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對要趁早!為提高繁殖成功率,動物園把小雲豹撮合成「小情侶」

2021-02-07 大貓來了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近日,美國俄克拉荷馬城動物園引入了兩隻雲豹幼崽。這兩隻雲豹幼崽都長著粉紅色的鼻子和大大的眼睛,美麗異常。其中一個為雄性,名叫JD,出生於美國納什維爾動物園,現在大約7個月大;一個為雌性,名叫魯凱,出生於美國匹茲堡動物園,現在大約8個月大。在過去的兩個月裡,在動物園的安排下,這兩隻雲豹幼崽會不定期地進行會面;而現在,它們則在俄克拉荷馬城動物園生活在一起,被撮合成了一對名副其實的雲豹「小情侶」。那麼,動物園為何要這樣做呢?

原來,和很多貓科動物不同,雲豹的配對和繁殖十分複雜。在野外,雲豹是一種神秘而又敏感的貓科動物。說它們神秘,是因為它們喜歡晝伏夜出,大多數狩獵活動都基本在夜間完成;說它們敏感,主要是因為雌性雲豹在哺乳期間不安全感非常強烈,稍有風吹草動,它們就有可能殺死自己的幼崽。而在動物園中,雲豹的配對也十分挑剔,和獅子、老虎等成年個體很容易配對的貓科動物不同,成年異性雲豹個體相遇後很難配對成功。這也是導致全世界動物園中雲豹數量很少的一個原因。

在不斷地進行嘗試和探索後,動物專家發現,當兩隻異性雲豹從小一起長大時,將來的配對和繁殖會更加成功。因此,為了提高繁殖成功率,動物園大膽行動,把七八個月大的JD和魯凱撮合成「小情侶」。而這對雲豹「小情侶」之所以來自不同的動物園,則是為了避免近親繁殖的發生,保證動物園中雲豹種群的基因多樣性。這也是許多動物園積極加強與其他動物園之間溝通合作的原因。只有人類不斷努力,為這些瀕臨滅絕的物種構建出一個基因網絡,才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它們的滅絕。

JD和魯凱的到來對俄克拉荷馬城動物園有著兩種不同的意義。首先,它們將會扮演「雲豹大使」的角色,這意味著它們神秘的生活對於遊客來說將會是最好的宣傳,可以最大限度地向公眾傳達雲豹這種瀕危貓科動物在野外所面臨的生存困境,引發公眾對野生動物保護更加廣泛和深入的關注。其次,動物園對它們繁殖出自己的後代寄予厚望,它們的後代將會增加雲豹種群基因延續的可能性。因此,動物園為這兩隻珍貴的雲豹幼崽提供了設施十分完善的生活空間,期望它們能夠健康成長,並繁殖出一窩又一窩可愛的雲豹寶寶。

當然,僅僅只有動物園工作人員放入努力還遠遠不夠,地球是屬於所有生命的,環境的好壞與人類自身的存續息息相關,守護生命是所有人共同的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提升自己愛護環境、低碳生活的意識,這樣人類才能降低對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破壞,包括雲豹在內的動植物們也才能擁有更加健康的生存空間。

