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臺北多個行政區人口減房價漲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11月23日電 臺灣住展雜誌最新統計顯示,大臺北地區(臺北市與新北市)29個主要行政區中,有10個區呈現人口減少但房價卻逆勢上漲現象。

這項調查指出,近6年大臺北地區主要行政區人口數量與房價變化,不全然正相關。在人口負成長的17個區中,松山、大同、萬華、士林、三重、永和、土城、蘆洲、樹林、鶯歌等10區,房價依然上漲。房價上漲最多的士林區每坪(1坪約合3.3平方米)漲6.1萬元(新臺幣,下同),但人口減少2713人;人口減少最多的永和區,減少逾1.1萬人,但每坪房價卻逆勢漲了2.8萬元。

此外,6年來人口正成長的12個行政區中,有8個區房價上漲,4個區房價下挫。

臺灣《工商時報》23日引述分析人士指出,大臺北地區為全臺主要都會區,除基本需求外的投資、置產需求較高,因此房價受到人口影響程度相對偏低。政府政策、稅制、供給量、經濟環境、利率、重大建設,影響房價的立即性,遠高於人口因素。

臺灣「央行」最新發布的10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統計顯示,10月新增購屋貸款金額較9月增加73.94億元至460.74億元,創9個月來新高;房貸利率上揚0.7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百分點)至1.627%,是5個月來的高點。

銀行負責人表示,10月新房貸增加,主要是季節因素即年底旺季效應,及新完工成交屋、分戶貸款增加,還有銀行全力衝刺年度房貸業務目標,積極搶攻優質房貸戶。臺銀、土銀、合庫銀、一銀、華銀五大銀行合計承做房貸比重約佔全體銀行的近4成,一向被視為房市風向球。

房價方面,該負責人指出,根據國泰房價指數(代表新建房屋)統計第3季年增4.1%、為連續4季正數,信義房價指數(代表二手房屋)年增1.56%、為連續7季正數,但與第2季相比各為季減0.55%及0.77%,因此房價是否已經落底,仍待較長期觀察。(完)

