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慰情緒焦慮的人 千萬別說7句話

2021-01-15 半月談網

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導,每年都有許多成年人遭受焦慮的痛苦。通常人們會尋求他人幫助,但有些人說的話卻會讓焦慮的人情緒更糟。有時候,我們本來想說一些話減輕別人的焦慮,但卻常常沒說對。想幫助焦慮的人,要儘量避免說下面的幾句話。

1.「別為小事煩惱。」

你認為的小事對別人來說可能非常重要。當你試圖通過這些來製造正能量,緩解緊張氣氛的時候,很有可能忽略了對別人來說很重要的事情。克利夫蘭診所臨床心理學家Scott Bea建議,「你應該進入到對方的思維模式中。對於焦慮的人來說,所有的事情都是大事。想要幫助他們,要試著從同理的角度出發,理解往往比勸導更有效。」

2.「要冷靜。」

要知道,焦慮和恐慌的原因就是沒法冷靜下來,所以說這種話基本上是廢話,起不到任何作用。對大多數人來說讓自己冷靜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更別提有焦慮症的人了。史丹福大學精神病學教授Keith Humphreys說,「語言並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法,同焦慮的人一起做點事或許才能幫他們減輕症狀。與其瞎勸人,不如陪他們去做瑜伽、去散步、或去聽音樂會,這些幫助都會更實際。」

3.「沒辦法,你忍忍吧!」

焦慮的人在面對恐懼時,你越對他們嚴厲,他們的內心就越脆弱。Humphreys說,「沒人會無緣無故焦慮,告訴他們『忍忍吧』是沒用的,關鍵是要和他們產生共鳴。Humphreys建議可以說點「那種感覺真得很恐怖」或「我能理解你的感受」等,說這些有感情的話可以幫助焦慮的人冷靜下來。

4.「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對有焦慮情緒的人來說,「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句話根本沒用,因為沒人會相信。Bea說,「安慰或許在短期內有點用處,但很快又會恢復到之前的焦慮情緒中。」

與其告訴他們「一切都會好起來的」,不如真正幫他們做點事,讓他們看到一點「好起來」的希望。

5.「我也是壓力山大啊。」

有人向我們訴說自己焦慮時,我們很可能拿自己作比較。Bea建議最好不要相互渲染這種悲觀情緒,這樣只會讓情況更糟。如果不能控制情緒,最好還是不要介入到這種悲觀的氛圍中。研究指出,壓力是一種會傳染的情緒。舊金山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項近期研究發現,甚至是嬰兒,也能從媽媽那裡接收到負面情緒。

6. 「喝點酒吧」

大部分人認為如果喝點酒,則可以減少焦慮感。然而,這樣做的危險卻是一旦開始「借酒消愁」,往往不僅是情緒陷入困境,連身體也受到損傷了。所以這麼不健康的提議就不要對朋友說了。研究發現,酒裡的成分會強化焦慮感,所以如果你的朋友焦慮,就更要讓他遠離酒精。

7. 「我做錯什麼了嗎?」

當自己的摯愛長期遭受焦慮痛苦時,我們會認為自己有責任,是自己的錯。焦慮及擔憂的原因有很多,通常不是一件事引起的。我們要接受無法控制他人情緒的現實,否則受挫感會更強。讓你的摯愛之人知道你會一直在旁支持他,幫助他一起克服焦慮時,他們會更有力量。自責是沒用的,堅定而始終站在摯愛的人身邊才最重要。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半月談網"的所有作品,均為半月談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任何報刊、網站等媒體或個人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連結、轉帖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如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相關焦點

