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M:新研究為腫瘤免疫治療抗體開發找到新靶標

2021-01-11 生物谷

                      

2015年11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法國蒙特婁臨床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團隊對一類免疫細胞進行深入研究,發現一條可以促進腫瘤免疫治療方法開發的新機制。他們的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免疫系統中一類非常關鍵的細胞類型--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進行了深入研究,NK細胞能夠通過直接摧毀癌細胞發揮機體保護作用。該研究團隊著重研究一個叫做DNAM-1的蛋白,該蛋白在NK細胞清除癌細胞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IRCM分子腫瘤研究系主任Dr. Veillette表示:"我們在這項研究中發現了一個新機制,在這個機制中DNAM-1能夠刺激NK細胞發揮功能,因此增強了它們清除癌細胞的能力。"

 

DNAM-1蛋白是NK細胞表面的一個受體,在正常情況下它能夠與NK細胞表面的TIGIT受體競爭結合癌細胞,如果TIGIT受體與癌細胞發生結合就會降低NK細胞的殺傷效率。"當TIGIT受體與感染細胞發生相互作用,它能夠阻止DNAM-1蛋白與感染細胞結合,結果抑制了NK細胞功能,延緩了免疫系統發揮作用。"Dr. Veillette解釋道。

 

最近腫瘤免疫治療方法進展火熱,而一些重要研究也大大促進了腫瘤免疫治療方法的開發。這類方法主要是利用抗體增強免疫系統功能,實現殺傷癌細胞的目的。其中一些抗體,如抗CTLA-4抗體以及抗PD-1抗體已經為許多癌症病人帶來持久作用。

 

這項最新研究表明抗TIGIT抗體或將作為腫瘤免疫治療的新方法發揮重要作用,這類抗體能夠增強DNAM-1蛋白的功能,進一步增強NK細胞摧毀腫瘤細胞的能力。研究人員表示上述機制將為下一代癌症治療方法的開發帶來重大影響。(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資訊APP。

 

 

 

DNAM-1 controls NK cell activation via an ITT-like motif

 

Zhanguang Zhang,1,2 Ning Wu,1 Yan Lu,1 Dominique Davidson,1 Marco Colonna,3 and André Veillette

 

DNAM-1 (CD226) is an activat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natural killer (NK) cells, CD8+ T cells, and other immune cells. Upon recognition of its ligands, CD155 and CD112, DNAM-1 promotes NK cell-mediated elimination of transformed and virus-infected cells. It also has a key role in expansion and maintenance of virus-specific memory NK cells. Herein, the mechanism by which DNAM-1 controls NK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nd cytokine production was elucidated. Cytotoxicity and cytokine production triggered by DNAM-1 were mediated via a conserved tyrosine- and asparagine-based motif in the cytoplasmic domain of DNAM-1. Upon phosphorylation by Src kinases, this motif enabled binding of DNAM-1 to adaptor Grb2, leading to activation of enzymes Vav-1, 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 and phospholipase C-γ1. It also promoted activation of kinases Erk and Akt, and calcium fluxes. Although, as reported, DNAM-1 promoted adhesion, this function was signal-independent and insufficient to promote cytotoxicity. DNAM-1 signaling was also required to enhance cytotoxicity, by increasing actin polymerization and granule polarization. We propose that DNAM-1 promotes NK cell activation via an immunoreceptor tyrosine tail (ITT)-like motif coupling DNAM-1 to Grb2 and other downstream effectors.

 

