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場慘烈的長津湖之戰,參戰的志願軍4個軍都在淄博戰鬥過……

2020-12-06 激情回聲

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後,美軍繼續向鴨綠江一帶挺進!

形勢突變,黑雲壓頂 。為遏制美軍攻勢,根據毛澤東主席指示,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急調第9兵團入朝,趕赴長津湖地區擔負東線阻敵作戰。

此時,長津湖區域戰場上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四個軍,都有著深深的淄博印記--

戰時期長期轉戰淄河流域的魯中軍區老二團團長吳瑞林(1955授開國中將,後為海軍常務副司令員)任軍長、偵查處長孫德普等基層指揮員組成的42軍;

淄博人民的子弟兵-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6軍。

這是一隻流淌著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部隊血液的勁旅。從黑鐵山出發,血拼日寇,鏖戰魯中。打萊蕪、戰孟良崮,浴血魯西南。

從淄博槍林彈雨中走出的鐵血雄師-中國人民志願軍20軍。

這是一支誕生於江南的新四軍部隊,抗戰勝利後,改變為華東野戰軍第一縱隊,在葉飛將軍率領下,解放戰爭初期,轉戰淄博。

為淄博解放立下赫赫戰功的雄師勁旅-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7軍。

誕生1937年12月28日的崑嵛山,清一色的膠東子弟兵。1947年,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

1948年3月,在許世友、譚震林指揮下,奉中央軍委的命令發起解放山東第一仗-張周戰役,也叫膠濟路西段戰役。歷時12天,一舉解放淄博全境。

我志願軍42軍在第9兵團之前已緊急抵達黃草嶺一線,與美軍陸戰一師血戰數日,阻擊敵人東進。

第9兵團入朝後迅速奔赴長津湖,展開戰鬥部署;第20軍接防42軍,運用穿插迂迴戰術,對敵實施分割阻援,並誘敵美軍一師深入長津湖。

第27軍發揚善打惡戰硬仗的一貫軍風,負責攻城拔寨,英勇作戰。善于堅守攻堅的26軍,作為戰役預備隊。

在長津湖共同完成了分割圍殲美軍的戰鬥任務。

自此,年輕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肩負著黨和國家的重任,肩負淄博人民的期望,與號稱世界第一兵團、武裝到牙齒、氣勢洶洶的美軍陸戰一師等強敵在長津湖展開血戰……

