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科學家發現3萬光年外豬尾巴狀螺旋分子雲(圖)-科教臺-中國網絡...

2021-01-16 央視網科教

巨大的豬尾巴分子雲,距地球3萬光年

研究人員豬尾巴分子雲由兩個巨型分子雲相撞形成,被扭曲和擠壓成螺旋形

  北京時間9月7日消息,日本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個巨大的分子氣體雲,外形酷似豬尾巴,距地球3萬光年。天文學家認為這個分子雲由兩個分子雲撞擊而成,也因此呈現出奇異的外形。基於這種外形,天文學家將其命名為「豬尾巴分子雲」。太空中的分子雲就像是一個託兒所,能夠孕育出恆星。

  豬尾巴分子雲是由慶應義塾大學物理系的二年級博士生松村申智和副教授岡明友治發現的。分子雲經常發生撞擊,但像豬尾巴分子雲這樣擁有奇特外形的非常少見。這兩位發現者表示他們相信兩個巨大分子雲之間形成一個磁管道,在摩擦接觸時扭曲和擠壓,形成一個螺旋結構。研究結果顯示分子雲被螺旋磁管道捕獲,形成獨特的豬尾巴形狀。

  在距離銀河系中央600光年的範圍內存在大量分子雲,這種雲能夠孕育出恆星。這些分子雲密集度不斷提高,環繞銀河系核心運轉。在兩個分子雲遠處,日本科學家發現了兩個沿著閉合橢圓形軌道運行的分子雲,交匯時經常發生撞擊。隨著密集度的提高,這些巨大的氣體結構最終孕育出新恆星。

  氣體在分子雲彼此相撞時被壓縮,形成奇異的外形。在日本國立天文臺野邊山射電天文臺,松村申智和岡明友治藉助NRO45米望遠鏡發現了這個奇異的分子雲,它的長度和寬度均為60光年左右,將在未來的某一天孕育出恆星。

  松村申智表示:「為了揭開豬尾巴分子雲的謎團,我們對6種分子的旋轉光譜線進行了高解析度分光鏡觀測。這些分子是了解其物理特徵的線索。在後續觀測獲取的數據中,豬尾巴分子雲呈現出清晰而美麗的螺旋結構,讓我們感到非常吃驚。數據顯示豬尾巴分子雲擁有大量氣體,是太陽的數十萬倍。」(孝文)