  • 飯局上,你可以不會喝酒,但別說這3句話,掃興又惹人厭
    飯局上,你可以不會喝酒,但別說這3句話,掃興又惹人厭 在飯局酒桌上,很多人認為喝酒是最重要的,但其實並不是。在我看來,說話比喝酒還要更加關鍵。一個會說話的人,往往情商很高,懂得為人處世,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這點尤其重要。
  • 揭秘緩解焦慮情緒、焦慮症的四種方法
    "按停」身體預警信號 當我們情緒起伏不定時,身體會出現一些變化及反應嘗試這些方法去撫平焦慮情緒:深呼吸、聽音樂、喝冰水、閉目養神等。
  • 調查稱現實壓力與盲從效應致焦慮情緒泛濫
    焦慮已成時尚詞語,大家抱怨著焦慮,又消費著焦慮、享受著焦慮,似乎不焦慮就不是這個時代的人。這是值得警惕的現象。  最近,微博上流傳的帖子「80後退休前需準備314萬元退休金」,吸引不少網友注意,更引起眾多80後對未來養老問題「杞人憂天」式的焦慮情緒。  買房焦慮、職場焦慮、婚姻焦慮、生育焦慮……如今,類似的「焦慮帖」在各大網站、論壇中並不鮮見。
  • 背後別說閒話;人前別說狂話;生氣別說狠話;困難別說怨話!
    背後別說閒話:沒有用處的話不說,如果說多了,浪費了時間白費口舌;惡意傷人的話不說,如果說多了,既傷害別人又害自己;背後搗亂的話不說,如果說多了,引起朋友不和親人離;在與人交談的時候,真誠去對待,莫論及他人的是和非;堅持走自己的道路,賞自己風景,花開不喜與葉落不悲;坦蕩為人尊重他人,說話講技巧,贏得親朋好友都歡喜。
  • 最新研究:焦慮情緒與消化不良緊密聯繫在一起!
    血清素通常被稱為「快樂化學物質」,獲得這一稱號是因為它確實能夠讓人們快樂,此外,它還負責調節人們的情緒、感知、焦慮、食慾、睡眠等。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人們的焦慮情緒和食物消化是通過一種叫做血清素的物質連接在一起,血清素(Serotonin)是在人體腸道中生成的,它能調解人們的消化系統和焦慮情緒。
  • 正念和冥想可能會加重你的抑鬱焦慮情緒:8%的人會經歷負面效果
    正念和其他類型的冥想通常被視為簡單高效又實用的減壓方法,但它有時會讓人的境況更糟。根據對現有證據的整理分析,大約每12個嘗試冥想的人中,就會有1個人產生並不想要的負面效果,這些通常都是抑鬱或者焦慮情緒的惡化,有極少數人甚至會通過冥想而首次出現抑鬱或者焦慮的情況。
  • 「回復我」英文可千萬別說成reply me!
    但是「回復我」英文可千萬別說成reply me!#零基礎英語#「回復我」英文怎麼說?reply是個動詞,但是是個不及物動詞vi。不及物動詞,顧名思義,後面不能挨著東西的動詞,自己獨立可以完整句意的單詞。比如:I smile我微笑。I jump我跳。I lie我撒謊。
  • 研究報告:關注復工復學、疫情分析信息越多,越有助緩解焦慮情緒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新媒體傳播研究中心的張洪忠教授團隊發表文章《新冠疫情期的網民焦慮情緒調查報告》,通過採集全國5100名網民的各項數據,量化分析哪些人、接觸什麼信息容易焦慮。報告指出,對新冠肺炎的傳染風險感知越高的人,焦慮指數越高;關注預防新冠肺炎方法、新冠肺炎確診數量、復工復學信息、疫情分析這些信息越多,對焦慮指數越是有降低效應。
  • 科學家可能剛剛發現了情緒和焦慮障礙背後的大腦迴路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此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腦成像研究可能已經找到了焦慮和情緒障礙患者經常無法擺脫消極思想和情緒的原因。研究人員分析了大量的大腦掃描數據——來自226個先前的功能成像研究中的9,000多個數據——這些數據將健康成年人的大腦活動與那些被診斷為情緒或焦慮障礙的人進行了比較。
  • 每天睡前簡單5分鐘,讓你消除睡覺前的焦慮情緒
    焦慮與睡眠障礙總是結伴而行的。根據2019年發表在《神經學前沿》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與那些睡眠正常的人相比,失眠的人有10倍到20倍的高風險出現焦慮或抑鬱的問題。根據2019年11月發表在《人類自然行為》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睡眠不足也會導致出現焦慮的問題,同時,良好的睡眠也有抵抗焦慮情緒的作用。夜晚如何幫助我們入睡?
  • 迷幻蘑菇中成分可能有效緩解焦慮和抑鬱情緒
