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館長聚一堂 共話城市書房發展

2021-01-08 瀟湘晨報

本報訊(記者 成燕)城市書房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燈塔,也是惠及民生的文化地標。我市城市書房自2019年4月啟動,截至目前已建成65處城市書房。如何凝聚城市書房力量,實現共同發展?近日,鄭州市公共圖書館服務聯盟館長會議在新密市圖書館舉行。

會上,各縣(市)區圖書館分享了各館在城市書房管理、服務上的創新做法和亮點工作,共同剖析運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並結合地方實際提出合理化建議。與會代表還實地參觀了鄭品書舍青屏廣場書房、溱水路書房、桃園溪谷書房,對其充滿地方特色的設計風格、多樣化的服務、新穎的閱讀推廣活動給予了肯定。

據了解,鄭州圖書館是鄭州地區公共圖書館服務聯盟的發起者,也是全國城市書房合作共享機制發起單位之一。鄭州圖書館館長李紅巖表示,今後,該館將充分發揮服務聯盟、合作共享機制優勢,搭建全市城市書房共建共享平臺,並鼓勵各縣(市)區之間廣泛開展城市書房交流合作,在特色服務拓展、管理模式創新、社會效益提升等方面,互學互鑑,比學爭先。

【來源:鄭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嘉興市圖書館館長沈紅梅:打開書 點亮人
    務實的工作作風,基於一句深埋心間的話。這樣的「不易」,不僅在城市,更在農村。從老一輩圖書館人口中,沈紅梅聽說,上世紀60年代,嘉興圖書館的館員們還曾背著一摞摞沉甸甸的圖書,穿越炎夏溽暑送書下鄉。如何讓圖書資源豐富起來,讓農村的讀者也能享受到圖書館的服務,這是上世紀末她和她的同事們一直想做而難於做到的事。讓她沒想到的是,改變的機會就這樣來了。
  • 徐州市鼓樓區:「城市書房」正在「催生」人人閱讀
    在鼓樓區,隨著全民閱讀工作的深入展開,各種圖書館、書店等新形態,催生出隨時隨地隨心的閱讀文化和閱讀方式,人人閱讀的生活方式正在形成。12月2日,在鼓樓圖書館,醫生張曉玲正在以閱讀的方式享受休息時光。在她看來,安靜的氛圍,書籍的陪伴,是減輕壓力,擴大視野,享受生命的好方式。
  • 大連:「紅月亮」圖書館變身「社區大書房」
    迴蕩在城市上空的聲音,孩子身邊的「故事媽媽」來自一家叫「紅月亮」的圖書館,用讀書照亮孩子們的生活,是圖書館館長王秀巖創館時的初衷。  從2014年建館至今,這家位於大連市甘井子區五郡社區的民辦公益圖書館,已經成為孩子們離不開的「精神家園」。
  • 誰來做高校的圖書館館長
    梁:最近幾年,國內大學圖書館發展很快。不光是各大學爭相建新館,購書的勢頭也很猛。對這種現象,我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畢:一般來說,發展圖書館是好事。不論是公共圖書館,還是大學圖書館,多建一些,多購些書,不光是出版業的福音,也是讀者的福音,對全社會的文明進步有好處。
  • 城市書房:讓閱讀成為習慣 讓文化走進生活
    泰順新聞網訊(記者 蘇程)隨著社會經濟和城市的發展,人們對公共閱讀的服務和要求也越來越高。隨之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城市書房」是當前公共圖書館資源服務均等化與促進全民閱讀活動的一項重要舉措,一經推出就讓不少市民感受到它的高效和便捷,今年我縣也迎來了第三家城市書房「天空之城」的開放。那麼城市書房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和特色?它又在我們的日常文化生活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城市書房的魅力。
  • 城市書房到底有什麼「魔力」?
    古樸典雅的球狀吊燈、乾淨整潔的實木書架、從窗戶投入的細碎光影……在環翠區城市書房鯨園二館,市民正在安靜地享受閱讀時光。截至目前,威海市共建成城市書房27個,年底前還將有9個城市書房投入使用。城市書房建設作為威海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重要任務之一,按照「統一審核、統一標識、統一配置、統一監管」的要求,致力於打造城市精神文化地標,為廣大市民點亮一盞「閱讀之燈」。小書房充滿「大磁力」清晨的街道漸漸喧鬧起來,城市書房環翠樓分館管理員林向榮正擦拭著書桌。不同於城市的快節奏,書房內靜謐祥和,溫柔的燈光流淌在屋內每個角落,散發著醇厚書香。
