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級XR頭顯廠商Varjo發布人眼解析度頭顯XR-3和VR-3
查看引用/信息源請點擊:映維網 這兩款全新的專業級頭顯正在繼續公司的「解析度革命」 (映維網 2020年12月02日)工業級XR頭顯廠商Varjo日前發布了下一代的人眼解析度頭顯XR-3和VR-3。
-
模仿人眼工作原理,Varjo頭顯解析度竟是其他VR設備的70倍
Varjo宣布其開發的頭顯比當前的高端消費者VR設備,如Oculus Rift和HTC Vive,解析度高約70倍。具體來說,Varjo計劃發布的是企業級的虛擬和增強現實頭戴顯示器,可與Valve的Steam系統兼容,所有Vive內容都在此發布。某些條件下,該頭顯擁有7000萬像素解析度 。
-
87日報:Varjo發布新人眼解析度頭顯;《漫威聯合力量VR》下架
今日熱點:日本VR/AR遊戲開發商CharacterBank完成1億日元融資;工業級XR頭顯廠商Varjo發布新一代人眼解析度頭顯XR-3和VR-3;蘋果或使用充液鏡片改善視力不佳用戶的
-
Varjo推出商用型VR-1虛擬實境頭顯 像素密度高達3000PPI
解析度、刷新率、延遲,是影響 VR 頭顯體驗的幾大重要因素。
-
加入雷射雷達,價格更低,Varjo推出VR-3和XR-3頭顯
專注於to B場景的VR頭顯廠商Varjo,今天宣布最新的迭代產品:VR-3和XR-3。據青亭網了解,新頭顯最大特點是大幅提升視覺感知能力,加入Inside-Out定位能力,XR-3則加入LiDAR雷射雷達,實現更好的深度感知能力。
-
超越人眼解析度!Eyefinity技術全解析
超越人眼解析度!,有沒有想過人眼的視覺解析度大概是多少呢?以0.0002m為一個像素點,這樣就可以計算獲得底面長方形為2169x1213的解析度。 2169x1213就是人眼「注視」中、可以完全看清的區域,但別忘了人眼還有「餘光」,上下左右比較模糊的區域也屬於可見範圍,這樣估算下來,最終人眼的解析度大約是6000x4000。
-
波音公司正在使用Varjo頭顯訓練太空人 以在2021年完成ISS對接任務
該公司表示,其頭顯可實現虛擬訓練場景,例如與ISS的對接,這在以前是不可行的。Varjo是高端企業VR頭顯的創建者,並且是同類產品中唯一提供「視網膜解析度」的頭顯,這意味著它可以將細節解析為人類的視覺極限。頭顯通過每隻眼睛使用兩個顯示器來實現此目的:一個用於顯示圖像中心的高細節,另一個用於沉浸式視野。
-
人眼的解析度是多少?
人眼是一個光學模擬結構,無法通過像數位相機那樣來精確測量像素。大腦的視覺皮層無法直接感知從眼睛傳輸的的信息,它是通過視網膜解析光信息並生成圖像。根據從眼睛傳輸到大腦的神經細胞傳輸頻率刷圖像。根據科學家和攝影師羅傑·克拉克博士的說法,人眼的解析度為5.76億像素。我們的自然界圖像解析度為5.76億像素,在垂直方向上約為18,000像素這一數值非常大,至少目前沒有這樣的相機具有接近人眼的解析度。
-
為什麼說AR頭顯並非FOV越大體驗感越好?
VR與AR光學結構不同 市面上大多數VR頭顯採用手機屏幕大小的平面顯示器和簡單的透鏡,這種結構不僅可降低成本,也能帶來大FOV,缺點是角解析度低。此外,VR頭顯的體積大多笨重,像是在滑雪護目鏡上加上了沉重的附加模塊。
-
上手測試:Varjo原理的確是實現視網膜顯示的捷徑
總結一下上次的報導:現在的VR頭顯在名義上可能有著相對較高的解析度,但當像素在較寬的視場範圍內延伸時,有效的角解析度遠低於你對普通1080p電視或顯示屏的預期。而遺憾的是,今天我們尚難以製造出能夠實現寬視場和視網膜解析度的足夠合適的VR顯示屏,這是因為技術限制和成本原因。
-
為什麼光學透鏡是VR頭顯核心,菲涅爾透鏡能解決所有問題嗎
大部分人主要關注頭顯的顯示器部分,解析度是多少?刷新率?對比度呢?然而,位於屏幕前方的透鏡同樣重要。為什麼說透鏡是VR頭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呢,它們又將如何影響VR體驗的質量呢?1. 透鏡基礎透鏡的歷史已有數千年之久,其背後的基本原理十分簡單。當你透過一塊普通的玻璃來看世界時,你會注意到視圖出現了扭曲。
-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研發出能夠提供高解析度4K AR視頻的頭顯設備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研發出能夠提供高解析度4K AR視頻的頭顯設備 來源:映維網 • 2019-03-15 15:07:44
-
8K是否有必要:人眼極限解析度不超4K
1080p屏幕剛普及,4K技術就已來到,當人們對4K技術還沒弄明白時,8K解析度的電視已經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對此,《華爾街日報》專欄作者Farhad Manjoo表示,人類的肉眼基本上無法欣賞4K級別以上的解析度,但是屏幕技術發展到超越人類肉眼識別極限則是一種趨勢。
-
5000萬像素單反來襲 超越人眼還有多遠?