相關焦點

  • 美宇航局發高清圖 650光年螺旋星雲開啟「天眼」-科教臺-中國網絡...
    距地球650光年的螺旋星雲看上去像「天之眼」圖為電影《指環王》裡面的天眼螺旋星雲在圖中看起來就像一隻巨大的眼睛,研究人員取名為「天之眼」,十分不可思議。這張令人激動的圖片顯示出:一個正在走向死亡的恆星也會「發脾氣」。  該圖詳細展示了螺旋星雲是如何形成「天之眼」的:熾熱的螺旋星雲核心區域散發出強烈的紫外線輻射激起外部塵埃向空間四周擴散。
  • 日本研究人員在銀河系中心發現螺旋狀氣體雲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和國立天文臺的研究小組9月4日宣布,他們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巨大的螺旋狀氣體雲,並根據形狀將其命名為「豬尾巴分子雲」。這一發現將有助於研究銀河系中心。研究小組利用日本國立天文臺野邊山宇宙電波觀測所的射電望遠鏡,觀測到離地球約3萬光年的銀河系中心存在一氧化碳等分子氣體,並發現,氣體形成的雲呈長約90光年、寬約60光年的螺旋狀延伸。研究小組發現,在螺旋的根部,還有另兩個分子雲碰撞在一起。
  • 南方天文臺拍攝到螺旋星雲「天空焰火表演」
    天堂美景:2011年,VISTA望遠鏡拍攝到瀉湖星雲令人驚異的恆星形成區域宇宙之美:歐洲南方天文臺VISTA望遠鏡拍攝的獨特螺旋星雲 歐洲南方天文臺將這張照片比喻成「天空焰火表演」,一些天文學家有時將螺旋星雲稱為
  • 中科院銀河畫卷巡天新發現——大江和鳳凰分子雲恆星搖籃
    2、分子雲在銀河系中恆星之外存在的物質是什麼呢?正確答案是星際介質,而分子雲就存在於星際介質中,分子雲的主要成分為氫分子,含量第二高的是一氧化碳,但只有氫分子的萬分之一,其他成分含量極低。分子雲的密度相對較低,只有100個/cm3,但與周邊環境比相對緻密,分子雲內部的溫度非常低,但是範圍很大,可達30000000億千米,質量達到太陽質量的 10~100 萬倍 ,可以說分子雲是銀河系內溫度最低但質量卻最大的天體。
  • M106星系發現類似「雷射」的神秘微波輻射-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據國外媒體報導,業餘天文學家羅伯特·亨德勒和簡·咖巴尼聯合哈勃望遠鏡的拍攝圖像觀測到神秘的M106星系,這是一個距離我們相對較近的螺旋星系,大約位於2000萬光年遠的宇宙空間中。
  • 中國天文學家新發現銀河系兩處「恆星搖籃」
    據新華社4月29日報導,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近日發現了銀河系深處兩處「恆心搖籃」,這是該臺「銀河畫卷」巡天計劃又發布一項重要成果,科研團隊在銀河系中發現兩個孕育恆星的巨大分子雲。,其中,「大江分子雲」距離太陽系約1300光年,形態上看,它像一條蜿蜒在宇宙中的長河,實際長度約300光年。
  • 科學家在銀河系外首次發現星系熱核 距地球約16萬光年
    科學家在銀河系外首次發現星系熱核 距地球約16萬光年時間:2016-09-07 15:4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科學家在銀河系外首次發現星系熱核 距地球約16萬光年 科技日報東京9月6日電 由日本東北大學、東京大學、國立天文臺和筑波大學組成的研究小組近日首次發現,銀河系外的星系中剛剛誕生的星球被熱核包圍
  • 加勒比發現24種蜥蜴:河岸蜥蜴長藍色尾巴(組圖)-科教臺-中國網絡...
    加勒比發現24種蜥蜴:河岸蜥蜴長藍色尾巴  新浪環球地理訊北京時間5月7日消息,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科學家們一直以來認為加勒比地區僅有6種蜥蜴,但是近期的一項研究推翻了這種看法,這一地區的蜥蜴種類至少有39種之多。
  • 科學家發現所產生的奇特氣體雲(圖)
    科學家發現所產生的奇特氣體雲(圖) 2020-02-07 12:02: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卞磊據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報導,智利一架望遠鏡最近捕捉到一個奇特氣體雲,而這就是恆星「打架」的結果。  據報導,在這場「打鬥」中,先是其中一顆變大的恆星吞噬了伴星,終結了它的生命。之後,當這顆恆星變得足夠大能吞噬又一顆恆星時,後者進行螺旋上升,使前者的外層脫落。智利一架望遠鏡捕捉到一個奇特氣體雲,而這是恆星「打架」的結果。
  • 中國天文學家新發現銀河系兩處「恆星搖籃」「組圖」
