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他曾困擾了康熙的一生,去世前都不知道哪個是真正的朱慈煥

2021-01-13 包包時尚

康熙是個很有才華的人,在8歲的時候就當上皇帝了,雖然當時的朝政還被鰲拜那群人控制著,但是憑藉的聰明才智最後終於將鰲拜一群人打敗了,還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削平三藩、收復了臺灣......在位的時候做了許多好事,才智過人的還有一個讓康熙揮之不去的人,在位的61年間一直困擾著康熙,在75歲的時候終於被抓起來了。隨後康熙便下令殺無赦,但是這個人還是非常的老實,他是朱慈煥,也被叫做「朱三太子」。

康熙
康熙

這個人呢其實原本是明朝的時候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的第五個孩子,只是在長大以後排名老三,所以才有了「朱三太子」的稱號。當年李自成攻打下來北京以後,崇禎為了不被活捉,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后妃和自己的女兒,但是兒子卻沒能躲過去,最後還是被抓起來了,李自成因此要挾朱慈煥和另外兩個人呢南下,但是李自成還是兵敗了,三個皇子也都走丟了,朱慈煥後來一個姓王的大戶人家收養了,那個時候的朱慈煥並沒有隱瞞自己的身份,道出了實情以後,王員外當然是不忍心看著才十來歲的孩子流落街頭,就收養並改了名字叫王士元。

朱慈煥

因為在這位大戶人家的過,自己也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但是當王員外去世以後,朱慈煥就被他家裡的人攆出去了。被逼無奈就當了僧人,有才的人終究會有自己的出路,這不,之後便被一個鄉紳看上他的才華,還規勸他還俗,並且把自己的閨女嫁給了朱慈煥,自此以後,朱慈煥就成家了,後來,朱慈煥還教過書,沒辦法,也只是為了養家餬口。當年朱慈煥找不到了以後,後來便不斷有人用他的名義謀反,但是都被殺了,就在康熙當政期間前前後後出現了幾十次這個名字,這就讓康熙很是頭疼了,仿佛這個人殺不完一樣,然而更不知道究竟在哪兒,康熙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朱慈煥

要是和另外一次更「牛」的比起來,之前的還不算啥,當時北京的一個秀才揚起隆,竟然組織了幾萬人的一次謀反,依然是「朱慈煥」的名義,由於來勢洶洶,當時康熙總以為揚起隆就是朱慈煥,還派了最精的兵去圍剿他的勢力,在這次圍剿成功後,最讓康熙失望的是這個人竟然還是冒充的。他怎麼會知道真正的朱慈煥還在教書,哪裡有戰亂都遠離哪裡,更不會去參加任何的謀反。但是即使再小心謹慎還是有人說出了他的去向,最終也還是被捕了。

朱慈煥

那兒的人們為了邀功求賞馬上就告給了康熙,康熙才知道朱慈煥竟然是個教書先生的時候,還懷疑他也是假的,不管怎麼樣,總之最後還是以造反的名義把朱慈煥處死了。然而死前的他已經達到了75歲的年齡。孩子妻子也被殺死了。但是最後有其他人的冒名頂替都被殺了,康熙到去世都不知道真正的朱慈煥已經被殺,還是當年他懷疑的教書先生。

