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勞動經濟學對人性假設的再認識

2020-11-26 中國社會科學網
實驗勞動經濟學對人性假設的再認識

2017年05月24日 09:3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朱琪 侯亞

字號

內容摘要:實驗勞動經濟學起源於實驗經濟學與勞動經濟學研究的結合,強調實驗方法作為分析工具對勞動經濟學的滲透和融合。近年來,勞動經濟學領域的研究漸漸引入公平偏好、互惠性、參照依賴、習慣鎖定、情感因素和損失厭惡等心理學和行為科學的範疇和成果,藉助實驗經濟學、行為經濟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重新審視了古典勞動經濟學理論。在工人努力水平、勞動供給、再分配理論、人力資本、社會歧視、人員培訓、人員搜尋匹配等一系列勞動經濟學主題上,對傳統勞動經濟學研究進行了外延拓展和內涵深化,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由於勞動經濟學的傳統研究對象是勞動力市場,重點關注的是勞動者本身,馮·諾依曼和摩根斯坦期望式的效用函數,必須從關於個體決策行為的假設中推導出來,但勞動經濟學中的個人行為決策基本上還是一個黑箱,傳統勞動經濟學理論主要建立在勞動力同質和完全理性假設基礎上。

關鍵詞:勞動經濟學;勞動力市場;市場實驗;工資;經濟學研究;實驗方法;行為決策;行為科學;人力資源;實驗經濟學

作者簡介:作者單位:華南師範大學經濟行為科學廣東省重點實驗室、經濟行為與管理決策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華南師範大學華南市場經濟研究中心

  實驗勞動經濟學起源於實驗經濟學與勞動經濟學研究的結合,強調實驗方法作為分析工具對勞動經濟學的滲透和融合。近年來,勞動經濟學領域的研究漸漸引入公平偏好、互惠性、參照依賴、習慣鎖定、情感因素和損失厭惡等心理學和行為科學的範疇和成果,藉助實驗經濟學、行為經濟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重新審視了古典勞動經濟學理論,在工人努力水平、勞動供給、再分配理論、人力資本、社會歧視、人員培訓、人員搜尋匹配等一系列勞動經濟學主題上,對傳統勞動經濟學研究進行了外延拓展和內涵深化,並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基於人性假設的再認識:實驗勞動經濟學的邏輯起點

  自史密斯(Smith)進行市場實驗後,實驗經濟學開始逐漸融入主流經濟學研究框架,在經濟理論學家中的影響也日漸增強。真正對勞動力市場展開實驗研究的行為或許應該追溯到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克諾夫。他於1982年利用禮物交換博弈模型,對不完全契約條件下的委託代理問題進行了標準化,並使用實驗方法來驗證和闡釋勞動力市場的僱傭關係,通過融入更兼容的心理學因素,構造新效率工資模型,解釋傳統勞動力市場上工資剛性和非自願失業的現象。此外,費爾(Fehr)等也引入顯性激勵機制,對禮物交換博弈模型進行了擴展。

  由於勞動經濟學的傳統研究對象是勞動力市場,重點關注的是勞動者本身,馮·諾依曼和摩根斯坦期望式的效用函數,必須從關於個體決策行為的假設中推導出來,但勞動經濟學中的個人行為決策基本上還是一個黑箱,傳統勞動經濟學理論主要建立在勞動力同質和完全理性假設基礎上。因此,藉助實驗經濟學的嶄新視角、方法和技術手段,勞動經濟學的研究者可以通過實驗室實驗,在不受其他因素幹擾的環境中,觀察勞動者的個人行為。例如,實驗勞動經濟學通過對新古典勞動經濟學的反思與批判,引入人類行為的心理基礎,討論勞動經濟活動行為個體的各種心理活動特徵對其決策模式的影響,代表人物有費爾、福爾克(Falk)、哈夫曼(Huffman)等。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於翠傑)

