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地核第三元素:矽

2021-01-16 快科技

有個問題在數十年來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地球核心的神秘「第三元素」究竟是什麼?一直以來,科學家認為並且大體上認同地核主要由鐵(85%)組成,其中還含有10%的鎳和另外5%的輕元素,如碳、氧、矽或硫。

然而,關於輕元素的含量和組成一直存在較大爭議。現在,來自日本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的科學家認為他們發現了地核的一種神秘的元素。

實驗表明,地核的「第三元素」很可能是矽。


地球內部結構

由於地核位於深達數千公裡的地下,不可能直接研究地球的內部。因此,科學家通過創建實驗來進行模擬,他們把富鐵輕元素合金的地震特徵和地球核心的已知地震屬性作比較。

為了研究地核所含的輕元素,研究團隊製作了鐵鎳合金,並將其與矽混合,然後把合金置於地球內核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之下。

科學家發現,實驗混合物的地震特徵與地球內部的相符。

研究團隊認為,矽是地核中的一種主要元素,僅次於鐵、鎳,位列第三——地球內核質量的5%很可能是溶解於鐵鎳合金中的矽元素。

不過科學家表示,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認矽的存在,並且科學家的研究結果也不排除其他元素的存在。

還有一些科學家指出,氧元素可能是地球內部的主要組成部分。先前一個國際研究小組使用地震數據、實驗室數據和理論計算證明地球內部存在氧元素。結果表明,氧元素佔外核質量的3.7%。

此外,該研究團隊還指出,外核還含有1.9%的矽元素,但並無碳或硫元素。

很明顯,有關地核的輕元素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儘管無法對地核直接進行研究,但科學家能從側面去了解地核的組成,這也能進一步促進我們對地球形成的理解。

