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場慘烈攻堅戰,指揮員全部戰死,通信員大喊:向我開炮

2020-12-06 古今文社

文|書生

「向我開炮!」這句話可能很多人都聽過,這是電影《英雄兒女》中非常震撼人心的一幕,這一幕並不是虛構的,而是在朝鮮戰場上真實發生過,蔣慶泉老人就是電影主人公原型之一。

蔣慶泉出生於1928年,遼寧錦州人,21歲參軍入伍,在部隊中擔任步話機員,主要負責戰場信息傳送。1952年蔣慶泉跟隨部隊入朝作戰,在志願軍第23軍67師201團5連擔任步話機員。

1953年4 月18日,蔣慶泉所在的連隊接到了攻佔石峴洞北山陣地的任務。這裡是美軍第7師第17團非常重要的前沿防禦陣地,駐紮有兩個連的兵力,配備有重火力武器,而且陣地上修建有很多地堡,防禦力量十分強大,最重要的是美軍第7師17團主力就在附近,隨時可以支援。

戰鬥打響前,所有人都意識到這將是一場硬仗,連長在行動前就下令,他若是犧牲了,由排長接替指揮,排長犧牲了由班長指揮,班長犧牲了由老兵指揮,直到所有人都戰死。

志願軍戰士憑藉悍不畏死的戰鬥精神,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後終於佔領了美軍佔地,但165人組成的加強連只剩下十幾個戰士了,連長、排長、班長所有指揮員全部陣亡,這時美軍援軍已經趕到,朝著陣地上的志願軍發起了猛烈進攻。

蔣慶泉被剩下的戰友團團保護在中間,為他向志願軍炮兵指揮部發送敵軍陣地位置爭取時間。眼看敵人衝上來了,時間緊迫蔣慶泉只能一遍又一遍衝著步話機嘶喊:「向我開炮!向我開炮!」

可是蔣慶泉並沒有等到志願軍的炮火,而是等來了美軍炮彈,在炮火中他受傷昏迷了過去,醒來後發現自己成了美軍俘虜。面對美軍的威逼利誘,蔣慶泉絲毫不為所動,美軍拿他沒辦法,只能把他關進戰俘營,直到戰爭結束才將他釋放。

除了蔣慶泉外,志願軍中還有一位在絕境時大喊「向我開炮」的英雄,他叫於樹昌,同樣來自志願軍第23軍,也是一名步話機員。1953年7月,於樹昌所在的戰鬥小組在8251高地被敵軍包圍後,他不斷通過步話機向指揮官報告敵軍位置,在他的協助下,志願軍火炮打掉了敵人多個火力點。

然而由於敵眾我寡,8521高地最終還是被敵人佔領了,在生命最後時刻於樹昌衝著步話機大喊:「敵人把我包圍了,快向我開炮!祖國萬歲!」之後,步話機中再也沒有了聲音,於樹昌壯烈犧牲。

正是因為有一個又一個蔣慶泉、於樹昌這樣的英雄,志願軍才能在裝備落後、環境落後的情況下打贏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他們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相關焦點

