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創造力的本質》:與風暴同行,在思考與行動中找到創造力

2021-01-16 虎皮柚子

原創書評 | 第67篇


創造力是什麼?有人說它如天上的白雲般不可捉摸,有人說它如飄落的雨滴般不知所蹤,而羅德島設計學院建築系教授凱娜·萊斯基認為,創造力就像風暴。

 

她與風暴同行,用風暴的視角來解構創造力。從創建問題到收集與追蹤,再到推進、遇見、連接,一步步展現出創新思想的形成過程。

 


把一個含糊不清、模稜兩可的想像力轉變成一種清晰的想法,創造的過程本身就是企圖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的過程,這種力量神秘而隨機。它不是線性的,但它真的是毫無邏輯嗎?

 

凱娜·萊斯基不這麼認為。作為建築師、老師、作家和創造者,她經歷、觀察過很多創意過程,她認為這些過程有特性,也有普遍性。

 


她試圖通過《創造力的本質》來告訴大家這種普遍性,鼓勵我們在實踐中認識創造力。創意的過程其實是內在體驗的過程,它的形成宛如一場風暴,慢慢聚集、形成,在不斷的思考和行動中,最終凝結成形。文中她提到的「開放之心」讓我印象深刻。


 


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說:「人不可能學習自認為已知的東西。」創造力需要開放之心來消滅先入之見。

 

從學會忘記,質疑你自以為知道的內容開始。創造性的過程,就是對你所知部分的替代、幹擾以及破壞。

 

凱娜·萊斯基講了自己在羅德島設計學院的教學案例。每年都有新生進入建築專業,他們來自不同的背景,有本科生,有研究生,有的有藝術背景,有的沒有,包括你能想到的各個專業類型:科學、數學、文學、音樂、哲學、商業、醫學、軍事等等。

 


這些新生每個人都需要解決一道難題,完成一個任務——凱娜·萊斯基認為這是他們的新起點。學生的每道難題都是經過仔細考慮和挑選,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設計中學會忘記,解放自我,去除先入之見。

 

1953年,耶日·格羅託夫斯基在波蘭創立劇場實驗室,講授「探索錯誤」的課程和上述有異曲同工之妙。

 

格羅託夫斯基將身體視為演員用來實現創造的材料。他教導演員們把錯誤當作探索發現的機會。課程的目的不是為了讓演員隱藏錯誤,而是讓他們通過無意識的動作與發音,學會即興表演。

 


通過完成任務,學生們學會忘記先入之見,獲得開放之心。作家埃裡卡·達萬說得特別好:「學會忘記,並不是完全放棄我們的知識或觀念,而是從觀點中跳脫出去,站在我們的世界觀之外,開闢新的視角來解釋和理解這個世界。」

 

  

物理學家理察·費曼1965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關於獲獎的發現是如何產生的,他講了一個故事。

 

我在康納爾大學的餐廳裡吃飯,有個傢伙閒著沒事向空中扔盤子。盤子升到空中,我看到了它在擺動,並且注意到盤子上的康奈爾紅色紀念章也在旋轉。

 


我沒事可做,就開始計算轉盤的運動,然後又開始思考電子軌道的運動,想到了量子電動力學……令我獲得諾貝爾獎的發現,起點竟然是那個被扔向空中的餐盤。

 

這個故事很有趣,轉動的餐盤非常常見,但藉此思考並不斷演算出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可能就只有費曼先生了。成功的創意不僅僅是想出來的,更是「做出來」的,思考與行動需要並行。


 

創造力是人類獨有的特性,凱娜·萊斯基把創作過程視為一場風暴,運用她的觀察和經驗,為我們描述了創作過程的運作方式。如果你在為發現新事物而努力,如果你從事藝術、科學或者人文領域的工作,這本《創造力的本質》或許可以給你啟發。


