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兩棲迷彩版北汽勇士,水上時速12節海裡,2+2+3七座

2020-11-25 易車網

文章原創,歡迎個人分享轉載。

水陸兩棲的北汽勇士,最早在2005年就已經發布了,定位是強險工程用車,它的實際用途非常廣泛,這款迷彩版車型並不是2005年發布的那款,而是在2018年最新下線的。這款車目前主要以出口為主,還沒有在國內銷售的消息。

這款車採用了北汽2020的平臺基礎上打造的,前懸和後懸比較長,與傳統SUV正好相反,家庭用車都喜歡大空間長軸距,所以在設計的時候,採用了前後短懸。水陸兩棲勇士,前後長懸的作用是:在水上行駛增加更大的浮力。

動力系統,所搭載的是一臺2.8T柴油發動機,皮實耐用,來自五十鈴,水陸兩棲車的發動機艙與傳統車型明顯不同。車頭比較長,排氣管在機艙的右前方。

發動機艙蓋是氣壓杆支撐的,裡面動力系統的底部是封閉狀態,用焊接技術將機艙底部完全封住,防止水上作業時,從底部進入水。

水陸兩棲車在水上行駛的速度比較慢,所以會影響發動機的散熱效果,為了增強散熱性,在機艙的前端,有外露的兩個冷卻風扇,車輛在水行駛時,這兩個風扇就開始工作了,引入更多的空氣進入機艙,為發動機降溫。

車尾看上去和短尾皮卡相似,後備箱不是放漁具和物品的,後備箱與前車廂是相連的,裡面是柴油箱,由於特種車輛,底盤結構有限,油箱放在車尾,比較合理,維護也很方便。

尾箱兩側還配備了排水孔,車輛在水上行駛時,一些水會進入車廂底部,車廂內部還配備了一臺抽水泵,積水就會從兩側排水孔排出。

水陸兩棲勇士如何在水上行駛,與帶馬達的船隻,驅動原理差不多,車尾油箱的下面,有一隻類似風扇的裝置,我們叫它葉輪,有四個扇葉,它與後橋傳動軸相連,在駕駛室操作掛檔,葉輪會根據檔位快或慢轉動,起到推動車身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葉輪在轉動的時候,葉輪裝置泡在水中可以正常使用,如果在陸地上轉動葉輪,軸承會直接損壞。

當打開車門之後,裡面的側幫非常高,高側幫的作用是防止車內進水,但是上車比較麻煩,中控布局與北汽勇士陸地版幾乎完全一樣,不同的地方,中控臺的下面多了幾個按鈕,有抽水泵按鍵,發動機冷卻扇開關,在手剎的後面,有說上驅動葉輪的開關。

在下水之前,需要打開車頭的打浪板,打浪板不是自動伸縮的,需要人工打開,一個人完成不了,需要兩個人互相幫助,真材實料做的,打浪板比較重。打開之後,需要有固定螺絲把住,因為在水上行駛,車頭阻力很大。

車內採用了2+2+3七座布局,實用性很強,在要下水的時候,要開足馬力,衝向水中,因為淺水區,有淤泥,速度慢了還沒進入深水區,車就會被陷,當進入水中之後,掛空檔,然後打開葉輪開關,再直接掛入四檔,行進的速度比較快,每小時12節海裡左右。

有很多車友不明白一節等於多少公裡,為大家科普一下:節(英文:knot),單位符號kn或kt,是一個專用於航海的速率單位,後延伸至航空方面,相當於船隻或飛機每小時所航行的海裡數。

1節的速度為:每小時1海裡(nm/h)相當於每小時1.852千米(km/h)。所以兩棲勇士12節相當於1.852×12=22.224公裡/小時。

車輛在水中行駛時,轉向靠的是方向盤轉動前車輪,並不是船隻使用的底舵,所以轉向比較慢,如果需要轉彎,要提前掌握好量。水面風平浪靜的時候,可以打開車窗,欣賞一下湖面的景色,如果車廂進水,可以打開抽水泵,將水排出。

在水中行駛時,柴油發動機噪音偏大,發動機轉速在2000-2500轉左右。當車輛上岸的時候,手動操作的項目比較多,首先將車尾的葉輪及時關掉,要不然葉輪不在水裡寖泡,容易損壞。緊接著需要掛高速四驅,利用水中行駛的慣性,衝上岸。

北汽勇士,是一款非常實用的硬派越野車,加上具有水上行駛的功能,使得它性價比更高,它所搭載的五十鈴動力,經久耐用,最大可以輸出138匹馬力,峰值扭矩是313牛米,最大功率是101千瓦,最大扭矩轉速是2000轉。變速箱匹配了五速手動擋。帶有分時四驅功能。

