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毅弘教授採訪:免疫治療引領治療新時代,雙特異性抗體可能為治療...

2020-11-29 醫脈通

沈毅弘教授採訪:免疫治療引領治療新時代,雙特異性抗體可能為治療突破點

2020-01-08 來源:醫脈通

由於腫瘤領域存在高度未滿足的臨床需求,國家近幾年採取了相應的特殊審批政策,使得一些有突出治療優勢的抗腫瘤藥物得以加速上市。因此自2018年中國正式進入「腫瘤免疫治療元年」以來,已經迎來了7款免疫治療藥物。肺癌一直是「頭號」惡性腫瘤,免疫治療正逐漸成為非小細胞肺癌的首要選擇之一。醫脈通有幸採訪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沈毅弘教授,就免疫治療在非小細胞肺癌的應用進展進行解答。


沈毅弘,醫學博士,主任醫師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

➤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委員

➤中國醫師協會變態反應醫師分會委員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患者教育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胸部腫瘤委員會常委

➤浙江省醫學會呼吸病分會副主委

➤浙江省醫師協會呼吸醫師分會副會長

➤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病分會副主委

➤浙江省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前任主委

➤浙江省醫學會呼吸分會精準診療學組組長

➤浙江省醫學會呼吸分會肺癌學組副組長


醫脈通:免疫治療正逐漸成為NSCLC的首選之一,不僅是單藥,越來越多的聯合選擇也不斷湧入,一些無化療聯合(如雙免疫聯合、免疫聯合抗血管TKI)在晚期NSCLC取得了顯著的進展,您覺得NSCLC的Chemo-free時代是否會到來?


沈毅弘教授:針對免疫調節點的單克隆抗體在非小細胞肺癌當中已呈現許多漂亮的數據,如KEYNOTE系列研究,信迪利單抗研究等。PD-1/PD-L1單克隆抗體也在治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關於免疫時代來了之後會不會「去化療」,我個人有不同的觀點。就目前的藥物研發現狀,完全「去化療」還為時尚早。目前在治療的某個階段也許可以做到去化療,但是整個治療全程當中不可能完全「去化療」。舉個簡單的例子,KEYNOTE-024研究與IMpower 110研究發現帕博利珠單抗單藥與Atezolizumab單藥相比於標準的含鉑雙藥化療可給患者帶來更多的治療獲益。但是當免疫治療失效或出現耐藥之後,還是要回到化療。所以基於目前的研究現狀,談「去化療」還為時過早。當然「去化療」是我們非常美好的一個願望,希望未來隨著更多新藥的上市,更多治療策略的引進,我們能夠看到「去化療」的這一天。


醫脈通:伴隨著各種免疫治療藥物在中國陸續上市,很多患者從中取得了較大獲益,那麼您認為,一些特殊NSCLC人群,是否真的該被免疫治療拒之門外?


沈毅弘教授:我覺得應該進行細化討論。如果是腦轉移或者肝轉移患者人群,目前不應該將這類人群排除在免疫治療之外。因為對於這類患者人群,標準或傳統的治療方案給患者帶來的獲益非常弱。對於這類人群,我們要大膽地嘗試一些新的治療模式。IMpower 150研究發現,在常規的貝伐珠單抗聯合紫杉醇和卡鉑的基礎上聯合Atezolizumab可以顯著改善肝轉移患者的OS和ORR。


而對於腫瘤負荷較重的患者人群,需要通過新的治療方案,新的藥物研發給他們提供更好的生存獲益。但對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合併的患者,我們需要慎重考慮。如果患者存在某些不可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話,這樣的患者我們需要更加謹慎。


驅動基因陽性患者,如EGFR突變患者、ALK重排患者能否從免疫治療中獲益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話題。基於目前的數據,存在可用靶向藥的患者不建議接受免疫治療。但當所有靶向藥全部無路可走時,對於某些特定人群,如PD-L1表達水平高於25%的患者人群,通過藥物目標模式的改變,例如使用IMpower 150研究中的四藥聯合方案,或許可以給患者帶來治療獲益。


所以特殊人群需要細分,不是所有特殊人群都可以接受免疫治療,也不是所有特殊人群都不能接受免疫治療,對部分人群我們還是要進行嘗試。

 

醫脈通:免疫治療在給患者帶來極大獲益的同時,irAE的問題也隨之顯現,作為呼吸專科醫生,您有些什麼獨特的irAE管理經驗可以分享給大家嗎?


