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綸表面改性處理對其增強複合材料衝擊性能的影響

2021-02-27 紡織視界

[1]顧偉,臧傳鋒.滌綸織物增強複合材料性能研究[J].現代絲綢科學與技術,2013,28(6):215-217.

[2]AMB R OZIAK A, KOSOWSKI P.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preliminary design of structures made from PVC coated fabric[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4,50(1):74-81.

[3]HUANG Y D, LIU L, QIU J H, et al.Influence of ultrasonic treatment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poxy resin and the interfacial property of its carbon fiber composites[J].Composites Science & Technology, 2002,62(16):2153-2159.

[4]徐鶴,田桂芝,王琦.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機械加工技術[J].現代製造技術與裝備,2019(4):178-179.

[5]秦偉,吳曉宏,張志謙,等.PET纖維/環氧複合材料界面性能改性研究[J].哈爾濱工業大學報,2003,35(10):1162-1164.

[6]申曉.滌綸纖維表面改性處理及其複合材料性能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學,2018.

[7]張翠玲,趙國梁,宋立丹,等.滌綸表面改性研究的進展[J].聚酯工業,2007,20(6):5-7.

[8]普丹丹,傅雅琴.滌綸工業絲表面改性技術研究進展[J].紡織科技進展,2015(7):10-13.

[9]El-GHAZAWY R A, ABDEL-RAHEM R, Al-SABAGH A M.Surface activity-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and light scattering studies for some novel aliphatic polyester surfactants[J].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2017,28(4):558-558.

[10]王宗舞,劉偉,陳玉行,張盟.等.鹼減量對滌綸親水性改性影響的研究[J].廣東化工,2018,45(13):133-134,143.

[11]LEE N R, MIN M H, HAN S K.Measurement of nanofilament-fabric optical Properties[J].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2015,52(5):325-330.

[12]CHEN W, MCCARTY T J.Chemical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J].Macromolecules, 1998,31(11):3648-3655.

[13]鄭敏,宋心遠.超聲波/鹼協同處理聚酯纖維表面低聚物的研究[J].印染助劑,2004,21(5):8-10.

[14]KAJI K.Radiation-induced grafting of acrylic acid onto polyester fiber[J].Radiation Research, 1985,24(1):323-38.

[15]KAN CW, KWONG CH, NGSP.Hydrophobisation of hydrophilic imitation leather with polyester surface by atmospheric pressure plasma treatment[J].The Journal of the Textile Institute,2016,107(1):91-94.

[16]楊揚.醋酯/滌綸混紡織物含量分析方法的探討[J].中國纖檢,2003(4):28-29.

[17]於偉東.滌綸等離子體表面改性及粘結性研究[J].中國紡織大學學報,1994(1):65-71.