相關焦點

  • 洗刷負面形象林口、淡水成新北市人口淨移入前兩名
    房仲業者統計新北市民政局發布的近5年人口淨遷入數據,發現自2018年開始新北市淨移入才呈現正值,2019年更達到近2萬新移入人口數,至於,今年前8月累計淨移入人口數第一多的行政區則是林口、達3355人,第二多則是淡水、達3302人,第三名則是汐止區、達1964人。
  • 大灣區五環圖|房價+GDP+人口=你在幾環?
    3、二環內主要行政區GDP水平都很高,如深圳龍崗、寶安,廣州天河、越秀,佛山南海、順德,達到全國百強區的水準;包括港澳兩地,是大灣區經濟實力最強的區域。 4、二、三環內,都是產業發展具備明顯優勢的城市和行政區(港澳、廣佛、深莞、中珠),大企業數量多且聚集程度高,同時金融業也很發達,為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土壤。
  • 重慶房價的未來,藏在人口流動的秘密裡!
    是重慶未來的房價是漲還是跌,影響房價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短期看金融和政策,中期看土地市場,長期看人口。人是一切經濟活動的根源。城市房價最終的歸宿,還是藏在這個城市人口流動的秘密裡。當前,人口流動的內在動力和外部條件都發生了明顯變化。
  • 昆明多個樓盤宣布漲價,房價為何如此堅挺?
    按照慣例,樓盤庫存多,房源貨包充足,再加疫情衝擊,房價是沒有理由上漲的,可九月份已有樓盤打出房價上漲的公告,有的樓盤甚至上漲超千元。什麼原因讓他們有如此底氣?美其名曰,樓盤熱銷就是任性,漲價無需要理由。 早在今年6月份,昆明就有多個樓盤宣布漲價。其實這些樓盤之所以漲價或多或少是受到一些名校的籤約、周邊土拍市場、新地鐵即將開通等因素影響。
  • 全世界只有我國的房價在漲嗎?不,世界其他國家的房價也一樣在漲
    文/龍小林對於想要買房的人來說,在買房之前無不希望房價可以先跌一跌,等買了之後再漲。然而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來看,大部分城市的房價仍然在漲,即便有少數下跌的跌得也不多。其實不僅是我國,世界其他國家的房價也大多都是在漲的。
  • 為什麼房價漲的時候都無所謂,房價跌了卻又有很多人著急?
    按理來講,房價漲無所謂,跌卻著急的一般是業主。對於無房者來說,漲才著急,跌才高興。但目前真正無房者,在城市居民中卻是極少數,他們對房價的漲跌其實是極為麻木的。因為城市房價太高了,能跌到白菜價嗎?反正也還是買不起的。
  • 回顧臺灣房市50年 居民增收追不上房價上漲
    原標題:回顧臺灣房市50年 居民增收追不上房價上漲  據臺灣媒體報導,日前,有機構發布房價研究報告指出,臺灣民眾收入成長遠遠追不上房價上漲,2012年臺北市家庭1年可支配所得能夠買到房屋面積僅為40年前的5分之1。
  • 2021年房價「全面下跌」?專家:4大信號,明年房價或超預期
    曼哈頓中城的摩天大樓的精彩全景鳥瞰圖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兩天,房地產業內對這個問題研討的熱火朝天,有人說房價大幅上漲新周期已經來臨,2019年全國房產均價才9300元而已,短短9個月的時間,已經跨越10,000元,不能不說今年的房地產市場依然比較強勁。 房價真的要漲了?未必。
  • 近十年南沙房價翻兩倍,未來五年再翻一倍?
    政策當然很美好,但讓我們先略過這些宏觀大詞,看看將影響南沙五年發展的日常改變:交通與人口。長期以來,交通是制約南沙的發展的「七寸」。從珠江新城驅車前往南沙,最快也要一個小時,一旦堵車,動輒需要一個半小時甚至更長——等同於從廣州直接開車到達佛山、中山。交通不便加上開發時間較短,南沙不少地段看起來十分荒蠻。
  • 去年調控489次,房價上漲7.9%,今年還會漲嗎?
    但問題是雖然去年樓市調控次數很多,房價卻依舊呈現明顯的上漲趨勢,甚至全國房價還突破了萬元大關,漲幅高達7.9%。那麼今年的房價會繼續漲嗎?首先,我先說說自己的看法,我認為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市場上的房價都將會保持一個上漲趨勢,也就是說我個人認為今年房價依舊會上漲。只不過房價漲幅可能會得到更有效的控制,至少不會對剛需購房者帶來多大的購房壓力,所以剛需購房者其實沒必要過於擔心。
  • 人口將負增長?房價,2022年起或將長期陰跌_騰訊網
    人口負增長,對於自住之外,有兩套以上投資房的家庭,心理衝擊將是非常大的。因為,據澤平宏觀的推算,負增長一開始比較緩慢,然後就急劇萎縮。 比較重要的是:等人口負增長實錘那一年,肯定會有很多公號狗蹭流量,販賣焦慮。包括,本公號狗。
  • 二十年漲百倍?老百姓基本買不起房...這才是房價漲得最猛的國家!
    有人說,七十年代的人看上去有一種特別的從容,大概原因就是房價沒有漲上來時,已經買好了一個房。而八零後是最苦的,讀小學的時候,讀大學不要錢,我們讀大學的時候,讀小學不要錢。沒能工作的時候,工作是分配的;可以工作的時候,工作就要擠人才市場了。
  • 臺灣一年減少4萬多人口 臺北只有260萬人 新北人口最多
    據臺媒報導 臺灣人口數跌到2356萬1236人,人口正式負成長引發關注。臺灣「內政部」統計2020年12月比起去年同月減少4萬1885人,等於每天就有114人從你我身旁消失,以縣市別而言,人口增加率最高的是馬祖,但只有1萬3279人,是全臺人口最少縣市;臺北市反而人口減少最多,來到260萬2418人,再減下去,恐260萬人大關不保。
  • 漲還是降?媒體說房價該不該預設立場
    前陣子唱衰忽然又說房價要漲,你這樣不利於運營啊」。一直以來,我認為房產媒體與其他的行業媒體不同,房地產媒體的主要作用應該在消除買房雙方的信息不對等上,而不是為哪一方站臺。然而事實就是我這樣純屬於兩邊不討好。
  • 這4座城市房價「憋不住」,或漲更高
    儘管受客觀因素影響,但2020年我國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和房價依然創出了新高!數據顯示,去年排名前50的城市賣地收入超過4.2萬億元,同比上漲18%;其中,武漢、上海、北京和寧波等14座城市賣地收入超過1000億元。
  • 哪裡房價上漲最猛?8個省會城市房價跌回一年前,還能買房嗎?
    來源:光宇吐樓市現在還有偏信什麼買漲不買跌嗎?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你一定不敢買一些大城市的房子,因為它們的房價一直在跌。而某些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在漲,是不是就可以貿然買入了呢?「買漲不買跌」本是經濟學術語,與其說是經濟學,倒不如說是一種心理學的應用。
  • 臺北市房價平均每坪70.8萬元新臺幣 全臺最貴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房仲業者統計,去年前11月,全臺不動產實價登錄交易達3.6兆元(新臺幣,下同),其中新北市交易金額8000多億元居冠,排名第二的是桃園縣5540億元,臺北市交易 據報導,全臺房價最貴的仍是臺北市,去年住宅交易均價為每坪70.8萬元,續創新高。
  • 2020年全國房價走勢最新消息 2021年房價預測是漲還是跌?
    二、2021年房價是漲還是跌?  最近3年的房價走勢都符合我的判斷,現在,我可以繼續大膽的預測一下,明年房價會繼續下滑,新房降價少點,二手房降價多點。  1、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房子已經過剩了。
  • 平均房價全國最高的城市!小縣城房價破萬,浙江人民有多「富」?
    這浙江的房價,到底有多刺激? 01、地獄模式的房價 據中國房價行情網數據統計,在全國300多個地級市中,浙江省11個地級市全部躋身於房價50強,其中省會城市杭州,以二手房超過三萬的「天價」一枝獨秀,儼然一幅與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分庭抗禮之態。
  • 今年房價漲了多少?社科院:房價上漲7.9%,已破萬
    今年市場上的樓市調控雖然很嚴格,並且年初的疫情給給樓市帶來巨大的負擔,但房價卻依舊呈現出上漲的趨勢。這一點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很多開發商雖然嘴上說著降價促銷,但購房者一到售樓處才發現價格反而還漲了。那麼問題來了,大家知道今年市場上的房價到底漲了多少嗎?對此社科院給出了答案。