筆者今天這片文章,就帶大家看一下5000萬像素的照片,究竟可以做什麼,而我們「超越人眼」的終極目標,要如何才能實現。在邁上5000萬這一大關後,我們的輸出列印尺寸有了更大的提升,而顯示器的解析度也再一次被相機秒殺,可以說高像素已經不在是神話,那麼我們到底需要多高的像素,高像素又能帶來什麼呢?
-
從3K到3.7』角解析度 暴風魔鏡Matrix清晰度全解析
那麼,3K高清究竟比當前市面上的主流頭顯在清晰度方面提升多少,有哪些數據和指標能夠準確考量?下面由小編給大家進行一一解讀。 而在PPI這個指標上來看,Sony PSVR最低是387,HTC VIVE是447,Oculus Rift是515,而暴風魔鏡的PPI是705,比最低的PSVR高出近一倍,比最高的Oculus Rift要高出30%以上。
-
「CV系列」 人眼的解析度
計算機視覺是一個非常宏大的話題,這個系列的定位並非要實現全面無遺漏的介紹,而是希望從簡單的概念著手,儘量避免使用生澀的專業詞彙,力求讓不具備專業背景知識的人也能夠在看完視頻後發出「哦,原來是這樣!」的感嘆。所以,在視頻表達方式的天平上,通俗易懂勝過專業嚴謹。不過不要擔心,每段視頻的發布頁面會儘可能將視頻中涉及到的專業參數的引用來源列出,供有需要的人士查詢。
-
戴VR 頭顯的尼安德特人
接下來,就和所有的藝術形式一樣,虛擬實境要帶我們去那些我們無法去到的地方。照片、電影以及 VR 頭顯都欺騙了我們,去相信並不存在的東西實際上存在。一個有意思的例子是治療幻肢痛。很多丟失了一邊肢體的人雖然知道肢體沒有了,但是大腦仍告訴他們肢體存在,並且扭曲成了奇怪的姿態,十分疼痛。醫生讓患者戴上 VR 頭顯,患者同時也穿戴上一套動作感應設備,在虛擬實境中控制他已經丟失的肢體,讓大腦相信自己奪回了對肢體的掌控,讓幻肢舒展。
-
AR/VR頭顯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AR/VR頭顯的工作原理 環球網 發表於 2020-11-30 11:00:59 現在已經有很多人體驗過虛擬實境頭顯了,而未來幾年將有更多的人能夠體驗到這項技術。那麼,虛擬實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呢? VR頭顯不是通過過濾來自外部屏幕的內容來工作的,而是生成自己的雙眼圖像,並直接呈現給相應的眼睛。VR頭顯通常包括兩個微型顯示器(左右一個,右眼一個),它們現實的頭像會經過光學元件的放大和調整,並顯示在用戶眼前的特定位置上。
-
初識眼動|眼動儀的時間和空間解析度
時間解析度通常指該儀器或指標能在多精確的程度上反應研究者感興趣的變化何時發生;空間解析度是指儀器能在多精確的程度上分辨這種變化在哪裡發生。例如,腦電技術(EEG)有很高的時間解析度,能夠以毫秒級別的精度判斷大腦激活狀態發生變化的時間;但它的空間解析度較差,通過腦電數據很難精確地判斷大腦的哪個區域被激活了。
-
暴風魔鏡發布菲涅爾鏡片VR盒子S1和3K解析度一體機Matrix
再加上菲涅爾超薄鏡片的使用,使得S1重量僅為220克,比市面主流VR產品減輕50%以上,大大提高了用戶的使用舒適度。 除更輕便、更高清的優勢外,暴風魔鏡S1還支持0~600°的近視度調節,以及53~73mm的適合絕大多數人的瞳距自適應功能,更加方便用戶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