最後總結:北汽是國內專注硬派越野的廠家,也是國內最早的一家企業,近兩年新車輩出,很多老款車型也進行了升級換代,低端車有北汽212,高端車有水陸兩棲迷彩版勇士,不但適合水上作業,在陸地上越野,也是它的強項。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告知刪除。

文章由易車號作者提供

相關焦點

  • 圖集:水陸兩棲飛機的前世今生和關鍵技術
    西科斯基公司(Sikorsky)的S系列水陸兩棲飛機(圖為S42)格魯曼公司(Grumman)研製的輕型多用途水陸兩棲飛機鵝式(Goose) 除了美國和英國外,俄羅斯在二戰前研製了水上飛船ShavrovSh-2廣泛應用於軍用與民用領域,二戰後研製了Be-12反潛和海上巡邏兩棲飛機,及噴氣式Be-200水陸兩棲多用途飛機
  •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水上首飛成功(圖)
    機長趙生報告順利完成首次水上起降科研試飛任務!這是繼2017年12月24日AG600成功實現陸上首飛後又一歷史性時刻。作為我國大飛機「三兄弟」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承載著國家和民族的使命。航空人牢記習總書記和黨中央囑託,研製全線萬眾一心,攻堅克難,於2018年10月20日成功完成AG600的水上首飛,這是AG600作為水陸兩棲飛機水上特性的關鍵驗證,是AG600研製項目中的重要裡程碑事件,是我國通用航空產業和民機工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國航空工業為祖國爭光,為民族爭氣,向建國69周年和改革開放40周年的特別獻禮。
  • 科學直播課堂第六彈—水陸兩棲船
    這次呀我們就要做一個利用反作用力奔跑的水陸兩棲船!         實驗目的:通過對水陸兩棲船的拼裝,讓學生認識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及螺旋槳的相關知識。(2)螺旋槳通過轉動對空氣施加一個向後(前)的作用力,空氣就會對螺旋槳產生一個向前(後)的反作用力,推動水陸兩棲船行駛。材料準備:船體泡棉、電池盒、馬達、輪子套裝、扇葉
  • 艦船技術|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機身斷階為何可以減阻?
    2020年7月26日,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水陸兩棲飛機最大的特點是,即可在陸地起降,又可在水面停泊、起降,因此可以看作是船與飛機的結合體。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作為我國「大飛機家族」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是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 中國造出全球首款水陸兩棲無人艇,取名「海蜥蜴」
    據國際船舶網12日消息,4月8日,武船造全球首款水陸兩棲智能無人防務快艇「海蜥蜴」在武船雙柳基地順利通過出廠驗收,正式交付青島無疆技術有限公司。 武船集團模塊公司工程技術人員介紹,「海蜥蜴」全身由數千塊小厚度鋁合金板材焊接而成,船體上最薄的鋁合金板材僅有3毫米,平均厚度在5至8毫米左右,加之鋁合金剛性差,控制鋁合金船體裝焊過程變形成為「海蜥蜴」建造過程最大難點。
  • 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7月26日上午,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AG600別名「鯤龍」,是目前世界上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採用懸臂式上單翼、前三點可收放式起落架、單船身水陸兩棲飛機布局形式,選裝4臺國產渦槳6發動機,機長37米、翼展38.8米、機高12.1米(外部尺寸與波音737相當),最大起飛重量53.5噸。
  • 我國首款水陸兩棲無人快艇「海蜥蜴」交付
    日前,我國首款水陸兩棲無人快艇——「海蜥蜴」在中船重工武船集團雙柳基地通過驗收。水陸兩棲無人快艇能在水面高速航行,同時躲避雷達探測,具備隱蔽休眠、智能巡航、快速突擊和搶灘登陸等功能,是現代戰爭中執行特戰隊員水上投送、邊防巡邏、近岸警戒、島礁機場防護等任務的利器。該艇長12米,型寬4.14米,艇身由鋁合金材料製成,採用三船體流線結構和泵噴推進技術,底部裝有可收縮式履帶行進機構,艙內可安裝多種任務載荷。
  •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
    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雙引擎螺旋槳水陸兩棲海星飛機衝上雲霄
