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進行太空開採的可能性吸引了人們的想像,甚至激發了商業公司投資。現在,我國太空創業公司正朝著測試其探索能力的第一步邁進,以識別和提取離地球資源。
北京宇宙空間資源公司「原點空間」 將於11月啟動其首個「太空採礦機器人」。NEO-1是一顆小型衛星(約30公斤),打算進入500公裡高的太陽同步軌道。它將由中國長徵系列火箭作為輔助載荷發射。
這個小型太空飛行器將不會進行實際的開採;相反,它將只是測試技術。「目標是驗證和演示多種採礦功能,例如太空飛行器的軌道操縱,模擬的小天體捕獲,智能的太空飛行器識別和控制,」 原點空間 聯合創始人於天鴻說。
成立於2017年的 原點空間 公司自稱是中國第一家專注於空間資源利用的公司。在2014年我國決定開放該行業之後,中國的私人太空部門應運而生。由於小行星採礦業經常被稱為潛在的68萬億人民幣產業,因此,專注於這一領域的公司加入了很多其他類似公司,開發火箭和小型衛星也就不足為奇了。
另一個任務名為「小哈勃」的圓網一號定於2021年發射。 與該公司的子公司」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達成了開發衛星的交易。
「小哈勃」衛星將攜帶一個光學望遠鏡,旨在觀察和監視近地小行星。原點空間公司指出,確定合適的目標是空間資源利用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原點空間 「還將探索目標對準月球,將發射「NEO-2」的日期定為2021年末或2022年初。
於說,登月計劃尚未完成,但最終包括登月。暫定的任務簡介設想了前往我們天體鄰居的間接旅程。該太空飛行器將首先發射到低地球軌道,然後通過機載推進逐漸提升其軌道,直到到達月球軌道。在完成觀測目標之後,太空飛行器將在月球表面進行硬著陸。
NASA局長吉姆·布萊登斯汀上周宣布該機構將在商業公司收集月球物質後從商業公司購買月球長石和巖石樣品後,空間資源問題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但是太空資源公司仍然面臨無數挑戰,包括物流及資源的提取等問題。
獲取更多每日科技新資訊,歡迎訂閱關注「科技全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