 我是虎皮柚子,一名教育工作者,喜歡閱讀與寫作,歡迎關注。

很高興在這裡遇見你。


相關焦點

  • 書評|《創造力的本質》:與風暴同行,在思考與行動中找到創造力
    創造力是什麼?有人說它如天上的白雲般不可捉摸,有人說它如飄落的雨滴般不知所蹤,而羅德島設計學院建築系教授凱娜·萊斯基認為,創造力就像風暴。她與風暴同行,用風暴的視角來結構創造力。她試圖通過《創造力的本質》來告訴大家這種普遍性,鼓勵我們在實踐中認識創造力。創意的過程其實是內在體驗的過程,它的形成宛如一場風暴,慢慢聚集、形成,在不斷的思考和行動中,最終凝結成形。文中她提到的「開放之心」讓我印象深刻。
  • 探尋創造力的本質
    他寫道:「凱娜從風暴開始,與風暴同行,並以風暴結束,風暴意味著自然的力量。在原子的尺度、空氣的尺度、人類尺度上,她為我們創建了工作語言。」本書圍繞「風暴的過程展開」(本書原名 The Storm of Creativity),將「創造力過程」與自然中的「風暴」進行類比。為何創意過程猶如一場風暴?創意從零開始,好比水汽冷凝上升而形成風暴雲。
  • 技術是如何影響我們的創造力的?
    涉及創造性思維時尤其如此,創造性思維是一種自發性藝術,長久以來因其在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的思維中突然出現而受到讚揚。當談及創造力,實際上是在架構/構建一些不可架構的事情。將可靠的過程用於「具有創造力」的行為,就像試圖捕獲瓶子中的閃電一樣。
  • 5大創造力思維模型解析,戴上6頂思考帽,訓練全面思考能力
    2、頭腦風暴法在群體決策中,由於群體成員心理相互作用影響,易屈於權威或大多數人意見,形成所謂的"群體思維"。群體思維削弱了群體的批判精神和創造力,損害了決策的質量。為了保證群體決策的創造性,提高決策質量,管理上發展了一系列改善群體決策的方法,頭腦風暴法是較為典型的一個。頭腦風暴何以能激發創新思維?
  • 影響孩子創造力的3大因素
    作者:寶寶知道 科學育兒百科創造力在各種能力中的作用不可替代,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健康聰明,更希望寶寶能具備非凡的創造力,將來能在社會上嶄露頭角。創造力是人在生活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影響寶寶創造力發展的因素很多。1、遺傳和生理因素。
  • 4 步讓普通人也能擁有愛因斯坦的創造力
    說起創造力,很多人都會推薦使用頭腦風暴的方式。但如果無法正確使用頭腦風暴會非常浪費時間。一群人圍在一張桌子上揪著一個點爭地面紅耳赤,一兩個小時過去了,也沒有一個結果。其實頭腦風暴用得好的話,靈感可以向泉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湧來。而社長發現,一個人使用頭腦風暴,常常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可以鍛鍊自己的創造能力。
  • 特質對比,看看孩子是否擁有創造力?啟發孩子創造力的方法
    根據科學研究顯示,幼兒園孩子的創造力是小學生的3.76倍,小學生的創造力是中學生的1.93倍。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創造力在不知不覺中下降了,是什麼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如何區分你的孩子是否擁有創造力呢?看一看下面的特質對比,或許你會有所發現。★★具有創造力的孩子所擁有的特質:1.愛問「為什麼」,明顯的與眾不同。2.喜歡玩遊戲,善於發明新的遊戲方法。
  • 創造力的層次結構特徵
    創造力的層次結構特徵(一)創造力的層次心理學家對創造力的層次在認識上也是眾說紛紜,莫衷是,主要的有以下三種不同的觀點創造力分為高低兩個層次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把人類的創造力分為兩種不同的層次:一種是「特殊才能的創造力;另一種是「自我實現的創造力」前者指的是科學家、發明家、藝術家等傑出人物的創造力由此產生出的新想法,新事物是整個人類社會中前所未有的
  • 話題| 人的創造力VS人工智慧
    2010年,侯世達與法國心理學家Emmanuel Sander 合作出版了《Surfaces and Essences》,介紹他們對於人類認知能力的最新研究和思考。2018年8月,中譯本《表象與本質》將由湛廬出版,敬請期待。類比能力是人類認知的核心侯世達新書的觀點是:類比能力是人類認知的核心。
  • 創造力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素
    對於創造力這一概念的解釋定義有很多,有的強調創造的動機,有的側重創造的過程,有的則立足創造的結果。格物斯坦小坦克認為,創造力是重新組合已有的信息,產生有價值的思維產品的能力,這點是以創造結果來闡述創造力的。
