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利用幹細胞技術可協助修復受損角膜

2020-12-05 科學網

利用幹細胞隱形眼鏡修復受損眼角膜的過程

 

因眼角膜病變而致盲者出現復明佳音。澳洲科學家成功利用幹細胞技術,協助修復受損角膜,是全球首次。患者無須接受大型手術,更不用擔心出現排斥反應,只需戴上特製的隱形眼鏡,數周后就能重見光明。

 

術後兩小時即能出院

 

研究報告在醫學期刊《移植》(Transplantation)上發表。報告稱,患者只需接受局部麻醉,手術後兩小時即能出院。由於治療使用的是患者本身的幹細胞,因此不會出現排斥現象。研究員吉羅拉莫表示:「過程絕對簡易便宜。」

 

治療無須大型設備,吉羅拉莫說:「在第三世界地區,你只需一間手術室和細胞培育室便可以進行治療。」療法不一定使用角膜幹細胞,也可用結膜幹細胞。

 

療法或可用於其他器官

 

角膜病變是全球第4大致盲原因,每年有150萬人因此喪失視力,受影響者多達1000萬人。傳統治療方法主要有移植、類固醇藥物等,但移植往往需要等候多時,而且可能出現排斥反應。

 

這次研究使用的隱形眼鏡早已廣泛應用於眼部手術之中,研究人員希望能夠將幹細胞治療範圍擴展至眼睛其他部分,包括老年黃斑退化等視網膜疾病。

 

吉羅拉莫說,同類療法甚至能應用到其他人體器官,包括與角膜非常相似的皮膚等。新南威爾斯大學幹細胞專家西休表示,報告為幹細胞療法研究取得進步,但強調仍須持續監察患者以確保治療安全及有效。

 