相關焦點

  • 人性假設原理
    人性假設,就是對人的本質的主觀認知,它是建立管理理論的基礎。管理歸根到底是人的管理,現代管理理論都以人性假設為前提,不同的人性假設在實踐中體現為各種不同的管理觀念和管理行為。中國古代的「性善論」、「性惡論」,西方管理學家提出的「人性可塑論」等,都是代表性的人性假設。
  • 經濟學的轉機在於認識經濟學乖論
    分別由《人性與經濟》、《經濟學新視窗》、《從新認識貨幣》三本書論述。製作成視頻講座分為六題十講。將十個講座的講稿編輯成本書,所以本書要完成將此前問世的經濟學乖論中分別論述的內容連貫成一個體系的任務。   經濟是人的經濟,離開了人便沒有了經濟。而人是有人性的。所以經濟學必然建立在人性的基礎之上。亞當•斯密將自己的理論建立在對人性的一種理解上。
  • 人性假設與管理
    認識麥格雷戈對沙因的學術方向有很大的影響,正是在麥格雷戈的人性假設基礎上,沙因進一步將人性研究細化,得出了複雜人性假設。 沙因從人的動機著手進行研究,在探究人的哪種本性使得他們表現出特定的行為時,沙因看到了確定人性本質的困難性。他回顧了管理歷史上的三種人性假設,即經濟人、社會人和自我實現人。
  • 2020山東軍轉幹公共基礎知識管理常識:有趣的人性假設理論
    這是學術層面我國最早去對人性進行的思考。而今天中公教育輔導專家就帶著各位考生們一起來從管理學的角度學習人性假設理論。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因為整個管理學思想主要是誕生於資本主義社會,所以今天要給各位考生分享的也是來源西方的管理學中的人性假設理論。主要有這麼兩大理論:其一就是麥格雷戈的X-Y理論,其二則是沙因歸納的四種人性假設理論。
  • 2021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管理:有趣的人性假設理論
    而今天中公教育輔導專家就帶著各位考生們一起來從管理學的角度學習人性假設理論。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因為整個管理學思想主要是誕生於資本主義社會,所以今天要給各位考生分享的也是來源西方的管理學中的人性假設理論。主要有這麼兩大理論:其一就是麥格雷戈的X-Y理論,其二則是沙因歸納的四種人性假設理論。
  • 「就事論事」的行為經濟學
    行為經濟學呈現出一種奇怪的「就事論事」的狀態,它逐一地羅列人性中那些「非理性」的特徵,就好像一個櫥窗,用來展示和控訴主流理論的失敗。李斌201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再次使行為經濟學進入了公眾的視野。該獎項所表彰的實驗方法正是行為經濟學的傳統研究方法——儘管實驗方法對於其他經濟學者們來說是陌生的。實際上,行為經濟學在過去幾年經歷了一段好時光。
  • 人性很複雜,諾獎得主的行為經濟學告訴你經濟學中的反常現象丨21讀書
    但是,201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塞勒卻不一樣。即使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塞勒身上依然洋溢著一股「異端」氣質。獲獎之後,他在其任教的芝加哥大學簡短致辭。他在致辭裡講道,或許這是院長和系主任第一次沒有用「渾蛋」這個詞兒來形容他。然後,他又「補了一刀」:以後領導們還會不會再用這個詞兒來形容他,他也不確定。
  • 異化勞動:一個經典的話題
    原標題:異化勞動:一個經典的話題 03以揚棄異化為核心的共產主義批判   法國著名學者科爾紐在《馬克思恩格斯傳》中認為:《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兩個基本主題——揭示資產階級社會中人的自我異化和這種異化在共產主義制度下的克服
  • 2014年自考管理心理學考點:人性假設理論
    人性假設理論  西方管理心理學中提出了經濟人、社會人、自我實現人和複雜人四種與管理有關的人性假設。  怎樣認識和評價自我實現的人性觀:  (1)從理論上來看,自我實現的人性觀是錯誤的。人既不是天生懶惰的,也不是天生勤奮的,此外,人的發展也不是自然成熟的過程。  (2)在批判這種人性假設的錯誤觀點的同時,還應指出,其中的一些管理措施還有合理之處,也值得借鑑。
  • 經濟學不是萬能的,並非人類的一切關係都是一場交易
    然而,這種假設及新自由主義經濟學,都有將人性和社會過分簡單化的危險,由這種理論主導的經濟和社會政策,也可能導向一種喪失道德和人情的冷漠社會,並造成個人、企業和社會的決策失誤。重新審視理性人假設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傾向於用市場的邏輯統率一切,其背後的支撐是「理性人」(經濟人)的假設。但在現實世界中,這樣的假設無法涵蓋人類行為的多樣性,更無法適應推動知識經濟發展的團隊努力的要求。奧爾德雷德清晰地指出,對「自私」的解讀在亞當·斯密時代和之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基於人性假設的激勵對策
    X-Y理論——基於人性的假設 上個世紀60年代,一位叫做道格拉斯·麥格雷戈的美國心理學家、行為科學家,編著了一本書叫《企業的人性面》。該著作為企業及學術界帶來重大影響,甚至對彼得·德魯克、沃倫·本尼斯等管理學大師也影響頗深。 書中提出了一個管理學理論——X理論和Y理論。
