就成了那裡的常客。優越的閱讀環境、濃厚的學習氛圍、豐富的書籍資源,讓日常閱讀變得更加方便、有趣。
  • 上海虹口全力打造新時代市民閱讀高地
    為貫徹落實市委宣傳部「上海書展」和「書香上海」建設的工作要求,踐行人民城市理念,弘揚新時代新思想,虹口以打造「書香虹口」為主線,將書展作為重要文化載體,把書展搬到「家門口」,不斷打造讓群眾滿意的新時代市民閱讀高地。
  • 天一書房萬科店昨開業 或將成為寧波文化新地標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天一書房萬科店,小朋友在兒童區閱讀。&nbsp&nbsp&nbsp&nbsp去年「4·23」世界讀書日,寧波首家24小時營業的書店——新華書店天一書房正式對外營業,與傳統的實體書店相比,天一書房更像是一個溫馨如家的休閒場所,錯落有致的書柜上點綴著精巧、詩意的工藝品和花草,一間間五彩的繪本小屋充滿童趣,溫馨優雅的咖啡館及別具一格的文創產品也給讀者帶來了高雅的享受,天一書房正在逐步打造成為一個綜合性的公共文化空間
  • 石景山區探索新型文化空間 打造有活力的全民閱讀樣本
    郎園PARK·良閱城市書房原本是一家舊貨市場,改造後華麗轉身為充滿現代感的閱讀空間。這裡剛剛開業一個月,已經接待讀者2000餘人次。在石景山區,一批年輕而有活力的新型閱讀空間已經誕生。近日,記者跟隨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領導小組辦公室開展的全民閱讀「一區一品」調研活動來到了該區。
  • 著名演員黃宏,著名主持人倪萍寄語日照城市書房
    活動結束後,演員黃宏,主持人倪萍,山東藝術學院院長、著名油畫家王力克,北京太陽聖火國際傳媒公司董事長童年蒞臨城市書房櫻花園館參觀,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留星,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肖梅陪同。黃宏在接受採訪時說,城市書房的建設是政府給老百姓最好的精神福利,豐富了百姓的生活,這才是書香城市正確的打開方式。
  • 用文化創意營造城市公共空間
    用文化創意營造城市公共空間城市空間是文化的載體,歷史文化也在塑造城市精神。如何用文化創意營造城市公共空間?近日,2020世界城市文化空間與夜經濟發展論壇的兩場分論壇活動在南京舉行。現場,來自全球的城市管理者、專家和學者熱情參與,針對疫情後的城市發展、文化空間創新營造,進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助力城市文化空間轉型升級。 本次分論壇之一,探討的是「文化空間營造」。
  • 廈門維爾海洋館昨日正式揭牌 免費對市民開放
    翔安澳頭也有海洋館啦!   廈門維爾海洋館昨日正式揭牌,免費對市民開放 坐落於翔安澳頭小鎮的廈門維爾海洋館昨日開館
  • 讓閱讀之風吹遍甬城每一個角落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我市各地舉辦了各種與閱讀有關的活動,濃鬱書香充盈街頭巷尾。地鐵圖書漂流、甬江書房揭牌、餘姚市第九屆全民讀書節開幕……昨日,數十場讀書活動在甬城舉行。    「每天讀書一小時,每月閱讀一本書,使讀書成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長多帶孩子去書店、圖書館;各行各業結合各自實際,緊緊圍繞推進全民閱讀,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閱讀之風吹遍甬城的每一個角落。」
  • 石碣圖書館升級改造後重新開館,打造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空間!
    8大場景化設計的閱讀專區,自助辦證借還書,1萬餘冊數字圖書資源及上千個音頻資源供讀者閱讀……經過7個多月升級改造後,東莞圖書館石碣分館實現了華麗變身。12月25日,該館舉行了開館儀式,向市民展示全新面貌,推出更多元化的優質服務。
  • 圖書館館長聚一堂 共話城市書房發展
    本報訊(記者 成燕)城市書房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燈塔,也是惠及民生的文化地標。我市城市書房自2019年4月啟動,截至目前已建成65處城市書房。如何凝聚城市書房力量,實現共同發展?近日,鄭州市公共圖書館服務聯盟館長會議在新密市圖書館舉行。
  • 公共空間︱「活的景觀」:濱江空間與日常生活
    從空間的社會性到社會的空間性包亞明曾在《現代性與都市文化理論》一書中認為,城市中的公共空間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對市民開放;二是要有公共活動,無論其參與者範圍的大小。這二者不僅對公共空間而言是必要的,而且共同構成了公共空間的充分條件,並因此構成公共空間的一個定義。
  • 愛上閱讀,終身成長 樊登讀書正式入駐巢湖市
    日前,樊登讀書樊博服務中心閱讀流動驛站在巢湖市天河街道麗水灣小區悅書房正式揭牌,標誌著樊登讀書正式入駐巢湖市。據悉,樊登讀書會由央視節目主持人、MBA資深講師樊登博士於2013年末發起,總部坐落於上海,是國內倡導全民閱讀的先行者,旨在幫助那些沒有時間讀書、不知道讀哪些書和讀書效率低的人,通過移動網際網路吸取知識、愛上閱讀、終身成長。
  • 合肥城市閱讀空間3月活動一覽表 合肥城市閱讀空間活動時間內容...
    龍騰家園城市閱讀空間三月份活動簡表  序號 日期 活動時間 活動主題 活動內容 > 1 3月2日 下午3:30-5:30 時光電影周 《雷鋒》 3月5日為學習雷鋒紀念日,龍騰家園.悅書房給讀者播放優秀影片《雷鋒》。
  • 雁翅樓「深夜書房」24小時不打烊:只要有一位讀者 堅守就有意義
    《千裡江山圖》再次引發「故宮跑」,越來越多人選擇在圖書館充實周末,部分書店試水進入24小時模式,可以說,今天的北京需要更多文化空間為市民提供新的精神棲息地。這份精神層面的寄託,凸顯著堅守的價值。當城市進入夜晚,書店就是燈火。文化地標固然重要,但「浪漫燈光」的背後卻不輕鬆。公共文化場所不同於一般經營機構,提供精神產品的定位使其帶有天然的公益屬性,大多數並不盈利。
  • 梅華市民藝術中心開放啦!
    > 香洲又一綜合性大型公共活動場所 ——梅華市民藝術中心 正式對外開放啦!中心設多功能演播廳、書畫室、綜合培訓室、器樂排練室、合唱排練室、舞蹈排練室、科技微體驗館、開放空間等14個功能空間。 香灣市民藝術中心
  • 上海:最美的城市細胞是書店(一城一品) - 人民日報海外版-人民網
    一批別具特色的書店,開始成為這座超大城市最為特別的細胞組成。僅2018年,第23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就有十餘家實體書店集中亮相申城,包括思南書局、作家書店、陸家嘴融書房等,帶來全新的閱讀文化體驗。  在上海,新一代實體書店,不再追求大而全的圖書羅列,而是追求營造獨具個性的文化空間,打造具有自身性格特徵的文化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