相關焦點

  • 康熙要殺75歲老頭,老頭說:我冤枉!康熙說:朕知道
    康熙之所以一定要找到朱慈煥,就是因為太多人以「朱三太子」的名義謀反,而康熙一直抓不住真正的朱三太子。康熙十二年,北京秀才楊起隆造反,最終落網,楊起隆一直說自己是朱三太子,而且他還有明朝宮廷裡的印信,讓康熙深信不疑。直到楊起隆死前,他才承認自己姓楊,並不是朱慈煥。
  • 康熙活捉朱三太子,康熙說:他必須死,只因佟國維說了這8個字
    當年李自成攻佔北京,崇禎帝殺掉妻女,他的三個兒子逃了出去,最後被李自成活捉 。因為朱慈煥是崇禎存活的三個兒子中最小的一個,所以又被人稱為朱三太子。李自成失敗後,朱慈煥逃走,因為他年紀小,又下落不明,所以他的名字被很多人冒充,用來組織義軍。康熙之所以一定要找到朱慈煥,就是因為太多人以「朱三太子」的名義謀反,而康熙一直抓不住真正的朱三太子。
  • 困擾康熙幾十年的「朱三太子」,不是楊起隆朱慈炯,是崇禎另一子
    很多人在看完《康熙王朝》之後,認為朱三太子要麼是楊起隆,要麼就根本沒這個人。其實電視劇是經過藝術加工的,不可全信。歷史上楊起隆確有其人,他也確實曾起兵反清,但是他只是詐稱自己是朱三太子以此來加強號召力而已,不是真的朱三太子。歷史上冒充朱三太子的人很多,康熙時期就多達十幾人,但真正的朱三太子不是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
  • 為何康熙最後還是要殺70歲的老人朱慈煥?
    為何康熙還要殺朱慈煥。眾所周知,康熙朝有個朱三太子案,當時朱慈煥已經70歲的老人了,他還有什麼造反的能力?可是就是這樣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依舊被康熙判處凌遲。一般朝代,只要歸順了,對前朝皇族都是禮遇有加的,哪怕是元朝對趙宋皇室都能做到善待,唯獨滿清要把朱明皇室後裔趕盡殺絕,可見滿清之心胸狹隘。
  • 朱三太子晚年受審,康熙:你不是五歲就死了嗎?那就再凌遲一次
    引言一直以來,康熙都以仁愛治國,愛民如子,深受百姓愛戴。可在1708年的時候,康熙卻對一個連碗都拿不穩的75歲老翁痛下殺手,不由分說便將他凌遲處死,手段殘忍至極。這位老翁究竟犯了什麼錯?會讓康熙如此痛恨呢?
  • 被康熙斬草除根
    而當明朝被清朝取代,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後,他的後代有沒有活下來呢?有的,但是他的下場也非常慘,那就是崇禎的第五子朱慈煥。明朝最後一個皇子,朱三太子是怎麼死的?被康熙斬草除根朱慈煥出生在1633年,被稱為「朱三太子」。當李自成攻進北京時,年僅11歲的朱慈煥倉皇逃命,從北京流落到了河南。而他的三個哥哥朱慈悢、朱慈炯和朱慈炤,都已經失去了聯繫。
  • 康熙誅殺的崇禎三太子到底是何人?朱慈煥為何躲藏64年才被發現?
    臨死前的崇禎帝朱由檢登高遠望,見四處火光沖天而自己只孤身一人,只聽得人喊馬嘶群聲鼎沸,不由地悲從中來。他眼見自己的皇后、愛妃接連自縊身亡,國破家亡之際不願為叛軍所辱,為此他拔劍斬殺了後宮的妃嬪和自己的愛女,而後與大明江山一同滅亡,這也算是帝王最後的尊嚴。末帝崇禎煤山自縊此後清兵入關天下易主,明朝皇室更是被屠戮殆盡,朱家血脈幾乎就此凋零。
  • 康熙年間的朱三太子案——七十五歲的崇禎帝之子朱慈煥被凌遲處死
    崇禎十七年三月,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破北京,崇禎帝於煤山自縊殉國,在臨死之前,崇禎帝下令內侍將太子朱慈烺、永王朱慈照、定王朱慈炯三人送往外戚周奎家中避險,但在李自成入京之後周奎就將三人獻出,李自成將太子、永王、定王帶入軍中,四月二十一日,為徵討不願歸附的吳三桂,李自成親率大軍前往山海關,但在一片石一役中被吳軍及清軍擊敗
  • 明末的朱三太子是誰,他擁有多少將士,竟令康熙都感到害怕
    在鳳陽,他遇到一位姓王的前明老給事中,就留在了王家,改姓「王」,名士元,之後,王家遭遇變故,朱慈煥不得不再度流亡江湖。他先到了一佛寺中削髮為僧,苟且度日, 後又往浙中,結識一個姓胡的餘姚人,也是明朝官員後裔,朱慈煥在此時還俗,還娶了他的女兒,從此就留在了餘姚。
  • 讓康熙雍正都膽戰心驚的朱三太子到底有多少能力?吳三桂都服從他
    再者說滿清當時也沒什麼文化,畢竟是關外進來的,對漢人傳統的文化不甚熟悉,所以康熙非常用功學習漢人文化,他也需要漢臣為朝廷效力,但另一方面,皇帝又對漢人多加防備,重用滿人來壓制漢人,害怕漢人的勢力坐大。不過他們擔心的事情還是會發生的,明朝在民間依然有很高的威望,經常有人打著大明皇族後裔的旗號在民間秘密結社,而且這些人似乎殺不光,剛殺了一波又出來一波。
