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實現5G網絡全覆蓋:高清人臉辨識、北鬥參與運維

2020-11-22 觀察者網

據香港文匯網7月3日報導,港珠澳大橋5G通信網絡建設日前通過驗收測試,標誌著大橋5G通信網絡全線開通,實現橋區內地部分5G信號全面覆蓋。

大橋管理局有關負責人3日在接受採訪時透露,5G網絡全覆蓋將為大橋開展沉浸式觀光遊覽、高清人臉識別、無人駕駛等應用奠定了堅實的網絡基礎;而且5G將攜手北鬥、大數據等新技術融入「港珠澳大橋智能化運維技術集成應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在開啟港珠澳大橋智能化運維探索新階段的同時,亦將為相同類型的「生命線工程」提供支撐。

港珠澳大橋5G通信網絡全線開通,實現橋區內地部分5G信號全面覆蓋。圖源見水印,下同

「在經歷30天的緊張施工後,港珠澳大橋5G通信網絡建設近日圓滿完成,並以全優指標通過了運營商的網絡驗收測試。」大橋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大橋上共設有24個5G基站,經初步測試,橋上5G網絡平均速率達到600M/S,接下來逐步實現平均速率達到1000M/S的目標。

「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技術在大橋上的應用將不僅為通行三地的旅客帶來更為豐富、便捷的生活體驗,也將助力港珠澳大橋建設成世界一流的『數位化大橋』。」上述負責人說道。

顯示中國通信產業高技術標準和能力

據了解,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是全球最長跨海大橋,主體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複雜的結構設計對橋體網絡信號連續覆蓋亦形成巨大考驗;譬如要經過大量的技術驗證,克服超遠覆蓋要求、拱形路面覆蓋要求(避免盲區和死角)等。有無線通信網絡專家指出,港珠澳大橋是非常特殊的應用場景,它顯示了中國通信產業的高技術標準和能力,這也為全球其他特殊應用場景的無線覆蓋提供了借鑑和參考。

大橋管理局有關負責人透露,「港珠澳大橋智能化運維技術集成應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已正式立項,其中5G技術的運用是智能化運維中,解決大橋安全檢測與應急管控難題的重要支撐。通過探索將5G、北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與大橋運維融合和集成創新,可為大橋的安全運營提供有力保障,更能為相同類型的「生命線工程」提供支撐。

5G助力港珠澳大橋建成世界一流的數位化大橋,圖為大橋珠海口岸。

為相同類型「生命線工程」提供支撐

其中,「重大跨海交通集群工程智能安全監測與應急管控」項目已啟動,也意味著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合參與實施的科研項目正式執行。

據介紹,該項目針對重大跨海交通集群工程所處特殊地理位置和運營環境,依託港珠澳大橋,圍繞智能檢測與應急管控的需求,在5G、北鬥、三維數位化模型等新技術與結構安全監測系統、應急管控系統集成及融合等方面開展研究,形成新一代安全監測系統和應急管控系統。按計劃,該科技項目擬於2022年完成。