  • 「圖書館應該是人民的終身學校」
    一下課,67歲的退休工人周玉英迫不及待地舉著手機圍在講臺邊,她說,「老年人忘性大,遇上不明白的問題,總是要一遍一遍地問,但老師總是很耐心。」城市另一頭,嘉興市圖書館高照街道分館裡,幾個十歲左右的孩子們正在觀察電腦屏幕裡上下翻轉的立體幾何圖形,嘉興市民趙曉莉正帶著上二年級的兒子一起學習「3D建模列印」。
  • 浙報點讚嘉興市圖書館館長沈紅梅
    這個不到1.6米的小個子,是嘉興市圖書館館長,小到書架位置擺放,大到圖書館二期項目推進,她都安排得妥妥噹噹。「讀者第一,服務至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貼在嘉興市圖書館一樓牆面上的12個字,道出了沈紅梅的心聲。
  • 構建觸手可及的智慧型圖書館——訪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館長陳進
    在此次論壇期間,陳進館長在接受採訪時,進一步闡述了他的核心服務理念及其背後的一些故事。他在論壇上所做的主題報告中,將現有理論和實踐結合提升之後,提出「智慧圖書館」的概念。談及他對圖書館的一系列改革,陳進館長說:「可能由於不是圖書館專業出身的,所以我的頭腦裡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可以站在另一個角度,或者說以讀者的身份看問題、做事情。」
  • ...副主任、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首都師範大學圖書館胡越館長
    首都師範大學圖書館胡越館長    下面就是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記者對胡館長進行的採訪對話,希望大家能夠通過以下對話,能夠對胡館長和他的事業有一個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認知。答:過去,大學圖書館在一個大學中曾佔有著很重要的地位,館長作為學校的「三長」(機教務長、總務長、圖書館長),其地位應該是在院系主任之上的;隨時歷史的發展,圖書館越來越趨向於教學輔助性的工作,一度成為不受重視的「教輔」單位;但是,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圖書館在信息技術的開發應用、數據資源的建設發展等方面逐漸走在了學校的前列,客觀上決定了圖書館作為學校信息中心的地位
  • 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朱強當選環太平洋數字圖書館聯盟指導委員會主席
    在最近進行的環太平洋數字圖書館聯盟(Pacific Rim Digital Library Alliance,簡稱PRDLA)指導委員會匿名選舉中,北京大學圖書館朱強館長當選為該委員會下一屆輪值主席,自2010年開始任職。
  • 圖書館館長用臨摹贗品竊畫:其他人不懂美術
    ▲蕭元利用其擔任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館長的職務便利,用其事先配備的圖書館藏畫庫的全套鑰匙進入畫庫,把自己事先臨摹好的贗品,以「狸貓換太子」方式,將館藏的張大千、齊白石等書畫家143幅書畫竊為己有。  楊黎評價此書,「是一本開創性的書」。在他看來「蕭元寫作的最大特點,就是真實得可怕,真誠得可怕」。  蕭元也與其他藝術家、作家做了訪談,正整理資料,準備出書。但現在,出書進程已經中斷,2002年,蕭元離開《芙蓉》雜誌,遠赴廣州,就任廣州美術學院圖書館館長。
  • 泉州經貿學院圖書館榮獲2018年全國高職高專館長論壇案例二等獎