沈毅弘教授:免疫治療是既往化療年代我們從未接觸過的一個新的治療模式。通過對近兩年臨床實踐和研究數據的回顧,我們發現與既往的化療相比,免疫治療有非常獨特的不良反應,如垂體炎、甲狀腺功能低下、免疫相關性肺炎、免疫相關性肝炎、免疫相關性心肌炎等。免疫相關性不良反應中我們最關注的是免疫相關性的肺炎。免疫相關性的肺炎發生率總體來看不是特別高,但是如果發現之後沒有及時的處理和幹預,可能會釀成不可收拾的後果,給患者帶來糟糕的結局。


不良反應的管理首先在於預警。以下幾類患者在進行免疫治療時要提高警惕:同時接受放療的患者、腫瘤負荷比較大的患者、年齡比較大的患者、肺間質性結構改變的患者。其次始終要對免疫藥物保持敬畏之心。不良反應雖然發生比例不高,但是始終存在。千萬不能無知者無畏,一定要時刻保持敬畏之心,在整個治療過程中保持密切的監測。對於相關呼吸道症狀的改變,一定首先要想到有沒有可能出現免疫相關性的間質性肺炎。最後,目前沒有很好的方法區分免疫療法導致的肺炎和其他感染導致的肺炎。我們現在也在進行一些探索,如分析肺泡灌積液的炎症介質,來區分究竟是感染導致的肺炎,還是免疫相關藥物導致的肺炎。總結而言就是首先要學會預判,其次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最後一旦出現要及時處理。


醫脈通:最後展望免疫治療的未來,您認為,作為下一代免疫治療的雙特異性抗體時代是否會快速來臨?


沈毅弘教授:免疫治療目前不是需要掌握雙抗體,而是需要發現更多的免疫調節點。PD-1/PD-L1隻是眾多的免疫調節通路當中的一對,雖然目前這對通路上有非常成熟的藥物可以使用,但是我們從未停止對於TIM3、LAG-3等其他免疫調節點探索的腳步。未來免疫藥物的研發一定是針對不同的免疫調節點的失衡進行調整,來達到更好的免疫治療效果。


