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科學家開發抗體精準治療新技術

2021-01-11 生物谷

2020年3月20日訊 /

生物谷

BIOON /——對更好的癌症治療方法的探索仍在繼續,因為目前的選擇往往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目前只有不到5%的實驗性抗癌藥物被批准用於人體,但科學家們正在為這一探索帶來新技術。


癌症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這些包括基因突變和異常導致細胞比正常生長更快。自從人類基因組圖譜繪製以來,研究人員已經開始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正常細胞和

腫瘤

細胞之間的差異。現在的理解是,單一的癌症治療方法是不夠的。需要更有針對性和個性化的治療。


這些療法被稱為精準醫療,它利用一個人的信息來確定哪些策略可以更好地預防或治療某種疾病。這些信息包括

遺傳

模式、生活方式、新陳代謝、環境和文化因素。它的目標是通過為特定的病人定製藥物,使癌症治療更加智能化。這也被稱為個性化醫療。

圖片來源:Maryam Karaan


精準醫療的概念並不新鮮。2015年,美國總統Barack Obama發起了"精準醫療計劃"(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希望將其納入日常病人護理。但是,要更廣泛地獲得精準醫療,就需要成本效益好的分子圖譜檢測。一個例子是Oncotype DX,一種預測

乳腺癌

復發和治療反應的基因組測試。


在世界上的一些地方,對精準醫療的探索正在使用人工智慧和生物信息技術工具。這些是計算機

軟體

程序,分析來自不斷增長的病人資料庫的生化和生物信息。其目的是預防有害藥物相互作用,評估治療效果並降低衛生保健費用。


這一趨勢也促進了南非在抗體技術領域的研究。


開普敦大學醫學生物技術和免疫治療研究組的一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篇論文,解釋了如何基於抗體生成某些蛋白質,被稱為SNAP-tag融合蛋白,它們可能有助於降低開發新的個性化療法的成本和時間。


為了理解這項研究,有必要了解一些關於抗體的知識。


抗體介導的精準醫學


精準醫療正轉向抗體技術,以幫助識別在疾病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重要蛋白質(或生物標記)。


抗體是機體通常產生的一種蛋白質,用來防禦外來物質,如致病

細菌

和病毒。它們具有獨特的特性,如識別和結合特定分子(稱為抗原)的能力。抗體在醫學上有如此多的潛在用途,到2023年,這個市場的全球銷售收入預計將達到2189.7億美元。


抗體具有這種特異性靶點這一事實在免疫療法靶向治療的發展中是很重要的。抗體可以根據細胞所表達的生物標記來區分身體的正常細胞和病變(癌症)細胞。生物標記是生物分子,它們的檢測決定了特定疾病的風險或進展。


通過重新排列抗體基因等

遺傳

物質,科學家們現在可以為各種應用生成新的

蛋白質組

合。精準醫療的一個例子是使用抗體技術來識別使用曲妥珠單抗治療的乳腺癌患者。

圖片來源;Maryam Karaan


SNAP-tag技術


近年來,隨著標籤技術的發展,抗體工程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SNAP-tag是一種可以與任何分子融合的蛋白質。它可以在識別腫瘤細胞的抗體和

診斷

或治療腫瘤的分子之間形成一種聯繫。SNAP-tag的作用類似於附加標籤的鍵的一部分。鎖是

腫瘤

細胞的

生物標誌物

,鑰匙是抗體,標籤是用於

診斷

或治療的分子。


作為精準醫療的一種工具,基於抗體的SNAP-tag蛋白可以識別那些可能對特定療程產生積極反應的患者。它們還可以減少副作用和改善結果。


基於抗體的個性化醫療的未來


腫瘤

醫生越早診斷出癌症的類型和階段,病人就能越早開始最合適的治療。快速

診斷

測試的發展可以極大地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它還可以限制與非癌細胞損傷相關的副作用。


個性化的癌症治療如免疫治療目前正與常規方法如化療和手術結合使用。但是,即使有報告顯示,對這類治療有反應的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質量有所改善,但這些治療費用昂貴,而且不是所有人都能獲得治療。