相關焦點

  • 碳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幾種常見的界面改性方法
    在實際應用中,有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性能表現,其中碳纖維與熱塑性樹脂之間的界面情況就是重要因素之一。碳纖維熱塑性複合材料界面改性的意義:複合材料界面是纖維與樹脂基體之間通過一系列的物理、化學作用形成的第三相。其中,高性能熱塑性樹脂作為連續相,碳纖維作為增強相,它們兩者之間通過界面層結合。
  • 等離子清洗機對PET滌綸纖維表面改性處理的應用
    PET纖維也叫聚酯纖維,即我們俗稱的滌綸纖維材料。PET纖維是由有機二元酸和二元醇縮聚而成的聚酯經紡絲所得的合成纖維,是一種具有高強度高模量的化學纖維,用這一纖維材料製成的服裝具有耐穿、挺括、易洗滌等優點。
  • 碳纖維對聚苯硫醚(PPS)複合材料性能的影響
    其在力學強度、熱穩定性、耐腐蝕性、耐老化性和阻燃性等多方面都表現出良好的性能優勢,但是,純的PPS樹脂也具有脆性大、韌性不夠等性能缺陷,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需要通過複合材料改性的方式來實現最佳的應用效果。其中,碳纖維增強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利用碳纖維提升PPS複合材料的性能應該根據PPS複合材料的實際應用需求來決定,同時也要兼顧製造成本。
  • 表面改性究竟能給阻燃劑氫氧化鋁帶來什麼?
    造成複合材料界面缺陷的問題,當添加量較大時會影響複合材料的力學性能。但同時它又是一種極性無機材料,具有疏水親油的特性,與有機高聚物的相容性較差,超細化後其粒度較小,表面能較高,容易產生粒子團聚的現象,影響其在複合材料中的分散性。為此,可採用表面活性劑處理或偶聯劑改性等方式對其進行表面改性處理,以獲得的有機高聚物複合材料兼具阻燃性能好和力學性能優的特點。
  • 高嶺土8大表面改性方法,你鐵定用得著
    表面改性是高嶺土非常重要的深加工改性方法之一,是指根據應用的需要,對高嶺土表面進行物理、化學或機械方法處理,以達到提高高嶺土的白度、亮度、表面活性或改善與聚合物相容性等目的。用偶聯劑處理高嶺土,可有效抑制其與高聚物的「相」分離,可增大填充量,節約成本,同時可保持較好的分散性,從而改善了聚合物基體的綜合性能,特別是衝擊強度、抗張強度、柔韌性和撓曲強度等。
  • 聚苯硫醚PPS/纖維複合材料研究進展
    將高強度高模量的增強纖維與 PPS 樹脂複合後,可以改善 PPS 質地脆抗衝擊差的缺點。在提高複合材料性能的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目前,常用的增強纖維有玻璃纖維、碳纖維、玄武巖纖維和芳綸纖維等。
  • 粘膠和滌綸的區別 粘膠好還是滌綸好
    普通粘膠纖維具有一般的物理機械性能和化學性能,又分棉型、毛型和長絲型,俗稱人造棉、人造毛和人造絲。高溼模量粘膠纖維具有較高的聚合度、強力和溼模量。這種纖維在溼態下單位線密度每特可承受22.0cN的負荷,且在此負荷下的溼伸長率不超過15%,主要有富強纖維。高強力粘膠纖維具有較高的強力和耐疲勞性能。 粘膠纖維可分為普通粘膠纖維、高溼模量粘膠纖維,強力粘膠纖維和改性粘膠纖維。
  • 一文了解氫氧化鎂阻燃材料表面改性技術
    河北鑫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硬脂酸鋅對氫氧化鎂進行幹法改性,改性後的氫氧化鎂添加到PP中分散性變好,複合材料的黏度下降,彈性模量、衝擊強度和阻燃性能得到明顯提高。(2)偶聯劑處理偶聯劑處理是目前氫氧化鎂表面改性最常用的改性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矽烷偶聯劑。
  • 偶聯劑改性碳酸鈣工藝、設備與適用範圍
    同時,由於鈦酸酯偶聯劑能在碳酸鈣分子和聚合物分子之間形成分子架橋,增強了有機高聚物或樹脂與碳酸鈣之間的相互作用,可顯著提高熱塑料複合材料等的力學性能,如衝擊強度、拉伸強度、彎曲強度以及伸長率等。2、鋁酸酯偶聯劑改性碳酸鈣鋁酸酯偶聯劑已廣泛應用於碳酸鈣的表面處理和填充塑料製品,如PVC、PP、PE及填充母粒等製品的加工中。
  • 粉體表面改性方法
