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此類研究中規模最大的腦成像研究可能已經找到了焦慮和情緒障礙患者經常無法擺脫消極思想和情緒的原因。
研究人員分析了大量的大腦掃描數據——來自226個先前的功能成像研究中的9,000多個數據——這些數據將健康成年人的大腦活動與那些被診斷為情緒或焦慮障礙的人進行了比較。
通過對這些研究的分析發現,大腦中負責停止思考並轉向新思維的區域(在研究中被稱為「認知控制」)活動性異常低,而負責「處理情感想法和感覺」的其他大腦區域異常活躍。
表現出異常低活動性的大腦區域包括前額葉下部和頂葉皮層、腦島和殼核,它們共同形成一個大腦迴路,影響對思想和情緒的控制。大腦中顯示過度活躍的區域包括左杏仁核,它是「戰鬥或逃跑反應」的中心。
綜上所述,這些發現表明,患有焦慮和情緒障礙的患者的大腦被困在了一個不健康的「熱箱」裡:一方面,他們的大腦難以管理充滿情緒的想法,另一方面,他們傾向於沉思和負面情緒。
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的精神病學教授索菲婭·弗朗古博士說:「這些大腦成像的發現提供了一個基於科學的解釋,解釋了為什麼情緒和焦慮障礙患者似乎被『鎖定』在消極情緒狀態中。」「他們也證實了病人無法停止和擺脫消極思想和感覺的經歷。」
研究中的情緒和焦慮障礙包括重度抑鬱障礙、躁鬱症、創傷後應激障礙和幾種焦慮障礙。在美國,在任何一年,五分之一的成年人,大約5,000萬人患有這些障礙。
研究人員指出,這項研究故意排除了兒童和老年人的大腦成像,因此不可能知道這些結果如何適用於這些年齡組。由於解釋腦部掃描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相關性,結果既沒有顯示因果關係,也沒有回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即大腦異常是否先於其他因素存在,或者是其他因素的結果。
研究人員表示,未來的研究將評估研究結果中涉及的大腦迴路的聚焦方式,可能會採用神經刺激和靶向治療等幹預手段。
他們寫道:「這些共享的大腦表型有可能成為旨在改善臨床結果、減少或預防普通人群情感性發病率的幹預措施的目標。」
這項研究發表在《美國醫學協會精神病學雜誌》上,部分資金由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所提供。
David DiSalvo 為福布斯撰稿人,表達觀點僅代表個人。譯 Stephen 校 李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