相關焦點

  • 地核內核第三大構成元素是什麼?日本科學家找到答案
    中國日報網1月10日電除了鐵、鎳元素之外,還有一種神秘元素是構成地核內核的「主力軍」。對於這一「缺失元素」的真實身份,科學家數十年來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但日前日本科學家宣布他們揭開了「缺失元素」的神秘面紗。
  • 日本科學家研究認為地球內核含有大量矽 約佔總質量5%
    科學家們試圖找出這種隱藏在地球最核心的元素已經有幾十年時間了,他們相信這種元素構成了地核的相當大一部分比例,僅次於鐵和鎳。現在,通過利用設備重現地核區域的高溫高壓環境,實驗顯示在地核中除了鐵和鎳之外,最有可能存在的第三種元素應該是矽。這一發現將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我們地球的產生過程。
  • 哪些元素組成了地球
    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100多種元素,組成了約三千多萬種物質。 地球內部組成的成分 人們在對地球成分的探索中,最容易了解的地球部分是露出地表的上地殼,我們可以借對上地殼成分的了解,來進一步分析組成各種巖石和礦物的元素。揭示上地殼的平均成分一般有以下兩種辦法:一是大規模地測量各種巖石的化學成分,二是測量地殼中的細粒沉積巖。
  • 科學家發現地核奧秘,多次試驗之後,有了新的發現
    長久以來,科學家力圖探索大地奧秘。在18世紀前,籌算出地球的平均質量密度。發覺地球內部的質量為(5——52克)釐米,地球外表巖層的均勻質量為267克/釐米),你會發現兩者之間差距1倍多。這說明什麼呢?內部核心必然擁有重物質等。進入19世紀20年代末期,科學家初次啟動大規模探測大地奧秘。
  • 科學家發現:地核只有10億歲
    雖然地球是一個整體,但是地球卻由多個部分組成,在地球的最內部,是地球的關鍵所在——地核。在過去的研究中,科學家們認為,地球內核的誕生年齡,應該是和地球年齡差不多的,不過這個理論,在最近被改寫了。地核遠比想像中年輕!
  • 地核難道由鉑金構成?科學家第一次確認地核堅固但相對柔軟
    地核是45億年前地球形成初期行星分化時,在高溫熔融狀態下,較重的物質下沉到中心形成的,所以地核的成分大致可以推斷為80%的鐵、鎳以及一些輕元素,當然還富含金、鉑等其它親鐵元素,以及放射性元素——正是這些元素衰變產生的熱量
  • 地球的地核只有10億歲
    新研究發現,地球中心的固態內地核僅僅只有10億歲。現代地球就像一個夾心蛋糕,最外層是固態的地殼,然後是熾熱黏糊糊的地幔,液態的外地核,最後是固態的內地核。隨著地核中液態鐵逐漸冷卻結晶,固態內地核也在緩慢的增大。這一過程有助於增強液態外地核的攪動,生成包裹地球的磁場,保護植物不受有害宇宙射線的侵害。換句話說,內地核相當重要。
  • 科研人員研究鎂析出的過程得出地核早期演化圖景
    地磁場由地核「發電機」產生,通過地球外核中液態鐵的對流驅動。標準模型認為地磁發電機能量源由四部分組成:(1)地核冷卻;(2)內外核邊界的輕元素釋放;(3)放射性元素衰變;(4)地球的進動。但是,第一性原理計算和隨後的高溫高壓實驗表明地核的熱導率比原來估算的高很多(Pozzo et al.,2012;Ohta et al.,2016)。
  • 地核正在持續洩漏,科學家或因此揭開地磁起源之謎
    那麼,地球深處地地幔和地核之間又有沒有物質交換呢?數十年來科學家們對此一直爭論不休。由於地核遠在2900公裡的地球深處,科學家們不方便,更主要是依靠目前的技術,還沒能耐派出什麼探測器抵達這個深度一探地核的秘密,所以無論是普通人還是科學家,雖然對地核都充滿無以言表的嚮往,卻一直不得入門之法而深感惆悵。
  • 《地核:破碎元素》曝光 支持海量卡牌合成
    《地核:破碎元素》曝光 支持海量卡牌合成 來源:www.18183.com 作者:四毛 時間:2014-09-18 分享到:
  • 矽是地殼中第二豐富的元素,為什麼地球上沒有矽基生命?
    矽基生命 以矽為核心元素,矽烷為介質的生命類型.....二、迄今為止發現了哪幾種類型的生命?當然您並沒有猜錯,我們在地球上僅僅是發現了碳基類型的生命,在月球和火星上均未發現任何類型的生命,而更遙遠的宇宙深處,除了發現部分有機分子以外則是一片空白,留待各位去發現!
  • 火星地震將證明:火星地核只有六分之一,而地球則高達三分之一!
    當美國宇航局火星探測器洞察號的地震儀一直在耐心等待下一次大火星地震照亮其內部並確定其火星地殼、地幔、地核結構時,兩名科學家,東北大學的吉崎隆和馬裡蘭大學的比爾·麥克多諾為火星建立了一個新的成分模型,其研究發表在《地球化學與宇宙化學學報》期刊上,他們使用來自火星巖石和軌道衛星測量結果來預測其核幔邊界的深度,該邊界位於地表以下約1800
  • 美科學家擬鑽入地核 靈感取自大片《地心浩劫》
    中新網5月16日電 香港文匯報今天轉載英國泰晤士報消息稱,美國科學家正計劃進行一項價值一百億美元的地心探測計劃,希望把一個西柚般大小的鑽石探測器放入三千公裡深的地球中心。科學家將製造一次反向的「火山爆發」,利用鐵漿把探測器像利刀一樣插入地球深處收集數據,揭開地核不為人知的面目。
  • 太陽系外存新形式「超級地球」 其「地核」閃爍紅藍寶石
    原標題:太陽系外存在新形式的「超級地球」其「地核」閃爍著紅藍寶石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近日消息,科學家確認太陽系外存在一種新形式的「超級地球」,其「地核」並非鐵核,但卻富含鈣、鋁及其氧化物,而且可能閃爍著紅寶石和藍寶石。
  • 年度卡牌大作《地核:破碎元素》今春上架
    《地核:破碎元素》是一款融合了卡牌收集、戰鬥、策略等元素的卡牌收集遊戲,在去年12月軟登陸了加拿大蘋果應用商店,並受到了不少玩家的好評,近日本作的遊戲開發商 Tequila Games 宣布《地核:破碎元素》將於今年春季正式全球上架,玩家們就可與這款遊戲見面。《地核:破碎元素》號稱可以合成超過50萬種卡牌,數量之多,令人驚嘆。
  • 地球已經形成了45億年,為啥地核溫度仍然很高?
    同時由於重元素的沉降以及太陽風的剝離,導致了剩餘的輕元素被吹到了太陽系的外圍,而重元素則會更加靠近太陽本身,其中火星就是這樣,由於火星的質量只有地球的14%,直徑約為地球的53%,科學家也推測,之所火星的地核已經完全冷卻的主要原因就是它太小的,保溫能力很差。
  • 科學家在地核周邊發現怪異結構,沒人知道它是什麼
    科學家在地核周邊發現怪異結構,沒人知道它是什麼人們對於科學的研究從地球之外到地球之上到處都有,不管是研究外太空之中各種各樣的事物,還是研究地球上海洋或陸地的各式各樣。但自從上個世紀初莫霍洛維奇和古登堡發現了地層分布之後,即地殼、地幔和地核後,人們就一直認為地球內部就是這般模樣。後續人們對於地球內部的研究則越來越少。
  • 新作《地核:破碎元素》上架
    遊戲開發商 Tequila Games 近日宣布其旗下卡牌收集遊戲《地核:破碎元素》(Earthcore: Shattered Elements)近日已經在加拿大地區的 App Store 測試上架了,該遊戲融合了卡牌收集、
  • 驚喜:宇宙中第三常見的元素與你所認識的不一樣!
    需要留心的是,這不僅僅是大量數量的原子,而且是大量種類的原子,這意味著原子的原子核內質子數量不同,正是這一點區分不同的元素。 我們每個人體內都需要C、N、O、P、Ca和Fe這些元素。地球地殼則需要矽和大量其他重元素構成,然而為了不斷產生地核內的熱量,需要元素周期表內我們能在自然界中找到的最重的元素:釷、鐳、鈾,甚至是痕量的鈽。
  • 大發現!研究表明地核已經洩漏了25億年!人類到現在才知道!
    這是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得出的結論,地球炙熱的核心並不像我們想像地那樣孤獨,它被發現與其他超脫塵世的層混在一起。該研究發現,地球最深處的部分物質會洩漏到地幔柱中,其中一些最終會到達地球表面。研究人員說,這一發現有助於解決幾十年來一直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地核和地幔是否交換了任何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