  • 朱三太子隱姓埋名幾十年,被康熙一個套路釣出,75歲慘遭凌遲
    其中有一個幸運兒,崇禎五兒子朱慈煥(後來被稱為朱三太子)機緣巧合,逃出魔窟,假扮成一個可憐的乞丐一路南逃。乞丐的裝扮,擋不住細皮嫩肉的雙手,乞丐的衣服擋不住昔日王者的氣質。當朱慈煥逃到一個王姓鄉紳家中,被王鄉紳一眼認出。朱慈煥逃命生涯也有點厭倦,就把自己皇子身份和盤託出。不知道王鄉紳是出於故國情懷,還是和呂不韋一樣認為皇子奇貨可居,總而言之收留了他。
  • 身為萬人之上的康熙,為何在周培公去世後要為他守夜?
    但是在康熙平定了三藩以後,鄭氏臺灣又成了康熙的手足之疾,而朝中卻沒有平臺之人可用。所以康熙又想到了周培公,他要再度起用周培公,而這時離周培公被放逐已經過去了十一年的時間。康熙到了盛京以後,卻發現周培公奄奄一息,命不久矣。周培公也自知不起,在向康熙推薦了姚啟聖以後,又把自己歷十年之功完成的大清大清全輿圖獻給了康熙。
  • 《康熙王朝》周培公暗示冊立胤礽為太子,康熙為何言聽計從了?
    這時候周培公就說他知道皇后的心思,他先順勢把當時康熙所處的背景局勢利害關係給康熙分析出來,分析完局勢之後,周培公繼續說:「今日皇上又得一阿哥,外加大阿哥胤禔,皇上已有兩位皇子,臣叩請皇上擇其中一位立為太子,布告天下,以示大清繁榮昌盛,源遠流長。」
  • 他年過70已鬍鬚斑白,但說出身世後,氣得康熙連夜將他處死
    朱慈炤在乞討時碰見了一位前朝姓王的給事,王給事心繫故國,便冒險將朱慈炤留在了自己家中。 朱慈炤這才有了一個棲身之地,還有了另外一個名字「王士元」,意思是「原是王」,王給事希望朱慈炤能成功光復明室。王給事去世後,朱慈炤又過上了漂泊的生活,還當過一段時間的和尚,後碰上了一位姓胡的官員。
  • 歷史上康熙為何要將一名70歲種田老漢滿門抄斬,他究竟是誰?
    文|歷史上康熙為何要將一名70歲種田老漢滿門抄斬,他究竟是誰?讀者朋友們好,今天小編又為大家帶來了新的歷史故事。康熙在位61年,在此期間的偉績也是最高的,被後世之人譽為千古一帝,不過他曾經卻將一名70歲的種田老漢滿門抄斬了,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個70歲的種田老漢又是誰呢?這個種田老漢是明朝的人,身份不一般,皇家子弟,他就是崇禎皇帝的第五個兒子朱慈煥。在清朝修訂史記的時候,將他給寫死了,5歲夭折,其實是因為明滅亡後,找不到朱慈煥,所以才寫成夭折的。
  • 「重溫少年康熙」那年的鄧超,也曾是我心底的白月光!
    原本是堂兄妹的兩人,卻生出了禁忌之愛,這在當時規矩森嚴的皇家和宗室眼裡,是醜聞,是大不敬。於是乎,冰月最後的結局,註定是遺憾和悲劇。至於赫舍裡芳兒的結局,歷史也已經給了我們答案:康熙十三年,皇后因產子胤礽而難產去世。劇中,歷經波折後的她,最終如願與康熙相知相愛,卻終究逃不開命運的捉弄,於大好的青春年華香消玉殞。
  • 朱三太子有何實力可以攪得大清康雍乾三代帝王都不得安寧?
    想反清就得有號召力有領頭人,這時候大家就開始思念前明政權,而前明政權最有號召力的就是崇禎的第三子朱三太子。因此來說朱三太子在當時就是一塊金字招牌,不代表他有著多強的實力,更多的是號召力。下面就來詳細的說一說關於朱三太子的號召力有多麼大。
  • 康熙一生為何娶了四對親姐妹?不完全是政治聯姻,也非小姨子情結
    談秦說漢(369)康熙一生為何娶了四對親姐妹?不完全是政治聯姻,也非小姨子情結 俗話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生得好不如嫁得好。男人也一樣,經營好愛情能讓事業更加順利。
  • 此人死後,康熙為他掃墓6次,行叩拜大禮,轉頭卻將其後代全殺光
    當時的多爾袞就是這麼遠的一個人,看不慣上一任皇帝很久了,而且在朝廷中四處拉幫結派黨羽這麼多,和誰反抗都有極大的優勢,更別提一個剛出溫室的小毛孩了,如果說真的想體驗一次當皇帝的隱,那麼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了。在這個時候,好在一個女人力挽狂瀾拯救了危機的朝政,那就是孝莊文太后,她利用了多爾袞對自己的愛慕之心,答應多爾袞,只要他不耽誤朝政,自己嫁給他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