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可能剛剛發現了情緒和焦慮障礙背後的大腦迴路

2020-12-03 福布斯中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此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腦成像研究可能已經找到了焦慮和情緒障礙患者經常無法擺脫消極思想和情緒的原因。

研究人員分析了大量的大腦掃描數據——來自226個先前的功能成像研究中的9,000多個數據——這些數據將健康成年人的大腦活動與那些被診斷為情緒或焦慮障礙的人進行了比較。

通過對這些研究的分析發現,大腦中負責停止思考並轉向新思維的區域(在研究中被稱為「認知控制」)活動性異常低,而負責「處理情感想法和感覺」的其他大腦區域異常活躍。

表現出異常低活動性的大腦區域包括前額葉下部和頂葉皮層、腦島和殼核,它們共同形成一個大腦迴路,影響對思想和情緒的控制。大腦中顯示過度活躍的區域包括左杏仁核,它是「戰鬥或逃跑反應」的中心。

綜上所述,這些發現表明,患有焦慮和情緒障礙的患者的大腦被困在了一個不健康的「熱箱」裡:一方面,他們的大腦難以管理充滿情緒的想法,另一方面,他們傾向於沉思和負面情緒。

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精神病學教授索菲婭·弗朗古博士說:「這些大腦成像的發現提供了一個基於科學的解釋,解釋了為什麼情緒和焦慮障礙患者似乎被『鎖定』在消極情緒狀態中。」「他們也證實了病人無法停止和擺脫消極思想和感覺的經歷。」

研究中的情緒和焦慮障礙包括重度抑鬱障礙、躁鬱症、創傷後應激障礙和幾種焦慮障礙。在美國,在任何一年,五分之一的成年人,大約5,000萬人患有這些障礙。

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故意排除了兒童和老年人的大腦成像,因此不可能知道這些結果如何適用於這些年齡組。由於解釋腦部掃描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相關性,結果既沒有顯示因果關係,也沒有回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即大腦異常是否先於其他因素存在,或者是其他因素的結果。

研究人員表示,未來的研究將評估研究結果中涉及的大腦迴路的聚焦方式,可能會採用神經刺激和靶向治療等幹預手段。

他們寫道:「這些共享的大腦表型有可能成為旨在改善臨床結果、減少或預防普通人群情感性發病率的幹預措施的目標。」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精神病學雜誌》上,部分資金由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所提供。