儘管如此,精準醫療仍在發展,人們將繼續尋找使其更便宜、更容易獲得和更有效的方法。(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新冠研究新突破:荷蘭科學家研製出能戰勝冠狀病毒的抗體
    近日,荷蘭科學家們研製出一種可以戰勝新型冠狀病毒的單克隆抗體,儘管這一成果仍在早期實驗室階段,但這是向尋找治療方法和遏制病毒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實驗性抗體已在細胞培養物中中和了病毒。根據《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周一發表的一項研究表示雖然這一步仍處於藥物開發過程的早期階段(在動物研究和人類試驗之前),但該抗體可能在未來有助於預防或治療Covid-19及相關疾病,無論是單獨使用還是藥物聯合使用。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Berend-Jan Bosch及其同事在論文中提出此實驗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才能確定這些發現是否能在臨床上得到證實。
  • 『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
    關於『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為治療性抗體提供新的有效靶標,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新冠病毒抗體,新冠病毒抗體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相關的信息
  • 抗體藥物研發技術路線解讀:精準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小宇宙」
    原標題:抗體藥物:精準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小宇宙」——新冠肺炎生物藥物研發技術路線解讀之一科技日報2020年4月22日訊 在對抗新冠肺炎的過程中,找到對症的藥物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 癌症治療的概念性突破!這些在研三特異性抗體你知道嗎?
    ▲三特異性抗體作用機制(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賽諾菲開發的三特異性T細胞銜接蛋白除了與CD3受體結合,還攜帶了與共刺激受體CD28結合的蛋白域,同時激活CD28信號通路可以促進激活後T細胞的生存以及產生「T細胞記憶」。基於這一技術平臺開發的SAR442257是一款靶向CD38的三特異性抗體。
  • 防疫新科普 | 什麼是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
    防疫新科普 | 什麼是抗體藥物?為何有望治療和預防新冠肺炎?「刺突蛋白的受體結構域是冠狀病毒表面重要的受體結合位點,所以是開發抗病毒中和抗體的重要靶點。」馮輝說,他們正在開發的抗體藥物,其靶點就是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受體結構域」,希望這種候選新藥能阻止「刺突蛋白受體結構域」與ACE2結合,從而阻斷病毒與人體細胞接觸。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結合ACE2(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進入細胞內。
  • 我國學者開發出白血病精準治療疫苗,持續釋放腫瘤抗原肽和PD-1抗體
    我國學者開發出白血病精準治療疫苗,持續釋放腫瘤抗原肽和PD-1抗體 2020-10-15 09: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單克隆抗體開發定製、CAR-T臨床研究……瞄準抗體藥產業的』獨角獸』
    ,遠泰生物——瞄準抗體藥產業的「獨角獸」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永濤通訊員 楊婷婷抗體藥物因獨特精準的靶向療效,其研究開發牽動人心。CAR-T細胞療法,是治療腫瘤的新型精準靶向療法,被廣泛用於治療癌症等重大疾病,抗體則是該療法的核心。
  • 治療多種疾病的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科學家們深挖抗體譜尋找治療SARS-CoV-2之法!,研究者指出,隨著資料庫的不斷更新改進,未來科學家們或許有可能在感染或疫苗接種後利用抗體測序技術來監測病毒特異性B細胞的水平。這些特殊的稱為「納米抗體(nanobody)」的美洲駝抗體比人類抗體小得多,在中和SARS-CoV-2病毒方面的效果要好很多倍。它們也更穩定。研究者表示,大自然是我們最好的發明家。我們開發的技術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調查中和SARS-CoV-2的納米抗體,這使得我們能夠迅速發現數千種具有無與倫比的親和力和特異性的納米抗體。
  • 抗體藥物:精準激發人體免疫系統「小宇宙」——新冠肺炎生物藥物...
    隨著單克隆抗體、人源化抗體、雙特異性抗體等不斷問世,抗體家族也越來越興旺。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中和抗體成為潛在的有效治療新冠肺炎的手段,它通過與新冠病毒結合,抑制病毒的活性,來保護細胞免受侵害。  但是,在分子生物學和基因組學獲得突破之前,科學家們對抗體的結構和抗原抗體識別機理的理解還非常淺顯。  在隨後的半個多世紀裡,科學家們逐漸認識到,抗體是一種由B細胞識別抗原後活化、增殖分化為漿細胞,並由漿細胞合成與分泌的、具有特殊胺基酸序列的,能夠與相應的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分子。
  • 瞭望|新冠抗體藥物研發突破
