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移植助力患者重獲光明

2020-12-05 金臺資訊

角膜,因其是透明的組織,具有一定的曲率半徑和屈折力,因而在屈光系統中佔有重要地位。若發生病變,使其混濁而影響視力。角膜又是一個無血管的組織,因此代謝緩慢,發病後病程長。

角膜移植就是用正常的眼角膜替換患者現有病變的角膜,使患眼復明或控制角膜病變,達到增進視力或治療某些角膜疾患的治療方法。一些引起患者嚴重視力受損甚至是失明的角膜疾病,可以通過進行角膜移植的方法來治療而遠離痛苦。

2020年06月15日(周一)13:00-14:00,「人民好醫生」客戶端將邀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副主任、角膜眼表疾病科主任洪晶教授進行視頻直播,結合眼角膜結構特點,科普角膜常見疾病及角膜移植相關知識,千萬不要錯過。

專家簡介:

洪晶,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副主任、角膜眼表疾病科主任,眼庫主任。中國醫師協會眼科分會感染學組組長、海峽兩岸醫學交流委員會眼科分會幹眼淚液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角膜病學組委員、中國女醫師協會委員、亞洲乾眼協會中國分會學術委員會委員。《Cornea》雜誌中國副主編、《中華眼科雜誌》等多家雜誌的編委。 長期從事角膜及眼表疾病的臨床及基礎研究,在國內率先開展角膜內皮移植手術。長期致力於角膜材料研發的工作,尤其是角膜內皮膜片的研發,目前已經研發出異種後彈力層負載角膜內皮細胞的膜片及無載體角膜內皮細胞膜片。

擅長:角膜病、眼表疾病。

角膜為感覺神經豐富的組織,因而知覺敏銳,當有異物刺激或發生病變時,立即引起疼痛、流淚等反應。從組織學上角膜分為五層:即上皮層、前彈力層、基質層(佔角膜厚度90%)、後彈力層和內皮層。上皮層位於角膜的表層,是抵禦外物侵襲的最重要防線,對外來物有較強的抵抗力,且再生能力強,一旦受損很快修復,不留痕跡。若伴有其它層的損傷,愈後可留有不同程度的瘢痕,薄者稱雲翳,厚者稱斑翳、白斑。

在我國,角膜移植適合於各種原因造成的角膜混濁或水腫而嚴重影響視力的病變:如反覆發作的病毒性角膜炎引起的角膜混濁,在徹底治癒之後並在半年內未再發作的病人,可考慮移植角膜;被酸、鹼化學物燒傷的角膜混濁患者,在受傷治癒一年以後,可做角膜移植;角膜潰瘍範圍較大、侵犯較深,久治不愈,藥物治療失敗有穿孔危險或向中央侵犯的蠶食性角膜潰瘍者當立即進行角膜移植;先天性角膜變性、圓錐角膜、角膜基質變性、角膜內皮細胞功能失代償等患者,也應當立即進行角膜移植手術;角膜腫瘤、角膜瘻、角膜葡萄腫患者可考慮角膜移植;已失明的角膜白斑患者,為改善外觀,也可以考慮做角膜移植手術。

如何提問和收看直播:

一、下載人民好醫生App,進入「名醫直播」欄目進行提問。

更多貼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醫直播互動,請關注人民好醫生APP

直播在人民好醫生App進行,請務必下載App提問,掃描二維碼,或在蘋果市場、安卓市場搜索「人民好醫生」。現在就可提問,提問靠前,醫生優先解答。

二、關注人民健康公眾微信號(微信號:rmwjkpd),右下角點擊健康互動 「下載人民好醫生App」,下載後進入客戶端提問。

重要提示:

