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揭秘大腦迴路對機體健康的重要性!
【4】Nat Neurosci:揭示大腦迴路在改善學習和記憶上扮演的關鍵角色doi:10.1038/s41593-019-0496-y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大腦海馬體形成過程中鑑別出了一種新型的神經迴路,其在目標定位學習和記憶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
-
重寫小鼠記憶實驗發現改變記憶的大腦迴路
日前,一項重寫小鼠記憶的實驗就發現了涉及改變記憶的大腦迴路,8月28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對該相關神經科學的研究結果進行了報導。 回憶通常帶有正面或者負面的情感聯繫,這種情感可能會隨著時間變化,而記憶的其他細節,例如物理位置,卻仍然準確。讓情感和記憶發生關聯的過程總體上不為人所知,雖然人們相信大腦的不同區域儲存著一個記憶的不同組成部分。
-
科學家可能剛剛發現了情緒和焦慮障礙背後的大腦迴路
研究人員分析了大量的大腦掃描數據——來自226個先前的功能成像研究中的9,000多個數據——這些數據將健康成年人的大腦活動與那些被診斷為情緒或焦慮障礙的人進行了比較。通過對這些研究的分析發現,大腦中負責停止思考並轉向新思維的區域(在研究中被稱為「認知控制」)活動性異常低,而負責「處理情感想法和感覺」的其他大腦區域異常活躍。表現出異常低活動性的大腦區域包括前額葉下部和頂葉皮層、腦島和殼核,它們共同形成一個大腦迴路,影響對思想和情緒的控制。
-
科學家或已找到相應大腦神經迴路
在此之前,她在心理學文獻中搜索與這個主題相關的其他論文時,發現包含 「細胞」「神經元」 或「大腦」等詞的論文數量為零。儘管長期以來,哲學、文學和藝術領域一些佼佼者深陷孤獨中,但神經學家一直認為,孤獨如何在人腦中運作的問題,無法用數據驅動型實驗來解答。因為他們都沒想清楚,如何量化這種體驗?
-
科學家找到相應大腦神經迴路,原理與飢餓感類似
在此之前,她在心理學文獻中搜索與這個主題相關的其他論文時,發現包含 「細胞」「神經元」 或「大腦」等詞的論文數量為零。儘管長期以來,哲學、文學和藝術領域一些佼佼者深陷孤獨中,但神經學家一直認為,孤獨如何在人腦中運作的問題,無法用數據驅動型實驗來解答。因為他們都沒想清楚,如何量化這種體驗?以及從大腦的哪個部分入手來找到這種主觀感受帶來的變化?
-
科學家或已找到相應大腦神經迴路,原理竟與飢餓...
能在你的大腦神經迴路中檢測並量化這種 「飢餓感」 嗎? 實際上,我們對於孤獨的認識,既熟悉,又陌生。它是一種神經學概念,貌似有理可循;但大家都不知道怎麼來檢測這種現象,並將之定位到特定的細胞上。
-
Nature:揭示人大腦類器官為何缺乏正常人腦特有的細胞亞型和複雜迴路
2020年2月8日訊/生物谷BIOON/---作為在實驗室中通常利用人類幹細胞培育出的大腦樣組織三維球體,大腦類器官被吹捧為有潛力讓科學家們在受控的實驗室條件下研究大腦迴路的形成。關於大腦類器官的討論非常熱鬧,一些科學家認為它們將使得快速開發針對破壞性的腦部疾病的治療方法成為可能,而另一些人則警告說,大腦類器官可能很快會獲得某種形式的意識。不過,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更為克制的觀點:廣泛使用的大腦類器官模型無法複製大腦發育和組織結構的基本特徵,更不用說模擬複雜腦部疾病或正常認知所需的複雜迴路。
-
Cell Reports:科學家發現尼古丁影響大腦中獎賞迴路的新機制
2018年6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美國西北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尼古丁控制大腦獎賞通路的新機制,這將為未來的抗成癮療法提供指導。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Cell Reports期刊上,高級作者為藥理學副教授Ryan M. Drenan博士。「鑑定出尼古丁改變大腦迴路的詳細機制是當前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Drenan說。」
-
Science :科學家揭秘大腦神經元迴路的連線規則
,而這些神經元又通過數百萬億個突觸進行連接,儘管揭開這些連接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著名雜誌Science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就成功完成了這項任務,研究人員在文章中成功解析了小鼠大腦皮層中神經元的連接方式,大腦皮層是大腦的外層結構,其被認為主要負責機體認知和感覺功能的發揮。
-
神經學家發現恐懼和焦慮的大腦迴路存在重疊
