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香港文匯網7月3日報導,港珠澳大橋5G通信網絡建設日前通過驗收測試,標誌著大橋5G通信網絡全線開通,實現橋區內地部分5G信號全面覆蓋。
大橋管理局有關負責人3日在接受採訪時透露,5G網絡全覆蓋將為大橋開展沉浸式觀光遊覽、高清人臉識別、無人駕駛等應用奠定了堅實的網絡基礎;而且5G將攜手北鬥、大數據等新技術融入「港珠澳大橋智能化運維技術集成應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在開啟港珠澳大橋智能化運維探索新階段的同時,亦將為相同類型的「生命線工程」提供支撐。
港珠澳大橋5G通信網絡全線開通,實現橋區內地部分5G信號全面覆蓋。圖源見水印,下同
「在經歷30天的緊張施工後,港珠澳大橋5G通信網絡建設近日圓滿完成,並以全優指標通過了運營商的網絡驗收測試。」大橋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大橋上共設有24個5G基站,經初步測試,橋上5G網絡平均速率達到600M/S,接下來逐步實現平均速率達到1000M/S的目標。
「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技術在大橋上的應用將不僅為通行三地的旅客帶來更為豐富、便捷的生活體驗,也將助力港珠澳大橋建設成世界一流的『數位化大橋』。」上述負責人說道。
顯示中國通信產業高技術標準和能力
據了解,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是全球最長跨海大橋,主體工程集橋梁、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複雜的結構設計對橋體網絡信號連續覆蓋亦形成巨大考驗;譬如要經過大量的技術驗證,克服超遠覆蓋要求、拱形路面覆蓋要求(避免盲區和死角)等。有無線通信網絡專家指出,港珠澳大橋是非常特殊的應用場景,它顯示了中國通信產業的高技術標準和能力,這也為全球其他特殊應用場景的無線覆蓋提供了借鑑和參考。
大橋管理局有關負責人透露,「港珠澳大橋智能化運維技術集成應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已正式立項,其中5G技術的運用是智能化運維中,解決大橋安全檢測與應急管控難題的重要支撐。通過探索將5G、北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與大橋運維融合和集成創新,可為大橋的安全運營提供有力保障,更能為相同類型的「生命線工程」提供支撐。
5G助力港珠澳大橋建成世界一流的數位化大橋,圖為大橋珠海口岸。
為相同類型「生命線工程」提供支撐
其中,「重大跨海交通集群工程智能安全監測與應急管控」項目已啟動,也意味著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合參與實施的科研項目正式執行。
據介紹,該項目針對重大跨海交通集群工程所處特殊地理位置和運營環境,依託港珠澳大橋,圍繞智能檢測與應急管控的需求,在5G、北鬥、三維數位化模型等新技術與結構安全監測系統、應急管控系統集成及融合等方面開展研究,形成新一代安全監測系統和應急管控系統。按計劃,該科技項目擬於2022年完成。
港珠澳大橋5G通信網絡建設施工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