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它的鼻子是人們爭相烤食的美味

2020-12-05 朝辭小學僧

大象家族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陸生動物群體,因其體型龐大,於是網上時常有人問:「大象肉能吃嗎?」「大象肉好吃嗎?」「大象肉這麼多,為什麼不養大象來吃肉?」

第一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大象肉沒有毒,當然能吃,早期人類就喜歡捕食各種象類,出土的大量化石和遺蹟證實原始人會捕食龐大而笨拙的象類。不過目前大象在我國是一級保護動物,吃大象肉是違法的。但在非洲,吃大象肉的現象很常見,東南亞也時有吃大象肉的新聞。

第二個問題,大象肉不好吃,大象壽命長,生長期長,皮糙肉厚,肉質非常粗糙,只有缺肉吃的地區才會吃象肉果腹。

第三個問題,大象的食用價值低,飼養成本高,養來用作肉食是賠本買賣。

大象肉既然能吃,在生產力低下的古代,大象簡直就是移動的「肉倉」。

古人愛吃野味是出了名的,但也是無奈之舉。古時農牧業和養殖業與現在相比非常落後,多是靠天吃飯,如果老天爺不給面子,往往是餓殍遍野,而且當時人類對環境的破壞程度不嚴重,各種飛禽走獸到處都是,威脅人類與農牧業的安全,與人類衝突劇烈,吃掉它們方能解心頭之恨。不過當時調味品遠沒有現在這麼豐富,烹飪方法也很落後,所以做出來的野味多半會令現代人難以入口。所以當時吃野味談不上享受,而是獲取蛋白質的生存手段。

大象在古代的分布範圍遠比現在廣闊。先秦時期,亞洲象在中原地區有分布,《呂氏春秋》記載:「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周公以師逐之,至於江南。」

公元前700年至今中國大象的分布變遷

幾百年後,大象也未退出黃河流域。《爾雅·釋地》記載:「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象犀焉。」梁山在陝西境內。之後受氣候變遷的影響,大象在我國的分布範圍逐漸南移,目前僅存於雲南南部和西部的熱帶範圍。

中國古人對大象很熟悉,這麼大塊肉自然也會被古人端上餐桌。但是從古籍的記載來看,古人最鍾愛的部分是它的鼻子。

古籍當中關於大象的內容不多,關於吃大象肉的內容更少,而象鼻是被提及最多的部分。

《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載:「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雋觸之翠,述蕩之挈,旄象之約。」旄象之約是指犛牛的尾巴和大象的鼻子。

唐代廣州司馬劉恂《嶺表錄異》記載:「廣之屬郡潮、循州多野象,潮循人或捕得象,爭食其鼻,雲肥脆,尤堪作炙。」廣東的潮州循州野象很多,當地人捕到了象,會將其又肥又脆的鼻子烤著吃,從「爭食其鼻」可以看出它的鼻子有多受歡迎,鼻子可能是大象身上唯一好吃的部分。象鼻在廣東被稱為象拔,炙象拔至今仍是津津樂道的美味。

另一唐人段公路所著的《北戶錄》也記載:「循州、雷州皆產黑象……土人捕之,爭食其鼻,雲肥脆偏堪為炙,滋味小類豬之含消。」這裡的「豬之含消」被認為是指燒乳豬,也就是烤象鼻的味道和烤乳豬很像。

唐代《酉陽雜俎》描述:「鼻端有爪,可拾針。肉有十二般,唯鼻是其本肉。」

南宋周去非所著的《嶺外代答》中也寫道:「象肉以鼻最美,故人多謀之。」

元代《飲膳正要》記載:「象肉味淡。不堪食,多食令人體重。胸前小橫骨,令人能浮水。身有百獸肉,皆有分段,惟鼻是本肉。」

這些記載足以證實,古人公認大象身上最好吃的部分是鼻子。

大象鼻子好吃,可能與上面的肌肉分布有關。象鼻是大象呼吸、交流、取食、取水的工具,是沒有骨頭的肌肉結構,估測有4萬-10萬塊肌肉,橫截面有15萬條肌束,非常靈活,既能拾起硬幣,也能舉起200公斤的重物。中國人愛吃「活肉」,也就是動物運動功能最強、活動量最多的肉,象鼻就是大象身上的「活肉」,在大象身上算是最為鮮嫩的部分。