相關焦點

  • RNA幹擾在腫瘤免疫治療中扮演什麼角色?
    R&D正在研究和開發新的癌症免疫療法,通過利用RNA幹擾(RNAi)的力量將ACT方法與免疫檢查點抑制結合起來,將免疫效應細胞變成一把強力的武器去攻擊癌症。與CAR-T類似的細胞治療等免疫治療方法中遇到的一個共同挑戰是找到一種抑制免疫抑制信號方法,該信號廣泛存在於免疫抑制性腫瘤微環境中。初步的臨床研究表明,由於腫瘤環境的性質,CAR-T細胞在實體腫瘤中的作用有限。
  • RNA幹擾在腫瘤免疫治療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R&D正在研究和開發新的癌症免疫療法,通過利用RNA幹擾(RNAi)的力量將ACT方法與免疫檢查點抑制結合起來,將免疫效應細胞變成一把強力的武器去攻擊癌症。與CAR-T類似的細胞治療等免疫治療方法中遇到的一個共同挑戰是找到一種抑制免疫抑制信號方法,該信號廣泛存在於免疫抑制性腫瘤微環境中。初步的臨床研究表明,由於腫瘤環境的性質,CAR-T細胞在實體腫瘤中的作用有限。
  • 研究腫瘤微環境,尋求免疫治療新突破!
    編者按:在不久的將來,免疫療法將會在多種惡性腫瘤的治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研究顯示,腫瘤細胞可採用多種方式逃避免疫系統的攻擊。對腫瘤微環境的研究有助於研究者們判斷哪些免疫抑制通路處於激活狀態,降低了抗腫瘤的免疫活性。靶向這些免疫抑制通路的療法能夠引起進展期患者體內持續的抗腫瘤應答。
  • 陳列平團隊發現又一腫瘤免疫逃逸新通路
    陳列平教授提出了三點標準:(1)該靶標是由於腫瘤的生長和/或隨後的免疫監視而誘導的;(2)其在腫瘤微環境中選擇性高表達而正常組織中有較低的表達量;(3)其能夠引起免疫逃避,並且操縱其可以重置或重編程腫瘤微環境中的抗腫瘤免疫。有了這些特點,腫瘤免疫療法可以避免過度的自身免疫毒性而取得相當大的治療效果。
  • 治療多種疾病的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5】J Neuroinflammation:開發出首個有望有效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的靶向抗體療法doi:10.1186/s12974-020-01915-0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肯塔基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有望開發出一種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的新型療法
  • 『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
    關於『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新冠病毒抗體,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相關的信息
  • 治療多種疾病的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這種單克隆抗體是從一對來自中國武漢的夫婦機體的血液中分離出來的,這對夫婦於今年1月下旬前往加拿大多倫多後背診斷為COVID-19感染,同時這兩例患者也是北美最早確認的COVID-19患者。在過去兩年裡,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超快速的方法來識別高度潛在的抗病毒人類單克隆抗體,同時研究者還在小型動物和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進行了驗證,所有這一系列試驗都在不到3個月內完成。
  • 治療多種疾病的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為了增強當克隆抗體治療腦轉移的療效,近日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Yunfeng Lu、Irvin S. Y. Chen和Masakazu Kamata教授課題組合作,開發了一種高分子包封抗體的新方法實現了腦轉移灶的藥物持續釋放,從而增強了抗體治療腦轉移灶的療效,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雜誌上。
  • 抗4-1BB抗體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前言腫瘤免疫治療是通過人體免疫系統恢復或增強對腫瘤的自然防禦的一種治療方法。這種治療通常針對癌細胞表面的特定生物分子,如腫瘤相關抗原(TAAs)。抗腫瘤活性是通過將宿主免疫系統導向TAAs來實現的,從而建立或誘導針對癌細胞的適應性免疫反應。
  • 科學家開發抗體精準治療新技術
    2020年3月20日訊 /生物谷BIOON /——對更好的癌症治療方法的探索仍在繼續,因為目前的選擇往往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目前只有不到5%的實驗性抗癌藥物被批准用於人體,但科學家們正在為這一探索帶來新技術。癌症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這些包括基因突變和異常導致細胞比正常生長更快。