雙抗目前也是非常熱門的話題,國內外公司在這方面也投入了很大精力。M7824就是一款雙靶點攻擊PD-1和TGFβ,阻斷雙重通路的藥物。該藥物I期數據中ORR可達80%以上。信達也有類似的PD-1/PD-L1雙通路阻斷的雙抗IBI318,該藥今年4月已在國內開始I期研究。我們也非常期待IBI318的數據能呈現好的治療效果。當然對於雙抗,我們除了關注療效外,也非常關注治療相關的不良反應。雙抗理論上可能是針對靶點治療的一個突破點。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腫瘤治療之雙特異性抗體—結構、優勢、製備、研究現狀
    根據不同結構可將雙特異性抗體結構主要有2大類:含Fc片段的雙特異性抗體(IgG-like雙特異性抗體)與不含Fc片段的雙特異性抗體(non-IgG-like雙特異性抗體)。non-IgG-like雙特異性抗體:非IgG樣BsAb缺乏Fc片段,僅通過抗原結合力發揮治療作用,具有較低的免疫原性、易於生產、分子量小等特點。
  • 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聯合化療治療胃腺癌臨床試驗招募
    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的療效怎麼樣?免疫治療PD1/PDL1/CTLA4作為最值得期待的藥品之一,一直被譽為「抗癌神藥」。而本次臨床試驗招募的是PD1與 CTLA4雙特異性抗體的聯合,減輕副作用的同時,可提升療效。
  • ...的新型腫瘤免疫治療新藥Cadonilimab(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
    2020-11-03 06:37:56來源:FX168 【康方生物:Cadonilimab階段性數據已在2020中國腫瘤免疫治療會議上發布
  • PD-1抗體「有力搭檔」——CD28雙特異性抗體
    目前研究人員正廣泛利用聯合療法來改善PD-1的阻斷功效和抗腫瘤免疫應答的持久性,但其中的很多組合療法卻具有更高的毒性。6月24日,再生元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以封面論文的形式發表了有關CD28雙特異性抗體聯合PD-1抗體的新研究進展。
  • 新一代治療性細胞試驗成「潛力股」,免疫治療新風口
    目前相繼有治療性NK細胞的臨床試驗啟動。11月3日,康方生物公布全球首創新型腫瘤免疫治療新藥Cadonilimab用於經標準治療後復發或轉移性宮頸鱗癌的階段性數據。這款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客觀緩解率達47.6%,同時降低聯合用藥的毒副作用,3級及以上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僅12.9%,安全性與PD-1單藥相當。T細胞接合器包括基因工程過繼細胞療法和雙特異性抗體目前已有產品上市。綜合看,治療性細胞研究大有可為。
  • 癌症治療的概念性突破!這些在研三特異性抗體你知道嗎?
    轉自 | 醫藥觀瀾8月17日,澤璟製藥以超500萬美元引進一款三特異抗體新藥,這引發了人們對三特異性抗體的關注。我們知道,單特異性單克隆抗體是最早獲得廣泛使用的癌症免疫療法,如抗PD-1/PD-L1抗體。隨後,可同時靶向兩個靶點的雙特異性抗體開始受到人們關注,如靶向CD19與CD3受體的BiTE療法Blincyto。
  • 抗HER2雙特異性抗體KN026與愛博新(R)(哌柏西利)聯合用藥治療方案...
    KN026是康寧傑瑞自主研發的抗HER2雙特異性抗體,可同時結合HER2的兩個非重疊表位,阻斷雙HER2信號。多項Ⅰ/Ⅱ期臨床試驗表明,KN026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在多線抗HER2治療後進展的HER2陽性乳腺癌患者中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2020年3月,康寧傑瑞與輝瑞公司籤訂臨床供應協議,推進 KN026 與口服 CDK4/6 抑制劑愛博新 (哌柏西利) 聯合用藥試驗。
  • 腫瘤免疫激動劑,為癌症免疫治療加「油門」
    縱觀腫瘤的治療方案發展,從放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再到腫瘤免疫治療,腫瘤治療的範式和思路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現如今抗腫瘤的新藥研發已邁入了免疫治療時代。免疫激動劑就是這類藥物,是全球腫瘤免疫研發的新熱。2016年,一家專注於腫瘤免疫激動劑的公司成立了——它就是禮進生物,由前艾伯維腫瘤研發資深科學家王結義博士所創立。公司以全球創新的腫瘤免疫激動性抗體管線為核心、專注於抗腫瘤創新藥研發。
  • 國內外雙特異性抗體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上)
    聲明:本文為火石創造原創文章,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網站、公眾號等轉載需經授權。隨著抗體藥物研發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型抗體藥物種類——雙特異性抗體也迎來研發熱潮。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過30個不同的技術平臺可用於設計、開發雙特異性抗體,設計的雙抗分子結構超過60種,有3個雙特異性抗體已獲批上市。