David DiSalvo 為福布斯撰稿人,表達觀點僅代表個人。譯 Stephen 校 李永強

相關焦點

  • 神經學家發現恐懼和焦慮的大腦迴路存在重疊
    神經學家發現恐懼和焦慮的大腦迴路存在重疊 與以前的理論相反,恐懼和焦慮反映了共同的神經構造塊 根據2020年9月21日發表在《神經科學》上的一項研究,恐懼和焦慮反映了大腦迴路的重疊。 這項硏究結果突出表明,有必要重新評估指導焦慮研究的現有模式。
  • 科學家揭秘大腦迴路對機體健康的重要性!
    在未來,這些發現可能會對理解人類的酗酒和酒精成癮產生潛在影響,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研究者表示,我們希望這將是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研究,這是因為我們(首次)發現了一種可以提前數周準確預測哪些小鼠會出現強迫性飲酒行為的大腦迴路。這項研究填補了迴路分析與酒精成癮研究之間的空白,並首次揭示了強迫性飲酒的表現是如何隨時間的推移在大腦中產生的。
  • 腦科學日報|大腦老化的指標;社交焦慮障礙患者的人格特徵
    只有當受試者在服用過敏原後的晚上睡覺時,這種影響才會發生,而當他們在那晚保持清醒時,這種影響就完全消失了,這表明睡眠對於鞏固環境背景和過敏原之間的聯繫是必要的。這些發現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當過敏原不存在時,過敏反應經常被視為安慰劑反應的一種形式。
  • Cell Reports:科學家發現尼古丁影響大腦中獎賞迴路的新機制
    2018年6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美國西北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尼古丁控制大腦獎賞通路的新機制,這將為未來的抗成癮療法提供指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Cell Reports期刊上,高級作者為藥理學副教授Ryan M. Drenan博士。「鑑定出尼古丁改變大腦迴路的詳細機制是當前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Drenan說。」
  • 川普和拜登在等待大選結果時,他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
    此外,科學家藉助大腦成像技術發現:由不確定性引發的焦慮和擔憂與由確定的威脅導致的恐懼,並非彼此獨立互不幹擾,而是在部分相同的神經迴路內相互關聯。一旦威脅出現,大腦的關鍵情緒中樞或邊緣系統(包括杏仁核和海馬體)會激活這種反應。戰鬥or逃跑反應啟動後,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等激素將充斥著血液,這可能使你出汗,心跳加快,肌肉也會進入待命狀態,這一系列反應的目的就是保證你身體的安全。但戰鬥or逃跑反應不只會被緊急威脅觸發,焦慮加劇時,驚慌失措時,它都可能出現,觸發源也不一定是只針對身體的威脅。
  • 每天睡前簡單5分鐘,讓你消除睡覺前的焦慮情緒
    你在睡覺前可能已經感到非常疲勞,很累了,可是一旦躺到床上,頭一沾上枕頭,頭腦裡的思緒就開始像脫韁的野馬一樣四處奔騰,考慮今天的工作還有什麼沒有完成的,明天還需要去做什麼?還有什麼信息沒有回覆嗎?還有各種繁雜的人際關係需要如何去平衡和處理。然後各種思緒就開始在腦子裡不停旋轉,你不知道下一刻會想什麼,也不知道如何思緒停下來。焦慮與睡眠障礙總是結伴而行的。
  • 潤安傑大腦生物反饋治療技術——調節焦慮抑鬱情緒,百家公立醫院的...
    通知強調貫徹落實「加強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強重點人群心理疏導和心理幹預,通過心理講座、團體輔導、個體諮詢、心理熱線、網絡平臺等多種方式,重點為焦慮抑鬱、失眠、創傷後應激障礙等患者提供心理服務。後疫情時代,還有一場心理防疫戰!
  • 人和果蠅的大腦有非常相似的發育和功能機制
    人和果蠅的大腦有非常相似的發育和功能機制 有了這些新發現,科學家就有可能更好地了解基因和大腦迴路中可能出現的微妙變化,這些變化可能導致焦慮和自閉症譜系障礙等心理健康障礙。
  • 線粒體可能成為破解「焦慮情緒」與「心理健康」問題的關鍵
    作為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行為神經科學家,她一直有種預感,即關鍵神經迴路內部的活動可能正是產生焦慮情緒的關鍵,而這明顯超出了大腦細胞及其之間突觸聯繫的範圍。她於2013年開始的相關實驗表明,參與焦慮相關行為的神經元確實會表現出異常:其線粒體(常被描述為細胞能量發電廠的細胞器)狀態不正常,其能量生產能力遠低於健康水平。
  • ​人和果蠅的大腦有非常相似的發育和功能機制
    人和果蠅的大腦有非常相似的發育和功能機制有了這些新發現,科學家就有可能更好地了解基因和大腦迴路中可能出現的微妙變化,這些變化可能導致焦慮和自閉症譜系障礙等心理健康障礙。最引人注目的是,當這些調節機制在昆蟲和哺乳動物中受到抑制或損害時,它們會遇到非常相似的行為障礙。這表明,控制基因活動的相同組成部分對大腦迴路的形成及其與行為相關的功能都是必不可少的。據研究人員稱,這提供了證據,證明這些機制是在一個共同祖先中建立的。
