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近日,美國俄克拉荷馬城動物園引入了兩隻雲豹幼崽。這兩隻雲豹幼崽都長著粉紅色的鼻子和大大的眼睛,美麗異常。其中一個為雄性,名叫JD,出生於美國納什維爾動物園,現在大約7個月大;一個為雌性,名叫魯凱,出生於美國匹茲堡動物園,現在大約8個月大。在過去的兩個月裡,在動物園的安排下,這兩隻雲豹幼崽會不定期地進行會面;而現在,它們則在俄克拉荷馬城動物園生活在一起,被撮合成了一對名副其實的雲豹「小情侶」。那麼,動物園為何要這樣做呢?
原來,和很多貓科動物不同,雲豹的配對和繁殖十分複雜。在野外,雲豹是一種神秘而又敏感的貓科動物。說它們神秘,是因為它們喜歡晝伏夜出,大多數狩獵活動都基本在夜間完成;說它們敏感,主要是因為雌性雲豹在哺乳期間不安全感非常強烈,稍有風吹草動,它們就有可能殺死自己的幼崽。而在動物園中,雲豹的配對也十分挑剔,和獅子、老虎等成年個體很容易配對的貓科動物不同,成年異性雲豹個體相遇後很難配對成功。這也是導致全世界動物園中雲豹數量很少的一個原因。
在不斷地進行嘗試和探索後,動物專家發現,當兩隻異性雲豹從小一起長大時,將來的配對和繁殖會更加成功。因此,為了提高繁殖成功率,動物園大膽行動,把七八個月大的JD和魯凱撮合成「小情侶」。而這對雲豹「小情侶」之所以來自不同的動物園,則是為了避免近親繁殖的發生,保證動物園中雲豹種群的基因多樣性。這也是許多動物園積極加強與其他動物園之間溝通合作的原因。只有人類不斷努力,為這些瀕臨滅絕的物種構建出一個基因網絡,才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它們的滅絕。
JD和魯凱的到來對俄克拉荷馬城動物園有著兩種不同的意義。首先,它們將會扮演「雲豹大使」的角色,這意味著它們神秘的生活對於遊客來說將會是最好的宣傳,可以最大限度地向公眾傳達雲豹這種瀕危貓科動物在野外所面臨的生存困境,引發公眾對野生動物保護更加廣泛和深入的關注。其次,動物園對它們繁殖出自己的後代寄予厚望,它們的後代將會增加雲豹種群基因延續的可能性。因此,動物園為這兩隻珍貴的雲豹幼崽提供了設施十分完善的生活空間,期望它們能夠健康成長,並繁殖出一窩又一窩可愛的雲豹寶寶。
當然,僅僅只有動物園工作人員放入努力還遠遠不夠,地球是屬於所有生命的,環境的好壞與人類自身的存續息息相關,守護生命是所有人共同的責任。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提升自己愛護環境、低碳生活的意識,這樣人類才能降低對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破壞,包括雲豹在內的動植物們也才能擁有更加健康的生存空間。
關注大貓來了,了解有趣的貓科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