大象鼻子雖是中國流傳千年的高檔食材,但是如今大象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敢打它的主意可是要吃牢飯的。不過網上仍有這樣的傳聞,比如「某地區偷偷將動物園死亡大象端上餐桌」、「中國工人在非洲加彭烤象鼻子吃被捕」,這些傳聞未經證實,但我國森林公安查獲過走私的大象肉,證明國內有人在消費。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我國是亞洲唯一一個亞洲象數量呈現增長的國家,但野生數量也只有幾百頭,如果有人打它們的主意,它們的處境仍是岌岌可危的,希望亞洲象不會步犀牛的後塵。

相關焦點

  • 一男子用獨特調味料烤鱷魚肉食客爭相搶食
    但他將烤鱷魚肉變成了美味菜餚。Sittichai用獨特的調味料醃製,將鱷魚肉做成美味又沒有味道的烤串,每串賣20泰銖。鱷魚肉丸的售價為每公斤300泰銖。
  • 它的身體明明柔軟得像是豆腐,卻被人叫做「硬魚」,煎炸煮烤樣樣美味
    炸豆腐魚 豆腐魚因為其肉質特別的鮮嫩,跟豆腐一樣入口即化,所以口感是十分的好,但也因此烹飪起來會有點難度,容易把肉煮爛了,所以人們就想出了很多的方法來烹飪它
  • 鼻子會噴糞便,人們吃的香,還為它舉行儀式,卻是一種網紅動物?
    它最早起源於南美洲,如今被人工飼養已經6000年之久。由於它那傻不拉幾的外貌,已經被很多人圈粉,它也在2013年可愛動物排行榜上位列第七名。1.不開心鼻子就噴糞便、朝別人吐口水羊駝是原駝和小羊駝雜交的後代,它們生性很溫和,膽子也很小,如果有人餵它們食物,它們會等人走開之後再去吃,即使是它親愛的主人也是如此。它們沒有門牙,不會咬人,雖然屬於駱駝類科目,但是像小羊一樣溫順。
  • 這小吃被稱為「活化石」麵餅和石頭一起烤,美味又健康,你吃過沒
    這小吃被稱為「活化石」麵餅和石頭一起烤,美味又健康,你吃過沒現在市面上的美食有千萬種,在眾多的美食中總有一些是我們沒吃過的。尤其是一些地方小吃,儘管現在美食不分國界,但是見過沒吃過的小吃還是很多的。就像小優今天要說的這種小吃,它被人們稱為是「活化石」在美食街上也是一種很受歡迎的美食。不知道吃貨朋友們有沒有吃過這樣的小吃呢?這種小吃的製作方式非常特別,把麵餅放在石頭裡烤,這樣的烘烤方式大家不知道有沒有見過呢?圖中這些小石頭就是用來烤麵餅的,小販先是要把這石頭給加熱。加熱到一定溫度後,就把事先準備好的麵團捏成麵餅的形狀,然後放到這石頭上面烤。
  • 香茅草烤羅非魚
    在昆明,最常見的少數民族風味食館要數「傣味」。傣族主要分布在雲南南部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熱帶氣候影響下傣族人們對生活表現得十分熱情和熱烈,飲食上也展示出一種貼合自然的「野」性。燒烤是傣族人民常用的烹飪手法,味道鮮美的肉類配以當地野生植物香料,在火的原始烘烤下食物所有的美味都被激發,烤好後往芭蕉葉上一倒,香味勾得食客們恨不得立刻抓起來放進嘴裡狼吞虎咽,野趣十足。「香茅草烤羅非魚」便是西雙版納傣族特有的菜式,用帶有植物清香的香茅草捆綁著鮮美嫩滑的羅非魚,在烤的過程中香料的清新散透到魚肉裡,化解掉了肉類的油膩感,魚肉皮黃酥騰,食之味道鮮嫩奇香。
  • 酥到連殼一起吃的烤虎蝦,美味到讓你吮指不停
    海蝦富含蛋白質、DHA等營養物質,擁有天然鮮味,恰到好處的火候會帶來特別的美味口感。而虎蝦則是海蝦中的「大明星」,它的體型非常大,特大號的虎蝦有小臂般粗,滿滿都是蝦肉,很有肉感,聯美海產的進口大虎蝦,擁有好品質和好口感,是美味好食材。虎蝦經過烤箱的烘烤,外殼會變得油亮乾脆,內裡卻依然飽滿緊緻。連殼帶肉咀嚼,又香又脆又嫩,口口留香。