提問儘可能詳盡,如年齡、性別、具體症狀等寫清楚。診斷證明、照片可在「提問框」右下角內添加圖片發送。

人民好醫生客戶端只提供疾病諮詢、就診建議,作為您的就醫參考,不做具體診斷和開處方。

相關焦點

  • 21歲小夥患圓錐角膜視力喪失 角膜移植重獲光明
    於是,立即帶劉明去當地眼科醫院就診,醫生告訴他們,劉明眼睛為圓錐角膜,右眼急需角膜移植。  由於當地醫療水平以及角膜源不足等情況的限制,他們在等待半年後決定放棄。最近,老劉在網上查詢到南昌愛爾眼科醫院及愛爾眼庫等相關信息,並與工作人員在線溝通了解到三天內就能進行手術時,當天就收拾行李出發了。
  • 21歲小夥患圓錐角膜視力喪失 獲角膜移植重獲光明
    (黃海主任檢查劉明眼睛情況)    (葉波院長會診)  葉波院長表示,對於年輕的角膜移植患者,飛秒雷射角膜移植是最佳的選擇,它與傳統的角膜移植手術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飛秒雷射的切口深度和角度的變化都由計算機控制,甚至可以透過前面的角膜切割角膜內皮,這些都是用刀手工操作所無法比擬的。
  • 55歲的他捐獻角膜讓兩患者重見光明
    14日,當得知父親趙鐵軍去世後捐獻的角膜,已成功幫助兩名眼角膜穿孔患者完成移植手術,她和家人悲痛之餘感到十分欣慰。今年55歲的趙鐵軍,生前就職於武鋼中冶技術公司,1998年5月入黨,在職期間曾獲得「優秀共產黨員」「2001年度紅旗班組」等榮譽稱號。他患有心臟病還有10年高血壓病史,去年9月,因貧血、肌無力,趙鐵軍緊急入院治療,此後身體狀況每況愈下。
  • 重慶愛爾眼庫已讓76人重見光明 貧困患者可獲2.5萬救助
    成功接受眼角膜移植患者比例不足0.25% 據重慶市紅十字愛爾眼庫主任周奇志教授介紹,雖然可以通過角膜移植脫盲脫殘的患者超過200萬人,但實際全國每年成功實施的角膜移植手術僅5000多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大量的角膜病患者來自農村,對角膜移植的了解甚少;另一方面,就是角膜材料本身來源困難,願意捐獻眼角膜的人目前還很少。
  • 從雲南到四川,貧困角膜盲症患者在成都愛爾獲救助
    原來,66歲的獨眼患者宋昭正獲得了「你是我的眼-貧困角膜盲症患者救助」,在成都愛爾眼科醫院成功實施了角膜移植手術,終於使僅有的右眼保住了光明輾轉多方求醫,宋盛忠通過公益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了解到愛爾眼科在四川有專門的眼庫,成都愛爾眼科醫院有專門的角膜移植手術專家,已幫助來自四川、廣東、新疆等全國各地的數百位角膜病患者重見光明。得到消息後,宋盛忠沒有猶豫,帶著父親立即踏上了赴蓉求醫路。
  • 65歲老人捐獻角膜讓2位病患重見光明 醫生呼籲角膜捐獻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移植專家王科華主任為患者手術紅網時刻11月23日訊(通訊員 李倩)11月16日上午,經過3個多小時的手術,來自邵陽武岡48歲王阿姨以及湘西鳳凰40歲楊大姐成功移植角膜,將重見光明。角膜與眼表專科副主任醫師王科華仔細查看後,確診王阿姨左眼真菌性角膜炎,需要儘快進行角膜移植手術,否則將永遠失去光明。幸運的是,僅僅一個月,醫生告知有合適的眼角膜。「再晚一個星期,我媽媽就要摘掉眼球了。」對於老人的捐獻,王阿姨及其家人都非常感激!
  • HELP療法有望幫助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重獲光明
    HELP療法有望幫助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重獲光明 2021-01-12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常州87歲老人重見光明 成當地角膜移植高齡之最
    最近,常州兩位80多歲高齡的眼疾患者接受了角膜移植手術,這也是當地角膜移植手術中年齡最大的病例。經過手術,如今這兩位完成了角膜移植手術的患者已經重現光明。其中一位患者,年齡高達87歲。兩名高齡患者都有典型的倒睫毛引發的角膜炎,因為倒睫毛長久的刺激,角膜容易「被刮花」,最後瀕臨失明。患者劉尚財說:「第一眼看到亮光,自己都不敢相信。」孫倬說:「患者來的時候是由家屬攙著來的,術後他能自己走了。」
  • 史偉雲:讓角膜病患者重見光明—新聞—科學網
    每逢坐診的日子,他更是一分鐘也不願讓患者們多等——史偉雲的患者大多並非本地人,尤其是角膜病患者,約有70%以上來自山東省外。他們當中,不少人已經跑遍了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醫院,最後在那些醫生的推薦下來找史偉雲,帶著困擾多年的疑難病症,也揣著「醫」到病除、重見光明的希望。
  • 衡陽47歲尿毒症患者捐獻角膜遺體,已助兩人重見光明
    2020年12月,重病的楊萍主動聯繫到衡陽市紅十字會,詢問身後捐獻角膜遺體的相關事項。據楊萍生前介紹,她是在2018年3月因腦中風住院接受治療,治療期間又被查出患有尿毒症。隨後的時間裡,她與病魔持續鬥爭,不僅掏空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也耗盡了她的身體。在聯繫角膜遺體捐獻接收站之前,楊萍左半邊身體已經癱瘓,體內多個器官衰竭,身體的情況已經十分危險。
  • 公益救助3萬元,愛爾眼科角膜移植拯救貧困患者「心靈之窗」