    粉體材料表面改性技術是伴隨現代新型複合材料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對於現代有機(無機)複合材料、無機(無機)複合材料、塗料或塗層材料、吸附與催化材料、環境材料以及超細粉體和納米粉體的製備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在粉體表面處理中的應用
    通常採用的放電氣體有Ar、N2、O2等非聚合性氣體以及C2H2、CF4等反應性氣體,通過活性粒子對粉體表面的刻蝕、活化、除雜、接枝、交聯和包覆等作用,改變粉體表面的結構和化學組成。接下來就與大家探討低溫等離子表面處理技術在粉體材料處理中的具體應用。
  • 碳酸鈣的特性和改性作用
    改性碳酸鈣所謂改性碳酸鈣是指將重質碳酸鈣或輕質碳酸鈣表面進行活化處理製得,不但疏水化而且活性化,所以習慣上把改性碳酸鈣都稱為活性碳酸鈣。我國地域遼闊,擁有豐富質優的石灰石礦,積極開發活性碳酸鈣的生產,對滿足橡膠、塑料、造紙、塗料等工業的需要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 科普|改性碳酸鈣的24種應用及相應改性劑作用
    鋁酸酯偶聯劑對碳酸鈣顆粒表面有一定的粘結作用,改性碳酸鈣顆粒的分散性顯著提高。隨著高密度聚乙烯(HDPE)中改性碳酸鈣用量的增加,複合材料的磨損量和摩擦功降低,摩擦阻力增加。當用量為8份時,複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最好,拉伸強度和衝擊強度分別提高了4.46%和24.57%。
  • 低溫等離子體表面改性電極材料對液體電介質電荷注入的影響
    為了探究低溫等離子體改性電極對液體電介質絕緣性能的影響,採用真空濺射鍍膜法分別對鋁、銅和不鏽鋼三種電極材料濺射TiO2對其表面進行改性,測試改性前後液體電介質的擊穿電壓,並利用Kerr電光效應測量了改性前後三種電極材料向液體電介質注入空間電荷的分布情況。
  • 芳綸纖維的改性研究進展
    改變芳綸纖維表面性質能有效發揮芳綸纖維在複合材料中的優異性能。對芳綸纖維表面改性主要分為兩種:一是破壞芳綸纖維的光滑表面,使分子沿纖維軸向的取向度降低,纖維表面的粗糙程度上升,表面極性增大,纖維與基體的浸潤性增加;二是在芳綸纖維表面增加功能化活性基團或形成連接「橋梁」,使其與基體以物理或化學鍵結合,提高纖維與基體的界面粘結強度。
  • 納米SiO2的分散及其對環氧樹脂性能的影響-環氧樹脂,納米SiO2-塗料...
    慧聰塗料原料網訊::通過機械球磨與表面處理結合,製備得到分散均勻且穩定的納米SiO2/丁酮分散液。將分散液與環氧樹脂混合、固化,製備得到納米SiO2/環氧樹脂複合材料。研究了偶聯劑種類和分散時間對納米SiO2的分散性能的影響。
  • 雷射表面改性技術發展研究
    雷射技術在改善金屬材料的表面性能、突破傳統改性技術應用約束等方面潛力突出 [3],被視為現代工業的「萬能加工工具」「未來製造系統共同的加工手段」。雷射表面改性技術利用雷射的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單色性和高相干性等特徵,通過改變金屬材料表面的組織結構和化學組成來對材料表面進行改性或合金化,進而達到改善材料表面性能的目的。
  • 碳纖維表面處理技術,值得學習!
    由於碳纖維表面惰性,複合材料中碳纖維和基體材料間應力載荷無法有效傳遞,直接影響其性能發揮,限制其規模化應用,所以要對碳纖維進行表面處理。通過表面改性技術來提高碳纖維的表面活性,強化碳纖維與基體材料之間的界面性能,改善了其與基體的粘結效果,從而提高纖維材料在工業應用中的價值。
  • 氧化鎂的製備和改性及絕緣性能
    製備絕緣性能較好的氧化鎂的工藝及條件,分析了氧化鎂的物理性質對其絕緣性能的影響,確定製備絕緣性能優良的氧化鎂的工藝條件。在此基礎上,河北鑫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鹽湖滷水為原料,結合前人研究結果,河北鑫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開發製備高絕緣性EP/氧化鎂複合材料的工藝技術路線。
  • 納米纖維素的改性及應用
    綜述了近年來納米纖維素的研究進展,詳細闡述了納米纖維素的製備、改性的具體成果,並對其作為吸附劑處理廢水的各項成果進行了論述。 纖維素經酸解後可得到粒徑為納米級別的棒狀晶體——納米纖維素,它相比普通纖維素有諸多優點,如機械強度高、比表面積大、高的楊氏模量、有較強的親水性等,作為納米複合材料領域的增強劑應用於諸多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