    這是「鳳凰分子雲(Phoenix Cloud)」圖像(資料照片)。新華社發(紫金山天文臺供圖)新華社南京4月29日電(記者王珏玢)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該臺「銀河畫卷」巡天計劃又發布一項重要成果。
  • 環繞超大黑洞的旋轉氣雲首次現身
    一個以今西昌俊為主的日本國立天文臺和鹿兒島大學的研究小組,通過觀測螺旋星系M77的中心核,捕捉到了環繞超大黑洞的半徑約20光年的「甜圈」狀分子氣體,並首次清晰地觀測到分子氣體以黑洞為中心旋轉的情形。宇宙中幾乎所有星系中心都存在巨大的黑洞,這些超大黑洞的質量是太陽的數十倍至數億倍,與其所在星系整體的質量相關聯。
  • 黑洞遙控點亮100光年外雲塊:中國科學家發現神秘「心跳」
    宇宙中的「粒子加速器」類星體是1960年代的四大天文發現之一,它的尺度遠小於星系,亮度卻奇大無比。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類星體的中心通常是一個質量動輒達到數百倍太陽的超大質量黑洞,在吞噬周圍物質的過程中形成高能噴流。
  • 黑洞遙控點亮100光年外雲塊:中國科學家發現神秘「心跳」
    相隔100光年,一個黑洞和一團氣體雲「鎖」了。前者射出的噴流和後者釋放出的伽瑪射線保持節奏一致。宇宙中的「粒子加速器」類星體是1960年代的四大天文發現之一,它的尺度遠小於星系,亮度卻奇大無比。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類星體的中心通常是一個質量動輒達到數百倍太陽的超大質量黑洞,在吞噬周圍物質的過程中形成高能噴流。而微類星體顧名思義,是微縮版本的類星體。
  • 新「太陽系」誕生 嬰兒恆星拖出神秘旋臂(圖)-科教臺-中國網絡電視臺
    騰訊科技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400光年遠的天狼星座發現一個新「太陽系」誕生前的壯觀景象,並調查年輕的行星形成途徑。在單一恆星周圍聚集的氣體盤,彰顯了太陽系在誕生初年時的場景,令人難以置信的140億英裡寬的巨型氣體云為研究人員提供了關於太陽系早期的研究素材。
  • 有圖有真相,宇宙中最奇怪的15個星系
    這個星系是一個棒形的螺旋星系,它的恆星組成了一個中心呈棒形的螺旋形狀,並有一個彎折:像水母觸手一樣飄蕩的恆星流。丟失的物質?2018年,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個從未見過的東西:一個幾乎沒有暗物質的星系。這一發現立即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 就在太陽系附近,長750光年巨型「宇宙蛇」出沒,中國科學家立功
    這不,一組來自中國三峽大學的科學家就宣布他們發現了一條巨大的「雙頭宇宙蛇這一次我國科學家發現的「宇宙蛇」正是源自於星系潮汐形成的「潮汐尾」。長750光年的「雙頭蛇」2020年5月23日,我國三峽大學學者田海俊領導的一個天文小組在Arxiv網站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報告了在獵戶座分子雲複合體周邊發現的一個有趣的天文現象[1]。
  • 人類沒有飛出銀河系,網絡上各式各樣銀河系照片是怎麼來的?
    這臺望遠鏡於2008年3月升空,其軌道很獨特,一直躲在地球背面與地球保持同樣角速度繞太陽旋轉,這樣可以躲避太陽光直射,為望遠鏡提供天然冷卻,降低液氦用量,確保望遠鏡紅外波段性能。科學家們之所有把望遠鏡送上太空,是因為在那裡觀測可以避免大氣的擾動,可以更清晰的看往深空。每一臺軌道天文望遠鏡,實際上就是一臺軌道天文臺。
  • 哈勃最新發現:令人嘆為觀止的螺旋星系
    哈勃太空望遠鏡在對銀河系附近約145個碟狀星系的中心區域進行掃描時,在距離我們約3000萬光年遠的獅子座中發現了螺旋星系「NGC 2903」。螺旋星系「NGC 2903」位於距離我們約3000萬光年遠的獅子座(Leo)中。
  • 科學家:在2.6萬光年處,發現大量有機分子
    科學家:在2.6萬光年處,發現大量有機分子歷來,生命起源或者人類起源的猜想,一直的宗教神學和哲學家給出的解釋!不夠自從達爾文進化論被認可後,我們的課本上面都是告訴我們,這是人類起源的真相!儘管很多科學家相信,人類起源並非進化來的,但是存在的依據卻少之又少。
  • 中科院發現銀河系兩處恆星搖籃!中國「銀河畫卷」已完成80%
    記者29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該臺「銀河畫卷」巡天計劃又發布一項重要成果。科研團隊在銀河系中發現兩個孕育恆星的巨大分子雲。研究人員分別將它們命名為「大江分子雲(River Cloud)」和「鳳凰分子雲(Phoenix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