    新冠肺炎治療藥物傳出好消息——安全性和特異性強且能大規模用於臨床的中和抗體藥物,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和預防。困難時刻,團隊優化抗體篩選方案,打破常規技術環節,提高篩選效率,於2月10日,第三輪篩選出2株具有高度中和新冠病毒活性的抗體CA1和CB6,並在體外試驗均觀察到較強的針對新冠病毒的特異中和活性。在基礎研究方面,微生物所通過大團隊合作,於2月發現新冠病毒入侵動物細胞分子機制,鑑定出病毒表面蛋白與細胞受體結合的關鍵胺基酸,這項發現幫助團隊更有側重性地篩選出抗體。
  • 精準腫瘤學更加精準?全美第一的癌症治療機構專家提出四大建議
    在新藥開發方面,研究人員認為,儘管小分子抑制劑通常抑制野生型或突變型蛋白質,但較新的方法側重於利用突變體和異構體選擇性抑制劑抑制異常分子靶點的活性。同時,蛋白質工程的突破揭示了新的一類藥物,能夠擴大針對已驗證藥物靶點的治療指數,包括抗體藥物偶聯物 (ADC) 在疾病部位釋放細胞毒性有效載荷的療法。
  • 文獻閱讀|體外篩選新技術快速開發新冠病毒單克隆抗體
    高親和力抗體的研發對於新冠病毒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的兩條主要研究策略,一是挖掘已開發的具有交叉保護活性的SARS病毒抗體,這種方法快速但與新冠病毒的親和力較低。另一種方式是從感染患者中分離單克隆抗體,但是難以大規模分離製備。
  • 新冠中和抗體研究也有新突破|病毒|細胞|疫苗|血清_網易訂閱
    人類的血漿中大約有數千萬至上億種抗體,用其對抗新冠病毒類似於「萬箭齊發」,在瞄準新冠病毒的同時,也可能牽連無辜;單克隆抗體是經過人為篩選和製備的抗體,成分單一,就像飛彈一樣,可精準擊中新冠病毒的某個抗原部位。抗伊波拉病毒的抗體藥REGN-EB3就是一種單克隆抗體,可救活94%的患者,很多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會使用單克隆抗體藥物來治療。
  • 單克隆抗體治療新冠肺炎療效顯著,和血漿療法原理一樣
    繼血漿療法之後,其他抗體療法也在積極試驗中。在疫苗出現之前,單克隆抗體是治療新冠肺炎的優選之法。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黃) | interactive-biology網站作者 | 湯波 徐斯佳責編 | 高佩雯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已近半年,各國正在積極開發候選疫苗,各種潛在的治療方法也在緊張開展臨床試驗,抗體療法正是其中之一。目前,國內外多家研究機構開展了單克隆抗體治療新冠肺炎(COVID-19)的臨床試驗,療效值得期待。
  • JEM:新研究為腫瘤免疫治療抗體開發找到新靶標
    2015年11月23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法國蒙特婁臨床研究所的一個研究團隊對一類免疫細胞進行深入研究,發現一條可以促進腫瘤免疫治療方法開發的新機制。 最近腫瘤免疫治療方法進展火熱,而一些重要研究也大大促進了腫瘤免疫治療方法的開發。這類方法主要是利用抗體增強免疫系統功能,實現殺傷癌細胞的目的。其中一些抗體,如抗CTLA-4抗體以及抗PD-1抗體已經為許多癌症病人帶來持久作用。
  • Science子刊突破!中國科學家開發抗體納米顆粒破解腫瘤免疫耐受難題!
    2019年7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利用抗體對抗程序性細胞死亡配體1 (PD-L1)的免疫檢查點阻斷(ICB)療法顯示出巨大的潛力,正在引起臨床癌症管理的革命。不幸的是,只有一小部分接受治療的患者對目前的ICB治療有反應,這可能是由於腫瘤的免疫耐受。
  • 治療多種疾病的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Chen和Masakazu Kamata教授課題組合作,開發了一種高分子包封抗體的新方法實現了腦轉移灶的藥物持續釋放,從而增強了抗體治療腦轉移灶的療效,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雜誌上。
  • 治療多種疾病的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在單克隆抗體療法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為了增強當克隆抗體治療腦轉移的療效,近日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Yunfeng Lu、Irvin S. Y. Chen和Masakazu Kamata教授課題組合作,開發了一種高分子包封抗體的新方法實現了腦轉移灶的藥物持續釋放,從而增強了抗體治療腦轉移灶的療效,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雜誌上。
  • 我國科學家建立CAR-T精準幹預自身免疫病新方法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田曉航 王晶)記者從北京協和醫院獲悉,該院張烜教授團隊與北京大學周德敏教授團隊聯合,開發了基於自身抗原肽的可控、通用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技術,用於自身免疫病的治療,並在國際上首次將光控「開關」分子應用於CAR-T中,實現CAR-T的精確調控以減少不良反應。
  • 近期單克隆抗體在治療多種疾病上的研究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成果,共同解讀近期科學家們在單克隆抗體治療多種疾病上的研究進展,分享給大家!這種專用於治療A型血友病的新技術可明顯降低患者因抗凝血因子抗體導致的出血量,且每周只需進行一次皮下注射。據報導,目前A型血友病患者需進行一周三次靜脈注射凝血因子,但在血友病的治療過程中,會產生抗凝血因子抗體(也稱為血友病抑制物),這些抗體可中和凝血因子,使凝血因子失去凝血作用,這就會導致患者呈現出血過多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