毛澤東主席指出:「這個軍隊具有一往無前的精神,它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是什麼?中美兩軍血腥之戰
    中美長津血腥之戰,是中美雙方都幾乎不怎麼提的戰役,甚至都不敢去回憶,想起戰場上死去的戰友,痛心隨之而來,痛苦的回憶也無法忘記。 1950年11月26日,奧利弗·史密斯身處 朝鮮 零下30攝氏度的冰天雪地中,心情很煩躁,他很想快速結束戰爭回家過聖誕節。 作為美軍王牌陸戰一師的師長,史密斯總是很急躁,9月15日就在北朝鮮人民軍隊眼看把南朝鮮和駐韓美軍逼入大海的時候,聯合國總司令麥克阿瑟美軍從 仁川登陸 ,將北朝鮮人民軍攔腰切斷,並受到重創!
  • 「北極熊」團遭志願軍圍殲,團長不知所終,50多年後才確認陣亡
    東線戰場,奉命沿長津湖向北推進的美陸戰1師雖然沒遭到大的抵抗,但左翼軍沒有友軍策應,異常謹慎推進緩慢。第10軍軍長對此非常不滿,另外安排美第7師31團接替陸戰1師在長津湖東岸的任務,令陸戰1師自西岸攻佔武平裡,並向朝鮮臨時首都江界推進,預定27日發起總攻。巧合的是,已經在預定作戰位置集結的9兵團也計劃27日對長津湖地區的美軍發起進攻。
  • 李奇微為何說:志願軍是最兇狠,同時也是最文明的敵人
    像長津湖戰役,上甘嶺戰役,鐵原阻擊戰等等一系列著名的戰鬥,都完美的體現了我軍作戰勇猛,不畏犧牲的戰鬥精神。連聯合國總司令李奇微都說到:"志願軍是最兇狠的鬥士,也是最文明的敵人"。長津湖一役,我軍第9兵團的將士,忍著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在雪地裡潛伏6天6夜,衝鋒號一響,忍著被凍傷的劇痛,依然與敵奮勇作戰,重創敵軍,更是成建制殲滅美軍第31兵團5000人,這隻"北極熊兵團"的軍旗依然在我國軍事博物館保存。
  • 李奇微:志願軍是最兇狠,同時也是最文明的敵人!這是為何?
    像長津湖戰役,上甘嶺戰役,鐵原阻擊戰等等一系列著名的戰鬥,都完美地體現了我軍作戰勇猛,不畏犧牲的戰鬥精神。連聯合國總司令李奇微都說到:"志願軍是最兇狠的鬥士,也是最文明的敵人"。前半句已然成為一種共識,歷經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我軍創造了戰爭史上一個個奇蹟,已湧現出許多戰鬥英雄。
  • 範弗裡特瘋狂輸出,1小時傾洩四千噸炮彈,我63軍傷亡2萬餘人
    鐵原位於朝鮮半島的正中部,北南三八線在此划過,70年前的戰爭硝煙雖已散去,但鐵原之戰在整個韓戰中的影響依然十分重大。說鐵原之戰,必然要先了解下第五次戰役,鐵原之戰因第五次戰役而起,第五次戰役也隨鐵原之戰而落幕。
  • ...永載史冊的豐碑——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10月1日,先是南朝鮮軍越過三八線,10月7日,美軍也越過三八線,迅速向朝中邊境推進,準備佔領全朝鮮。危急關頭,朝鮮黨和政府請求中國出兵,援助朝鮮。百廢待興的新中國,敢不敢、能不能迎戰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主義國家美國?面對緊急局勢,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充分討論、權衡利弊之後,一致認為中國應當參戰,必須參戰。
  • 韓戰長津湖戰役,面對敵強我弱,志願軍戰士如何戰勝敵人?
    從軍事上來說,志願軍也處於極端的劣勢處境,他們缺少飛機和坦克,輕武器也是五花八門來自世界各地,不是統一的建制,甚至還有漢陽造這種50多歲的老古董。而美國一個團的火炮數量,比志願軍一個軍還多。而且口徑威力都不是志願軍的小山炮和迫擊炮可以比,更不用說他們還有讓人談之色變的原子彈。不管怎麼看,美國對中國的優勢都是碾壓式的。麥克阿瑟要是不輕視中國,反倒是不正常。
  • 志願軍至少犧牲18萬,只有不超過3000人安葬在國內
    安葬的是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第二次戰役西線作戰中犧牲的烈士。在第二次戰役的西線戰場,志願軍激戰八晝夜,殲敵23,000餘人。長津湖志願軍烈士陵園。位於長津湖畔,安葬的是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第二次戰役東線長津湖之戰中犧牲的烈士。長津湖之戰歷時28晝夜,殲敵13,900餘人。第二次戰役,中國人民志願軍傷亡30,700人。
  • 1951年,什麼戰役慘烈到彭老總都忍不住淚溼雙眼?