  • 蒸烤一體機是否可以代替微波爐,微蒸烤還有必要買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廚房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不食人間煙火,追求無明火無油煙的健康生活方式,而蒸烤一體機的出現剛好滿足了人們的需求,蒸烤一體機將"蒸、烤、蒸汽烤"等三大烹飪技術融合起來,節省了廚房空間的同時,可以更便捷地嘗試更多烹飪方式,成為人們廚房裝修的新潮流
  • 彈塗魚:人們叫它跳跳魚
    比如有一種「雪卡毒素」,曾發現數百種毒魚因攝食劇毒藻類而在體內積累該種毒素,人若食用這樣的魚,毒素則會進入人體內,輕度中毒會出現腹痛腹瀉的症狀,重度可能導致身亡。彈塗魚是一種很奇特的魚類,在很多沿海地區的人們眼中,其是一種非常值得一嘗的珍饈。
  • 談古代文學作品描寫美女外貌的鼻子缺失
    古今類書,如《藝文類聚》「人部·美婦人」、《淵鑑類函》「人部·美婦人」、《子史精華》「婦女部·容貌」、《分類詞源》「婦女類」、《古典詩詞百科描寫辭典》中「人物門·美女類」中,均沒有對美婦人鼻子的描寫。按理說鼻子位於人臉正中,不應被忽視,但在古代文學作品中,手腳都被大量審美觀照,以至形成較固定的標準——縴手、金蓮,而位於臉部正中的鼻子卻很少有人提及,可以說處於一種相對缺失的狀態。
  • 黑暗料理之旅:廣西油炸「龍眼雞」,長鼻子很漂亮,400元一碟
    其實龍眼雞並不是雞,而是一種會飛的昆蟲,屬於同翅目蠟蟬科,學名叫「長鼻蠟蟬」,體長大概三釐米出頭四釐米不到(含鼻子)。「龍眼雞」最大的特點就是長著一根紅色的長鼻子,翅膀黃黃綠綠的,非常好看,製作成標本很受歡迎。這龍眼雞不僅漂亮,而且更是一道不可多多的美味食材。之所以叫龍眼雞,是因為它長著紅色的鼻子,如同雞有紅色的雞冠,再就是比雞還好吃,算是和雞扯上了點關係。
  • 呆萌的國寶大熊貓,為何在古代的時候,會被人們稱之為「食鐵獸」
    一說起大熊貓這種物種,可能人們對其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又傻又憨,作為我們國家國寶級的動物,大熊貓可以說是衣食無憂,因此,它們的日常工作就是賣萌,每天挑逗挑逗飼養員,挑逗挑逗前來參觀的遊客,以此來打發無聊的生活。
  • 蒸烤箱|新型的現代智能家用廚房蒸烤一體機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健身養生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在飲食方面許多都人喜歡吃清淡的口味,所以蒸的優勢就彰顯出來了。使用清蒸方法製作的菜品,原汁原味,味道清鮮,且能夠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營養物質,因而被公認為是最健康的烹飪方法。 民間一直有這樣一句諺語: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
  • 大象的肉量是豬的幾十倍,為什麼人們不養大象來吃?
    其中有一道菜餚名為「象拔」,第一次聽說的人可能會認為這道菜中有象拔蚌或者大象的鼻子,但實際上象拔指的是象鼻魚。這種魚的鼻子很長,因此人們為其取這個名字。從這裡我們可以引申出一個問題,象肉可以吃嗎? 大象的肉是什麼味道的? 象肉確實可以吃,而且中國古代有相關的記載。
  • 花蕾似貓尾,人們常當它雜草,根卻是煲湯美味,一斤13元