    角膜病作為我國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一直威脅著人們的眼健康,而角膜移植手術成為治療角膜盲症的主要方法。但是由於貧困角膜病患者對於眼疾知識缺乏了解、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等原因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間,病情或演化為角膜白斑、角膜潰瘍,最終導致失明。
  • 65歲孤寡老人捐獻角膜,讓2位病患重見光明
    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移植專家王科華主任為患者手術角膜移植術後醫生為王阿姨檢查眼睛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與眼表專科主任王叢香教授看診11月16日上午,經過3個多小時的手術,來自邵陽武岡48歲王阿姨以及湘西鳳凰40歲楊大姐成功移植角膜,將重見光明。
  • 角膜長成了「小錐子」?這個醫生用十幾微米守住了患者的光明!
    角膜移植術,根據角膜剝除的程度,可以分為三種: 穿透性角膜移植術 就是把患者的渾濁角膜全層切除,換上透明的供體角膜。首先,對供體角膜要求比較高,供體角膜必須擁有足夠數量健康的內皮細胞。術中需要「開天窗」,術中術後併發症相對較多。 此外,角膜最內一層是內皮細胞層,是角膜移植術後產生排異反應的主要部位。而穿透性角膜移植,是用正常角膜完全代替患者的全層病變角膜,可能存在排斥反應。
  • 我國自主研發的領扣型人工角膜即將上市:讓部分患者重見光明
    原標題: 我國自主研發的領扣型人工角膜即將上市:讓部分患者重見光明  圖說:我國自主研發的人工角膜產品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11月7日,張先生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接受了上海首例行領扣型人工角膜植入術,重見光明。手術由該院徐建江教授領銜,聯合洪佳旭副主任醫師共同完成。  「本次手術所植入的這款領扣型人工角膜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根據東亞人種眼球較小及相關解剖特徵設計的,手術植入時與患者術眼的契合度很高。這也預示著重度角膜盲患者將迎來重見曙光的希望,填補了國內人工角膜研究的空白。」
  • 願留光明在人間 郴州24歲青年捐獻角膜
    紅網時刻11月8日訊(通訊員 周瓊)「我身上唯一沒有被病毒感染的部位就只剩下眼角膜,我希望將我的眼角膜、我的光明捐獻給需要的患者!」這是一位剛滿24歲青年最後的心願。這位青年叫歐陽明,17歲那年在長沙湘雅醫院被確診為郎格罕組織細胞綜合症,這是一種全球罕見的病。
  • 上海眼科醫院排名:青光眼造成的失明,角膜移植也無能為力
    核心提示:上海希瑪瑞視眼科醫院需要注意的是,並非所有的失明都可以通過角膜移植來恢復光明。角膜移植適合一些使患者嚴重視力受損甚至是失明的角膜疾病,如角膜白斑、角膜斑翳、圓錐角膜、青光眼或人工晶體手術後引起的大皰性角膜病變、角膜營養不良症,某些型態的角膜潰瘍等。
  • 廣東省眼庫去年接受800餘例角膜捐獻 患者等兩年
    歌手姚貝娜死後捐出的角膜能幫助7個人重見光明。 C FP圖  日前,青年歌手姚貝娜捐獻了自己的角膜。  1月17日,東莞光明眼科醫院眼底外專科醫生鍾偉友也籤署了志願同意書,決定身後捐獻角膜。  角膜移植能夠幫助患者重見光明,手術成功率也達到了九成以上。但有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約有20個眼庫。但幾乎都是「有庫無角膜」的「空庫」。  因角膜捐獻不足,絕大多數患者只能在黑暗中等待,甚至,這輩子都沒機會再見光明。
  • 讓全球 180 萬人重見光明的角膜,人人都能捐獻嗎?
    斯裡蘭卡在1961年成立的眼捐獻協會(Eye Donation Society),每年向全世界超過57個國家捐贈3000多個眼角膜,讓無數雙眼睛重見光明。斯裡蘭卡已經向中國20多個城市捐贈了1000多枚眼角膜。那麼,如此重要的眼角膜是如何發揮作用?現階段角膜的捐獻情況又是怎樣?你了解嗎?
  • 「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中國行北京站正式啟動 首批貧困角膜盲症...
    為響應國家「脫貧攻堅」的號召,幫助貧困角膜盲症患者,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情況,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與愛眼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了「你是我的眼」角膜盲症公益救助行動,面向全國徵集貧困角膜盲症患者,可最高為貧困角膜盲症患者提供全額手術費救助。近日,該公益項目系列活動「你是我的眼」角膜移植中國行—北京站啟動儀式在北京市河南大廈隆重舉辦。
  • 《移植》:利用幹細胞技術可協助修復受損角膜
    澳洲科學家成功利用幹細胞技術,協助修復受損角膜,是全球首次。患者無須接受大型手術,更不用擔心出現排斥反應,只需戴上特製的隱形眼鏡,數周后就能重見光明。 術後兩小時即能出院 研究報告在醫學期刊《移植》(Transplantation)上發表。報告稱,患者只需接受局部麻醉,手術後兩小時即能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