    鐵原阻擊戰鐵原阻擊戰的慘烈狀況為了突破鐵原,美軍費盡心思,空襲炮轟志願軍基地,森林等可遮擋的地幾乎都被燒毀了,還有凝固汽油彈引起的大火把地表燒焦。數裡之外看鐵原,半邊天空都籠罩在紅色火光裡。這番景象便是紀錄片《鐵在燒》還原的,講的就是第63軍的鐵原戰紀。
  • 韓戰,中國軍隊為何叫志願軍?全世界都懂這個名字下的深意
    面對這種威脅,中國派出了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半島,幫助朝鮮政府抵抗聯合國軍的侵略。在戰場上,中國人民志願軍始終十分隱蔽地進行軍事行動,就算是雙方在戰場上大規模的軍事衝突發生了之後。新中國政府「自始至終都堅稱,這些在朝鮮的中國軍隊是志願軍,是出於自願來保衛朝鮮的」,與中國政府無關。
  • 巡禮抗美援朝英雄部隊:新興裡戰鬥模範連,全殲「北極熊團」
    新興裡戰鬥是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場戰役,創造了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以劣勢裝備全殲現代化裝備美軍1個加強團的模範戰例。它由3個步兵營、1個坦克連編成;主要武器裝備除步槍、卡賓槍、輕重機槍外,還有大量60、90火箭筒,57反坦克炮、60迫擊炮。此外,還有配屬的各種火炮46門、坦克37輛。同時,「北極熊團」每天作戰都能得到航空兵2到8架次的航空火力支援。而志願軍1個團既沒有坦克又沒有飛機,只有少量的小口徑火炮和60火箭筒。兩軍裝備天壤之別。
  • 韓戰:敵方除了韓國還有16國參戰,他們為何參戰?
    韓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參戰雙方其實從參與國家數來看是不對等的,其中中朝聯軍為一方,另外一方是以美國為首的16國聯軍,稱為「聯合國軍」。有人以為朝鮮戰場上只有中國、朝鮮和美國、韓國的戰鬥,其實不然,還有由15個國家的「聯合國軍」。
  • 韓戰與史達林:韓戰爆發時,史達林都在幹了些什麼?
    對中國來說,抗美援朝戰爭是一場不容遺忘的立國之戰,這場戰爭讓中國徹底在國際上站穩腳跟。原本一直對中國虎視眈眈的西方列強,在這場戰爭結束後,對中國刮目相看。我們的志願軍戰士,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中國真的強大了,西方國家只需要架幾門大炮就可以耀武揚威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 解放戰爭打了3年,抗美援朝也打了3年:為何後者打得更慘烈?
    抗美援朝戰爭,是在解放戰爭結束不到一年後爆發的,中國參戰軍隊以解放戰爭時的各野戰軍為主(前期為三野、四野主力,後期各部隊入朝輪戰),在朝鮮半島打退了韓軍及16國軍隊組成的聯合國軍。這場戰爭到底有多難打?
  • 【追尋先烈足跡】長津湖戰役|「氣多」戰勝「鋼多」的殊死之戰
    按照計劃,第九兵團本來要先在東北進行修整,補充彈藥、被裝和給養,然而戰況緊急,軍情突變,未作停留,直接入朝,就這樣,第九兵團投身到冰天雪地的朝鮮戰場中。「鋼鐵部隊」與「鋼鐵的人」的較量韓戰第一次戰役後,「聯合國軍」發動「聖誕節」總攻勢,以美第8集團軍在西,第10軍在東,呈鉗形攻勢向鴨綠江全線推進,妄圖在聖誕節前消滅中朝聯軍,結束韓戰。
  • 抗美援朝美軍公認最牛的九個解放軍軍長(組圖)
    陸戰1師在優勢火力的支援下,衝破層層阻擊,終於逃出志願軍的包圍圈。在長津湖之戰中,張翼翔的20軍部隊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奮勇作戰,儘管沒能全殲敵軍,但擊潰了陸戰1師,完成了東線作戰的戰略任務。同時,全軍傷亡 7000餘人,凍傷11000餘人,付出了巨大犧牲。長津湖之戰後,9兵團部隊足足休整了5個月。
  • 志願軍空軍朝鮮空中「拼刺刀」,美驚呼:中國一夜變成空軍強國
    70年前,年輕的中國空軍在朝鮮戰場,與上千美國飛行員短兵相接,初出茅廬的空軍發揮空中拼刺刀精神,打出了人民空軍的氣勢。讓美國空軍參謀長范登堡發出感嘆:「中國在一夜之間就變成了空軍強國。」那麼年輕的志願軍空軍,在朝鮮上空是如何克敵制勝的呢?
  • 志願軍對美軍說英語,能聽懂的算他幸運,聽不懂的就是他的死期
    1950年10月8日,中國根據朝鮮政府的請求,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決策。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王順才習慣稱之為「開國第一戰」,為了保密,當時部隊的一切行動都是在絕對機密的情況下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