  • 什麼是創造力?你是個有創意的人嗎?
    在深入了解什麼是創造力之前,你認為創意是什麼?創造力是新事物。它很有創意。創造力總能讓人聯想到畢卡索,米開朗基羅,達文西,史蒂芬霍金,史蒂芬金,歐內斯特海明威,莎士比亞,查理卓別林或其他流行人物等重要人物的名字。
  • 楊柳君|組織行為學:團隊創造力三要素模型
    非常擅於理性思考和決策的人往往缺乏創造力。理性思考和理性做決策的思維模式和技巧能力當然很重要,但組織想要取得好的成果,創造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人們受生長環境的影響,以及家庭教育背景、學校教育背景的影響,在長年研習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維定式,這個思維定式保證了一定程度上行為的高效,但同時也會禁錮人們的思維。
  • 關於創造力的4個誤解
    不同的人會以非常不同的方式思考創造力,因而他們對創造力的價值和重要性各持己見就毫不奇怪了。當我和人們談論創造力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常見的誤解。誤解 1 :創造力只是一種藝術表達 人們欣賞並崇拜畫家、雕刻家和詩人的創造力,但創造力並非藝術家獨有。
  • 技術和創造力之間有什麼關係?
    或許是時候重新思考技術和創造力之間的關係了。在John Hegarty看來,如今人們熱衷於討論各種炫目的新技術,而忽略創造力本身,其實是一種喧賓奪主。C: 怎麼理解創造力?它與技術之間的關係是什麼?H: 創造力就是用一種全新的視角看世界,就是要打破規則。在任何一種文化裡,創造力都能顛覆社會中那些極端刻板、保守的力量,從而推動進步。
  • 你也能管理一家創造力不受束縛的公司
    我們從研究中湧現的一致性模型中找到了五種奠定創新的探索技能:聯想、觀察、提問、社交與嘗試。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創新者都擅於關聯性思維,或者簡單地聯想。他們會將看似毫不相干的問題與想法聯繫起來,合成新想法。我會用這樣一個問題衡量關聯性思維:有沒有其他人也曾通過類似方式解決這個問題?
  • 成安:提高領導幹部的決策力執行力創造力
    李 永 科    決策力指科學謀定而動的能力,執行力指行為落實強力推進的能力,創造力指開創立新創業的能力。要實現成安的偉大復興,領導幹部必須提升決策力,強化執行力,激發創造力。    一、提升領導幹部決策力    決策力是對事物發展的準確定位和判斷。好的決策就像衛星定位,能夠使我們準確無誤的到達目的地。
  • 世界上最有創造力的人6個不尋常的習慣
    這些策略中有六個非常突出,因為它們有能力改變你對創造力的看法。嘗試一下,你會達到創造性生產力的新水平。1、早起並非所有有創造力的人都是早起的人。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經常通宵寫作,而威廉·斯蒂龍(William Styron,《蘇菲的選擇》(Sophie’s Choice)等暢銷書的作者)每天中午醒來,認為他的「早晨」日程就是在床上再呆一個小時思考。然而,早起者在創造性思考者中佔明顯多數。從班傑明·富蘭克林到霍華德·舒爾茨再到歐內斯特·海明威,創意早起者的名單不一而足,儘管他們並非都早起。
  • 申論熱點:增強執行力和創造力
    江浙兩省之所以能走在全國發展前列,一個重要原因是當地幹部作風紮實,精神飽滿,拼勁很足,本領過硬,幹事標準高,執行力和創造力強,處處體現高質量嚴要求。   要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我省科學發展跨越發展,也必然要求我省各級幹部要有更加好的作風和更加過硬的本領,對幹部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的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 如何更好發揮大腦創造力?沒有那麼複雜
    在生活中,我們的大腦是如何激發創造力的?反之,當你沒有特意思考任何事情時(比如當你在衝澡時,當你坐在公交車上看窗外時,或者當你在跑步時),大腦就開啟了「發散模式」。通常,我們的大腦不會同時處於兩種模式中——大腦的精力不是用於這一模式,就是用於那一模式。
  • 闢謠:右腦開發可以激發孩子創造力?家長來聽最新腦科學研究結果
    創造力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大腦活動,更需要左腦和右腦的協同工作。所以,他覺得所謂的右腦開發能夠激發創造力並不靠譜,只是商家的賣點。當我讀到這個結論的時候,不禁反思自己也被鋪天蓋地的右腦開發廣告給「洗了腦」,竟然會犯這麼簡單的錯誤。果然人是需要不斷學習和思考的,不能躺在原來的知識老底兒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