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評估昆布褐藻多酚提取物作為新資源食品的安全性

2020-12-04 食品夥伴網
    食品夥伴網訊

 據

歐盟食品安全局

EFSA

)消息,應

歐盟

委員會的要求,歐盟食品安全局就昆布褐藻

多酚

(Ecklo

nia cava phlorotannins)

提取

物作為

新資源

食品的安全性發布意見。

 

    昆布是一種具有很高藥用價值的海藻,亦稱「黑菜」、「鵝掌菜」、「五掌菜」等,經酒精提取,可得富含褐藻多酚的提取物。

 

    歐盟食品安全局專家組認為,關於昆布褐藻多酚提取物的組成、規格、批次差異性、穩定性、生產工藝信息詳盡,無食用安全問題。

 

    這種新資源食品擬作為食品補充劑用於12歲以上的健康成年人。歐盟專家組經毒理學評估,認為3.75 mg/kg 體重/天的攝入量是安全的。

 

    歐盟食品安全局專家組還認為,對於12~14歲的青少年來講,每日最大攝取量為163 mg/day;對於14歲以上的青少年,每日最大攝取量為230 mg/day;對於成年人,每日最大攝入量為263 mg/day。

    本文由食品夥伴網食品資訊中心編輯,供網友參考,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有任何疑問,請聯繫news@foodmate.net。