神經學家發現恐懼和焦慮的大腦迴路存在重疊 與以前的理論相反,恐懼和焦慮反映了共同的神經構造塊 根據2020年9月21日發表在《神經科學》上的一項研究,恐懼和焦慮反映了大腦迴路的重疊。 這項硏究結果突出表明,有必要重新評估指導焦慮研究的現有模式。
-
「你為什麼總忍不住刷手機」|聊聊大腦的「習慣迴路」
02我們之所以忍不住做一些事情,是因為大腦建立了「習慣迴路」。在大腦的深處,靠近腦幹,也就是脊柱和大腦結合的位置,有一塊橢圓形的神經組織中心,高爾夫球大小,名叫基底核。研究記憶神經解剖學的科學家拉裡·斯奎爾和其他研究人員,研究了習慣的運作機理。通過嵌入老鼠大腦的探測裝置進行探測,當讓老鼠穿越迷宮去尋找巧克力時,發現大腦的活動相當活躍,不斷地進行判斷、選擇。但是隨著實驗次數的增多,老鼠能越來越快地找到通向巧克力的路,大腦參與活動的部分也越來越少。
-
原來一種大腦迴路導致了衝動型暴飲暴食
原來一種大腦迴路導致了衝動型暴飲暴食 Emma Chou • 2019-12-14 14:42:10 來源:前瞻網
-
大腦如何「刪除」不快的記憶 科學家告訴你
原標題:大腦如何「刪除」不快的記憶 科學家發現大腦中的一種迴路可以幫助我們遺忘恐懼和焦慮。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一種基於兩個大腦區域之間的工作連接是驅散恐懼的必要條件。圖片來源:Thinkstock 大腦能夠極其敏銳地探測到環境中的威脅。
-
大腦的獎賞迴路
大腦會自發地優先處理能夠激活獎賞迴路神經元的行動——賽車手在轉彎處看到了充滿誘惑的廣告,圖片刺激了他的獎賞迴路。獎賞迴路主要由伏隔核、紋狀體和眶額皮質構成。伏隔核劇烈活動,鼓勵賽車手把注意保持在圖片上。
-
PNAS:大腦迴路的運作方式
一項研究說,大腦迴路可能是以一種類似於網際網路的互相連接的反饋網絡方式組織起來。科學家長久以來認為大腦是一種自上而下的等級,最晚進化出來部分(諸如新皮層)處於命令鏈的頂端。但是近來的報告提示了一個反饋網絡迴路。為了研究大腦迴路的結構,Richard H. Thompson 和Larry W.
-
腦科學日報:免疫細胞可塑造大腦的神經迴路;莫扎特音樂的益處
1,中國科學家在酵母細胞上「搭積木」,設計生命體來源:DeepTech深科技生物可以呈現各自的生物形態,執行特定的任務,並且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這些功能都是由於生物體內 「遺傳電路」 的存在才成為可能。
-
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如何控制大腦獎懲迴路中的神經元活性?
高能量食物、肥胖和強迫性食物的攝入會讓我們近乎上癮,然而多年來科學家們並未闡明這些因素之間的關聯性;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 Metabolism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首次揭示了脂質營養物質如何對大腦的獎賞迴路(reward circuit)產生反應,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闡明食物和飲食障礙之間的分子關聯。
-
Neuron:揭秘小膠質細胞在大腦中塑造神經迴路的分子機制
2020年9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euron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冷泉港實驗室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表示,免疫細胞在微調大腦神經迴路方面或許扮演著意想不到的角色,稱之為小膠質細胞的免疫細胞不僅能夠保護大腦免於感染和炎症,而且還能幫助塑造發育中的大腦迴路,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小膠質細胞還能指導神經元對感覺線索產生反應從而修飾自身的連接性
-
研究發現工作方式類似人腦迴路
圖片來源:Sarah Heath 哥倫比亞的科學家已經確定了幫助果蠅看到顏色的大腦迴路,並且發現它與我們自己的彩色視覺迴路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些發現揭示了一個基本但神秘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有關光波的信息從眼睛傳遞到大腦。這項研究不僅將推動人們對色彩視覺在果蠅和人類中如何工作的新研究,而且還將刺激人們開發有助於計算機觀察色彩的算法。
-
新發現:大腦迴路中的神經元控制著壓力下的失眠狀態
新發現:大腦迴路中的神經元控制著壓力下的失眠狀態 2020-09-14 21: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