    據中國江蘇網介紹,這款能上天能入水的「中德混血」飛機的設計生產歷時6年,為全球首架通勤類的全複合材料水陸兩棲飛機,30餘名江蘇無錫工程師參與研發,將在無錫實現量產。 「作為一款真正的水陸兩棲飛機,海星飛機不僅可以在陸地上短距離起降,也能夠在惡劣條件下的水面進行起降,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多用途水陸兩棲飛機
  • 國產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水上首飛 總設計師:水上密度大於空氣近...
    新京報快訊(記者倪偉)我國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今天(10月20日)在湖北荊門成功實施水上首飛。去年12月24日,AG600已經在廣東珠海實施陸上首飛,這意味著,該飛機已經圓滿完成首飛任務。
  • 親歷國產AG600「鯤龍」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海上試飛
    國產大飛機三劍客之一:AG600「鯤龍」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在7月26日上午10許,在青島團島附近水域成功進行了海上起降試飛。海南省航空攝影協會同樣沒有缺席這一重大時刻,多位會員多角度用鏡頭記錄下這激動人心的瞬間。
  • 全面覆蓋南海水域,鯤龍兩棲大飛機不僅僅是「救火」這麼簡單
    今天(2020年7月26日),國產水路兩棲大飛機鯤龍AG600實現海上首飛,這不僅僅是鯤龍號在過去幾年陸上首飛、水上首飛之後,第一次完成在海上著陸和起飛的任務這麼簡單。鯤龍AG600時速480公裡,滿油可以續航12小時,設計救助半徑為1600公裡。
  • 別-200水陸兩棲飛機,為什麼被稱為「海怪」?看完你就知道了
    別-200水陸兩棲飛機,是蘇聯為了應對森林火災,而研製的飛機。它是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別裡耶夫航空科學技術聯合體研製的一型多發渦扇用途水陸兩棲飛機。其實別-200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是牽牛星,可是因為這款機長在32.1米,機高8.9米,翼展為32.8米的水上飛機,能在12秒的時間吸入1.2萬升水,因此它也被叫做海怪。
  • 水陸兩棲飛機AG600成功首飛,回顧AG600航展記憶
    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碧海藍天的見證下,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
  • AT胎+大梁+分時四驅,長4米3,車重2噸,北汽勇士,還算是軍車
    人們對硬派越野車的熱愛來源於未知的探索,別人不能去的地方或者別人想去的地方,在我們心中有很多越野車、奔馳G、牧馬人,但是,今天我想買一輛更純粹但不一樣的車,他是新版本的火車,在北方,是北汽勇士三門版。前臉,正方形正,高度很大,2米多的車高,他真的比奔馳G有氣質,當然,我說的不是豪華的氣質,更純粹散散,更是無骨,更是丈夫們的氣質,強力保險槓粗野的鋼管,外洩加上輪胎和懸架,我tm再說什麼,結束了,但是這三個小燈很古怪,很獨特,我想起了小時候鄉下的老爺爺。
  • 劈波斬浪 競飛蒼穹——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海上首飛成功紀實
    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的4個渦槳全開,轟鳴的發動機響聲與強勁的風力交織在一起,劃破了這個海濱城市的安靜,在陽光照射下,藍白色相間的機身格外器宇軒昂。起飛!在跑道滑行不久後,AG600從日照機場昂首從容地向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急速飛去。
  • 我國首款水陸兩棲無人快艇——武船造「海蜥蜴」交付使用
    日前,我國首款水陸兩棲無人快艇——「海蜥蜴」在中船重工武船集團雙柳基地通過驗收,正式交付客戶。此前,我國水陸兩棲無人快艇尚屬空白領域。「海蜥蜴」的成功交付,標誌著我國智能海洋防務裝備研發製造水平邁上新臺階。
  • 全球最大水陸兩棲飛機組裝後大過波音737
    作為全球最大的在研水陸兩棲飛機,它將刷新多個世界紀錄,珠海作為誕生地也將載入「史冊」。  A G 600原名蛟龍600,去年為何突然更名?它究竟「牛」在哪裡?神秘的珠海組裝工廠長什麼樣?南都記者昨日採訪了A G 600總設計師和珠海組裝基地負責人,為你揭秘。
  • 國產05式兩棲戰車車族,搶灘登陸排頭兵,獨步水陸有高招
    誰能夠在水上和陸地同時行進,能夠自如切換自如駕馭,它們就是我國國產的05式兩棲車族,目前它已經演變出十幾個變形的兩棲車族,這些裝備有的火力超強,有的是搶灘登陸排頭兵,獨步水陸的雙面手。它們是世界上水上航行速度最快的兩棲戰車,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型兩棲戰車,它們在水中宛如一艘快艇快速地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