關注大貓來了,了解有趣的貓科動物。

相關焦點

  • 兩隻小雲豹即將與公眾見面,飼養員:它們一出生每天就要喝5瓶奶
    兩隻小雲豹即將與公眾見面,飼養員:它們一出生每天就要喝5瓶奶雲豹是一個大型貓科動物中體型偏小的物種,它們四肢厚重矯健,尾巴粗壯有力,幾乎與身體等長。雲豹又長又粗的尾巴註定了它們有著良好的身體平衡能力——事實上雲豹非常擅長攀爬,它們是神秘的樹棲獵人,喜歡在樹上休息和捕獵。
  • 合肥動物園的白鶴寶寶滿月了!曾在自然條件下繁殖出全國首例白鶴
    曾誕生過全國首例在自然條件下繁殖白鶴的合肥野生動物園,近日又有一隻新出生的白鶴寶寶滿月了!作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它,接受了全方位24小時的恆溫看護。滿月小白鶴 一口吞下一條泥鰍6月2日下午,合肥野生動物園工作人員驚喜地發現,住在園內繁殖基地的白鶴媽媽終於「卸貨」了。
  • 被雲豹媽媽棄養卻因禍得福,雲豹寶寶遇見最好的同齡小夥伴
    但是,動物園中的工作人員通過監控發現,在小雲豹出生後的12小時裡,雲豹媽媽都沒有主動去照顧雲豹寶寶的意願。這意味著這隻雲豹寶寶不幸被媽媽棄養了(棄養原因不明)。為了保護這隻雲豹寶寶,動物園的工作人員不得不選擇介入它的成長,將它和雲豹媽媽薩婭隔離開。
  • 雲豹晝伏夜出不見遊客,動物園:給蓋了座遊樂園看你出不出
    雲豹晝伏夜出不出來,遊客都看不到,動物園很生氣也就建了遊樂園讓你還不出來,雲豹分布在亞洲東南部,從最西部的尼泊爾向東到臺灣,從緬甸和中國秦嶺南向南到印度東部,從中南半島向南到馬來半島等, 夜間活動,擅長爬樹,從樹上跳下來捕食猴、鳥、老鼠、野兔、鹿等小型哺乳動物,偶爾偷雞、鴨等家禽, 數量少,在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銀龍魚的繁殖配對方法
    導語:歡迎來到暮色年華情感屋,今天我們聊一聊銀龍魚的繁殖配對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銀龍繁殖並不容易,當然比繁殖孔雀魚和神仙魚要困難得多。龍魚基本上雌雄同行,不容易從外型上判別。至少要養2年半至3年的雌魚才有產卵能力。體長約40至50釐米,當卵發育接近成熟時,雌魚的腹部即使空腹也比雄魚的飽滿,臉型也比較圓潤。
  • 成都動物園「胖雲豹」安度晚年 賣萌耍呆惹人愛
    成都動物園「胖雲豹」安度晚年 賣萌耍呆惹人愛 (1/3) "← →"翻頁
  • 鄭州市動物園中美貘首次繁殖成功
    鄭州市動物園首次繁殖的中美貘寶寶已經兩個多月了,在飼養員的精心照料下,正在茁壯的成長,目前已經與遊客見面。 剛出生的貘寶寶身體肥嘟嘟的,毛髮為黃褐色,帶有白色的斑點和條紋,甚是可愛。中美貘數量十分稀少,世界範圍內只有少數動物園有飼養展出,國內也只有幾家,繁殖成功的報導更不多見。中美貘寶寶的爹地媽咪是2015年國慶節前夕引入鄭州市動物園,生活在為其精心改建設計的貘館。中美貘在野外為獨居動物,只有發情的時候才在一起,所以剛來到動物園時,對其進行單獨飼養。
  • 鄭州市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世界瀕危中美貘
    【解說】當地時間1月31日,鄭州市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的中美貘寶寶與遊客見面。身材肥嘟嘟的貘寶寶,毛髮為黃褐色並帶有白色的斑點和條紋,走起路甚是可愛迷人。  【同期】(遊客)果果,這個是中美貘,果果你說中美貘,中美貘可可愛了。
  • 逍遙津動物園的「十大明星」(圖)
    主要以草本植物的葉和嫩枝等為食,更令人驚奇的是,曾在它的胃內發現過碎肉塊,表明它能偶爾吃動物性食物,這在麂類動物中是絕無僅有的。  1989年黑麂在逍遙津動物園繁殖成功,這是世界上人工飼養條件下首次繁殖,目前合肥野生動物園仍擁有世界最大的黑麂人工飼養種群,逍遙津動物園有2隻,將在9月1日搬運至野生動物園黑麂園。
  • 高齡女性做試管如何提高自己的成功率
    高齡女性做試管的成功率相對年輕女性會相對較低,但試管的成功率不僅和年齡有著直接的關係,還和其它很多因素有關,因此,年齡大的女性要想提高自己試管的成功率,需要做好其它方面的注意事項。那麼,高齡女性做試管如何提高自己的試管成功率呢?下面就由愛寶來的寶妹為大家做詳解。
  • 雲豹到底是幾種貓科動物?臺灣雲豹是大陸雲豹的亞種嗎?
    圖:20世紀初期一隻被獵殺的巽他雲豹。值得一提的,馬來虎並不是指生活在馬來群島的老虎亞種,它們生活在馬來半島。論原始的棲息地面積,馬來虎要比馬來雲豹的小多了。兩者的名稱主要是因為中國人的語言習慣,倘若把馬來虎叫做「馬來半島虎」,把馬來雲豹叫做「馬來群島雲豹」,似乎又有些滑稽了。
  • 鄭州市動物園中美貘首次繁殖成功 徵名活動開始