    迷幻蘑菇中成分可能有效緩解焦慮和抑鬱情緒 2016-12-02 11月02日 11:57 來源:新華網 參與互動    新華社洛杉磯12月1日電(記者郭爽)癌症患者普遍顯現抑鬱和焦慮的臨床症狀
  • 潤安傑大腦生物反饋治療技術——調節焦慮抑鬱情緒,百家公立醫院的...
    ——「延遲開學是否影響畢業」「中高考時間會推遲嗎」…一系列問題的環繞,給學生、家長都帶來了或多或少的焦慮情緒;——「寶寶預產期到了,疫情還沒結束怎麼辦?」「醫院待產安全嗎?」「寶寶會順利分娩嗎」...疫情讓本就容易產前產後焦慮、抑鬱的孕產婦群體更加擔憂;——「一旦公司裁員,我該何去何存?」
  • 情緒不好的時候,讀讀這三句話,受用終身
    情感美文 首發原創不易 抄襲必究安東尼·羅賓斯曾說,如果你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無法掌握,甚至你的人生會因為情緒問題而被拖累。人作為具有七情六慾的社會群體,難免會有情緒不好的時候,那麼在情緒不好的時候該怎麼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呢?讀讀這三句話,你會受用終身。
  • 周易提醒:「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人再有本事,也別說這4句話
    尤其是,周易還提醒:「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人再有本事,也別說這4句話,很有道理!一、高調炫富的話,不要說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很多時候都是看其個人財富有多少。但是,每個人的發家史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是運氣好,懂得抓住機會,一夜暴富;有的人是夠努力,用自己的智慧贏得財富。
  • 男生千萬不能對女生說的三句話,因為真的挺影響感情的
    女生的心理相對於男生來說是比較敏感的,他們往往會因為男生說的一句話而思考很久,也就是思考這句話的聯想意義。第一句話相對來說比較常規,那就是女朋友生病的時候向你打電話,你千萬不能用多喝熱水這句話來敷衍她。曾經看過這麼一個段子,一位女生向她男朋友說她感冒了,她男朋友回答說喝點熱水就好啦。第二次她肚子疼,同樣的,她也向她男朋友打電話,她男朋友的回覆和上次一樣。後來他們分手啦,她男朋友發朋友圈表示他很難受,她回復道:多喝熱水就好啦。
  • 70%的疾病與情緒有關,看看你會經常有哪些情緒?
    據統計,目前與情緒有關的病已達到200多種,在所有患病人群中,70%以上都和情緒有關。恐懼、焦慮、內疚、壓抑、憤怒、沮喪……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一張關於情緒的地圖。研究指出,70%以上的人會遭受到情緒對身體器官的「攻擊」。
  • CD4保養好的人 情緒往往是樂觀的!
    2019年11月發表在《細胞》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告訴我們,壓力會破壞CD4+T細胞線粒體,導致代謝紊亂,波及大腦引起焦慮。現在人們常說,「不作死就不會死」,這句話真的沒有錯。CD4保養好的人情緒往往是樂觀的
  • 這5種看似普通的食物,卻可以有效緩解疫情過後的焦慮緊張情緒
    新冠病毒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我們還不能鬆懈,除了積極配合政府工作,響應號召準守社會紀律以外,保證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調整好情緒也是至關重要的,下面推薦幾種常見食物,可以有效幫助緩解過渡期的焦慮緊張情緒。
  • 最適合安慰人的11句話(雙語)
    如果這個人對上帝有著很堅定的信仰,這句話就有了隱藏的含義:也就是說如果你處理不好這件事,你肯定是沒有堅定的信仰,不是虔誠的基督徒等等。   Better – 「This must be so hard for you.」   不如說:「我知道你肯定非常難受。」
  • 孩子的負面情緒如何處理?7個核心技巧,和「壞」情緒說拜拜
    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說過:「人的心理可分為兩半,一半像一頭桀驁不馴的大象,另一半則是理性的騎象人 。內心的大象對遇到壞事比遇到好事的反應更強烈,從進化的角度來看更有生存優勢,但它的副作用是會放大負面情緒反應,讓人類感到不幸福。如果騎象人能夠正確引導大象的話,人就有可能找到通往幸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