相關焦點

  • 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可修復大腦受損的神經環路
    2020年9月22日,《Cell Stem Cell》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人幹細胞來源的神經元修復環路重塑神經功能》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解析帕金森病模型鼠腦內移植的人多巴胺能神經元重構的神經環路,發現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可以特異性修復成年腦內受損的黑質-紋狀體環路
  • 美國醫生首次使用患者自體幹細胞重建受損的角膜
    近日,麻薩諸塞州的外科醫生已經成功使用一種稱為「培養自體角膜緣上皮細胞移植」(CALEC)的技術,用自體幹細胞代替了四名患有化學燒傷的患者的眼表。這四個病例,都是由NIH國家眼科研究所支持的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的一部分,也是在美國出現的首例。新的研究成果意味著,未來角膜的移植並不僅僅是依靠捐獻,才能讓患者重見光明,而是可以通過自體幹細胞恢復。
  • 幹細胞治療角膜盲取得新進展 細胞治療概念集體狂飆
    新華網昨天報導,英國新一期《自然》雜誌報告說,中美科研人員首次將皮膚幹細胞誘導分化為角膜緣幹細胞,並利用此類幹細胞成功修復角膜功能。受此消息刺激,細胞治療概念昨天大漲,達安基因、迪安診斷漲停,中源協和大漲8.01%。
  • 3D列印角膜只需10分鐘 未來有望無限量供應
    突破 含有幹細胞的生物墨水這種生物墨水是由捐贈者眼角膜的幹細胞(人類角膜基質細胞)、海藻酸鹽和膠原蛋白混合製成的。研究人員利用3D生物印表機,將生物墨水按照同心圓的「路徑」擠壓成型,從而形成人體角膜的形狀。據悉,等待人工眼角膜「新鮮出爐」的時間只有不到10分鐘。「我們獨特的凝膠結合了海藻酸及膠原蛋白,能使幹細胞保持活性。
  • 【科技前沿】用幹細胞技術治療人受損眼角膜
    最近,該醫生在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完成的一項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值得注意的是,他正在使用這篇論文首次描述的一種幹細胞治療方式。將小鼠研究結果快速用於治療人類患者,還是很少見的。在這項研究中,幹細胞是從小鼠未受傷眼睛的異色邊緣的微小活體組織切片中收集到的。
  • 臨床研究:幹細胞移植修復肝硬化是否可行?
    近期,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最新發布13個幹細胞臨床研究備案項目,其中新增2個幹細胞移植治療肝硬化的項目。自2017年實施幹細胞研究備案制度以來,共有8個關於肝硬化的研究,是其目前研究最多的疾病。但自從二十一世紀以來,幹細胞移植修復失代償期肝硬化已取得了可觀的療效,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臨床手段。幹細胞是一種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群體,具有強大的組織修復能力,可加速肝細胞的分化/活化,替代受損死亡細胞,調節肝臟內微環境,修復肝硬化。
  • 幹細胞移植技術有望根治帕金森病
    生物谷綜合:通過人工移植人類幹細胞,可以減輕患有帕金森病的猴子的病症。哈佛醫學院一研究小組的報告稱,幹細胞的作用不僅僅是取代那些發生病變的壞細胞,它還可能「勸說」大腦自我治療。此項研究使得幹細胞移植技術向著人體試驗又邁進了一大步。       帕金森病破壞神經細胞,使其不能產生多巴胺,從而導致人體運動和平衡系統發生障礙。
  • 女媧補天—受損的成年腦神經環路可通過幹細胞進行修補以恢復功能
    通過腦內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替代腦內丟失的神經細胞的功能(幹細胞治療),是潛在的治療措施之一。神經系統疾病幹細胞治療的關鍵是對受損神經環路的修復和功能重建,然而我們腦內神經元之間精確的網絡連接是在發育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其中涉及複雜的神經纖維生長導向的機制。在成年疾病腦環境中,移植的神經細胞是否能長出神經纖維,橋接「失聯」的上遊和下遊腦區,進而修復受損的神經環路仍不清楚。
  • 科學家發現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可重塑神經功能
    解放日報 上觀新聞記者獲悉,由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陳躍軍研究組、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周文浩/熊曼研究組、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張素春研究組合作發現,通過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可特異性修復大腦中受損神經環路,重塑神經功能,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動物的行為學障礙。2020年9月22日,該項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細胞幹細胞》上。
  • 科普:幹細胞移植修復肺纖維化研究進展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原始細胞群體,具有組織修復和分化再生的能力,被認為是當代再生醫學的核心。幹細胞有望實現創傷和病理組織的修復、解決各種疑難雜症,為醫學界帶來顛覆性改變。幹細胞因在特定條件下可誘導分化為肺細胞,具有「歸巢」、分化、分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參與調節免疫反應等作用,是細胞代替治療肺纖維化最具有價值的間充質幹細胞,為肺纖維化的修復提供了新的選擇。傳統方法修復肺纖維化效果欠佳在我國,特發性肺纖維化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診斷後的平均生存期僅2.8年,死亡率高於大多數腫瘤,被稱為一種「類腫瘤疾病」。
  • 基因療法及幹細胞技術擔起治療失明重任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不再...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幹細胞技術和基因療法橫空出世,為處在黑暗中的人們帶來的新光明和新希望。千斤之託,不負眾望,幹細胞療法和基因療法在治療失明方面取得的突破讓我們一次次感到驚喜。幹細胞技術幹細胞究竟是一種什麼神仙物質,為何能治療失明?這還得從它的功能說起!
  • 移植人幹細胞產生的多巴胺能神經元有望治療帕金森病
    在遭受創傷、中風或帕金森病等退行性疾病的損傷後,成熟的大腦在自我修複方面表現得非常糟糕。具有無限適應性的幹細胞為更好的神經修復提供了希望。但是,大腦精確調整的複雜性阻礙了臨床治療的開發。通過仔細追蹤移植的幹細胞的命運,這些作者發現這些細胞的身份---在帕金森病中指的是產多巴胺神經元(即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也稱為多巴胺能神經元)---決定了它們產生的連接和功能。隨著越來越多的方法利用幹細胞產生幾十種獨特的神經元,這項研究提示著神經幹細胞治療是一個現實的目標。
  • 新技術!幹細胞+3D列印,修復受損「丁丁」
    「丁丁」受損了居然可以再生修復?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安庚教授團隊的一項科學研究證實了這一可能性和未來臨床應用的前景。該技術有效修復了缺損的兔陰莖海綿體,恢復其陰莖勃起和射精功能,並完成子代的生育。研究成果於6月1日發表於國際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 角膜移植助力患者重獲光明
    角膜移植就是用正常的眼角膜替換患者現有病變的角膜,使患眼復明或控制角膜病變,達到增進視力或治療某些角膜疾患的治療方法。一些引起患者嚴重視力受損甚至是失明的角膜疾病,可以通過進行角膜移植的方法來治療而遠離痛苦。
  • 喚醒休眠細胞可修復受損視網膜
    北京時間3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前,美國申克斯眼科研究協會的科學家發現某些化學藥劑可激發眼睛中休眠狀態的非神經細胞轉換成原體細胞(progenitor cells),進而實現對受損視網膜細胞的修復。
  • 幹細胞治療研究進展和產業分析
    幹細胞提供了新藥物的藥理藥效、毒理和藥物代謝等研究的細胞水平的研究手段,可大幅減少藥物實驗所需實驗動物的數量,ES細胞、iPS細胞和其他成體幹細胞還可用於研究動物或人類疾病的發生機制及發展過程,以便找到有效和持久的治療方法,有望成為一種新的藥物篩選模式。3.用於組織或器官的修復、移植。幹細胞是組織工程理想的種子細胞,幹細胞培養可以實現組織、器官的修復和再生,並可克服免疫排斥反應。
  • 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重塑了「帕金森小鼠」
    受損的腦神經還有望再生嗎?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陳躍軍研究組、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周文浩/熊曼研究組、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張素春研究組合作發現,通過移植幹細胞來源的神經細胞,可特異性修復大腦中受損神經環路,重塑神經功能,改善帕金森病模型動物的行為學障礙。
  • 豬器官移植最快進展會是角膜
    ,豬的器官移植到人身上將有可能實現,進展比較快的可能是豬的角膜、心臟、腎臟(的移植),這將有助於緩解現在器官短缺的問題。」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著名生物科學家、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華南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所副所長賴良學教授表示。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歡歡  賴良學說,豬是非常重要的生物醫藥動物,在完成基因改造後,可以在生物醫藥領域有廣泛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可以進行異種器官移植。
  • 評價幹細胞移植對肝硬化臨床療效的Mate分析
    幹細胞被譽為「萬能細胞」,可分化為各種類型的細胞,替代受損或丟失的細胞。因幹細胞自我更新能力強、易於體外純化及培養等優勢,使幹細胞移植成為研究人員備受關注的新興技術,用於諸多疾病的臨床研究,其中,肝硬化就是幹細胞移植的研究範疇內。
  • 移植幹細胞可修復大鼠中風受損的大腦
    1,移植的幹細胞可修復大鼠中風受損的大腦 來源:轉化醫學網 近日,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將人類皮膚細胞重新編程為神經細胞,然後將其移植到大鼠的大腦中,成功地恢復了中風大鼠的活動能力和觸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