    剛出生的中美貘寶寶與媽媽在一起  映象網快訊(記者 燕子丹 文/圖)鄭州市動物園首次繁殖的中美貘寶寶已經兩個多月了剛出生的貘寶寶身體肥嘟嘟的,毛髮為黃褐色,帶有白色的斑點和條紋,甚是可愛。中美貘數量十分稀少,世界範圍內只有少數動物園有飼養展出,國內也只有幾家,繁殖成功的報導更不多見。
  • 謹記人工繁殖畫眉鳥的三個要點,可以大大增加繁殖畫眉鳥的成功率
    畫眉鳥是可以人工繁殖的,不需要什麼高端的設備,不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只需要我們一雙勤奮的雙手,就可以幫畫眉鳥創造出一個合適的繁殖環境,不過,在幫它們搭建繁殖籠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以下三點,因為人工繁殖畫眉鳥的成功率本就不高,只有多注意一些誤區,我們才能提高畫眉鳥繁殖的成功率,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嘛
  • 漸行漸遠的中國雲豹
    黑鸛 攝前兩天我去了重慶動物園,這裡面養著中國動物園裡碩果僅存的兩隻雲豹。重慶動物園對貓科動物的丰容工作做的不錯,雲豹和兩個鄰居:豹和金貓看上去狀態都不錯,不遠處一個未經丰容的籠舍裡的豹貓看上去就要緊張得多。
  • 北京動物園的回憶
    90年代末歐美自然紀錄片大批進入中國,2002年上了大學後又有機會接觸圖書館中浩瀚的國內外資料,而且學會了上網,但信息來源的多樣化不但沒有削弱動物園作為科學聖殿的作用,反而使我愈發感嘆經歷過北京動物園的全盛時期是多麼幸運:全部六種大貓(虎、美洲豹、花豹、雪豹、獅、雲豹)、三種大猿(黑猩猩、大猩猩、紅毛猩猩)、三種犀牛(獨角犀、黑犀、白犀)、三種貘(馬來貘、中美貘、南美貘)、七種葉猴類(白頭葉猴、黑葉猴
  • 陝西雲豹 20年未見 希望安好!
    今天我們來聊聊陝西最小的「大貓」——雲豹,秦嶺作為該物種分布的最北線,它的神秘,20年來連紅外相機都不曾捕捉到影像。希望它一切安好!雖然雲豹和獅、虎、豹、美洲豹、雪豹組成豹亞科,但是雲豹的花紋卻與所有的貓科動物都有著本質的區別,它們身上的花紋呈現暗色的雲狀,故而獲得了「雲豹」這樣一個雅號,雲豹的體型是豹亞科中體型最小的。成年以後的雲豹體長大約為一米左右,體重通常在二三十公斤,尾巴很長可達1米。流線型的身體軀幹顯得異常輕盈,所以它是爬樹高手,也是高度樹棲的獵食者!連行動靈敏的猴子、飛鳥都在它們的食譜裡。
  • 雲豹兄弟出生不久就被母親棄養,3個多月後獸醫對其進行體檢直播
    2020年3月18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動物園的獸醫為兩隻年齡為3個多月的雲豹幼崽進行了全身體檢。為了吸引人們對雲豹這種美麗而又瀕危的野生貓科動物的關注和保護,這次體檢過程全程被視頻直播並公開。視頻中,兩隻雲豹幼崽與獸醫近距離互動,看上去十分活潑可愛。這兩隻雲豹幼崽出生於2019年11月27日,是一隻名叫「沙雅」的雌性雲豹2019年產下的第二胎。
  • 這家動物園為了博眼球,居然讓大象表演遊泳,是「虐待」動物嗎?
    而它們在人工圈養的環境中,很少有機會可以真正的放飛自我盡情遊泳,而世界上願意為大象修一座真正遊泳池的動物園也少之又少,除了很少旅行者能去到了瑞士蘇黎世動物園,就只有泰國綠山國家動物園中可以有這項讓人刷新三觀的項目了。
  • 臺灣雲豹:從一篇憂傷的博士論文說起
    而臺灣雲豹真正為世人所知,則要等到1862年,由被譽為「中國鳥類學研究先驅」的羅伯特·郇和(Robert Swinhoe,1836-1877,也譯作斯溫侯)所完成。1861年7月至1866年5月期間,郇和曾先後兩次擔任駐臺領事,對博物學抱有濃厚興趣的他幾乎把業餘時間都用在了動物標本收集上。
  • 德國一動物園企鵝多為同性戀 繁殖問題令人懊惱
    新華網北京2月11日專電 德國不萊梅的一家動物園裡生活著一些雄性企鵝。為使這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得以繁殖,動物園「牽線搭橋」,從國外引進雌性企鵝。但令工作人員懊惱的是,這些雄企鵝大半都是「同性戀」。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導,據不萊梅動物園的工作人員介紹,動物園裡「居住」的10隻雄企鵝中有6隻呈現出明顯的「同性戀」傾向,它們整日成雙成對地出入,很是甜蜜。  但工作人員一直希望企鵝儘可能多地繁育後代。於是,動物園去年從瑞典接來雌性企鵝做「新娘」。可雄企鵝們對「同性戀人」堅貞不渝,根本不正眼瞧「新娘」。受到冷落的「新娘」們也任其自由發展,從不主動靠近雄企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