港珠澳大橋5G通信網絡建設施工現場

相關焦點

  • 港珠澳橋「5G+北鬥」通過驗收測試!
    港珠澳大橋5G通信網絡建設日前通過驗收測試,標誌著大橋5G通信網絡全線開通,實現橋區內地部分5G信號全面覆蓋,大橋管理局有關負責人3日在接受採訪時透露,5G網絡全覆蓋將為大橋開展沉浸式觀光遊覽、高清人臉識別、無人駕駛等應用奠定了堅實的網絡基礎,而且5G將攜手北鬥、大數據等新技術融入
  • 北鬥覆蓋率達100%,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港珠澳大橋航標處正式掛牌
    12月30日,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港珠澳大橋航標處(以下簡稱航標處)在港珠澳大橋口岸人工島正式揭牌成立。 港珠澳大橋航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成立後將為過往船舶提供更加優質的導助航服務,提升船舶遇險應急處置能力,保障大橋及附近水域水上交通運輸安全便捷暢通。
  • 港珠澳大橋全面覆蓋4G網絡 海底隧道信號依然滿格
    原標題:從港珠澳大橋說隧道網絡信號   不久前,由粵港澳三地合作共建的超級跨海工程——港珠澳大橋開通了4G網絡信號。這是由中國鐵塔公司承建的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已經通過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3家運營商的網絡驗收測試。
  • 港珠澳大橋通關攻略(通關口岸通關手續時間)
    其中連接珠海公路口岸及澳門口岸的珠澳大堂於 22:00 至次日 08:00  會臨時關閉 ( 適時作出評估及調整 ),而澳門口岸港澳大堂及出入境車道維持 24 小時開放。  3.3 交通接駁指南  三地口岸為港珠澳大橋的旅客提供多種多樣的出入境交通換乘方式。
  • 港珠澳大橋有海底隧道嗎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如何建成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全長6.7公裡 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海底部分約5664米,由33節巨型沉管和1個合龍段最終接頭組成,最大安裝水深超過40米。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概述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迎來了全線貫通的歷史時刻!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港珠澳大橋於2009年12月15日動工建設; 於2017年7月7日實現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開通運營。建設港珠澳大橋是中國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澳門和珠三角地區城市快速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為什麼要建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的前身是原規劃中的伶仃洋大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首次實現了珠海、澳門與香港的陸路連接,極大地縮短了三地間的距離。
  • 卡特彼勒為港珠澳大橋提供CAT®(卡特)發電機組
    作為世界上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是中國交通史上技術最為複雜、建設標準最高的工程之一。港珠澳大橋而在這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世紀工程中,信昌機器工程有限公司為港珠澳大橋提供了3臺CAT®(卡特)發電機組,承擔起港珠澳大橋的供電保障任務。
  • 生態保護貫穿港珠澳大橋建設始終,實現中華白海豚「零傷亡」
    南方日報 圖中華白海豚又稱「海上大熊貓」,對海洋環境要求極高,而港珠澳大橋所在的珠江口海域中,棲息著2000多頭野生中華白海豚,如果在橋上眺望,幸運的話還能看到它們時而躍出海面,時而歡快互動。白海豚不搬家,是港珠澳大橋項目的建設目標之一。而今,港珠澳大橋已通車,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用自己的智慧與行動實現了這一目標,既自豪也欣慰。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今日貫通:「海底呼吸順暢」
    跨海大橋創「世界奇蹟」「一橋飛架三地,大海變通途」,這個港珠澳三地人民共同的夢想不久就要實現了。今天,世界最長海底隧道貫通,標誌著港珠澳大橋主體實現全線貫通。然而,這個夢想從提出到即將實現,三地人民足足等了34年。早在1983年,香港商人胡應湘率先提出了興建連接香港與珠海跨境跨海大橋的大膽方案。
  •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是如何修建的.   連接香港、珠海、澳門三地,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跨海大橋正式通車的消息刷爆了整個網際網路,這項偉大的工程讓舉國沸騰,讓世界矚目。
  • 港珠澳大橋:保護白海豚花了3.4億,實現「零傷亡不搬家」
    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將於10月24日上午正式通車。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10月21日從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了解到,在大橋修建過程中,為保護中華白海豚,耗資約3.4億元。總長約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穿越廣東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片水域的海洋環境極為敏感。
  • 港珠澳大橋建設者走進重慶交大 這座橋有近百位交大校友參與
    重慶交大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5月26日15時訊(首席記者 黃軍)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建設已經接近尾聲,這一大橋的修建攻破了許多世界級技術難題。今(26)日上午,「港珠澳大橋建設功臣走進交大」系列學術報告在重慶交通大學舉行,港珠澳大橋SB01標總監程志虎、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助理兼計劃合同部部長高星林、港珠澳大橋CB01標項目黨工委書記王樹枝三位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的專家與交大學子展開了對話。
  • 港珠澳大橋建設都攻克了哪些世界性難題?
    港珠澳大橋像一條海上巨龍,連通香港、珠海、澳門,不僅惠及三地,還將對整個珠三角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極大推動作用,標誌著我國從橋梁建設大國向橋梁建設強國邁出了堅實一步。自2009年12月動工以來,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面對重重考驗,運用多項尖端科技,攻堅克難推進工程建設,取得了500多項專利技術。
  • 【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原標題:【新中國的第一】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  2018年底,經過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這一超級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其建設難度之大,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它的建成,不僅標誌著中國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也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駛入快車道。
  • 三地發行《港珠澳大橋》郵票!方寸間展示國家記憶
    為了紀念大橋啟用,中國郵政、香港郵政和澳門郵電在30日共同發行《港珠澳大橋》紀念郵票。《港珠澳大橋》紀念郵票小全張 圖片來源:中國郵政網站大橋的風採相信很多市民近期都已經領略過了,為其發行的紀念郵票同樣非常精美大氣,更何況還有著如此重要的紀念意義。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了!看《人民畫報》上的超級工程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 谷歌高清衛星地圖下的港珠澳大橋,讓你更清晰地了解世界七大奇蹟
    珠港澳大橋是我國自主建設完成的超級跨海工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創下世界七項之最,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由我國自主建設完成的超級跨海工作,也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因其超大的建築規模、空前的施工難度和頂尖的建造技術而聞名世界。
  • 世茂 港珠澳口岸城!港珠澳大橋人工島上唯一可開發可售的項目!佔據千億橋頭堡港珠澳口岸!
    港珠澳大橋橋頭堡兩大酒店集群佔位:香港東湧世茂福朋喜來登酒店和珠澳口岸島的世茂喜達旗下凡象,茂御,茂御居,睿選星級酒店。作為港珠澳合作創新(珠海)中心匯集兩岸三地高端人才。北側正對珠海拱北及吉大高端居住區,南側為澳門本島,東側為港珠澳大橋及珠江口遠眺香港大嶼山。
  • ——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橋建設紀實
    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超百年工程早已養護先行,牽起交通、架起經濟、承載安全,保證港珠澳大橋巍然屹立。這一系列與每個大橋使用者息息相關的問題,都在跨界通行政策研究中敲定。作為提供全過程、全產業鏈諮詢服務的公規院,其下屬華傑公司憑藉產業鏈前端的政策研究、投融資分析、模式設計、管理諮詢的優勢,在公開選聘中脫穎而出,成為港珠澳大橋跨界通行政策研究的牽頭單位。
  • 港珠澳大橋建設背後的故事!
    全長約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橫跨珠江口外伶仃洋海域,將香港、澳門和珠海三地連為一體,過去,從珠海市抵達香港,開車需要3個半小時,而隨著港珠澳大橋的投入使用,只需要半個小時。那麼,港珠澳大橋到底用了多少砂石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