  • 腫瘤免疫治療發展史
    2013 年《科學》雜誌將腫瘤免疫治療列為十大科學突破之首,免疫治療有望成為繼手術、化療、放療、腫瘤靶向治療後的新一代的腫瘤治療手段。從PD-(L)1抗體到CAR-T,腫瘤免疫學的進展正在改變許多癌症類型的治療標準,而且藥物開發和癌症治療的範式也常被重新書寫。目前,大量新的在研品種和公司正在以史無前例的數量進入腫瘤免疫治療領域。
  • ​全球腫瘤免疫治療研究進展
    本文從發展階段、作用機制和研發機構等情況進行分析,旨在闡述腫瘤免疫藥物開發的總體趨勢和方向,為抗腫瘤藥物研發提供依據。一、發展歷程科學技術的持續革新,帶來了腫瘤治療模式的轉變。隨著腫瘤免疫學、細胞生物學和分子技術等研究不斷深入,腫瘤免疫治療在實驗室研究和臨床應用中蓬勃發展,成為繼手術、化療和放療之後的第四種有效治療腫瘤的方法。
  • 單克隆抗體開發定製、CAR-T臨床研究……瞄準抗體藥產業的』獨角獸』
    ,遠泰生物——瞄準抗體藥產業的「獨角獸」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通訊員 楊婷婷抗體藥物因獨特精準的靶向療效,其研究開發牽動人心。單克隆抗體開發定製、CAR-T臨床研究……湖南遠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依託領先的基因工程、蛋白工程等生物技術,加快特異性抗體藥物和基於抗體的細胞藥物科研攻關,持續增強相關高質量產品供給能力,備受矚目。遠泰生物崛起為國內領先的專業抗體藥物企業,秘訣何在?
  • 科學瞬息-新冠疫苗新靶點!抗體治療惡病質
    7月13日《nature·medicine》發表:康復新冠患者體液和循環濾泡輔助T細胞反應,在新冠疫苗開發以來,大多數都是針對病毒的糖蛋白(S),引導其與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結合識別,引發中和抗體;儘管在動物實驗上實現,也不能在人類中保證效果,藥物人類糖蛋白免疫原性特性很難區分;這項研究表徵COVID-19患者體液和循環濾泡性輔助性T細胞(
  • 改善CAR-T臨床前評估的新方法,為增強腫瘤治療效果鋪路
    CAR-T細胞治療作為一種新型的腫瘤免疫治療方式,自2017年上市以來給部分血液系統腫瘤患者帶來了較大獲益。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它在實體瘤領域仍具挑戰性。可喜的是,來自路德維希癌症研究的科學家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方法,可以顯著改善CAR-T細胞療法的臨床前評估,該方法是從患者體內提取免疫T細胞,並設計為靶向特定的腫瘤相關分子,然後重新注入以治療癌症。
  • 腫瘤免疫激動劑,為癌症免疫治療加「油門」
    縱觀腫瘤的治療方案發展,從放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再到腫瘤免疫治療,腫瘤治療的範式和思路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現如今抗腫瘤的新藥研發已邁入了免疫治療時代。說起腫瘤免疫治療,大體可以總結為這兩種基本的思路:第一種思路,就是通過藥物鬆開被癌細胞故意死死拽住的剎車,讓抗癌的免疫細胞能順利往前跑,從而殺滅癌細胞。CTLA-4抗體、PD-1抗體、PD-L1抗體等藥物都屬於這一類。另一種思路,就是通過藥物給抗癌的免疫細胞加油,「踩油門」,讓抗癌的力量更持久、更有效。
  • 腫瘤的免疫治療研究
    真正成功將免疫細胞應用於臨床治療惡性腫瘤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國立癌症研究院Steven Rosenberg於1985年首次應用IL-2誘導的LAK細胞成功治療黑色素瘤,該研究為腫瘤免疫治療帶來一線曙光,極大地激發了人們開展腫瘤免疫細胞治療技術的熱情。20世紀90年代,我國也有開展LAK細胞治療腫瘤的臨床研究,但由於療效不顯著而逐漸退出臨床研究。
  • NK細胞,腫瘤免疫治療的新方向
    在這些治療方案中,都以T細胞免疫為核心。雖然細胞毒性T細胞的腫瘤殺傷作用具有一定的特異性,然而極優而劣。因為細胞毒性T細胞的特異性,來源於被殺傷細胞的MHC-I型抗原遞呈。只有識別了目標細胞通過MHC-I遞呈的抗原,細胞毒性T細胞才能特異性的殺傷靶細胞。
  • 沈毅弘教授採訪:免疫治療引領治療新時代,雙特異性抗體可能為治療...
    沈毅弘教授採訪:免疫治療引領治療新時代,雙特異性抗體可能為治療突破點
  • Science子刊:HIV疫苗新策略!利用抗獨特型抗體激活表達廣泛中和...
    一種開發新疫苗的策略專注於鑑定出病原體上的特定脆弱靶標,疫苗誘導出的保護性抗體應當能夠靶向這些脆弱的靶標。對於HIV感染而言,這種方法專注於鑑定bNAb的靶標,bNAb是在一小部分HIV感染者體內產生的,並且可以介導免受多種HIV毒株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