  • 為了勝利,向我開炮!回顧五六十年代我國抗美援朝經典影片
    說到電影《上甘嶺》,就不能不提影片插曲《我的祖國》。這是喬羽和劉熾的第二次合作。此前他倆在電影《祖國的花朵》成功合作了膾炙人口的《讓我們蕩起雙槳》,而這次合作,更是產生了一首具有強烈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色彩的不朽之作。
  • 解放戰爭打了3年,抗美援朝也打了3年:為何後者打得更慘烈?
    70年來有眾多分析,其實看看朝鮮戰場與之前解放戰爭時我軍付出的傷亡比,便不難看出志願軍在赴朝作戰期間的艱難處境。解放戰爭中,儘管我軍在1946年6月全面開戰時正規軍只有不足127萬人,但到解放戰爭末期總兵力已激增到550餘萬,如果再算上民兵、非正規軍及三年多時間的戰損兵員補充,解放戰爭中我軍總計投入的軍事力量達到近千萬人規模。
  • 朝鮮戰場,他:別開槍,我是中國人!我軍傷亡慘重,他成美國將軍
    那麼在先是生活中,有沒有向于謙飾演的錢必達這樣的人呢?還真有,今天要將的這位便是如此,此人名叫李超然,是美籍華人,抗美援朝戰場上,此人對志願軍大喊:「別開槍,我是中國人!」,騙取志願軍信任後,反殺志願軍,回到美國後,成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位華裔軍官。
  • 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場,兩國傷亡超過六千萬,一國到現在都沒恢復
    當然,之後的戰爭不僅僅出現在歐洲戰場上,還出現在其他地方。全球有幾十個國家捲入戰爭,傷亡近億人口,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當然,不同地方的狀況是不一樣的,有一個地方的戰爭非常激烈,兩國傷亡超過了六千萬。其中一國到現在都沒有恢復。這個戰場就是蘇德戰場。
  • 北緯38度線的回憶:朝鮮戰場上的彭德懷
    他檢閱了第19兵團7000多名指戰員和22萬群眾,這次慶祝大會上最響亮的口號就是:「保衛新生的祖國,反對美國侵略朝鮮。」但對此時駐守在西北的彭德懷來說,朝鮮似乎還顯得有些遙遠。   「我們那時駐守大西北,西北的土匪還有好多,剿匪還沒剿完呢,壓根兒沒想到後來會去朝鮮戰場。」楊鳳安坦言,當時彭德懷住在西安城區鼓樓北面,辦公室也是他的宿舍。
  • 李湘:朝鮮戰場陣亡最高將領,吸入毒氣八天犧牲,本可授開國中將
    墳前的新婚照在朝鮮首都平壤的朝中友誼塔內,珍藏著10冊精裝版《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名錄》,名錄首冊第一名,就是犧牲時任第六十七軍軍長的李湘,他是抗美援朝戰場上我軍犧牲的最高級別軍事指揮員。李湘,1914年出生,江西永新人。早在1930年就參加了紅軍,並於同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抗美援朝中,中美雙方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
    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軍直接進入朝鮮戰場,美軍的轟炸機轟炸範圍直接擴張了中國的東北,整個東北都在美國轟炸機的轟炸範圍內。「唇亡齒寒」,剛剛成立的新中國迎來最嚴峻的考驗,是否出兵朝鮮,1950年7月,中國成立抗美援朝指揮部,堅決支援朝鮮,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 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場:蘇德戰場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在1939年9月1日爆發的,既然是世界大戰,戰場就有很多。主要的戰場是西歐戰場、蘇德戰場、北非戰場、太平洋戰場、印緬戰場和中國戰場。相比較而言,在這些戰場中最慘烈的恐怕就要數蘇德戰場了。蘇德戰爭在軍事史上以殘酷而聞名,在二戰期間是交戰國之間死傷最為慘烈的一場衝突。
  • 藍眼睛中國將軍,朝鮮戰場立下赫赫戰功,曾一句話化險為夷
    所以,面對國民黨空軍,雙方經典的戰鬥場面便是蔣軍飛機凌空而來,預先埋伏好的高炮部隊猛烈開火,見勢不妙的國民黨飛行員立即進入俯衝,一個猛子朝水面扎去,到了將近海平面的時候改平,貼著海面向遠方逃跑了。▲ 林虎早年著飛行服照片這友軍說的便是朝鮮人民軍。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打響,我空軍隨即參戰,當時林虎擔任空三師某團副團長。
  • 沒有哪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對戰俘比對戰友還好,以朝鮮戰場為例