  • 科學家利用大數據表明大腦情感迴路發展
    7月22日,據外媒報導,一項發表在《神經科學雜誌》上的針對兒童、青少年和青年成人的研究表明,識別情緒的幾種大腦迴路在發育早期就已經固化,包括杏仁核以外的不同區域。先前關於情緒發展的研究由於樣本量小而產生了相互矛盾的結果,通常只關注杏仁核,而忽略了大腦其他可能感興趣的區域。
  • 焦頭爛額:焦慮對大腦的多重損傷
    焦慮障礙的功能性神經解剖學 焦慮障礙的特點是無法調節面對威脅時的情緒。可能的原因為杏仁核及其他邊緣/皮層下區域的閾值下降、過度激活、傳導功能異常。即焦慮障礙患者在面對威脅時,杏仁核過度活躍,而PFC及海馬活動減退。焦慮症患者對環境中負面信息及威脅更加敏感,這種對於威脅的過度敏感,就是杏仁核作過度激活的結果,可見於驚恐障礙、社交焦慮障礙(SAD)、單純恐怖症、廣泛性焦慮障礙(GAD)、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中。
  • 大腦如何「刪除」不快的記憶 科學家告訴你
    原標題:大腦如何「刪除」不快的記憶 科學家發現大腦中的一種迴路可以幫助我們遺忘恐懼和焦慮。 嘈雜的聲音、有毒的氣味、正在靠近的捕食者:這些因素都會對我們的感覺神經元發出電刺激,激活我們大腦中的恐懼迴路,有時候我們會反擊,有時候則逃跑。大腦也擅長鑑別哪些乍看之下的威脅或者驚嚇其實是無害的,或者是可以被解決的。但是,如果該系統失靈,一些不愉快的聯想就會縈繞不去,這種機能失常被認為是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以及其他焦慮症的根源。
  • 科學家或已找到相應大腦神經迴路
    許多人警告說,未來幾個月,我們可能會看到新冠病毒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遍及全球。精神病學家已經開始擔心,美國自殺率和藥物過量不斷上升可能是由社交隔離以及焦慮和慢性壓力造成的。泰伊說道:「人人很快會意識到,社交隔離對其他心理健康也有影響。我認為這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是非常強烈和十分直接的。」
  • 減少負面情緒,控制大腦的腥風血雨
    地球越熱,就需要越多和越大的颶風來傳輸所有多餘的熱量。(保護生態環境,讓地球溫度不再持續上升是每個人的責任)我們可以將海洋中的颶風和我們大腦的「腥風血雨」做一個比較。腦內的颶風強度被自我的破壞性放大,會使人產生緊張、焦慮以及壓抑消極的情緒。這些內部情緒對大腦、對身心健康和精神健康的破壞力,無異於颶風對生命和財產造成的破壞力。
  • 研究發現工作方式類似人腦迴路
    圖片來源:Sarah Heath 哥倫比亞的科學家已經確定了幫助果蠅看到顏色的大腦迴路,並且發現它與我們自己的彩色視覺迴路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些發現揭示了一個基本但神秘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有關光波的信息從眼睛傳遞到大腦。這項研究不僅將推動人們對色彩視覺在果蠅和人類中如何工作的新研究,而且還將刺激人們開發有助於計算機觀察色彩的算法。
  • 最新研究:焦慮情緒與消化不良緊密聯繫在一起!
    血清素通常被稱為「快樂化學物質」,獲得這一稱號是因為它確實能夠讓人們快樂,此外,它還負責調節人們的情緒、感知、焦慮、食慾、睡眠等。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人們的焦慮情緒和食物消化是通過一種叫做血清素的物質連接在一起,血清素(Serotonin)是在人體腸道中生成的,它能調解人們的消化系統和焦慮情緒。
  • 重塑大腦迴路,重回正向循環
    面對新冠病毒,有人從焦慮和抑鬱,逐漸地回歸到平靜,規劃著自己的未來;而有人還在下行漩渦裡無法自拔,情感之地一片荒蕪。
  • Science:首次發現一種皮質-腦幹迴路控制和預測強迫性飲酒行為的產生
    2019年11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雖然酒精的使用在現代社會是普遍存在的,但只有一部分人會出現酒精使用障礙(alcohol use disorder),即酒精成癮。然而,科學家們還不明白為何有些人容易出現飲酒問題,而另一些人卻沒有。
  • 科學家找到相應大腦神經迴路,原理與飢餓感類似
    許多人警告說,未來幾個月,我們可能會看到新冠病毒對心理健康的影響遍及全球。精神病學家已經開始擔心,美國自殺率和藥物過量不斷上升可能是由社交隔離以及焦慮和慢性壓力造成的。泰伊說道:「人人很快會意識到,社交隔離對其他心理健康也有影響。我認為這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是非常強烈和十分直接的。」然而,量化甚至定義孤獨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事實上,由於太具挑戰性,神經學家們一直迴避這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