相關焦點

  • 歐盟評估幹黃粉蟲作為新型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夥伴網訊  2021年1月13日,據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歐盟營養、新型食品和食物過敏源(NDA)研究小組就幹黃粉蟲(dried yellow mealworm)作為新型食品的安全性發表科學意見。   經過評估,專家小組得出結論,在提議的用途和使用水平下,幹黃粉蟲作為新型食品是安全性的。
  • 歐盟重新評估二甲基聚矽氧烷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
    食品夥伴網訊  2020年5月6日,據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歐盟食品添加劑和調味劑小組( FAF )重新評估了二甲基聚矽氧烷 (Dimethyl polysiloxane)(E 900)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
  • 歐盟重新評估葡聚糖(E1200)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
    食品夥伴網訊  2021年1月8日,據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歐盟食品添加劑和調味劑小組( FAF )重新評估了葡聚糖(polydextrose)(E1200)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   經過評估,專家小組認為報告的葡聚糖(E1200)用作食品添加劑的用途和使用水平沒有安全問題。
  • 歐盟要求重新評估薑黃素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
    2010年9月6日,歐洲食品安全局根據歐洲委員會的要求,食品添加劑及營養強化劑科學委員會(ANS)被要求重新科學評估薑黃素(E100)作為一種食用色素的安全性。薑黃素(E100)是歐盟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國際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AO/WHO)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於1974年,1978年,1980年,1982年,1987年,1990年,1992年, 1995年,2000年,2002年和2004年,歐盟食品科學委員會(SCF)的1975年。
  • 歐盟批准三七和黃芪提取物作為新型食品投放市場
    2020年12月2日,據歐盟官方公報消息,歐盟委員會發布法規(EU)2020/1821號條例,根據歐洲議會和理事會法規(EC)No 2015/2283,批准三七和黃芪提取物(extract from Panax notoginseng and Astragalus membranaceus)作為新型食品投放市場,並修訂歐盟委員會實施條例(EU)2017/2470附件涉及新型食品使用要求
  • 歐盟評估多種來源β-澱粉酶用於食品的安全性
    食品夥伴網訊  據歐盟食品安全局消息,歐盟委員會要求歐盟食品安全局按照 (EC) No 1332/2008的要求,對β-澱粉酶用於食品的安全性進行評估。5月10日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就小麥、大豆、大麥來源的β-澱粉酶用於食品的安全性發布意見。
  • 歐盟發布二氧化矽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安全評估報告
    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官網消息,2018年1月18日,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發布10.2903 / j.efsa.2018.5088文件,發布二氧化矽(silicon dioxide ,E 551)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安全評估報告。
  • 歐盟就進口食品和飼料中的微量轉基因植物成分的安全性評估發布指南
    食品夥伴網訊 據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應歐盟委員會的要求,2017年11月20日,歐盟食品安全局就進口食品和飼料中的微量轉基因植物成分的安全性評估發布了指南文件。   歐盟食品安全局指出,微量是指轉基因植物成分在配料中的比例不超過0.9%。本次指南文件有助申請人按照(EU)No 503/2013附件II的要求,開展食品和飼料中轉基因植物成分的安全評估。
  • 歐盟評估一種食品酶三醯甘油脂肪酶的安全性
    食品夥伴網訊  2021年1月7日,歐盟食品安全局就一種食品酶三醯甘油脂肪酶( triacylglycerol lipase)的安全性評價發布意見。   據了解,這種食品酶是由轉基因黑麴黴菌株NZYM‐DB生產的,旨在用於通過酯交換生產改性油脂的過程中。
  • 植物提取物究竟是什麼?是添加劑還是食品?
    本文專家:張馨寧,華東理工大學食品研發方向碩士研究生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植物提取物因其耐藥性小,不容易出現添加物殘留和某些毒副作用,具有極高的食用安全性。
  • 新型β-葡聚糖PureMune,歐盟凍結大麻提取物的新穎食品應用
    可支持女性健康 企業 1、杜邦與羅格斯大學合作進行腸道微生物組研究,以減少化學療法的副作用 2、Joywell Foods獲 690 萬美元 A 輪融資 法規 1、歐盟委員會凍結大麻提取物在新穎性食品法規下的所有應用
  • 新食品原料HMB,健康食品新概念
    隨著人們對食品的健康愈來愈重視,新食品原料已成為了關注的焦點。那什麼是新食品原料呢?通俗來講,新食品原料是指在我國無傳統食用習慣的以下物品:動物、植物和微生物;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離的成分;原有結構發生改變的食品成分;其他新研製的食品原料。
  • 歐盟發布原矽酸-香草醛絡合物作為新食品成分用於食品補充劑的安全...
    2018年1月5日,歐洲食品安全局發布10.2903/j.efsa.2018.5086文件,發布原矽酸-香草醛絡合物作為新食品成分用於食品補充劑的安全評估報告,主要評估作為矽源使用的安全性和可利用性。
  • 韓國認定「海洋深層水礦物質提取物」為新食品原料
    2019年2月19日,韓國食品藥品安全處稱:根據自2017年起海洋水產部的海洋深層水礦物質提取物的毒性評估等研究結果和國外使用現況、生產方法、原料特點等資料進行審查後,批准海洋深層水礦物質提取物為新食品原料。
  • 歐盟評估大腸桿菌CGMCC 13325生產的L-蘇氨酸作為所有動物飼料添加...
    食品夥伴網訊  2020年12月18日,據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應歐盟委員會要求,歐盟動物飼料添加劑和產品(FEEDAP)研究小組就大腸桿菌CGMCC 13325生產的L-蘇氨酸(L‐threonine)作為所有動物飼料添加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發表科學意見
  • 解讀《乳木果油等10種新食品原料的公告》
    歐盟和美國等多個國家/地區允許乳木果油作為食品原料使用。乳木果油主要用於巧克力、糖果、冰激淋、烘焙產品及煎炸油。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審評機構組織專家對乳木果油的安全性評估材料審查並通過。新食品原料生產單位應當按照公告內容生產和使用,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 歐盟評估一種轉基因地衣芽孢桿菌生產的α-澱粉酶的安全性
    食品夥伴網訊  2020年11月13日,歐盟食品安全局就一種食品酶α-澱粉酶(α‐amylase)的安全性評價發布意見。   據了解,這種食品酶是由轉基因地衣芽孢桿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菌株 DP‐Dzb45生產的,旨在用於釀造過程和蒸餾酒的生產中。
  • 歐盟評估一種L-賴氨酸鹽酸鹽和L-賴氨酸濃縮液體作為所有動物飼料...
    食品夥伴網訊  2020年12月17日,據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應歐盟委員會要求,歐盟動物飼料添加劑和產品(FEEDAP)研究小組就L-賴氨酸鹽酸鹽(L‐lysine monohydrochloride)和L-賴氨酸濃縮液體(concentrated liquid L‐lysine (base))
  • 新資源食品——雨生紅球藻
    1、國家公告2010年10月29日,衛生部發布《關於批准雨生紅球藻等新資源食品的公告(衛生部第17號公告)》,正式批准雨生紅球藻為新資源食品,並對其基本信息、生產工藝、食用量、質量要求及使用範圍作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