    圖為戰俘營裡志願軍正在給戰俘發放冬裝朝鮮戰場上,我軍對「聯合國軍」戰俘有多好?一句話概括就是,對俘虜比對自己的戰友還要捨得。有個黑人戰俘甚至說,「志願軍對於黑人、白人及各國人都一視同仁,我有生以來,在戰俘營才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平等對待。」2、宗教信仰外國人一般都有宗教信仰,比如我方的戰俘營裡,美、英、法國戰俘一般都信仰基督教、天主教,土耳其戰俘一般都信仰伊斯蘭教。
  • T34坦克全殲美軍特遣隊,美國在朝鮮第一敗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後,朝鮮人民軍以優勢的兵力和火力很快就突破了南朝鮮軍隊在三八線的防線,並且迅速解放了包括首都漢城在內的大片地區。但美國很快就介入了韓戰,戰爭開始由朝鮮的內戰向國際化轉變。
  • 三大戰役國民黨軍損兵154萬,其中戰死的官兵有多少萬人?
    三大戰役國軍共有154萬人被斃傷俘,或者直接向我軍起義。那麼真正在戰場上被擊斃的國民黨官兵有多少萬人呢?先明確一個基本事實,就是戰爭中關於「殲滅」的定義。國民黨軍不到3個月的時間有154萬人被殲滅,不是說這些官兵都陣亡了,這裡邊真正戰死的其實只是少部分。只要是因為我方的軍事行動或強大威懾而放棄武裝抵抗的敵軍,都算是在戰役中被殲滅。
  • 消防指揮員緊急手勢信號普及 標準化便於溝通
    我們來看看如果沒有辦法通訊,飛行員應該怎麼和消防指揮員交流!6.3 標準的緊急手勢信號6.3.1 定義標準的緊急手勢信號:航空器救援及消防事件指揮員/航空器救援及消防事件消防員與出事航空器駕駛艙和/或客艙機組之間緊急通信所需最低要求的手勢信號規定如下。
  • 為何說一戰要比二戰更加慘烈?
    如果要問您:第1次世界大戰和二戰,誰更加殘酷慘烈?相信會有超過半數以上的讀者認為,肯定是後者。但是一些歷史學家並不這樣認為,認為「一戰不夠慘烈」,說明您對這場戰爭還不夠特別了解。從某些角度來講,這場戰鬥的難度要勝於二戰!今天本文就從細節上來為大家講述一戰吧!近代火器出現以後改變了戰爭的格局,首先來一個常識的普及。
  • 韓戰慘烈超乎想像,志願軍傷亡多少人,真實數據讓人淚崩!
    在20世紀50年代的時候,插手朝鮮半島內部鬥爭,給我國造成了極大的軍事威脅。如果任由美國繼續在朝鮮半島胡作非為的話,美國或許會借著這個機會,對中國採取更多的小動作。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國迅速採取行動,派遣志願軍趕赴朝鮮戰場,跟美國的精銳士兵正面抗衡。
  • 朝鮮戰場慘烈的長津湖之戰,參戰的志願軍4個軍都在淄博戰鬥過……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後,美軍繼續向鴨綠江一帶挺進!形勢突變,黑雲壓頂 。為遏制美軍攻勢,根據毛澤東主席指示,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急調第9兵團入朝,趕赴長津湖地區擔負東線阻敵作戰。此時,長津湖區域戰場上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四個軍,都有著深深的淄博印記--抗戰時期長期轉戰淄河流域的魯中軍區老二團團長吳瑞林(1955授開國中將,後為海軍常務副司令員)任軍長、偵查處長孫德普等基層指揮員組成的42軍;淄博人民的子弟兵-中國人民志願軍第
  • 1951年,什麼戰役慘烈到彭老總都忍不住淚溼雙眼?
    鐵原阻擊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激動人心的紀錄片,片名叫《鐵在燒》,它記錄的是抗美援朝時期朝鮮戰場上最殘酷的一場戰役,「鐵原阻擊戰」。1951年5月,鐵原阻擊戰爆發。發動第五次戰役本質是為了能在國際上給美軍施加壓力,加快韓戰的結束,越過三八線,意圖殲滅敵方大量有生力量,逼迫美國和平談判。
  •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慘烈...
    76年前,1944年8月8日,極為慘烈的衡陽保衛戰結束。一「八月八日上午十一時許,敵人全線停止進攻,並微向後撤。霎時間,槍炮之聲全無,先後成了兩個世界。爆炸停止,白煙擴散,第4中隊全體伏臥不動,想是全部戰死了……下午14時,日本軍步兵炮一起開火,第2中隊逼近敵陣,黑川隊長手提戰刀衝在前面,突然2顆手榴彈爆炸,中隊長壯烈戰死。眼看就要成功,卻被一兩名重慶軍手榴彈兵阻擋住了。直接協助的炮兵大隊已經消耗了計劃兩倍以上的炮彈,已經所剩無幾了……盛夏的烈日漸漸西去,張家山被消失在黑夜裡,有熱氣的微風使人感到可怕。
  • 5G通信技術在軍隊通信作用思考
    在以計算機化和網絡集中為核心的現代戰爭中,軍事通信技術高效、穩定、可靠地分配、共享和指揮信息,同時,把戰場的不同平臺連接到一個戰網系統中,進而保證其正常運行。在實際的戰鬥過程中,每個單元通過使用無線通信技術進行必要的信息交換,實時監視運行情況,並靈活地改變運行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