    有時候人們對於植物的叫法非常的隨意,狗尾巴草、豬籠草,等等就有這樣的情況。在不少人看來,或許這個叫法是它最顯眼的地方。不少植物的名稱確實有這樣的情況,但從人們發現它有利用價值的情況來看,似乎又讓人們感覺是忽視了它一樣。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這樣的植物,一般人們就是根據它的花蕾來叫的,但卻有不一樣作用的根莖。花蕾似貓尾,人們常當它雜草,根卻是煲湯美味,一斤13元。
  • 三絲魚卷和烤比目魚這樣做,不僅美味,用來招待客人也是不錯的!
    取上一個乾淨的烤盤,然後在烤盤底下我們再抹上一層豬油,再墊上整顆蔥生薑片再放上,我們醃製好的魚,魚擺好之後,我們再將滷汁蒜頭刀在魚身上面放入到烤爐裡面,用大火猛烤上,大概20分鐘左右,取出來之後,我們再刷上一層香油,再次放入的魚,盤子裡面蒜頭我們還在,碼在魚的身子上面,蔥和生薑不要把,圓生菜葉我們圍放在盤子的周邊就可以了。
  • 可可豆含有對大多動物有毒的物質,但人們把它變成了美味的巧克力
    尤其是在美國,人們吃起甜食來不亦樂乎,絲毫不考慮攝入熱量是否過度。我們國家就不一樣了,許多人吃甜食時會克制。一是為了健康著想,其次就是想保持優雅的體型,避免發胖。它的熱量遠遠比不上甜甜圈、馬卡龍等甜品,但一次性吃太多還是容易發胖。不過,巧克力以其無比誘惑的美味徵服了一大波迷弟迷妹。它是許多小孩子的最愛,也是令喜歡零食的吃貨們愛恨不得的美食。巧克力作為零食,一般是以精包裝的形式出現在我們眼中。一小條、一小塊的巧克力既精緻又美味。
  • 海航旗下首都航空經濟艙餐食上新
    為助力踐行「光碟行動」,切實豐富旅客個性化的選擇方案,首都航空以「安全、簡約、適量、健康」為理念的餐食產品正式上線啦!清晨,從一份營養美味的西式早餐開始。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同時富含豐富的維生素。
  • 微波爐,蒸箱和烤箱哪個更實用,是否有必要買微蒸烤一體機?
    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微波爐、蒸箱、烤箱以及微蒸烤等烹飪類廚房電器的選擇和搭配。讓大家既能合理利用空間又能盡享美味!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放棄微波爐的使用,原因在於人們對生活品質的提高,微波爐所做出來的食物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 梭子魚鮮嫩可口 它的美味做法有哪些?
    梭子魚的肉鮮嫩美味可供食用,是人們很喜歡吃的魚類之一。它的營養豐富,而且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尤其是健腦效果很好。小孩可多吃,在學習期間吃梭子魚可以緩解學習精神壓力。其中燒梭子魚、香烤梭子魚和炸梭子魚的吃法最為經典,下面詳細介紹這三種做法。  燒梭子魚  製作材料主要包括主食梭子魚,配料有蔥姜蒜,料酒去腥味,生抽少不了,還有八瓣和花椒調味。  燒梭子魚的做法步驟:首先準備好上述原材料,該切片的切片,該搗碎的搗碎,不要忘記將梭子魚切段哦,備用。
  • 體形怪異的象鼻子魚,因有一條長鼻子而得名,靠發出電脈衝而生存
    而其中有一種來自非洲剛果河的象鼻子魚,即使價格高達50元起一條,依然非常受寵,因為象鼻子魚的體型太過怪異,遠看像一把彎刀,尾部像刀柄,身體像刀刃,還有一個像大象長鼻子的魚吻!在動物世界中,有些動物是非常奇特的,通常有兩種或多種動物的特點,象鼻子魚生活在水裡,大象在陸地上,完全沒有交集的兩個物種,卻神奇地有相似的長鼻子,象鼻子魚又被稱為鸛嘴長頜魚,因有一條長「鼻子」而得名象鼻魚,但在分類上,它們確實是沒什麼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