    來自全國各地272所高職高專院校圖書館的442位代表參加會議。泉州經貿學院圖書館館長高坤育、讀者服務部劉巧婷受邀參加本次會議。本次會議以「守正與創新——智慧圖書館建設與服務」為主題,安排了開幕式、專家報告、案例分享、會旗交接儀式、大會總結等九個環節,大家圍繞高職院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專業信息服務、信息技術與系統、閱讀推廣等主題開展了為期兩天的學術交流、優秀案例展示和館長論壇活動,促進圖書館在學校教學、教研與社會服務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 中國首位「圖書館館長」是誰
    我國圖書館的雛形始於周代,那時不叫圖書館,叫「盟府」,《左轉·僖公五年》曰:「勳在王室,藏於盟府。」意思是說,有功之臣受到王室封賞的記錄,都收藏在盟府裡。盟府是當時保存盟約、圖籍、檔案等與皇室有關資料的地方,可視為最早的王室圖書館。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圖書館館長」為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司馬遷《史記》上說,老子「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 CALIS全國高校醫學圖書館2016年學術年會,暨2016兩岸三地醫學圖書館館長論壇(附PPT)
    來自51所高校醫學圖書館的101位館長和部門負責人以及17家數據商代表出席了本次會議。CALIS醫學中心主任/北京大學醫學圖書館館長張大慶致開幕辭,內蒙古醫科大學校長杜茂林出席開幕式並致歡迎辭,CALIS管理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陳凌,內蒙古高校圖書館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劉羚在開幕式上講話。
  • 【好家風好家訓】麻慄坡縣圖書館館長關文聞:「小家」寫在心裡...
    麻慄坡縣圖書館館長關文聞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  2018年,關文聞家庭榮獲文山州級「文明家庭」榮譽稱號,在雲南省總工會女職工委員會2019年舉行的「好家規、好家訓——書寫家國情懷、弘揚時代新風」徵文活動中,關文聞榮獲三等獎。
  • 辦圖書館「廣州經驗」領先在哪
    通過一系列紮實、穩健、高效的工作,截至今年9月底,廣州市有公共圖書館229個,平均每6.5萬人擁有一座館,提前一年實現了「小目標」。  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李國新說,廣州的圖書館制度體系建設為全國樹立了樣板。廣州圖書館之城建設,是目前中國最好的圖書館服務網絡體系之一,也是全世界一流的城市圖書館服務網絡之一。
  • 對話大咖|「最正宗」搞業務的「網紅」館長
    想知道嘉興市圖書館為何火遍全國嗎?點開視頻了解一下見到嘉興市圖書館館長、黨支部書記沈紅梅時,一頭利落的短髮,戴著金絲邊眼鏡,身著風衣配一條橘黃色絲巾,溫婉幹練的形象立現。很難想像,眼前這位瘦小的女士,穩穩地扛起了一館之長的重擔,並帶領市圖書館以最紮實的方式「走紅」。擇一事終一生。
  • 科技賦能城市書房2.0建設 餘杭塘栖構建立體閱讀空間
    「之前,我們推進城市書房建設,打造了塘栖書苑這一24小時圖書館。今年以來,我們結合美麗城鎮建設等工作,以塘栖書苑為品牌,著力打造城市書房的2.0版本,也就是立體閱讀空間。」該鎮宣傳幹事孫曉雲告訴記者,有聲圖書館的引入是構建立體閱讀空間的重要一環。
  • 「城市書房」揭牌啦!市民家門口的公共閱讀空間帶來比西瓜更甜的...
    一本書可以溫暖一個人,一間書房可以溫暖一座城。8月17日下午,新華書店攜手鍊家打造的「城市書房」在上海書展揭牌啟動,新聞晨報周到「社區之家」同時宣布入駐,為市民的品質生活提供近在家門口的入口。打通公共圖書服務靠近社區的「最後100米」「城市書房就在家門口,我們隨時可以去借閱,太方便啦!」剛走出鏈家門店的市民王先生驚喜地說。之前他都是坐地鐵到圖書館,或者一些公共的讀書場所,現在有了鏈家門店內的「城市書房」,對像王先生一樣的市民來說,是一種「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