  • 《王東京經濟學講義》發售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劉慧)近日,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王東京經濟學講義》,該書的作者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校(院)長、經濟學博士王東京。  《王東京經濟學講義》的特點,是按照「三個假設、三個原理、三個方法」,構造了一個新的經濟學邏輯體系。所謂「三個假設」:即斯密的人性假設、資源稀缺假設、保護產權假設,而與其對應的是「三個原理」:即利益最大化原理、供求原理和分配原理;運用上述假設和原理分析經濟現象,還有三種分析方法:即成本收益分析法、均衡分析法以及帕累託標準。
  • 分析:他們為什麼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在這種思維方式下,人類對外在事物的認識是清澈了,但是把人、人的行為、人的精神等非理性方面捨棄了,並把其簡化為一個個的點或一條條的線,人也成為了「扁平的人」。特別是當自然科學方法的普遍之光照耀經濟學的研究之後,現實的人都被約化為一個簡單的孤立的數學模式中的理性人。特別是在阿羅和德布魯精妙無比的數學方程搭起現代經濟學一般均衡理論框架後,有人就認為現代經濟學的使命基本上結束了。
  • 行為經濟學:引領經濟學的未來?
    如果再廣義地看,2002年諾獎得主弗農·史密斯(Vernon L.Smith)和2012年諾獎得主埃爾文·羅斯教授(Alvin E.Roth)因實驗經濟學領域的開創性研究獲獎,同樣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經濟學界對行為經濟學的肯定,因為行為經濟學和實驗經濟學的交集太多,以至於被視為一體。
  • 「人」的發展經濟學:從「公地悲劇」到「公共福祉」
    但大量的經驗事實和行為實驗表明,人們在絕大多數場合中能夠進行合作,形成有效的集體行動,從而化解「公地悲劇」的問題。  就來自行為試驗的文獻而言,大量的兩人討價還價博弈實驗表明,儘管非合作行為不會導致有效結果,但實驗結果卻遠比非合作博弈理論所預計的更具合作性,也更有效;同樣,公共品投資博弈實驗也反映出,受試者獲得的最終收益遠比非合作博弈理論所預計的要高。
  • 經濟學需要新的時間背景和分析框架
    新框架有利於經濟學在分析現實世界中選用更合適的邏輯時間概念,突破傳統靜態分析範式,從只聚焦於均衡時點轉變到真正關注過程,在時間視野上更好地達成主觀與客觀的一致性。  理論與實踐  時間背景對經濟學的重要性  時間是人類感知與認識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同時其本身也是需要認識的對象。
  • 梁小民︱接地氣的經濟學——理察·塞勒與行為經濟學
    以後我按主流經濟學的思想寫教科書、專著或論文,也用這一套來講解和思考。如果把主流經濟學作為一種宗教,我就是一個「受洗並虔誠的信徒和傳教士」。不過在學習與思考中,在與學生、朋友的交流中,我對主流經濟學「教義」的基礎之一——「理性人」假設有了些許不敬。主流經濟學的假設是「理性人」。
  • 經濟學六大原理(節選)
    在這個基礎上,再考慮在我們這個龐大而複雜的經濟系統中所有的經濟現象和經濟行為的內在規律和本質。我們可以總結出經濟學六大原理。一、物質轉換原理;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說,物質是不滅的。物質不過是從一種形態轉化到另一種形態。在轉化過程中,物質可能分解成不同形態的多個小部分。最終物質轉換為純粹的能量。能量是物質的終極形態,包括人們本身。在這個意義上,經濟學是不需要的。
  • 全國2019年4月自學考試勞動經濟學真題
    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全國2019年4月自學考試勞動經濟學真題課程代碼:03323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寫在答題紙上
  • 中國經濟學學科體系研究新進展
    一是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理論和方法論再認識、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現代價值兩個方面深入探討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當代價值;二是不斷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新發展理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基礎理論研究;三是從學科定位和性質、研究對象、邏輯起點和主線、理論體系框架、話語體系、方法論等角度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學科體系研究;四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