  • 肺癌精準治療!強生EGFR-MET雙特異性抗體療法JNJ-6372獲美國FDA...
    JNJ-6372是一種具有免疫細胞導向活性的EGFR-間質表皮轉化因子(MET)雙特異性抗體,靶向激活和耐藥EGFR及MET突變及擴增。該藥是強生與丹麥Genmab公司合作基於DuoBody平臺研發。目前,針對EGFR第20號外顯子有插入突變的肺癌患者,尚無FDA批准的靶向療法。
  • 聊聊治療性抗體藥物的優化
    ,為降低這種免疫原性,可將鼠類抗體的可變區融合到人源抗體的恆定區上產生人源化嵌合抗體。雖然目前有多種工具可以用來預測抗體序列中的T 細胞表位,但由於大多數這些工具不能顯示預測的抗原表位是否顯示在蛋白質表面(將被人類免疫系統檢測到),所以來自線性序列預測的信息必須和其在抗體3D模型上的位置結合起來進行分析,最好可以用實驗對其進行驗證。除此之外,降低抗體免疫原性的新方法是誘導機體的免疫耐受,通過將Treg表位引入抗體來實現。
  • 這些免疫治療藥物來了!免疫治療在研臨床研究盤點
    廣義的免疫治療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免疫細胞治療、溶瘤病毒、治療性抗體、癌症疫苗以及免疫系統調節劑等。這是一種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治療方式,在手術及放化療等傳統療法之外,開闢了新的戰場,已成為癌症治療的重要手段,研發最早並且也是最成熟的CTLA-4及PD-1抑制劑,在非小細胞肺癌及黑色素瘤領域已逐漸成為一線治療藥物。
  • 2020首屆腫瘤免疫治療論壇在廣州舉行
    11月28-29日,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主辦的「2020精準醫學大會」系列活動——「首屆華南腫瘤免疫治療論壇」在廣州舉行,23位來自國內外腫瘤免疫治療基礎研究、臨床應用、療效與不良反應管理、新藥創製企業等多個領域的專家,交流免疫治療在腫瘤領域的研究和應用,探討廣闊合作前景,共迎精準腫瘤免疫治療新時代
  • Science子刊:腫瘤靶向CD28雙特異性抗體可增強PD-1免疫療法的抗...
    2020年8月24日訊/生物谷BIOON/---雖然免疫療法在創新性的癌症治療方法中取得了越來越突出的地位,但它仍然並不完美---許多腫瘤根本沒有反應。一類不斷發展的工程蛋白拯救了我們,它們的名字很特別,叫雙特異性抗體。
  • ...CADONILIMAB (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在中國治療復發或...
    [HK]康方生物-B:自願公告 - CADONILIMAB (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在中國治療復發或轉移性宮頸癌的註冊性II期臨床試驗提前完成患者篩選入組 時間:2020年12月02日 07:40:18&nbsp中財網
  • ...1/CTLA-4雙特異性抗體,研發代號:AK104)用於經標準治療後的復發...
    2020-11-03 06:37:56來源:FX168 【康方生物:Cadonilimab階段性數據已在2020中國腫瘤免疫治療會議上發布
  • 王迎教授:成人ALL的免疫治療丨第八屆全國血液腫瘤學術大會
    隨後,分子靶向藥物(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為代表)加入到費城染色體陽性(Ph+)ALL治療方案中。近些年,包括CAR-T治療、CD3/CD19雙特異性抗體和靶向CD22的抗體藥物偶聯物(ADC)的免疫治療也成為ALL治療的重要手段。
  • 新發現!三特異性抗體可提高T細胞抗癌療效
    近期,Lan Wu等科研人員基於雙特異性抗體技術開發出來一種新型三特異性抗體,可通過T細胞受體共刺激改善並增強T細胞靶向能力及信號轉導的能力,持續性激活T細胞。 說到三特異性抗體,就需要從單克隆抗體講起了。抗體是能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具有免疫活性的球蛋白。如果通過常規動物免疫採取血清來獲得抗體的話,通常成分比較混雜,會含有針對無關抗原的抗體和血清中其他蛋白成分。而單克隆抗體是由單一B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產生的「純度高、僅針對某一特異性抗原表位、重複性好、可持續無限量供應」的一種抗體。
  • 中國頭頸部鱗癌治療進入免疫治療新時代
    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11日電 (王鵬)記者11日從百時美施貴寶中國分公司獲悉,該公司研發的藥物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日前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擴大適應症至頭頸部鱗癌,這標誌著中國頭頸部鱗癌治療進入免疫治療新時代
  • 腫瘤免疫治療發展史
    2013 年《科學》雜誌將腫瘤免疫治療列為十大科學突破之首,免疫治療有望成為繼手術、化療、放療、腫瘤靶向治療後的新一代的腫瘤治療手段。從PD-(L)1抗體到CAR-T,腫瘤免疫學的進展正在改變許多癌症類型的治療標準,而且藥物開發和癌症治療的範式也常被重新書寫。目前,大量新的在研品種和公司正在以史無前例的數量進入腫瘤免疫治療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